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权制度及其存废

来源 :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s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典权的概念和中国典权的立法状况
  典权制度是一项中国特有的传统法律制度。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典权制度早在我国汉、唐时代就已在民间广泛流传,一般认为,典权是典权人占有、使用、收益他人财产的一种限制物权,典权人支付典价使用收益财产,出典人收取典价并决定是否回赎财产。通说认为,典权标的物应限于不动产。
  在2007年中国新《物权法》通过实施之前,学者对典权这项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给予高度重视并对其存废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探讨。但基于种种原因的考虑,最后立法者并未将典权规定在新《物权法》当中,我国关于典权的规定,只在民通意见120条有所体现:"在房屋出典期间或者典期届满时,当事人之间约定延长典期或者增减典价的,应当准许。承典人要求出典人高于原典价回赎的,一般不予支持。以合法流通物作典价的,应当按照回赎时市场零售价格折算。"从这条款可以看出来,我国大陆地区承认典权。199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私合营中典权入股的房屋应如何处理的回函中,最终判决被告能够回赎房屋,也体现了我国司法实践中对我国典权制度的认可。另外,我国典权标的物仅限于房屋。
  二、有关我国典权制度存废问题的探讨
  关于典权的存废问题,争论由来已久,主张废除典权者有之,主张保留典权者也不在少数,两种观点争锋相对。《物权法》颁布之前,立法机关在这一问题上也是举棋不定:《物权法》草案前两稿均设典权之制。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的《物权法》草案第三次审议稿则删除了有关典权的规定。
  (一)以张新宝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废除典权制度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典权制度传统功能之丧失及其他制度对典权制度的替代
  纵观典权的发展历史,典权之所以兴起,"仍因中国传统认为变卖祖产,尤其是不动产,仍败家之举,足使祖宗蒙羞,为众人所不齿,故绝不轻易从事,然又不能不有解决之计,于是有折衷办法出现……", 然而在提倡经济效益的现代社会,这种封建思想束缚已经不复存在,典权制度发挥的功能主要在于融资。现代金融体系发达,融资方式多样,典权以外,人们可以通过抵押、质押、贷款、买卖等一系列其他方式满足融资要求。典权制度没落,失去原有功能,实践中使用者甚少,典权制度自然应当废除。
  2.典权制度法理难圆及典权制度的固有缺陷
  典权制度法理难圆,主要体现在对典权性质的争论。关于典权的性质,有用益物权说、担保物权说、折中说三种观点。用益物权说认为典权制度是典权人支付典价从而达到占有使用收益不动产目的的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说认为典权类似于不动产质押,属于担保物权;折中说则认为典权是特种物权。多种学说各持己见,但都不能自圆其说。典权制度法理上的矛盾加大了物权法律体系中设立典权的难度。
  典权制度的固有缺陷体现在典权法律关系中对出典人和典权人权利义务分配上的不均,典权制度过于保护出典人的利益,违反民法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风险负担和回赎权两个方面。
  3.典权制度式微的现实国情及《物权法》国际化立法趋势
  支持典权废除论的学者还从典权制度式微的基本国情出发,说明典权将被废除的最终命运。从我国大陆地区司法案例来看,大陆地区有关典权的可查证案例少之又少,典权制度走向没落。另外,从世界范围来看,很多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备的物权体系,其中几乎没有关于典权的规定,而只有韩国《物权法》对传贳权作出规定,设立典权制度不符合世界《物权法》立法潮流。
  (二)以王利明教授为代表的学者主张保存典权制度主要出于以下几点考虑:
  1.典权制度是我国特有制度,符合中国文化
  典权为中国固有之法制,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代民法意义上的典权,一般认为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期的"帖卖"制度。现代物权制度大多是西方经济法律制度,而典权制度,根植于中国国情,经历唐宋元明清,民国近两千年发展,在中国民间交易中不断发展逐渐固定下来,为我国独有,有着悠久的历史,保留典权是对保护我国法制文化的体现。
  2.典权制度之特殊性无可替代
  支持典权保留的学者认为典权制度有其独特性,具有抵押、租赁、买卖,借贷等制度不可取代的功能,不能为其他制度所代替。
  首先,典权制度须转移不动产占有,物的占有转移能够增加典权人对出典人的信任,对出典人来说,更易于获得融资需求,对典权人来说,有利于保证交易安全。
