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已成为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且规模在逐年壮大。为提高学员计算机应用能力,本文就笔者多年从事计算机培训工作的一些教学经验,对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合适的培训方案。
关键词:计算机 职业资格认证 培训 实践 质量监控
一、国内主要的职业资格认证种类
1.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与国际接轨,在借鉴多数国家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2001 年 3 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规定了90 个行业必须具备资格证书才能进入。根据这个目录,与此相关的行业和部门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学校的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招聘。这说明职业资格证书是许多行业求职过程中与学历、学位证书类似的通行证。
2.由产品生产商设置的厂商认证。各厂商为推广产品、扩大市场份额、进行产品开发、使用、维护人员培训而设立的认证体系,具有较强的商业化成分。国外比较著名的厂商认证有思科认证、Oracle 认证、JAVA 认证等,国内比较著名的厂商认证有联想认证、华为认证等。
3.第三方认证。目前,社会上从事职业资格认证与人才评价机构比较多,主要是由社会上的认证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提供的社会化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职业培训与人才评价大多由全国性行业组织等中介机构实施,第三方认证已成为本国乃至国际企业招聘人员的重要依据,甚至成为司法界认可的标准。参照国际惯例,开展第三方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度一个主要措施。
二、开展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问题。一般的认证考试项目培训教材不太适合教学使用,主要原因在于前导知识介绍不够,教材结构不太符合学校的教学规律。可以采用的办法是:认证教材 + 自编补充教材,利用自编补充教材弥补认证培训教材的不足。
2.师资问题。对于有些新的认证项目,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为此,要特别注重安排教师进行培训。
3.学生经济负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费用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为此要采取各种办法降低学生负担:如在课程内部解决培训问题,减少学生的培训费用;通过校内认证项目考试,降低学生的考试费用等等。
三、开展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实践
1.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制订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涉及很多相关环节,每个环节都必须认真设计与规划,一个培训项目能否达到或超出预期效果,培训需求分析是首要而且是重要环节。
1.1下基层调查研究,摸清企业各领域中员工计算机学习及实际操作现状,听取各领域被调研人对计算机辅助工作的要求和建议,分别对不同工作领域,不同知识层次形成分门别类的详实的调研报告。
1.2根据调研报告,按专业领域、知识层次、工作地域等形成针对性较强的各级各类培训班,提出分类培训、分级培训、“点菜式”培训,科学地选择受训者。所谓分类培训即按职工所从事专业,按类别进行培训,如财物系统计算机培训班(或安全系统、党群系统等);所谓分级培训是指按职工目前的职称和级别情况进行培训,如高级工培训班(高级技师提高班等)。所谓“点菜式”培训,根据职工“点菜”需求精心准备培训内容,突出培训针对性和个性化,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1.3确定培训内容。通过深入细致地培训需求分析,对不同层次的员工,或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设计不同范围和层次的培训内容。
2.培训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委托培训方的要求进行针对性比较强的设置。比如电子政务培训,它有规定的培训内容: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及方式、内部电子化办公处理系统等。需要晋级的鉴定辅导则要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严格规定来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
3.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上,可以采取以信息传递为主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还可以采取以直接经验为主的参观法、实验法、演示法、實习法等。对于各单位的技术工人、技术人员等,由于都是成年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互动交流,则可以适度地进行模拟考试以巩固专业知识。
4.上好第一节课,树立学员信心。在培训过程中,坚持上好第一节课原则。第一节课尽可能展现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激发受训人员强烈的求知欲,还要尽可能消除受训人员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培训初期要从实际操作入手,坚决避免一开始就把受训人引入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将培训内容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并不断激发在职人员的创造能力,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学习计算机技术的信心和能力。
5.重视实践,兼顾理论。上机辅导是计算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员计算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在职人员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在计算机培训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典型案例或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与学校共同研讨,在研讨中提高学员的分析、理解以及判断能力。由于学员自身的特点,培训时目的性较强,其学习的重点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计算机培训教师在授课时,应遵循重视实践同时兼顾理论的原则,激发学校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培训效果。
