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年成为永远的精神原乡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uy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生年龄小,意识发展程度低,生活在一个自由、梦想的王国里。他们能够整天做游戏而不知疲倦;能整天涂画依然兴趣盎然;整天说唱还是兴致勃勃。他们用独特的视角看世界,其片面性和不成熟性恰好成就了他们表达的诗意。
  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对那些我们成人不屑一顾的游戏、说唱乐此不疲。小学生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作文就应是一件极其平常的事情,就如春风吹过,冰雪就融了、原野就绿了、桃花就红了。
  一、纪实:有外观的俗气,无内在的气韵
  1.“图式语言”多于“儿童语言”。
  习作教学中教师指导习作的重要手段是“例文”,就是想给学生一种“图式语言”的构建。“图式”最初是由德国哲学家康德提出的,他把图式看做是潜藏在人类心灵深处的一种技术、一种技巧。“例文”实际上就是将抽象的习作知识技能形象化、具体化、操作化。可是结果往往是学生只关注于作文的格式,“例文”成了模版,就连想要表达的情感也大致相同。
  2.“胡编乱造”代替“亲身经历”。
  苏教版第十册习作一,要求学生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把这种自然现象变化的特点写下来。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可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那需要耐心与细心,很多学生并没有花时间细心观察,而是完全依靠自己的想象。
  有一个同学在描写雪花时这样写道:雪的形状各式各样,千姿百态。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菱形,有的是正方形,有的是长方形,有的是平行四边形,有的是六角形。
  3.“流水叙述”多于“生动描写”。
  在描写活动的习作中,学生的大多数记叙活动的过程,很少有细节生动的描写。偶尔有生动的地方,那也是受例文影响摘抄的结果。苏教版第十册习作二《拔河》,写作时学生把拔河的过程记录得很详细,把每个比赛环节都写了出来,但没有详略之分,有的连神态、动作描写也基本没有。
  如:“嘟”的一声比赛开始了。同学们都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向后拉。绳子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向对方那边移。我们拉拉队为他们加油。随着那响亮的哨声,我们班终于赢了。
  4.“意义”大于“意思”。
  现在学生都喜欢在作文的结尾部分写几句或收益、或赞美、或学习之类的话。例如拔河本是一件让孩子兴奋的活动,可孩子在写作时往往会加上“团结就是力量,要维护班级荣誉”等句子。
  其实真正问问每一个孩子,他们在拔河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一门心思地想赢,能体会到的只是当时激动的心理。当孩子眼中只有意义时,我们便会丢失作文教学的真正意义。
  二、实践:自由地表达,心灵的放飞
  1.多维视角→开辟思路。
  学生由于心智水平、生活境遇、兴趣爱好、性格特征的不同,也决定着学生习作的迥异。习作教学绝不能齐步走,一刀切,不能让学生在一个框框里打转。要尊重学生个性化感悟,爱护学生个性化情态,鼓励学生挑自己感兴趣的材料。
  在话题作文中,我往往会先让孩子在心里找寻自己感兴趣的材料,简单了解之后先写出文章,再交流评价。
  例:公园立刻变成了焰火的世界,把节日的夜空装点成了美丽的大花园。盛开的菊花、美丽的杜鹃、可爱的喇叭花……各种花儿争奇斗艳。花丛中还不时地飞过几只“蝴蝶”。
  例:爷爷包的汤圆又大又圆,可好吃了。看着锅里飘着的一个个饱满的汤圆,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爷爷真能干,他除了用糯米面包了白白的汤圆,还加了玉米面包了黄黄的汤圆,加了蔬菜汁包了绿绿的汤圆,各种颜色的汤圆真好看。
  在评价时,我让学生思考:两则例文都是写元宵节的,有什么不一样呢?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它们的选材视角不一样,一个写元宵节的焰火晚会;一个写包汤圆。知道了元宵节可以写的东西有很多,除了写焰火晚会、包汤圆,还可以写元宵节一家人的团聚场面,可以写妈妈准备晚饭的忙碌,可以写猜谜语等等。
  从写作思维的角度看,把已有的习惯性思维进行转换,开辟出另一条新思路,就会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2.就地取材→启迪童真。
  孩子们的想象仿佛是童话中的宝库,丰富而神奇。既然有了这样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就应该就地取材,充分利用。
  在学习了《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文后,学生都被书中不断变化的情节吸引住了,随即我就让学生想象一下:“夏天来了,你想变点什么?可以仿照课文内容来写一写。”
