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80后,工作中不苟言笑;他为了机器人日臻完美,一拼就是21年;他凭借超强的实力,让“特种兵”机器人“豪横”出世;2021年1月,他当选为2020年度“北京榜样”敬业奉献年榜人物,他就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哈工大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猛。
迷上了机器人
1999年,王猛以优异的成绩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哈工大浓浓的科研氛围吸引了王猛,他报名参加了机器人制造兴趣小组,从此走上了和机器人相伴的道路。
对王猛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老师——中国机器人之父蔡鹤皋院士。蔡鹤皋说过一句话:“机器人产业不仅是长远发展的问题,更关系到民族尊严,我们不能拱手把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交给外国,我们要造中国自己的机器人。”王猛记住了老师的这句话。
在校期間,王猛带头完成了青蛙仿生跳跃机器人、热轧带卷喷印机器人、双足并联机器人等多个创新项目。那时,王猛对空间机器人特别感兴趣。可是,该技术受国外技术垄断,他下决心:“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出新产品新技术。”
2009年,王猛在哈工大取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进入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工作,后任某重点型号总体工程组组长。工作之余,王猛一直心心念念地想着他的“心结”——要造中国自己的机器人。
废寝忘食的“机器人”
2014年,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决定在北京成立特种机器人事业部,向王猛抛出了橄榄枝。王猛试着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他说完原委,笑着鼓励他说:“你12岁就把家里的黑白电视机鼓捣成彩色的,有梦想就要大胆去追求,我支持你。”放下电话,王猛的心一下子飞到了北京,一举应聘成功后,他接管了特种机器人事业部,开始创业之旅。
当时,整个机器人事业部只有王猛一个人,做技术、定制度、添置硬件等工作都是他独立完成,常常忙到夜半才发现还没有吃晚饭。
2015年,王猛招兵买马,终于找到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开辟一项新事业,对团队每个人都是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团队中有个伙伴生病了,需要做手术,刚戴上手术登记的手环,就忙着回到办公室对接项目,忙完手头的工作后,才打车回医院做手术。王猛想陪他去医院,伙伴硬是把他撵走:“你一个人当八个人用,我的活就交给你了。”少了一个伙伴,工作更加繁忙,伙伴们看着废寝忘食的王猛,便直接称呼他为“机器人”。
经过不断研究创新,王猛和团队在技术上日臻成熟,顺利接下了中国海关总署的探测机器人项目。王猛结合伙伴们的建议,很快拿出可行性方案。接着,他们立即分头行动,制造出了海关总署理想中的能够代替人工检查的智能机器人。
为了核准机器人的实用性,他们不畏路途遥远,不惧酷暑烈日,一趟又一趟,频繁往返于天津与北京之间,反复组装测试,直到机器人凭借敏捷的身手,在集装箱内部成功完成每一项任务,让违禁物品无处藏身。
经过三个月的刻苦攻坚,王猛团队做出了4代爬壁机器人产品,最终成功通过验收,被海关称为“不在编的中国海关稽查员”。
“特种兵”机器人出世
2017年,王猛团队经历了无数不眠之夜,终于突破了国外“卡脖子”的技术瓶颈,完成了智能光伏运维系统、安防机器人等先进智能装备的研制,其中智能机器人的精密摆线针轮减速器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成为国内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款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具有传动速比更大,精度、刚度、功率密度更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跟踪导航、机械臂本体、自动化设备等领域,并且这款减速器的采购成本下降了5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国内机器人行业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问题。
在2017年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展区里,王猛带领哈工大机器人团队,带着工业机器人基础能力建设、面向工业场景的解决方案、特色工业机器人教育体系、前沿技术,以及特种机器人、无人机、医养康助机器人、生活服务机器人、文娱机器人等业务方向的50余款产品惊艳亮相,引得业内格外关注。
展厅里还放着一台红色外观的消防机器人。这就是王猛团队研制的“特种兵”机器人,它的出世,保障了消防员的安全。“这台婴儿车大小的机器人可以喷出60米长的水柱,能替消防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等危险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引来满场喝彩。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王猛第一时间带领团队针对疫情防控研发相应产品,他们研发的防疫智能巡检消杀机器人、智能测温系统、智能巡检无人机系统、多功能电动护理床等新产品迅速走向市场。
经过5年多的时间,王猛带领团队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集团化的2200人,参与了地面、航空航天、船舶等军工领域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聚天下力,争世界先,是我们集团的发展理念。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汇聚全球化的人才、技术和资源,完成在机器人相关行业的产业布局,努力打造一流的机器人品牌,力争形成国际化的竞争优势。”谈到未来团队和他的机器人事业,王猛底气十足。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