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细节决定成败。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是一样。本文从细节入手加以分析与探究,以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关注细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61-02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教师在课堂上一般着重于操作技能方面的讲解,风风火火地让学生完成任务,教学效果方面只停留在目标达成度上,也许会忽略注课堂上一些细枝末叶的细节,从而使信息技术课堂少了许多本应有的精彩,使教学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这样,对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是很不利的。
一、全面考虑各个细节,注意使用规范性的学科术语
教师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正确和灵活处理教材,对哪些地方应补充什么内容,以及上机实验、思考练习题的安排都要心中有数。不但要为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都充分准备,还要周全考虑各种情况的发生。大到课堂架构,小到每个细节问题。必须对该课堂的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要有个大概的设想。语言是教师的第一武器。先不说教态怎样,语感如何,光是语言规范也是一门十分高深的学问。例如,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拖动”不能说成“拉”,“单击标题栏右边的“关闭”按钮”不能说成“点击右上角的那个叉”,等等。因为“单击”“拖动”“存储器”都是信息技术常用术语,而“点击”“拉”“储存器”等词语都是随意的语言,学生虽然能够理解,但这种不规范的语言会影响受教育者一辈子。平时课堂上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述不太正确,他们其实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无法准确表述,造成词不达意甚至意思与正确答案相距甚远。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试问如果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用不规范的语言来进行教学,那么在学生日后的生活中,就会不自觉地把不规范的语言默认规范化……长此以往,影响深远。
在信息技术课“阅读教材——自己操作——再阅读教材 ——再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操作步骤的理解,只有将操作过程以及原理都弄懂了,才能有条不紊地与他人进行交流。长期下去可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加强学生语言的规范性。
二、教学中的细节问题不容忽视
开学前一个细节工作就是把各个班每个学生安排好固定的位置。这个位置,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如果机器没问题的话,都用同一台机,这样容易让学生长期保存和管理自己的文件夹。在广播软件的设置中,给每个班保存好“教室模型”,在每个模型的每一台电脑的标志上标上每个班级对应的学生名字。在课堂上,对于我们这些任教数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无论是表扬或提醒,可以迅速知道哪台机器的使用者名字,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学生会更投入,并更加懂得爱护好自己每节信息课都要使用的那台电脑,更加懂得珍惜学校的公共财物,而且对于公物的损坏处理,要找出破坏者会是一件轻易的事。
教师利用广播软件演示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正确操作的范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演示中姿势正确,动作规范合理, 要注意条理和顺序,千万不能随意,让学生从小就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正确方法步骤,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地,教师自身要养成良好习惯,要整理好自己的教师機的文件,不要贪图方便随手就把教学素材或文件直接堆放在“桌面”上,那样会显得杂乱无章,而且会增加系统盘运行的负荷。在给文件、文件夹命名的时候,也不要因为各种借口,如因时间紧迫等等,随意输入一些乱七八糟的文字……这样的后果是学生也马马虎虎、很随意完成作业。要紧记,学生是个模仿能力超强的个体。
三、学生操作时间,教师要高度“监视”
高度“监视”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可杜绝一切有可能的大小错误。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习的内容重难点在于对键盘的熟悉程度,也就是中英文打字。学生在金山打字通等打字软件里,基本上都可以按照标准的指法来输入。但一旦让他们去QQ聊天软件里应用时,他们的手指就会不自觉地在键盘上“群魔乱舞”。一开始,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只使用一个手指去包办所有的键盘敲打动作,因为快点把自己想说的话打出来是他们目前觉得最重要的目的。这个时候,老师要不断地巡视督促,把他们的不良操作及时纠正过来,好让他们习惯克制,不形成图快而乱打的习惯。可能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前部分已经教给学生打字的姿势及要点了,到了让他们自由“上QQ”的时候,疏忽对学生的监督,结果学生把要紧记的“指法要领”抛之九霄云外。
四、课堂评价的细节
目前课堂评价提倡以鼓励为主,教师一概以“好”“不错”进行笼统评价。一节课上如果处处都是此类表扬话语,细想下来这种表扬鼓励可能没有多大作用。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说什么老师都会说“好”。只要争取发言,不用细心想,久而久之,学生会随意应付。面对学生不同见解、理解,教师要给出准确答案和具体的分析。对学生回答中出现不足的地方,一定要认真指出,并及时加以纠正,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得到准确的答案,明确努力的方向。教师要真正从学生的回答做出仔细分析,发现问题,引导走回正确的方向。这样学生不断被点拨、激励和关注,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细节微小而细致,它不会咤叱风云,也不会立竿见影,但细节的影响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在课堂上一点一滴的关注、一丝一毫的督促和提醒,都将影响着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DB].管理信息系统,2001.
