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三个结合提高学生习作水平

来源 :新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luowusheng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不仅是小学生的难题,也是许多语文教师教学的难题。为了写好作文,教师、学生上下求索,倍感艰辛。笔者近年来尝试把习作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阅读教学以及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习作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1. 走向大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美妙的。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就会使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夏天的繁茂;体验到秋天的奉献,冬天的孕育;观察到日出的磅礴气势,月行的微妙动态;还有那春雨的淅沥,雷鸣的轰响,晨雾的迷蒙……这一切都是大自然为学生早已准备好的习作内容。习作教学要充分利用大自然这一广阔的、多姿多彩的材料库,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
  2. 丰富校园生活。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中的人和事,做生活的“有心人”。还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在组织活动时,语文教师要有“为作文教学服务”的意识,有目的地精心设计,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乐意参加,触发他们的激情和向往,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的表象和充实的感受。
  3. 面向社会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的社会日益呈现出多彩的画面:家乡的变迁,繁荣的集市,各种主题突出的“一日活动”等等,无不显示出我们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这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时机,又是学生习作的极好题材。教师也应该做“有心人”,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走向社会去参观访问,或参加实践,那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写出的文章肯定富有生活的气息。
  4. 利用电视荧屏。电视作为现代传播媒体,传播信息快,涉及内容广。很多栏目为学生“了解天下事,扩大知识面”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比如《新闻联播》《人与自然》《体坛纵横》等等。如果我们教师引导得好,这些节目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为学生提供了生动的题材。
  二、习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相结合
  1. 范文引路,读写结合。虽然读和写有自己的内部规律,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却是十分密切的。 因此,为了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就必须重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内在联系,从阅读课文入手,进行写作训练。如果不在阅读教学中为作文做铺垫,创造条件,而只是在作文教学中谈作文,那就是舍本逐末,效果肯定不好。
  2. 角色体验,理解感悟。很多童话故事可以让学生演一演,让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来体会文本,加深感受。比如我在教学《小松鼠找花生》时,就让学生饰演小松鼠和鼹鼠。课本上小松鼠和鼹鼠的语言都比较少,我就引导学生根据故事情节想想,他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对白,让学生通过想象丰富文本的语言,也促进了对文本的理解。再者,课文是以“松鼠自言自语地说:‘是谁把花生摘走了呢?’”结尾的。我就以这句话为契点,引导学生想象故事可能出现的情节,鼓励小朋友发散思维,把故事续编完整。并且让学生自己寻找合作伙伴来演一演自己编写的故事,然后反馈交流,进行小练笔。这样,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广泛的联系中用“心”去思考、去体验,达到融会贯通、自悟自得,不仅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
  三、习作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相结合
  小学阶段的课堂生活多姿多彩,而且占据学校生活的相当大部分时间。把作文教学与各学科教学联系起来,将学科教学知识引入学生的习作话题,可以开拓学生习作素材来源的渠道。
  比如,美术教材,不仅注重美术知识的传授,而且还很注重动手剪贴、制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和设计出完美的手工制作。教学我校新编校本课程《软陶》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欣赏漂亮的软陶手工画,在学生兴奋之余,请他们猜一猜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接着让学生了解软陶及其性能,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使用软陶。如用这样的软陶材料来粘贴画,学生想到的方法五花八门。然后用大屏幕展示花样繁多的软陶艺术品,学生通过欣赏优秀作品,得到启发,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手工软陶画。学生兴趣浓厚,创作的作品十分丰富而有创意。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把制作的过程按顺序写下来,并展开合理的想象。因为学生有亲身的体验,感触深刻,有内容可写,动笔的兴趣就比较高,写出的文章也比较具体、充实、流畅。