  例:夏天来了,夏天是位小姐姐。她热情地问我:“你想变点儿什么?”我想变飞舞的蜻蜓,在荷叶上跳舞;我想变蹦跳的青蛙,在荷叶上唱歌;我还想变飞翔的小鸟,带着蚂蚁看看白云。最后我来到了森林,我真想变成参天的大树,让小鸟在树上安家;让蚂蚁在树下乘凉;让小朋友们在树下游戏。
  还有的学生甚至变成飞机,变成大海,变成空调。
  在作文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学生表达的强烈欲望,发掘学生潜在的智慧和灵气。让语言要多广就有多广,要多深就有多深,要多奇妙就有多奇妙。
  3.观察生活→流淌童趣。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不生活在真空中,他的周围肯定是丰富多彩的。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走进生活,尽可能地将学生带出课堂,走进大自然,通过耳闻目睹去体会生活的无穷乐趣,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在平淡中寻求新奇,只要是自己真实的感受,哪怕只是一个小片段也可以。
  例:晚上我写日记的时候,一时不知道写些什么,妈妈看我犯愁,就安慰我,让我慢慢思考。在我思考的时候,我看到妈妈不停忙碌的身影,一会儿洗碗,一会儿拖地。看得出来妈妈在做事情的时候都尽量轻轻地,怕影响我学习。
  虽然只有短短的几行字,但却是孩子自己观察后写出的真实感受,能感受到他内心的感动。
  4.原汁原味→润育童心。
  在教学中我总是努力让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用喜欢的语言原汁原味地表达出来。即使内容并不具体,但只要是孩子自己亲眼观察到的,就应该鼓励。
  有时我也提倡孩子用童话、寓言、说明文、诗歌等文体来表达心中的情思。二年级的教材中有不少的诗歌体裁的课文,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我让他们也尝试着自己写诗。
  例:假如我有了翅膀,我要飞向蓝蓝的天空,和飞机比赛;假如我有了翅膀,我要像蝴蝶一样,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让学生拣自己最拿手的文体,记下自己的奇思妙想,体现表达自由,必能放飞心灵,展现个性风采。
  三、优化:儿童语言表达的环境
  孩子在写作文时,教师要做有心人,把握机会,经常性地去点燃学生心中情感的火花,激起他们情感的涟漪,使之抒发真实的情怀。
  1.做好写作过程的“向标”。
  学生写作文就好像旅行,游客有游玩的冲动,于是直奔景点。旅程开始,看一路风景,享一路快乐。可以在景点内欣赏想欣赏的景色,当不清楚方向时,参考景点内的向标,就能依靠向标走到目的地。习作教学就需要这样的自由和惬意。
  “向标”就好比习作教学中的谋篇布局的技能和习作要求。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当自己有了想写作文的冲动,于是开始在大脑里搜集素材,根据习作要求,用一定的方式把内容重新组合。让学生先尽情地发挥,而后根据习作要求导向,最终达到目标。老师无需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否则又会是千篇一律的范文。
  2.构建动态的写作状态。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只要儿童有新鲜的故事发生,写作生活就可以拉开序幕。上学期末,一个同学在教室打球,把墙壁上的一幅画弄掉了,其他学生到我这儿来告状。看到学生个个有话要讲,干脆让同学们动手写写,题为《教室墙上的画》。习作中同学们对这次事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动态”的写作与儿童的生活息息相关,促使儿童的写作课程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的构建状态,不断地召唤儿童生活,不断地让儿童从中找回自己。
  四、记忆:让童年成为永远的精神原乡
  心贴在语文上,一个语文老师才能读出母语里最温润的感觉,才能敏锐地洞悉那些来自童年的想念,那些属于生命的心意,而不是被过多的玄思和追问遮蔽了内心的直觉。
  童年的生活一切都是故事,都是语文。放一次风筝、捉一回蜻蜓,童年的心里没有小事,让童年留下故事。作文是孩子成长历程的记录本;是伴随孩子的成长袋;是儿童倾吐烦恼的百宝箱。透过那些童言稚语,都可以触摸到儿童的心灵,并据此对孩子施以有益的影响,让他们像一株向日葵一样时刻朝着太阳的方向生长。我们要给孩子营造一个绚丽多姿的童年,在儿童精神中种植一颗童年的种子,让童年成为每个人永远的精神原乡。
  注:本文获2011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一等奖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一附小)
其他文献
蠡园中学是无锡市滨湖区的一所普通公办学校,与其他同类学校相比,在办学硬件与软件上并没有明显优势,某些方面甚至还处于相对的劣势。但是,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效能却得到显著提高。“蠡中教育”为什么会快速发展成为独具价值的初中教育典型和高效能学校呢?原因很多。但我认为通过对学校管理的系统设计、改革与创新,不断解放与提高教育生产力,乃是一个重要的动因。    一、蠡园中学管理理念的解读与诠释    1 先进的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一书是由美国学者、教师心灵导师帕克·帕尔默所著,作者从教学要从心灵出发,分析了教学的困惑是我们对教学技术的过分重视,忽视了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是我们对客观知识的过分迷恋,忽视了主观的契合;是我们对智力的过分关注,忽视了情感对于禁锢或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总之,我们太多地关注了教与学的客观、外在因素而忽视了主观、内在心灵的力量。对此,作者进行了溯源性的解剖,并提出了解决