[2]邱劲风.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细节[OL].知网.2010.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堂教学 关注细节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09-0161-02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具有很强的操作实践性。教师在课堂上一般着重于操作技能方面的讲解,风风火火地让学生完成任务,教学效果方面只停留在目标达成度上,也许会忽略注课堂上一些细枝末叶的细节,从而使信息技术课堂少了许多本应有的精彩,使教学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这样,对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是很不利的。
一、全面考虑各个细节,注意使用规范性的学科术语
教师要认真备课,吃透教材,正确和灵活处理教材,对哪些地方应补充什么内容,以及上机实验、思考练习题的安排都要心中有数。不但要为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都充分准备,还要周全考虑各种情况的发生。大到课堂架构,小到每个细节问题。必须对该课堂的学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要有个大概的设想。语言是教师的第一武器。先不说教态怎样,语感如何,光是语言规范也是一门十分高深的学问。例如,鼠标操作中的“单击”不能说成“点击”;“拖动”不能说成“拉”,“单击标题栏右边的“关闭”按钮”不能说成“点击右上角的那个叉”,等等。因为“单击”“拖动”“存储器”都是信息技术常用术语,而“点击”“拉”“储存器”等词语都是随意的语言,学生虽然能够理解,但这种不规范的语言会影响受教育者一辈子。平时课堂上经常发现部分学生回答问题时表述不太正确,他们其实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但是无法准确表述,造成词不达意甚至意思与正确答案相距甚远。这是很值得我们深思的,试问如果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用不规范的语言来进行教学,那么在学生日后的生活中,就会不自觉地把不规范的语言默认规范化……长此以往,影响深远。
在信息技术课“阅读教材——自己操作——再阅读教材 ——再操作”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对操作步骤的理解,只有将操作过程以及原理都弄懂了,才能有条不紊地与他人进行交流。长期下去可以提高学生表达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加强学生语言的规范性。
二、教学中的细节问题不容忽视
开学前一个细节工作就是把各个班每个学生安排好固定的位置。这个位置,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如果机器没问题的话,都用同一台机,这样容易让学生长期保存和管理自己的文件夹。在广播软件的设置中,给每个班保存好“教室模型”,在每个模型的每一台电脑的标志上标上每个班级对应的学生名字。在课堂上,对于我们这些任教数个班的信息技术教师来说,无论是表扬或提醒,可以迅速知道哪台机器的使用者名字,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学生会更投入,并更加懂得爱护好自己每节信息课都要使用的那台电脑,更加懂得珍惜学校的公共财物,而且对于公物的损坏处理,要找出破坏者会是一件轻易的事。
教师利用广播软件演示的目的,就是给学生一个正确操作的范例,这就要求教师在演示中姿势正确,动作规范合理, 要注意条理和顺序,千万不能随意,让学生从小就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正确方法步骤,养成良好的习惯。特别地,教师自身要养成良好习惯,要整理好自己的教师機的文件,不要贪图方便随手就把教学素材或文件直接堆放在“桌面”上,那样会显得杂乱无章,而且会增加系统盘运行的负荷。在给文件、文件夹命名的时候,也不要因为各种借口,如因时间紧迫等等,随意输入一些乱七八糟的文字……这样的后果是学生也马马虎虎、很随意完成作业。要紧记,学生是个模仿能力超强的个体。
三、学生操作时间,教师要高度“监视”
高度“监视”学生的上机操作时间,可杜绝一切有可能的大小错误。例如,三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习的内容重难点在于对键盘的熟悉程度,也就是中英文打字。学生在金山打字通等打字软件里,基本上都可以按照标准的指法来输入。但一旦让他们去QQ聊天软件里应用时,他们的手指就会不自觉地在键盘上“群魔乱舞”。一开始,绝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只使用一个手指去包办所有的键盘敲打动作,因为快点把自己想说的话打出来是他们目前觉得最重要的目的。这个时候,老师要不断地巡视督促,把他们的不良操作及时纠正过来,好让他们习惯克制,不形成图快而乱打的习惯。可能有的信息技术教师,认为前部分已经教给学生打字的姿势及要点了,到了让他们自由“上QQ”的时候,疏忽对学生的监督,结果学生把要紧记的“指法要领”抛之九霄云外。
四、课堂评价的细节
目前课堂评价提倡以鼓励为主,教师一概以“好”“不错”进行笼统评价。一节课上如果处处都是此类表扬话语,细想下来这种表扬鼓励可能没有多大作用。学生会错误地认为说什么老师都会说“好”。只要争取发言,不用细心想,久而久之,学生会随意应付。面对学生不同见解、理解,教师要给出准确答案和具体的分析。对学生回答中出现不足的地方,一定要认真指出,并及时加以纠正,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得到准确的答案,明确努力的方向。教师要真正从学生的回答做出仔细分析,发现问题,引导走回正确的方向。这样学生不断被点拨、激励和关注,有助于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信心。
细节微小而细致,它不会咤叱风云,也不会立竿见影,但细节的影响却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我们在课堂上一点一滴的关注、一丝一毫的督促和提醒,都将影响着学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小学信息技术指导纲要[DB].管理信息系统,2001.
[2]邱劲风.关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细节[OL].知网.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