  再如,以音乐为媒介,发挥音乐本身旋律的感染力,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切的情境,让学生听音乐写想象作文。例如音乐课《牧民的一天》,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习作机会。教学时,教师播放这首曲子,让学生闭上眼睛,细细欣赏音乐旋律的变化。教师用生动的语言描述音乐的情趣与内涵,引导学生展开遐想,仿佛走进茫茫的大草原。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草原的了解,用一段话写出自己的想象所见。有趣的音响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学生容易被感染;同时这些音乐给人想象空间,容易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学生写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了。有的歌词非常凝练,富有诗情画意,如《拍皮球》,我就让学生结合平时拍球的体会,把歌词改成一篇短文,学生也写得不错。
  还有,科学课非常吸引学生,他们的好奇心在这里得到了满足,他们求知欲在这里被激起。我常常引导学生把在科学课所学的知识与观察大自然景物写作有机地相结合,这样学生对所观察描述的事物认识更为全面、深刻,同时在这过程中也巩固了所学的科学知识。体育课上学习体育技能、开展有趣的游戏、竞赛,也都是学生习作的好素材。我经常向体育教师了解相关的情况,选择恰当的内容,结合进行写作——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学会一种新的本领,克服了哪些困难,心情是怎样的;那次的游戏(竞赛)是怎么开展的,同学们有什么突出的表现,你自己又怎么参与……然后再要求学生写下来。品德与社会课上,讲了一些道理,常常还会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以促进学生从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的转化。学生的这些经历,也是进行习作训练的好材料。如教了《做爸爸妈妈的好帮手——学做饭》,就让学生在家里学做一次饭,并要求把过程写下来,就可以达到实践、认识与习作“双丰收”的目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武夷山市余庆小学 责任编辑:辛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PD)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109例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PD患者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安全护理及生活护理等;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切口
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是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出现以下现象:教学目标设置过于笼统、宽泛,问题解决目标要求可操作性不强;学生习惯于教师提出问题,自身问题解决的意识不强;围绕知识与技能层面的目标达成得多,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层面的目标无从下手,问题解决的策略不足;对“四能”培养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把握,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能准确把握问题解决
目的:探讨智力障碍患者行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研究总结7例行食管支架置入术智力障碍患者的护理方法,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结果:经精心护理,7例
前段时间一家人上街购物时,女儿看好了服装店里的一双靴子,我们两个大人看了后也感觉不错。其实,给女儿买东西一向事先征求她的意见,也因如此,正上小学的女儿也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她的眼光不赖,这一次也不例外。但一问店主靴子的价格,不禁让我感到有点贵:一百多块呢!一向“节俭”的我显得有点踌躇了,此时倒是她妈妈大方地开口了:“虽然贵点,但不是不可以买,不过孩子你也需要拿出点实际行动来呀!”  女儿想了想说:
目的:探讨护士参与床边探视在新生儿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4~6月收治的312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由管床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待家长行床边探视;将2016年4~6月收治的297
【正】傍晚,陪儿子来到草坪上。儿子冷不丁冒出一句话:"妈妈,老师经常说我提一些‘怪’问题,连同学都这么说。""真的吗?""真的,今天我就又被他们笑了。""能说给我听听吗?""当
问题解决教学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却也是学生惧怕的一项内容,错误率也居高不下,究其原因主要是审题方面,为此,在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重视审题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从笔者目前所掌握的情况看,在出现错误的学生中,大多数是因为没有掌握审题方法,不懂得如何审题导致的。学生不会审题,除与他们的年龄特点、心理素质,以及缺乏解题经验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教师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对审题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方案在收集婴幼儿下呼吸道痰培养标本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12月未按集束化护理方案收集痰培养标本1 086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4年1~12月应用集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基于此,笔者认为立足本地实际,挖掘具有茶乡特色茶文化资源为写作素材,可以给习作教学带来更多的精彩。  一、把“社会生活”引入门,抒写“童趣”  挖掘地域文化,通过巧妙点拨,一篇篇生动活泼的文章很快就会在学生笔下“出炉诞生”。那一份童趣更是一番滋味。  1﹒
一、在思维联结处设置问题与矛盾  数学知识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旧知是新知学习的基础,新知是旧知的延伸与发展。学生旧知与新知之间必然有一种认知上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此,教师要在学生新旧知识思维的联结处设置问题矛盾,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新知的产生印象深刻,新知就会掌握得更牢。  二、在思维困惑处设置问题与矛盾  学生思维困惑的地方往往是知识的重难点处,要突破知识难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