[摘要]由于理论描述与实际状态之间的错位,我们平常所说的“儿童文化”实际上是一种“代言描述”。儿童在其中担任创造主体的游戏存在使我们有理由相信:儿童文化不仅包含了关于儿童的、为了儿童的文化,更应该包含儿童自己创造的文化。但是这种本体形态的儿童文化正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折射出在我们的时代,儿童并没有被看成是他们自己的生活和童年时代的最重要的贡献者。  [关键词]儿童;儿童文化;游戏;伙伴    我
[校长档案]  姚虎雄,江苏省吴江市实验小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名校长,苏州市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实施素质教育先进个人。他崇尚“平等、自由、民主”的教育文化,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教学相长”作为自己的教育信念。本着“为师生的未来发展丰厚素养”的追求,提出了“生动、大气”的教育主张,创造性地建构相应的理念体系、教育实践体系和管理支撑体系;管理实践中他致力于“文化经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管理思想
在动态的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追问是经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然而学生对于一个问题,往往缺乏多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思考。这时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的思维行为做即时的疏导、点拨,追问就是这时常用的一种提问。下面就以笔者教学的《牛津小学英语6B》(译林版)Unit 5 Season谈谈英语课堂中有效追问的实施。  一、品味教材设追问  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能给予学生一
对于开展德育工作,我校提出要构建师生精神成长的家园。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总结了四个基本要求:1.学会读懂你的孩子;2.学会激励你的孩子;3.学会关注细节;4.学会构建文化。有效德育的起点是读懂孩子,有效德育的理想状态是构建优秀文化。然而,读懂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08年四月下旬,距离2008届初三学生英语口语中考还有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初三某班朱同学突然逃学,不知去向,居然连家都不回。这
【校长档案】    沈明阳,江苏省无锡五爱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优秀德育工作者、江苏省师德先进个人、无锡市名校长、无锡市劳动模范。在学校管理中,他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思想,坚持“五爱立校,和谐育人”,努力把学校构建成温馨和谐的家园、自由灵动的学园、放飞心灵的乐园,让师生的生命得到和谐全面、充满个性的发展。
千年陶都、梦里水乡——宜兴,从古至今,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如今已走出25位两院院士、近百位大学校长,素有“无宜不成校”之美誉。就在这文脉厚重、书香馥郁的沃土上,坐落着一所百年老校、江苏名校——宜兴市实验小学。  春夏秋冬百十载,静水流深尚求真。110年来,我们的学校虽历尽沧桑,几经磨难,但一代又一代实小人始终激情满怀、步伐坚实,风雨兼程、薪火相传,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归根结底源自我们忠贞不渝、一脉
主持人语  课标修订稿颁布了。  它既是改革自身的调整,也是改革发出的呼唤。回到“课标”上来——聚焦“课标”的讨论,回到”课标”的语境言说问题,这是下一步语文教学改革的必须。  那么,回到“课标”的什么?  一要追随课标的方向。“以人为本”是时代发展,更是教育改革的根本趋势,它正在逐步成为教育者自觉的意识与追求。语文教育的以人为本,即立足于儿童语文素养的提升,关爱学生、解放教师,它几乎决定着一切教
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创建于1994年,为市教育直属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围绕“自主学习”开展了一系列课题研究,积极构建生本课堂,着力打造童真德育。全面提升了办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