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新生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的革新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从通用英语(EGP)教学转向了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为了应对这样的转变,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从2017学年起展开了EGP+ESP混合授课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文章主要介绍了自改革以来该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开展情况,并针对师生双方的问卷调查对改革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同时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EGP;ES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7-0107-05
Abstract: Thegoal to cultivate talents needed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and competition,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new-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enov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ll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to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started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EGP plus ESP teaching mode in its college English instruction since 2017. The article repor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 and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the mode by drawing on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done on both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s. It ends with suggestions on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 in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 EGP; ESP;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人才教育与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是参与国际化事务必要的沟通工具。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教育中,英语语言技能以及沟通技巧的培养与教育顯得十分重要。一直以来,在中国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体系中,英语教学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1],这一点可以通过大学新生逐年提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证实。这些新生代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跳跃化、信息闪速化、知识碎片化、学习趣味化、选择个性化的认知特征[2],因而他们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更加快速和高效,慕课、微课、智慧课堂、移动学习等新的授课形式给传统的教学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面对着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新生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给语言教育方式带来的革命式变化,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改革。为了指导各高校顺利开展改革,教育部于2015年修订完善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学指南》依据科学性、多样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原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级别的教学要求,同时对具体的课程体系也提出了宏观的指导性方针,即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而具体的课程形式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3]。
在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和鼓励下,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寻求适合自己实际教学情况的EGP通用英语和ESP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授课模式。
一、文献回顾
ESP专门用途英语具有专业性、开放性、实用性以及互动性等特征[4],其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西方掀起的针对EGP通用英语语言教学的改革以及教育心理学对于学习者语言需求的重视。那么ESP专门用途英语到底指什么?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包含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充分融合了学习者需求的语言学习方法,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或方法论。他们同时把ESP细分为了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5]。STREVENS强调了ESP课程的四个必要特征和两个可变特征。四大必要特征为专门用途英语满足了学习者的特定学习需求,与特定领域、职业和活动的内容相关、语言聚焦于与职业行为相关的句法、词汇和语篇上,完全不同于通用英语;两大可变特征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可以仅局限于特定的学习技能上(如阅读技能)、可不拘泥于既定的教学方法[6]。ROBINSON认为专门用途英语具有目标导向并建立在学习者的需求之上,其目的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特定领域的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给成年学生[7]。Dudley-DUDIEY-EVANS和ST.JOHN结合前人的定义,将专门用途英语理解为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使用了适用特定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同时注重传授特定语域、体裁相关的语言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同于通用英语课程中的互动[8]。 考虑到我国外语教学的特点与特征,文秋芳教授将ESP专门用途英语定义为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学习课程,其使用范围明确且方向清楚,而将EGP通用英语定义为涵盖一个合格世界公民应该涉及的知识范畴的语言课程,其使用也没有清晰的专业和职业目标,服务的是人的普遍交际需求[9]。《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定义为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具体包括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专门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两类课程[3]。综合考虑以上定义,可以用图1来简要说明改革中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10]。
在通用英语EGP与专门用途英语ESP相结合的改革中,各高校都在努力探索。以同济大学为例:同济大学ESP课程设置上给了学生所在院系很大的选择权,因而在所开设ESP 课程的42个专业中,21个专业把其列为专业基础课,15个专业把其列为专业课, 6个专业把其列为公共基础课。这样的安排很好地考虑到了学生所在专业的具体需求,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安排上的过度自由,从而导致了ESP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组织缺乏系统性,缺少具体的评估机制,ESP教师师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也不足[11]。以山东大学为例:山东大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教学技术,构建了包括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识必修课包含通识基础课和通识提高课程。通识基础课包括结合不同学院需求开设的特色专业ESP课程、大学英语读写课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等EGP基础类课程。通识提高课程主要是为学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后的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开设的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下设三个课程群:通识一般课程、通识核心课程和国际网络课程。在评估体系上,山东大学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注重师资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
可以看出,各个高校都在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展EGP课程转向ESP课程的改革,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ESP课程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和规范的教学大纲、ESP教学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ESP 教学缺乏科学、合理和全面的考评方法[13]。
西北大學自2017年起开展了EGP+ESP相混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在一年级学生中实施了AB班分级的通用英语EGP基础课程教学,着重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在二年级学生中则实施了EGP中高阶课程+ESP课程混合的选修课教学,即在秋季学期开设了11门EGP中高级技能类课程、10门ESP文化类课程以及1门测试类课程,在春季学期开设了ESP学术英语类课程和文学及简史类课程22门。教学改革开展至今的整体效果如何?学生和教师对于改革模式的评价如何?改革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驱动了本研究的开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旨在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1. 学生对于EGP+ESP混合教学模式评价如何?不同年级学生的评价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在哪些方面不一致?
