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下我的翅膀 送给你飞翔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优化课堂教学内容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就是要充分挖掘文本所潜藏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内容,以及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依据教学情境,变换教学构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拓展教学内容。
  如我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时,抓住“水光潋滟晴方好”的“好”字和“山色空蒙雨亦奇”的“奇”字设计出这样的问题:苏轼和朋友荡舟西湖,在晴朗的天气里,他看到的仅仅是波光粼粼的水面吗?想一想,苏轼在晴朗的天气里,在碧波荡漾的西湖上还会看到什么?注意,要用一句古诗或一句名言来描绘你想象的情景。在下雨天的西湖上,苏轼看到的仅仅是山色空蒙吗?继续发挥你们的想象,你认为此时苏轼能看到怎样的情景?
  这些问题撞击了学生思维的火花,他们兴趣盎然,思维活跃,妙语连珠。有的说:在晴朗的天气里,苏轼还看到了西湖上有许多游人在快乐地游玩。“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有的说:苏轼还看到了西湖上有一望无际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有的说:在下雨天,苏轼还看到了雨水落在西湖上,溅起千万朵水花,水珠又落在苏轼的船上。我想到的一句诗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人船。有的说:苏轼还看到了雨水像颗颗珍珠落在西湖上。我想到的一句诗是: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的想象,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加深了对诗句内容的感悟,以读促思,升华理解,促进了语言积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就是由“教教材”转变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教材为师生的教与学所用,摆脱思维单一性和程式化,避免陷入某种固定不变的思维框架,使其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要匠心独运,“为有好设计,捻断数根须”。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味正”。
  语文课要抓住“学语习文”这个根本,上出浓浓的“语文味”,上出一种境界。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形成与发展最基本的语文素养。也就是说,学习语文就是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2 对教材的独到见解——打好教学设计的基础。
  一堂语文课的成功,是多种条件多种因素综合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的独到见解。感受的过程是对作品的认同过程,发挥自己拥有的常识、经验、想象等,去捕捉作品中可以深深或生发的内容。感受性阅读与消闲性阅读不同,它要求教师在感受的同时张开巨网,将许多想法和构思在脑中盘旋、涌现、聚拢,最后凝成一点,产生对教材的“发现”,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多样化、创新化。
  
  3 正确处理好预设和生成的问题。
  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程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的生命体的相互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教师关注“生成”,但并非摒弃“预设”。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教师的预设越周密,考虑越详尽,才能使教学越具有针对性,为即时“生成”提供更宽阔的舞台。因此教师要精心“预设”,通过预测“学情”,预想“可能”,突出教学重点,简化头绪,使之目标集中,成效明显,为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预留“弹性时空”。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基于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理应积极寻求、改变直接经验意义,以期在学生的新知与旧知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新课程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初衷是很好的,问题是这些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水平尚待提高。比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老师设计的问题需不需要合作?学生怎样分工合作?由于学生合作动机不端正,个人责任不明确,导致合作学习看上去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这样的学习方式又如何去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志,放飞囚禁的情愫?我们要以一种务实求本的态度,用心设计针对学习内容、符合学习实情的学习方法,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建构学习的内容,掌握学习的方法,提升学习的品质。一言概之,教学方法的选择应该力求有价值、有效果、有效率、有魅力,使语文教学对学生的后继学习产生激励、引领和加速的作用。
其他文献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这就告诉我们,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不是简单地照搬生活,不是停留在儿童现有道德和社会水准之上,而是在实施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感受和理解、习得和掌握道德和社会规范的内容,养成道德习惯。在具体教学《我们共同的祖先》一课时,我们可采取以下教学策略。    一、扣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新课标提出的四个基本理念之一,体现了教学理念的全面更新。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确立“探究点”呢?也就是探究性学习到底应该在何处探究才能体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    一、在重点处探究    在许多课堂中,我们会发现老师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探讨的话题却是与教学主旨无关紧要的,这样的探究缺乏方向性,漫无目的,即
长期以来,许多教师局限于“就教材教语文”,只重视了语文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了语文教学发展性功能的教育。造成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严重脱离。教材只是师生活动的中介物,教师在实施语文学习的活动中既要以教材为依托,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度出发,将学与用、练与悟结合起来,让学生在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及语文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发展。    一、走进现
词语教学,不是语文教学的点缀,而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世界,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一、培养习惯,渗透学法    高年级的词语教学,显然有别于低年级,不能只局限于字的音与形,而要求音形义的结合。同时,应注重学生学习词语的良好习惯,指导学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就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感受能力,而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就是感情朗读。它不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使学生受到艺术熏陶,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智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朗读能力提高了,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就更深刻,教学效果就会更佳,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个人认为朗读应当从低年级孩子抓起,根据
晋人鲍照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几句平白如侃的家常话,读来倍感亲切:“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这真是一种田园般的生活,朴素得近乎完美。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能力避烦琐的分析,追求简单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自然的、整合的、延伸的课堂中学习,学生一定学得轻松快乐。    一、简约。课堂的生命    《易经·系辞上传》有一段话:“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
我们听了一堂《燕子专列》的教研课,感触颇深,现简介如下:  课文记叙了一个很感人的爱心故事。这年春天,成千上万的燕子从南方飞回北方时,在瑞士境内遇到了麻烦。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燕子经过长途跋涉,已经非常疲劳,加上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濒临死亡。瑞士政府知道了这个情况,于是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
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也有不少教师对情境创设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往往使情境创设“变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误区之一 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做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
【教学回放】    一、情趣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将玩具娃娃和纸杯娃娃比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二、细致观察,探究方法    师:请仔细观察这些娃娃,甚至可以把它拆开来研究:你们认为哪部分最难做?比比哪个同学最厉害,在玩中第一个发现问题。请各研究小组组长到展台上来挑选一个你们组喜欢的纸杯娃娃在小组中研究。  (学生观察、拆卸,教师倾听学生的问题)  师:大部分同学都认为娃娃头部最难
古人云:“言之不足,故歌之,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它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社会功能。当孩子们在快乐的时候就自然用舞蹈动作表现出来。舞蹈是以人的肢体为工具,将动作和造型缀成意象,直观地表达手段与心灵的统一。少儿舞蹈属于舞蹈教育,也归人生活舞蹈的范畴,舞蹈作品的编导与创作离不开人文与社会,需要深入认识研究各地方特色创作出的个性鲜明,具有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