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指导学生如何写好文章,更使学生养成积累、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在职业中学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职业中学有效开展作文教学活动呢?作者经过多年作文教学实践,结合职高学生的学习现状,总结出一些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职业中学 作文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一、职业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难教,是大家公认的,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作文更是难上加难。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基础差、习惯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的学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抱着混日子、熬时间、花钱买文凭的想法来学校的。不要说动笔写作文,就连正常的上课认真听讲、动手笔记、课后完成作业也做不到,作文教学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命题—提示—作文—批改—讲评,但职高学生往往是作文课上捧脑袋、咬笔头,规定时间内交上作文者寥寥无几。即使是交上来的作文也有不少是记流水账,甚至不知所云。当打开一篇或文理不通或别字连篇或言之无物或三者兼而有之的作文时,语文老师所有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全都不复存在了,慢慢地,学生写作文成为一种煎熬,老师看作文也成为一种痛苦。面对现状,一味埋怨毫无用处,苦思对策才是唯一的出路。
穷则思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肯定收效甚微,要在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就要在教学方法创新上下工夫。
二、职业高中作文教学的对策
为了在作文教学中有所突破,我不断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思考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心有所想、言之有物,具体做法如下。
(一)寓“作”于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成分,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作为突破口。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活动才能生效。
而要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在“活”和“新”上下工夫。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写作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一个激发灵感、唤起写作冲动的具体情境,使他们通过实际的体验,唤起兴趣,自然而然地想说想写。
职高学生写作上的最大障碍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教师除了平时要培养学生积累材料的習惯之外,作文课上如能有意识地制作素材、有目的地导演“情境”,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就可以诱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和创作灵感。
如一位老师这样设计作文课:教师走进教室后,并没有告诉学生这是一堂作文课,而是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玩个游戏,名字叫‘张冠李戴’。规则是——每个人准备三张纸,一张写自己的名字;一张写介词(在什么地方);一张写动词(干什么)……”话还没说完,课堂已一片欢腾,学生的情绪非常激动。一切准备完毕后,由班上的三位学生像洗牌一样,将分类交上来的纸条洗上几遍,然后重新组合并大声朗读出来:李芳在墙头上唱歌、王君在树叶摇头晃脑、杨峰在水沟里逛街……伴随着朗读,教室里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差不多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游戏结束了。接着,教师宣布:请大家拿出作文本来写作文,题目是:“一堂作文课”;具体要求:(1)文体不限;(2)字数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应语言通顺、意思明了;(3)时间:一节课。
由于有素材、有表达的愿望,以前抓耳挠腮、咬笔头的现象没有了。下课交作文时,全班无一人缺交。作文内容更是让人吃惊,有写说明文的,介绍这一堂作文课是怎么上的;有写记叙文的,记同学们上这堂作文课的经过、表现、自己的体会;有写议论文的,议论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坏得失。总之,优秀文章不在少数。
而另一位老师在上作文公开课时,却迟到了。听课的老师早就进场,几分钟过去了,老师们做着各种猜测,学生也开始小声议论。正在这时,老师出现了,并大声宣布:今天的作文题目是“老师迟到后”,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这才恍然大悟,都不由佩服老师的精心设计,至于作文内容,可想而知,学生只要把当时的场面和各种想法写出来即可。
由此可见,精心的课堂设计,新颖的教学形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其思想,让学生主动提笔,自然而然地写。
(二)教师课堂讲评与写作“下水文”相结合。
如果说“激发兴趣”是针对传统的作文教学的前期步骤进行创新的话,那么,教师就必须在“提示”和“作文”这两个步骤上创新,就必须写“下水文”。
所谓“下水文”就是在教学生写作文时,教师跟着写文章,既“言传”又“身教”,而写下水文,就是一种最好的“身教”。
要写好一篇文章,需要一定的过程,教师亲自体察写作文章时主题立意的深浅、行文思路的畅通与阻塞、字里行间的喜怒哀乐,无疑会为后期的讲评指导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充实的材料。这种体验会成为以后教学生写文章的宝贵的经验,有了这样的经验,就会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发现许多不容易发现的问题:比如有些作文练习题并不恰当,自己都做不好或者不容易做好,应当降低难度或换个角度,或增加提示等;有的写作方法自己讲起来很容易,很有道理,其实,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因而不应当夸夸其谈……