  其次,典权制度具有"扶弱济贫"的特殊功能,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出典人为贫、弱。有学者指出,在典权制度条件下,出典人可以在典物价格低于典价时,抛弃其回赎权而免于负担,在典物价格高涨时,如无力回赎,则享有找贴的权利,从而克服了"有失公平"的弊端。
  再次,典權制度不仅便于出典人融资,而且能使典权人对物进行使用,最大程度的发挥了物的作用,符合当代社会价值观念中最大化追求经济效益的要求。
   3.民间仍然存在对典权制度的运用
  针对废除典权制度学者们提出的中国关于典权案例越来越少,典权制度式微的观点,保留派学者们有自己的理解。他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范围内实施农村土地单一集体所有制,城市土地、房屋公有制,金融的国家计划性,这些制度使典权失去了存在的社会经济基础。如今的实际情况是,由于我国住房体制改革,私有房屋占全国房屋比例逐年上升,可能成为典物的私有房屋的扩大,为典权制度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典权就有赖以生存的土壤。我国不是不需要典权,反而比以前更需要以成文法确定典权制度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合法利益。
  三、典权制度存废之我见
  一项固有法律制度是否有保存下去的必要,关键在于它是否具备生存条件,是否对社会有贡献。我认为即使在当今社会,典权制度依旧有其存在的条件和价值。
  首先,在现代社会中,典权制度的依旧发挥着其独特功能:它有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物权法律制度,促进我国民事法律关系的多样化;有利于发挥现代社会物尽其用,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的利益要求,满足融资和用益的双重需要;有利于满足新形势下,即私有房产不断增多实际情况下的现实需要。
  其次,典权制度根植于我国文化,得到中国老百姓的认同,即使《物权法》制定借鉴西方先进法律制度,但人们的传统观念不可能在短期改变,典权制度即使不会成为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但仍旧可以成为一种老百姓熟知并加以选择适用的融资借款方式。
  最后,虽说《物权法》国际化的趋势,但是不能因为片面追求《物权法》国际化放弃自己本国的特色和传统,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法律文化,如,法国、日本有与典权类似的不动产质权制度;德国有担保用益制度;韩国在学习外来法律文化过程中,保留了类似于中国典权的传贳权制度,并且,实践中得到广泛使用,据统计,截至2001年为止,韩国使用典权的户数为4039514家,不但比房屋租赁或其它形态计2113943家为多,更占全国居住形态百分之二十八以上,成为韩国最重要居住形态之一。
  综上所述,我认为不应当废除典权制度,而是要立足本国国情,在《物权法》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法的继承"和"法的移植"二者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峰:《典权存废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2】邓纯:《由典权存废的争论而引发的思考--简议典权的出路》,法制与社会,2009年。
  【3】彭登明:《典权问题刍议》,天津: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4】王全弟,陈建宏,高贤升:《典权制度比较研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作者简介:郑怡,女,汉族,江西婺源人,上海海事大学2010级国际法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海商法。
  
  
  
其他文献
一、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物界对于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原则均存在着争议。一种观点认为,知识产权侵权的损害赔偿应当是补偿性的,这是符合民法中的损益相当原则的;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应当是具有惩罚性的,特别是对那些行为人故意侵犯知识产权,或者是侵权情节严重的行为人,如果不进行一定的惩罚就难以遏制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蔓延。  我认为,损益相抵原则是民法的基本原则
期刊
