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造机器人中的“特种兵”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i678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80后,工作中不苟言笑;他为了机器人日臻完美,一拼就是21年;他凭借超强的实力,让“特种兵”机器人“豪横”出世;2021年1月,他当选为2020年度“北京榜样”敬业奉献年榜人物,他就是哈工大机器人集团总裁、哈工大特种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猛。

迷上了机器人

王猛

  1999年,王猛以优异的成绩被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录取。哈工大浓浓的科研氛围吸引了王猛,他报名参加了机器人制造兴趣小组,从此走上了和机器人相伴的道路。
  对王猛影响最大的是他的老师——中国机器人之父蔡鹤皋院士。蔡鹤皋说过一句话:“机器人产业不仅是长远发展的问题,更关系到民族尊严,我们不能拱手把中国的机器人市场交给外国,我们要造中国自己的机器人。”王猛记住了老师的这句话。
  在校期間,王猛带头完成了青蛙仿生跳跃机器人、热轧带卷喷印机器人、双足并联机器人等多个创新项目。那时,王猛对空间机器人特别感兴趣。可是,该技术受国外技术垄断,他下决心:“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研发出新产品新技术。”
  2009年,王猛在哈工大取得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他进入航天一院中国运载火箭研究院工作,后任某重点型号总体工程组组长。工作之余,王猛一直心心念念地想着他的“心结”——要造中国自己的机器人。

废寝忘食的“机器人”


  2014年,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决定在北京成立特种机器人事业部,向王猛抛出了橄榄枝。王猛试着给父亲打电话,父亲听他说完原委,笑着鼓励他说:“你12岁就把家里的黑白电视机鼓捣成彩色的,有梦想就要大胆去追求,我支持你。”放下电话,王猛的心一下子飞到了北京,一举应聘成功后,他接管了特种机器人事业部,开始创业之旅。
  当时,整个机器人事业部只有王猛一个人,做技术、定制度、添置硬件等工作都是他独立完成,常常忙到夜半才发现还没有吃晚饭。
  2015年,王猛招兵买马,终于找到个志同道合的伙伴。开辟一项新事业,对团队每个人都是脑力与体力的双重考验。团队中有个伙伴生病了,需要做手术,刚戴上手术登记的手环,就忙着回到办公室对接项目,忙完手头的工作后,才打车回医院做手术。王猛想陪他去医院,伙伴硬是把他撵走:“你一个人当八个人用,我的活就交给你了。”少了一个伙伴,工作更加繁忙,伙伴们看着废寝忘食的王猛,便直接称呼他为“机器人”。
  经过不断研究创新,王猛和团队在技术上日臻成熟,顺利接下了中国海关总署的探测机器人项目。王猛结合伙伴们的建议,很快拿出可行性方案。接着,他们立即分头行动,制造出了海关总署理想中的能够代替人工检查的智能机器人。
  为了核准机器人的实用性,他们不畏路途遥远,不惧酷暑烈日,一趟又一趟,频繁往返于天津与北京之间,反复组装测试,直到机器人凭借敏捷的身手,在集装箱内部成功完成每一项任务,让违禁物品无处藏身。
  经过三个月的刻苦攻坚,王猛团队做出了4代爬壁机器人产品,最终成功通过验收,被海关称为“不在编的中国海关稽查员”。