6.注重互动,合理授课。学员计算机培训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先易后难地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并根据在职人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进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员之间的互动,鼓励学员针对疑问积极提问,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鼓舞了学员学习计算机的信心。由于计算机技术具有发展速度快等特点,教师还应注重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员遇到问题时,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能够自行解决问题。
7.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在培训质量监控方面,职业认证标准提出“职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的明确要求。因此,我们在培训过程中,以认证标准为准绳,结合学校制订的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从教学信息采集、培训信息统计分析、教学跟踪评价、培训质量检查评估、改进措施实施及反馈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
学校构建了严格有效的培训质量立体化监控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培训过程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注重学生意见反馈,措施得力有效,保障了专业培训质量。培训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包括专业培训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课堂和实验教学、日常培训管理、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考试考核、试卷分析、教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反馈等环节,各环节均形成了严格的质量要求。在学生意见反馈方面,通过学生网上评教、教学实施反馈、定期座谈、毕业生座谈、网络信息反馈等方式采集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经过审核评估后,提出整改措施,并对培训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和持续改进。学校不定期举办与培训质量有关的教研教改活动,对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的培训质量反馈信息进行评价,探讨问题的影响及起源,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对整改过程予以总结,同时对优秀教师的经验进行宣传和表扬,切实促进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陈平,王泉,曾兴雯. 推进专业建设的切入点:明确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认证给我们的启示[J].计算机教育.2008(13).
[2]张星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的几点体会[J].计算机教育.2008(13).
[3]杨杰. 几种计算机认证考试对比[J].华南金融电脑. 2008(01).
关键词:计算机 职业资格认证 培训 实践 质量监控
一、国内主要的职业资格认证种类
1.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与国际接轨,在借鉴多数国家先进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2001 年 3 月,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颁布了《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职业目录》,规定了90 个行业必须具备资格证书才能进入。根据这个目录,与此相关的行业和部门必须从取得相应职业学校的学历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中招聘。这说明职业资格证书是许多行业求职过程中与学历、学位证书类似的通行证。
2.由产品生产商设置的厂商认证。各厂商为推广产品、扩大市场份额、进行产品开发、使用、维护人员培训而设立的认证体系,具有较强的商业化成分。国外比较著名的厂商认证有思科认证、Oracle 认证、JAVA 认证等,国内比较著名的厂商认证有联想认证、华为认证等。
3.第三方认证。目前,社会上从事职业资格认证与人才评价机构比较多,主要是由社会上的认证机构、教育机构、行业协会提供的社会化职业资格认证工作。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职业培训与人才评价大多由全国性行业组织等中介机构实施,第三方认证已成为本国乃至国际企业招聘人员的重要依据,甚至成为司法界认可的标准。参照国际惯例,开展第三方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是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制度一个主要措施。
二、开展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培训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问题。一般的认证考试项目培训教材不太适合教学使用,主要原因在于前导知识介绍不够,教材结构不太符合学校的教学规律。可以采用的办法是:认证教材 + 自编补充教材,利用自编补充教材弥补认证培训教材的不足。
2.师资问题。对于有些新的认证项目,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教师的教学能力问题,为此,要特别注重安排教师进行培训。
3.学生经济负担。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和考试费用问题是一个现实问题。为此要采取各种办法降低学生负担:如在课程内部解决培训问题,减少学生的培训费用;通过校内认证项目考试,降低学生的考试费用等等。
三、开展计算机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实践
1.做好培训需求分析,制订培训方案。培训工作涉及很多相关环节,每个环节都必须认真设计与规划,一个培训项目能否达到或超出预期效果,培训需求分析是首要而且是重要环节。