当然,有些老师对写下水文有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理解,把下水文简单地看做是供学生练习参考用的范文,并根据自己构思的内容、范围、写作愿望和习惯指导学生,把“下水文”当成为学生定调调、划框框、供学生生搬硬套的工具,这样学生的思路必然会受到严重限制,埋没学生的个性,形成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
(三)教师批改讲评和学生自评自改相结合。
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领会应该这样写而不该那样写,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提高。讲评的作用常常优于写作前的指导,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是,作文讲评后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修改,在改中提高。实际上,“改”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不逊于“写”,在修改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对许多问题进行思考,使其写作更趋于成熟。
教是为了不教,修改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自评自改的能力。在日常职高作文教学中,“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早已在学生心中达成共识。学生认为,教师是评改作文的主角,而自己只是配角,自我评改只是一种娱乐和点缀的作秀形式而已。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职高学生慢慢养成一种坏习惯:作文不打草稿,不拟写提纲,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对自己匆匆草就的作文基本不检查、不修改,甚至不愿意再看一遍就交差;拿到教师评改完的作文,面对老师批改的“文字”,瞥上一眼就丢之大吉,有的甚至瞧也不瞧,顶多关注一下“分数”。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是学生写的,最有权利修改的是学生自己。把评改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会很高,也一定会很认真。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考虑让学生互评互改。互评互改工作可以在同班同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平行班同学之间进行,要求对同学文章中的字、词、句、段、篇及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进行全面衡量,并且指导写评语。评改结束后,注意将评改意见反馈给原作者,而评改人还可以推荐优秀作文,并请原作者在班内朗读、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如此,学生自评自改的积极性一定大为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
总之,教师如能在这几个环节上更新观念,积极思考改进教学方法,就会极大地丰富课堂内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会由原来怕上作文课变成爱上作文课,写作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陈大伦.兴趣与作文教学[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2]王军.作文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N].学知报,2010.
关键词: 职业中学 作文教学 教学现状 教学对策
一、职业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作文难教,是大家公认的,对职业学校的教师来说,作文更是难上加难。职业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一群基础差、习惯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目标不明确的学生,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是抱着混日子、熬时间、花钱买文凭的想法来学校的。不要说动笔写作文,就连正常的上课认真听讲、动手笔记、课后完成作业也做不到,作文教学的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命题—提示—作文—批改—讲评,但职高学生往往是作文课上捧脑袋、咬笔头,规定时间内交上作文者寥寥无几。即使是交上来的作文也有不少是记流水账,甚至不知所云。当打开一篇或文理不通或别字连篇或言之无物或三者兼而有之的作文时,语文老师所有的成就感和价值感全都不复存在了,慢慢地,学生写作文成为一种煎熬,老师看作文也成为一种痛苦。面对现状,一味埋怨毫无用处,苦思对策才是唯一的出路。
穷则思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肯定收效甚微,要在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就要在教学方法创新上下工夫。
二、职业高中作文教学的对策
为了在作文教学中有所突破,我不断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思考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心有所想、言之有物,具体做法如下。
(一)寓“作”于乐,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说,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重要的成分,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产生进一步的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好之”“乐之”,才能有高涨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才能以学为乐,欲罢不能。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应该把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作为突破口。学生是学习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活动才能生效。
