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多个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落实和升华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自主地去思考和判断,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素养培养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高中新课程标准。新版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而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许多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能力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发现规律、解决问题。那么在问题解决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史宁中教授说:“统计的核心是通过数据进行推理。”数据都是蕴含着一定信息的,只看到独立的数据是不够的,还应该看到数据之间的联系,尝试解释这些数据,即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1 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发达,信息流通,各行各业都渗透着大数据的应用.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能在大量的数据中抽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决策,数据分析便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主题。但是因为概率与统计板块考试较为简单,部分老师将精力花在绘图能力的训练,缺少对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没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统计的价值。
在数学领域,数据分析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思维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多个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主地去思考和判断,从而解决数学问题,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多向性以及灵活性。我们寻求在问题解决中进一步落实和升华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也让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在与问题解决的碰撞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统计学、概率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日愈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再限于画统计图或者简单地求解平均数,而是已经拓展到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同时,学生在良好的数学分析观念之下,可以更有效地学习统计与概率相关的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数据分析,并积极自主思考,通过数据分析来解决数学问题。首先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统计学习产生需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始统计学习。
二、引导深入,探究本质
数据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统计学与数学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于统计学处理问题时不像数学一样严格,强调的是数据的真实性、解释与交流。而统计学依赖的是对数的感悟,甚至是对一堆杂乱无章的数的感悟 。得通过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才能发现数据背后所隐藏的规律 ,而数据处理的方法有许多,不同方法的选择所得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因此,我们我们不能以“对”与“错”去评价数据的处理结果,只能说,能够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要更好一些。由此可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探究。
三、总结升华,提升素养
对数据的分析研究不会止步于课堂,也会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这是真正的有助于孩子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据来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案例描述】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们分析问题不能只看折线,还要看横轴上标出的数据。
生:我知道了折线统计图的好处,能看出数量变化的增减趋势。
生:我会画折线统计图。
生:先画点,再标数据,最后连线。
师:那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那是不是生活中所有的图都适合制成折线统计图?
生:不是
师:那中国第 24 届至 29 届的金牌数量能否制成折线统计图?未来的情况,回去思考?
【案例分析】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提出了整体性问题“你学到了什么?”来引导。
学生总结反思,学生在板书的提示下,能全面的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板书的提示特别对于后进生来说具有更大的意义,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最后,“那中国第 24 届至 29 届的金牌数量能否制成折线统计图?未来的情况,回去思考?”这一现实问题的提出,充分体現了统计图的学习不仅止步于课堂,也应融入于生活,也体现了统计知识不仅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据,数据中蕴涵的信息能帮助我们做出决策与判断,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越来越亲近数据,从而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在这一环节应尽量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到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据的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的需求来源生活中的问题,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教学各个活动环节应置于实际背景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与活动需求,同时创设的情境赋予每个数字以背景成为蕴含着信息的数据,增强了学生活动的信心,使学生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敢于表达,乐于交流,成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吴后月.基于活动教学的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7:1-7
关键词:数据分析;解决问题;素养培养
201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高中新课程标准。新版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而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许多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能力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发现规律、解决问题。那么在问题解决中发展和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史宁中教授说:“统计的核心是通过数据进行推理。”数据都是蕴含着一定信息的,只看到独立的数据是不够的,还应该看到数据之间的联系,尝试解释这些数据,即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1 世纪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发达,信息流通,各行各业都渗透着大数据的应用.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能在大量的数据中抽取有用的信息并作出合理的决策,数据分析便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主题。但是因为概率与统计板块考试较为简单,部分老师将精力花在绘图能力的训练,缺少对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没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统计的价值。
在数学领域,数据分析是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思维过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多个角度对数据进行分析,自主地去思考和判断,从而解决数学问题,锻炼学生数学思维的多向性以及灵活性。我们寻求在问题解决中进一步落实和升华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也让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在与问题解决的碰撞中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和发展。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统计学、概率学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日愈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当下,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已经不再限于画统计图或者简单地求解平均数,而是已经拓展到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同时,学生在良好的数学分析观念之下,可以更有效地学习统计与概率相关的知识,促使学生自主地进行数据分析,并积极自主思考,通过数据分析来解决数学问题。首先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统计学习产生需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开始统计学习。
二、引导深入,探究本质
数据分析是统计学的核心,统计学与数学有本质上的区别在于统计学处理问题时不像数学一样严格,强调的是数据的真实性、解释与交流。而统计学依赖的是对数的感悟,甚至是对一堆杂乱无章的数的感悟 。得通过对其进行整理分析才能发现数据背后所隐藏的规律 ,而数据处理的方法有许多,不同方法的选择所得的结论也可能不同。因此,我们我们不能以“对”与“错”去评价数据的处理结果,只能说,能够客观地反映实际背景的要更好一些。由此可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探究。
三、总结升华,提升素养
对数据的分析研究不会止步于课堂,也会融入孩子们的生活,这是真正的有助于孩子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据来解决问题,从而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案例描述】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折线统计图,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我们分析问题不能只看折线,还要看横轴上标出的数据。
生:我知道了折线统计图的好处,能看出数量变化的增减趋势。
生:我会画折线统计图。
生:先画点,再标数据,最后连线。
师:那我们课前提出的问题解决了,那是不是生活中所有的图都适合制成折线统计图?
生:不是
师:那中国第 24 届至 29 届的金牌数量能否制成折线统计图?未来的情况,回去思考?
【案例分析】在这一环节中,老师提出了整体性问题“你学到了什么?”来引导。
学生总结反思,学生在板书的提示下,能全面的回顾本节课的重难点。板书的提示特别对于后进生来说具有更大的意义,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人人都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最后,“那中国第 24 届至 29 届的金牌数量能否制成折线统计图?未来的情况,回去思考?”这一现实问题的提出,充分体現了统计图的学习不仅止步于课堂,也应融入于生活,也体现了统计知识不仅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据,数据中蕴涵的信息能帮助我们做出决策与判断,能帮助我们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越来越亲近数据,从而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在这一环节应尽量引导学生整体感受到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会到数据的价值,进而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数据分析的需求来源生活中的问题,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教学各个活动环节应置于实际背景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与活动需求,同时创设的情境赋予每个数字以背景成为蕴含着信息的数据,增强了学生活动的信心,使学生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敢于表达,乐于交流,成于实践,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创新意识,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吴后月.基于活动教学的小学生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研究[D]宁波.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