1.1下基层调查研究,摸清企业各领域中员工计算机学习及实际操作现状,听取各领域被调研人对计算机辅助工作的要求和建议,分别对不同工作领域,不同知识层次形成分门别类的详实的调研报告。
1.2根据调研报告,按专业领域、知识层次、工作地域等形成针对性较强的各级各类培训班,提出分类培训、分级培训、“点菜式”培训,科学地选择受训者。所谓分类培训即按职工所从事专业,按类别进行培训,如财物系统计算机培训班(或安全系统、党群系统等);所谓分级培训是指按职工目前的职称和级别情况进行培训,如高级工培训班(高级技师提高班等)。所谓“点菜式”培训,根据职工“点菜”需求精心准备培训内容,突出培训针对性和个性化,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
1.3确定培训内容。通过深入细致地培训需求分析,对不同层次的员工,或不同工作领域的员工,设计不同范围和层次的培训内容。
2.培训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上,要根据委托培训方的要求进行针对性比较强的设置。比如电子政务培训,它有规定的培训内容:电子政务的基本应用模式、电子政务的应用系统、电子政务的运营理念及方式、内部电子化办公处理系统等。需要晋级的鉴定辅导则要根据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的严格规定来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
3.授课方式。在授课方式上,可以采取以信息传递为主的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还可以采取以直接经验为主的参观法、实验法、演示法、實习法等。对于各单位的技术工人、技术人员等,由于都是成年人,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互动交流,则可以适度地进行模拟考试以巩固专业知识。
4.上好第一节课,树立学员信心。在培训过程中,坚持上好第一节课原则。第一节课尽可能展现计算机的强大功能,激发受训人员强烈的求知欲,还要尽可能消除受训人员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培训初期要从实际操作入手,坚决避免一开始就把受训人引入枯燥无味的理论学习中,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将培训内容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并不断激发在职人员的创造能力,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树立学习计算机技术的信心和能力。
5.重视实践,兼顾理论。上机辅导是计算机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员计算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了解在职人员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在计算机培训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典型案例或热点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与学校共同研讨,在研讨中提高学员的分析、理解以及判断能力。由于学员自身的特点,培训时目的性较强,其学习的重点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计算机培训教师在授课时,应遵循重视实践同时兼顾理论的原则,激发学校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培训效果。
6.注重互动,合理授课。学员计算机培训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先易后难地合理安排授课内容,并根据在职人员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进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与学员之间的互动,鼓励学员针对疑问积极提问,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鼓舞了学员学习计算机的信心。由于计算机技术具有发展速度快等特点,教师还应注重学员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员遇到问题时,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能够自行解决问题。
7.培训质量监控体系建设。在培训质量监控方面,职业认证标准提出“职业应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各主要教学环节有明确的质量要求,通过课程教学和评价方法促进达成培养目标;定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质量的评价”的明确要求。因此,我们在培训过程中,以认证标准为准绳,结合学校制订的专业建设质量标准,从教学信息采集、培训信息统计分析、教学跟踪评价、培训质量检查评估、改进措施实施及反馈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
学校构建了严格有效的培训质量立体化监控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对培训过程管理做出了明确规定,注重学生意见反馈,措施得力有效,保障了专业培训质量。培训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包括专业培训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课堂和实验教学、日常培训管理、实习实训、毕业设计、考试考核、试卷分析、教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反馈等环节,各环节均形成了严格的质量要求。在学生意见反馈方面,通过学生网上评教、教学实施反馈、定期座谈、毕业生座谈、网络信息反馈等方式采集教学质量评价信息。经过审核评估后,提出整改措施,并对培训过程进行跟踪评价和持续改进。学校不定期举办与培训质量有关的教研教改活动,对通过各种方式获取的培训质量反馈信息进行评价,探讨问题的影响及起源,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对整改过程予以总结,同时对优秀教师的经验进行宣传和表扬,切实促进培训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陈平,王泉,曾兴雯. 推进专业建设的切入点:明确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认证给我们的启示[J].计算机教育.2008(13).
[2]张星明.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认证的几点体会[J].计算机教育.2008(13).
[3]杨杰. 几种计算机认证考试对比[J].华南金融电脑. 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