而要唤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就必须在“活”和“新”上下工夫。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写作目的,为学生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一个激发灵感、唤起写作冲动的具体情境,使他们通过实际的体验,唤起兴趣,自然而然地想说想写。
职高学生写作上的最大障碍是“无米下锅”——无材料可写。教师除了平时要培养学生积累材料的習惯之外,作文课上如能有意识地制作素材、有目的地导演“情境”,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就可以诱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和创作灵感。
如一位老师这样设计作文课:教师走进教室后,并没有告诉学生这是一堂作文课,而是对学生说:“同学们,今天我们玩个游戏,名字叫‘张冠李戴’。规则是——每个人准备三张纸,一张写自己的名字;一张写介词(在什么地方);一张写动词(干什么)……”话还没说完,课堂已一片欢腾,学生的情绪非常激动。一切准备完毕后,由班上的三位学生像洗牌一样,将分类交上来的纸条洗上几遍,然后重新组合并大声朗读出来:李芳在墙头上唱歌、王君在树叶摇头晃脑、杨峰在水沟里逛街……伴随着朗读,教室里的笑声一浪高过一浪,差不多花了一节课的时间,游戏结束了。接着,教师宣布:请大家拿出作文本来写作文,题目是:“一堂作文课”;具体要求:(1)文体不限;(2)字数不限,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但应语言通顺、意思明了;(3)时间:一节课。
由于有素材、有表达的愿望,以前抓耳挠腮、咬笔头的现象没有了。下课交作文时,全班无一人缺交。作文内容更是让人吃惊,有写说明文的,介绍这一堂作文课是怎么上的;有写记叙文的,记同学们上这堂作文课的经过、表现、自己的体会;有写议论文的,议论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坏得失。总之,优秀文章不在少数。
而另一位老师在上作文公开课时,却迟到了。听课的老师早就进场,几分钟过去了,老师们做着各种猜测,学生也开始小声议论。正在这时,老师出现了,并大声宣布:今天的作文题目是“老师迟到后”,听课的老师和学生这才恍然大悟,都不由佩服老师的精心设计,至于作文内容,可想而知,学生只要把当时的场面和各种想法写出来即可。
由此可见,精心的课堂设计,新颖的教学形式,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其思想,让学生主动提笔,自然而然地写。
(二)教师课堂讲评与写作“下水文”相结合。
如果说“激发兴趣”是针对传统的作文教学的前期步骤进行创新的话,那么,教师就必须在“提示”和“作文”这两个步骤上创新,就必须写“下水文”。
所谓“下水文”就是在教学生写作文时,教师跟着写文章,既“言传”又“身教”,而写下水文,就是一种最好的“身教”。
要写好一篇文章,需要一定的过程,教师亲自体察写作文章时主题立意的深浅、行文思路的畅通与阻塞、字里行间的喜怒哀乐,无疑会为后期的讲评指导积累丰富的经验和充实的材料。这种体验会成为以后教学生写文章的宝贵的经验,有了这样的经验,就会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发现许多不容易发现的问题:比如有些作文练习题并不恰当,自己都做不好或者不容易做好,应当降低难度或换个角度,或增加提示等;有的写作方法自己讲起来很容易,很有道理,其实,实际操作起来很困难,因而不应当夸夸其谈……
当然,有些老师对写下水文有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理解,把下水文简单地看做是供学生练习参考用的范文,并根据自己构思的内容、范围、写作愿望和习惯指导学生,把“下水文”当成为学生定调调、划框框、供学生生搬硬套的工具,这样学生的思路必然会受到严重限制,埋没学生的个性,形成千篇一律的作文模式。
(三)教师批改讲评和学生自评自改相结合。
作文批改和作文讲评是写作教学的重要环节,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作文中的优缺点,领会应该这样写而不该那样写,从中受到启发,得到提高。讲评的作用常常优于写作前的指导,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方法。
但是,作文讲评后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修改,在改中提高。实际上,“改”对于提高写作能力的作用不逊于“写”,在修改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对许多问题进行思考,使其写作更趋于成熟。
教是为了不教,修改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自评自改的能力。在日常职高作文教学中,“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早已在学生心中达成共识。学生认为,教师是评改作文的主角,而自己只是配角,自我评改只是一种娱乐和点缀的作秀形式而已。在这种想法的影响下,职高学生慢慢养成一种坏习惯:作文不打草稿,不拟写提纲,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对自己匆匆草就的作文基本不检查、不修改,甚至不愿意再看一遍就交差;拿到教师评改完的作文,面对老师批改的“文字”,瞥上一眼就丢之大吉,有的甚至瞧也不瞧,顶多关注一下“分数”。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章是学生写的,最有权利修改的是学生自己。把评改作文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他们的积极性会很高,也一定会很认真。因此,教师应当充分考虑让学生互评互改。互评互改工作可以在同班同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平行班同学之间进行,要求对同学文章中的字、词、句、段、篇及中心思想、表现手法等进行全面衡量,并且指导写评语。评改结束后,注意将评改意见反馈给原作者,而评改人还可以推荐优秀作文,并请原作者在班内朗读、讨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如此,学生自评自改的积极性一定大为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和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
总之,教师如能在这几个环节上更新观念,积极思考改进教学方法,就会极大地丰富课堂内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会由原来怕上作文课变成爱上作文课,写作时如鱼得水,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陈大伦.兴趣与作文教学[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2]王军.作文教学应打破传统教学模式[N].学知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