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们往往引导学生用切并的方法把圆柱转化成长方体,让学生明白求圆柱的体积的方法和长方体的一样,都是用底面面积乘高。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
课上,我看到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圆柱形物体。便问:我们已学过了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你知道你们手中的圆柱的体积怎样求吗?我以为学生不会知道,想提出这样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出问题后,我指导学生看书,给他们演示圆柱体积切并后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想不到,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说:“老师,可不可用长方体容器来测量圆柱的体积呢?”当时我一愣,心想:没听说过。
“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我问道。
他随手拿了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形的容器说道:“如果设计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使它的底面积与这个圆柱的底面积一样,把圆柱形的容器盛满水后,倒入设计的长方体容器里,如果长方体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与圆柱里水面的高度一样,不就证明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与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一样吗?”
听了他的发言,不少同学投来赞许的目光。我考虑片刻,认为这种推导的方法完全正确,而且前所未有,富有创意。
我表扬这位同学后,改变了预设的方案。要求大家根据这位同学的设想试一试。同学们兴趣盎然,大家齐动手,量了量手中的圆柱形容器的高和底面直径,再用硬纸制作一个与圆柱形容器等底等高的长方体。纸做的长方体不好盛水,就装沙子,同样的可以推出求圆柱体的体积与求长方体的体积的方法一样,都是用底面积乘高的结论。
课后,我不禁有些内疚,我太轻视学生了。完全按照自己预设的思路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我深深地感到: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和探究,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随时可能有新的变化。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具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从学生出发,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调控。如果我们过分自信而轻视学生的能力,把自己的设想强加给学生,学生只能被老师牵着走,我们的课堂便会没有学生自己的思维,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究,也就没有令人惊叹的发现,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
课上,我看到同学们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圆柱形物体。便问:我们已学过了求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你知道你们手中的圆柱的体积怎样求吗?我以为学生不会知道,想提出这样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提出问题后,我指导学生看书,给他们演示圆柱体积切并后转化为长方体的过程。想不到,一位学生举手站起来说:“老师,可不可用长方体容器来测量圆柱的体积呢?”当时我一愣,心想:没听说过。
“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我问道。
他随手拿了一个长方体和一个圆柱形的容器说道:“如果设计一个长方体的容器,使它的底面积与这个圆柱的底面积一样,把圆柱形的容器盛满水后,倒入设计的长方体容器里,如果长方体容器中水面的高度与圆柱里水面的高度一样,不就证明了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与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一样吗?”
听了他的发言,不少同学投来赞许的目光。我考虑片刻,认为这种推导的方法完全正确,而且前所未有,富有创意。
我表扬这位同学后,改变了预设的方案。要求大家根据这位同学的设想试一试。同学们兴趣盎然,大家齐动手,量了量手中的圆柱形容器的高和底面直径,再用硬纸制作一个与圆柱形容器等底等高的长方体。纸做的长方体不好盛水,就装沙子,同样的可以推出求圆柱体的体积与求长方体的体积的方法一样,都是用底面积乘高的结论。
课后,我不禁有些内疚,我太轻视学生了。完全按照自己预设的思路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我深深地感到:教师不能代替学生思考和探究,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动态的,不断发展的,随时可能有新的变化。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教学具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一定的不可预测性。因此,在设计教案时要从学生出发,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事情。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拘泥于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而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灵活调控。如果我们过分自信而轻视学生的能力,把自己的设想强加给学生,学生只能被老师牵着走,我们的课堂便会没有学生自己的思维,没有学生的主动探究,也就没有令人惊叹的发现,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