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與宗教有關的事物總帶著些許神秘色彩,也帶著些許讓人心懷敬畏的神聖。在夏末還未全然褪去的潮濕空氣中邂逅青島的教堂,擇一塊被太陽烤得溫暖的石階而坐,或是走進其中,凝望著牧師肅穆的神情,安靜的聆聽唱詩班莊嚴卻不失優美的歌聲,這樣孤獨又溫柔的情緒,怕是難以在其他任何一處景色裡尋覓。
教堂是進行宗教活動和宗教傳播的重要場所,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舉行彌撒禮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在青島較為出名的三所教堂分別是浙江路的天主教堂,靠近青醫附院的江蘇路基督教堂和觀象二路的聖保羅基督教堂。每年旅遊季,都會有大批遊客前來,只為一睹這些原本只存在於明信片中的景點的真容,也是因為它們遠播的聲名,為青島這座“紅瓦綠樹”的海濱城市又增添了幾分國際化的色彩。
聖彌厄爾天主教堂:宗教建築的瑰寶,文藝復興的再現
位於青島市市南區浙江路北端的聖彌厄爾天主教堂是青島最著名的教堂,按照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的設計,本擬建教堂應高百米,結果適逢二戰前歐洲局勢緊張,希特勒嚴禁德國本土資金外流,所以導致聖彌厄爾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現在的規模。
教堂始建於1932年,於1934年竣工,整座建築使用黃色花崗岩和鋼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簡潔優美的紋案。窗戶為半圓拱形,線條流暢,顯得莊重而樸素。大門上方設一巨大玫瑰窗,兩側各聳立一座鐘塔。紅瓦覆蓋的錐形塔尖上,各豎立一個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內懸有4口大鐘,一旦鐘樂鳴奏,聲傳數裡之外。教堂裝飾採用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形式,堂內大廳寬敞明亮,頂棚懸有七個大吊燈,後方設有祭台,配之穹頂的聖像壁畫,堪稱莊嚴美觀。教堂可容納教徒千人,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特式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同時也是教堂建築藝術的傑作。
江蘇路基督教堂:跨越時空,新琴“舊調重彈”百年音
江蘇路基督教堂位於青島市市南區西部的江蘇路15號一個8米高的小丘上,它坐北朝南,居高臨下地俯視著青島在德國佔領時期最早建成的一片核心街區和一批最古老的街道。這些街道和兩側的建築都經過德國建築師精心的規劃和設計,雖然經歷百年滄桑,卻仍然能透過斑駁的石磚看出往昔的風韻。
著名作家沈從文曾經在遊覽江蘇路基督教堂時因一陣悠遠的琴聲而駐足並提筆寫下了一段沉醉其中的感慨,如今,江蘇路基督教堂再次響起的琴聲讓這座建築仿佛“穿越”回了上個世紀——2010年,在教堂建成百年慶典之前,一架德國製造的管風琴運到了這裡,與三四十年前被意外損毀的管風琴一模一樣的悠揚琴聲,又一次迴響在了這座滌蕩了百年歲月的大廳裡。
聖保羅教堂:因鐘樓而聞名的教堂
在青島市膠州路和觀象二路交界處,有一座建於上世紀40年代的經典老建築——聖保羅教堂。青島聖保羅教堂始建於1938年,又名觀象二路基督教堂。1938年至1940年,教堂由美國信義會在原德國俱樂部舊址建造,俄國建築師尤力甫設計,清水紅磚外牆,建築面積1482平方米,可容納300餘人做禮拜。擁有方形鐘樓,沿內部60級臺階可達。建築式樣為羅馬式,敦厚、雄壯。鐘樓高24米,成為附近多條街道的一景。