“特种兵”机器人出世


  2017年,王猛团队经历了无数不眠之夜,终于突破了国外“卡脖子”的技术瓶颈,完成了智能光伏运维系统、安防机器人等先进智能装备的研制,其中智能机器人的精密摆线针轮减速器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成为国内第一款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这款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具有传动速比更大,精度、刚度、功率密度更高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医疗设备、跟踪导航、机械臂本体、自动化设备等领域,并且这款减速器的采购成本下降了50%以上,有效地解决了国内机器人行业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问题。
  在2017年8月世界机器人大会的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展区里,王猛带领哈工大机器人团队,带着工业机器人基础能力建设、面向工业场景的解决方案、特色工业机器人教育体系、前沿技术,以及特种机器人、无人机、医养康助机器人、生活服务机器人、文娱机器人等业务方向的50余款产品惊艳亮相,引得业内格外关注。
  展厅里还放着一台红色外观的消防机器人。这就是王猛团队研制的“特种兵”机器人,它的出世,保障了消防员的安全。“这台婴儿车大小的机器人可以喷出60米长的水柱,能替消防人员进入易燃易爆、有毒、缺氧等危险现场。”工作人员的介绍引来满场喝彩。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袭,王猛第一时间带领团队针对疫情防控研发相应产品,他们研发的防疫智能巡检消杀机器人、智能测温系统、智能巡检无人机系统、多功能电动护理床等新产品迅速走向市场。
  经过5年多的时间,王猛带领团队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集团化的2200人,参与了地面、航空航天、船舶等军工领域生产线的升级改造,在智能制造领域开创了一片新天地。
  “聚天下力,争世界先,是我们集团的发展理念。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汇聚全球化的人才、技术和资源,完成在机器人相关行业的产业布局,努力打造一流的机器人品牌,力争形成国际化的竞争优势。”谈到未来团队和他的机器人事业,王猛底气十足。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发现之旅》这本书如同一座自然史学的博物馆,汇集了伦敦自然史博物馆内的数百幅珍藏品,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现了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索之旅。比如开篇的航向牙买加,达尔文的小猎犬号航行,以及最后的深海探测,让无数未被发现的动植物以水彩画的方式第一次在人们面前露了面。  承载着自然史艺术的自然素描图正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书中写道:“自然史艺术的起源,最早可以回溯到史前人类的岩洞壁画,它以多样的形式在不同
期刊
近日,读过青岛作家栾承舟的散文诗集《结合部》,感触颇深。《结合部》是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的“二十一世纪散文诗”丛书中的一本,分为《背着梦想在大地行走》《在花朵低垂的农事里低语》《灵魂中的另一种痛》三辑。  该书由散文诗作家耿林莽和青岛诗人栾纪曾作序,他们对作者散文诗的艺术风格做了十分精准且令人信服的评析,对读者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栾承舟以辽阔、凝重的笔触,生动、新美的意象,将城镇乡野、山海湖川、人
期刊
“以中立不倚之精神,肩兹砥柱中流之责任……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1916年,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寄语中国青年。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上个世纪的年轻人,正如小说《青春之歌》中的主人公林道静那样,在寻找个人出路的过程中,看到国家的出路所在,为理想走出家门,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如今,李大钊当年播撒的
期刊
姚望(中)  路灯亮了,油坊桥的夜晚降临了,街巷商铺一下子被点燃。人声鼎沸中,下班的白领、谈笑聚餐的居民、往来穿梭的快递小哥……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欣慰、感动夹杂着一丝骄傲涌上姚望的心头。  自从来到莲花派出所担任所长,下班后姚望总喜欢在辖区的这条街道走走,看看他和伙伴们守护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着的人们。在南京市建邺区的莲花社区,4.0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近10万人,外来人口占了60%以上。
期刊
陈超(左)参与家乡抗洪  清明前后,正是踏春的好时节。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笪村的龙吟湾亲子农趣文化创意园内热闹非凡,众多游客带着孩子来到这里,体验春耕播种、做春团、采茶、搭灶煮茶叶蛋……  看着小朋友们乐而忘返的兴奋劲儿,陈超很是感慨。当年大学一毕业,他返乡一头扎根土地,成为一名新农人。因为他看好家乡的青山绿水定是“金山银山”。从农业种植到亲子生态园的打造,从步履维艰到走上坦途,美丽乡村没有辜负
期刊
陈浩(右)  “认准目标就要全力拼一拼。”陈浩自从有了创业的想法后,便朝着这个梦想努力奔跑。经历过艰辛劳累和苦闷彷徨后,他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路,让青春熠熠发光。逐梦餐饮业  陈浩1992年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一个农村家庭。小时候,他非常羡慕做生意的舅舅,经常对同学说:“我长大也要像舅舅一样创业。”  2011年,陈浩考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那年暑假,他和几个同学到滨海公园摆
期刊
贾嘉(左)在泰兴分界镇教留守妇女编织  前段时间,贾嘉的户外“毛线动物城”刷爆无锡江阴网友的朋友圈,不少市民纷纷带家人前去打卡,为春天的敔山湾增添了一份活力。这不是贾嘉第一次让传统毛线手工编织以全新的形式出现在大众面前,关于她和毛线的故事还有很多。开创毛线编织新销售模式  贾嘉1985年出生于江西九江,学习手工编织是在2010年怀孕期间。刚开始学习织毛衣,遇到最困难的事是网上几乎找不到教学视频,贾
期刊
漆梦洁工作中  她在特殊人群管理的战线上默默坚守,10年来累计接手社区矫正对象3900余人,组织各类教育和公益活动150余次,无一例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她严格执法、用心矫正,她就是淮安市淮阴区司法局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漆梦洁。与社区矫正工作共成长  2011年,漆梦洁大学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分配至乡镇司法所工作。这对学理工科的漆梦洁来说是一个挑战。当时基层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很少,漆梦洁在陈所长的
期刊
赵亚夫  赵亚夫扎根茅山革命老区60年,终日坚守田间地头,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赵亚夫看农民、看土地、看作物时,眼里也总是满含深情。出国取经  1941年,赵亚夫出生于江苏常州。曾经,他的梦想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成为一名新闻工作者。然而青年时下放农村的经历,让他感受到农民的疾苦。195
期刊
蒋晟晖  “选择有前景的事业,还是兴趣爱好?一千个人选,可能有九百九十个人选择前者。”中国大陆首位乐高专业认证大师蒋晟晖庆幸自己没有时间犹豫,一切便已尘埃落定。当事业遇上爱好  蒋晟晖出生在江苏常州,7岁那年,亲戚从广州寄来一盒乐高玩具,花花绿绿的零件、拼好后的成就感,是他对乐高的最初印象。  2010年,蒋晟晖从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前往澳大利亚留学。一次,他逛超市时看到乐高在打折就买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