一、解决信用证欺诈的对策--非法律层面  1、做好资信调查,慎重选择交易对象  交易前,对对方资信做全面地调查能有效地防范欺诈。在实践中,买卖双方可以通过外国的商务咨询公司、资信评估机构或者本国的驻外使领馆、商务处等机构对对方资信进行调查,建立完备的客户档案,以供今后查询。①  2、慎重订立货物买卖合同的信用证条款  2.1合理选择信用证种类  一般来说,在金额巨大的成套设备买卖中,对于分批交货的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对东方禅意文化以及禅意空间设计理念进行了简要阐述,东方禅意文化空间具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价值,追求简素淡雅之美、物我均衡之美、淡泊宁静之美。从禅意空间设计应用的自然元素与禅意空间设计的超脱意境营造两个层面,对禅意文化在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东方;禅意;文化;空间;设计;意境  引言:禅意空间具有东方独特的意境美,具有东方传统思想文化中特有的禅宗意境,对人们的精神具有
期刊
一、资本外逃问题概述  资本外逃是指资本持有者对一国的政治或经济形势产生恐惧、怀疑,为了规避风险和管制,确保资本安全,而将资本转移到其他国家的一种非正常的资本外流。资本外逃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从短期看,大规模的资本外逃会带来经济的混乱和动荡。从长期看,资本外逃降低了中国可利用的资本数量,减少了政府从国内资产中可获取的税收收入,增加了外债负担,会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后果。①  为了管理我国
期刊
传统商法到现代商法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商主体观念的变革,即从商人到企业的转变。这个转变,为社会发展之必然,也是从小商品经济到大规模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它看到了大中型企业在商事活动中的作用,看到了这些企业的社会属性。德国商法学家施密特提出,企业应具备三个特征,即独立性、营利性以及经营的计划性和目的性。⑴企业的特性更好的体现了商法对商主体的要求。  一、企业对商主体界定的影响  企业原是经济学和经营管理
期刊
1997年因卷入一场与政府的税务纠纷而急需现金,英国超级摇滚歌星大卫鲍伊以1990年演唱的287首歌曲的未来收益权为担保在美国发行了10年期,利率为7.9%,总额度为5500万美元的债券,被金融界称之为"鲍伊债券"①。这是世界上第一期典型的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案例,更确切的说是版权证券化的案例。该案例在当时被誉为"证券化的革命",并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因为它不仅开辟了除债权、物权等为基础资产的新资产证券
期刊
一、金融创新的定义   根据中国银监会2006年1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第3条的规定,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方法、开辟新市场、构建新组织,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各项新活动,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为客户提供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的创造与更新。推广到整个金融领域,金融创新是指金
期刊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施行于1996年1月1日,距今已有15年的历史。尽管它的施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和完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具有一些有别于通行的票据法理论的内容,从公布之初到现在学术界的争议从未停息。尤其是由融资性票据的效力始终占据着争议的核心位置。  一、票据法第10条的理解  《票据法》第10条规定" 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 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 具有真实的交易
期刊
一.上市公司退市概念  上市公司退市,是指一家股份公司的股票在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市场上市交易后,由于经营所处的内外部经营条件的变化使其不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上市条件,从而使其股票退出证券交易所集中交易的一种法律行为。一个完善而且成熟的证券市场,必定是一个遵循市场规律、能使上市公司优胜劣汰、有进有出的市场,它可以引导市场投资者培养理性的投资理念,规范上市公司合理经营,更好的服务于蓬勃发展的市场经济。
期刊
在现代贸易中,提单自身的流通代替了货物的转让使跨国贸易活动更加便利,极大地简化了货物的交付。提单项下的货物虽然处于承运人的占有中,却可以自由转卖,满足货物流转和加速资金运转的需要。提单可以根据信用证的要求交给银行,在买方或开证申请人向银行信贷融资时,对提单设立抵押权,加强买方或开证申请人的商业信用。提单发展到今天,流通性成为提单法律制度核心。如何在平衡承运人与提单持有人权利义务的同时,使提单在更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