1958年,中國大陸基督教實行教堂合併,聯合禮拜,青島市區近50處教堂合併為7個聚會點,1999年12月,觀象二路基督教堂被列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據青島史學家魯海介紹,當時青島共有基督教堂90多座,30多個教派,其中信義會是當時最大的一個教派。據悉,青島目前較為有名的教堂還有位於臺東的聖路德教堂以及位於上王埠的基督教堂。
教堂是進行宗教活動和宗教傳播的重要場所,是基督教三大流派(天主教、基督新教、東正教)舉行彌撒禮拜等宗教事宜的地方,在青島較為出名的三所教堂分別是浙江路的天主教堂,靠近青醫附院的江蘇路基督教堂和觀象二路的聖保羅基督教堂。每年旅遊季,都會有大批遊客前來,只為一睹這些原本只存在於明信片中的景點的真容,也是因為它們遠播的聲名,為青島這座“紅瓦綠樹”的海濱城市又增添了幾分國際化的色彩。
聖彌厄爾天主教堂:宗教建築的瑰寶,文藝復興的再現
位於青島市市南區浙江路北端的聖彌厄爾天主教堂是青島最著名的教堂,按照德國設計師畢婁哈依據哥特式和羅馬式建築風格的設計,本擬建教堂應高百米,結果適逢二戰前歐洲局勢緊張,希特勒嚴禁德國本土資金外流,所以導致聖彌厄爾教堂不得不修改圖紙,即建成現在的規模。
教堂始建於1932年,於1934年竣工,整座建築使用黃色花崗岩和鋼筋混凝土砌成,表面雕以簡潔優美的紋案。窗戶為半圓拱形,線條流暢,顯得莊重而樸素。大門上方設一巨大玫瑰窗,兩側各聳立一座鐘塔。紅瓦覆蓋的錐形塔尖上,各豎立一個4.5米高的巨大十字架。塔內懸有4口大鐘,一旦鐘樂鳴奏,聲傳數裡之外。教堂裝飾採用了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形式,堂內大廳寬敞明亮,頂棚懸有七個大吊燈,後方設有祭台,配之穹頂的聖像壁畫,堪稱莊嚴美觀。教堂可容納教徒千人,是青島地區最大的哥特式建築,也是中國唯一的祝聖教堂,同時也是教堂建築藝術的傑作。
江蘇路基督教堂:跨越時空,新琴“舊調重彈”百年音
江蘇路基督教堂位於青島市市南區西部的江蘇路15號一個8米高的小丘上,它坐北朝南,居高臨下地俯視著青島在德國佔領時期最早建成的一片核心街區和一批最古老的街道。這些街道和兩側的建築都經過德國建築師精心的規劃和設計,雖然經歷百年滄桑,卻仍然能透過斑駁的石磚看出往昔的風韻。
著名作家沈從文曾經在遊覽江蘇路基督教堂時因一陣悠遠的琴聲而駐足並提筆寫下了一段沉醉其中的感慨,如今,江蘇路基督教堂再次響起的琴聲讓這座建築仿佛“穿越”回了上個世紀——2010年,在教堂建成百年慶典之前,一架德國製造的管風琴運到了這裡,與三四十年前被意外損毀的管風琴一模一樣的悠揚琴聲,又一次迴響在了這座滌蕩了百年歲月的大廳裡。
聖保羅教堂:因鐘樓而聞名的教堂
在青島市膠州路和觀象二路交界處,有一座建於上世紀40年代的經典老建築——聖保羅教堂。青島聖保羅教堂始建於1938年,又名觀象二路基督教堂。1938年至1940年,教堂由美國信義會在原德國俱樂部舊址建造,俄國建築師尤力甫設計,清水紅磚外牆,建築面積1482平方米,可容納300餘人做禮拜。擁有方形鐘樓,沿內部60級臺階可達。建築式樣為羅馬式,敦厚、雄壯。鐘樓高24米,成為附近多條街道的一景。
1958年,中國大陸基督教實行教堂合併,聯合禮拜,青島市區近50處教堂合併為7個聚會點,1999年12月,觀象二路基督教堂被列為青島市文物保護單位。據青島史學家魯海介紹,當時青島共有基督教堂90多座,30多個教派,其中信義會是當時最大的一個教派。據悉,青島目前較為有名的教堂還有位於臺東的聖路德教堂以及位於上王埠的基督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