2. 任课教师对于EGP+ESP混合教学模式评价如何?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7级和2018级两个年级的学生开展了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个人基本情况、大学英语EGP课程选修情况和大学英语ESP课程选修情况。因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故针对2018级学生的问卷还多了一个部分,即在线教学情况。在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也对EGP和ESP课程的任课教师开展了调查,问卷同样由三部分组成:个人基本情况、大学英语EGP课程授课情况和大学英语ESP课程授课情况。
问卷调查借助了问卷星平台,采取了电子问卷的形式,总共回收2017级问卷721份,2018级问卷1808份,教师问卷31份,均大于30份,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14]。
三、研究结果
(一)学生对EGP+ESP混合教学模式的评价
参与调查的2017级和2018级学生来自学校的18个院系,文、理、工科专业分布均匀,对于EGP+ESP相混合的教学设置整体满意度分别达到了53.12%和61.95%。学生对于EGP和ESP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都比较满意(满意度均在51%至77%之间)。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相较于EGP通用英语课程,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2017级为55.76%,2018级为57.02%),但同时分别有74.61%和75.89%的学生认为仍然有必要开设EGP通修类课程。
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和为四六级做准备是两个年级学生选修EGP类课程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知晓与文化、社会、历史等相关的英语知识,了解专业领域的英语知识则是他们选修ESP课程的主要原因。课程的趣味性、课程的实用性、自己的时间安排、课程与自己专业领域的相关性是学生选择ESP课程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他们更容易接受的ESP课程教学材料依次为纸质版材料、课程PPT、PDF版电子教材、视频资料、参考及阅读等活页材料、音频资料和精品网络课程等。虽然在ESP选修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都遇到了如对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投入太多,时间难以平衡以及学习中缺乏同伴互助等困难,但是他们认为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对于他们的英语学习很有帮助或有帮助(2017为8.74%和58.53%;2018级为13.16%和58.3%)。通过ESP课程的学习,他们的文化知识得以增加、语言能力得以提高、学习兴趣也得以激发。
(二)教师对EGP+ESP混合教学模式的评价
共有31名EGP与ESP课程任课教师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任课教师们对自己教学整体的满意度、EGP通用英语课程的满意度和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满意度分别为74.2%、70.97%和70.97%,他们认为自己EGP与ESP课程的教学方案与计划、课程大纲设计较为合理,但其中有61.2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比较一般,不够先进。 教师们认为EGP通用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为学生四六级考试做准备以及为学生日后工作做准备,但是有48.39%的教师认为该教学目标只有部分得到了实现;而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传播文化、社会、历史等相关的英语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和传播专业领域内的英语知识,但同样有54.84%的教师认为该目标只有部分得以实现。74.19%的教师认为ESP课程整体设置科学合理,87.1%的教师认为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整体设置符合当前教育部门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要求,也有61.29%的教师确信这些课程会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工作与就业。
对于ESP课程的授课方法,41.94%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授课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高达64.52%的教师认为应该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如按照教学主题、学生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分组进行教学。同时,授课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依次为:过于以教师为中心、不够灵活、缺少同伴之间的评价与建议等。学生对于知识吸收的程度参差不一、英语表达能力差、自主预习和复习的投入不够等是影响教师ESP课程授课的主要因素。教师们认为阻碍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发展的因素依次为:缺少团队内部的合作、缺少不同团队之间的交流与经验分享、缺少专业化的指导、缺少政策上的支持。虽然有45.16%的教师表示ESP课程比EGP课程更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绝大多数教师(77.42%)依然认为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EGP通用英语课程有各自的针对性,是互为补充的完整体系。
四、讨论
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2017级和2018级学生对于EGP+ESP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认可的,而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是比较肯定的。应该说,两轮的改革整体上而言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也凸显出了一些明显问题。
学生和教师们对于EGP与ESP课程的教学目标认识基本一致,这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但是教学的实际效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学生的时间分配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等,这也是有近一半的教师认为教学目标只有部分实现的主要原因。这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ESP课程的授课中,定期与学生交流,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接受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一方面可对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的需求与课程设置之间的不平衡。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希望在整体课程安排中能更多开设英语技能类课程(2017级51.87%,2018级57.69%),但对于ESP学术类英语课程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与积极性(2017级27.6%,2018级22.35%)。这样的结果看起来和我们改革的方向有所矛盾,但这里也凸显出改革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作为一所地处西部的院校,我们的学生生源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生源相比还是存在不少差距。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掌握上还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学术类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这要求我们在EGP通用英语课程的设置中进一步加大基础技能训练的内容,如听说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于学术类英语课程的正确认识,要让学生明白进入高年级专业学习后与所在领域国际学术社团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对于ESP学术类英语课程,学生的看法其实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比如他们一方面希望多开设英语技能类课程,但同时又赞同(2017级82.67%,2018级83.46%)开设与他们专业相关的ESP类课程,这其实反映出了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语言学习重要性的理解还停留在语言技能的层面,对于加入学术对话和学术社团等语言学习学术需求的重要性虽已经有所认识,但仍然认识比较模糊的实际情况,这也证实了教师引导的必要性。
ESP课程在增强学生思辨能力、提升交际能力方面仍需要有所加强。虽然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在文化知识、语言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得到了增强与提高,但是在更高层次的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这与各个ESP课程教学团队内部的合作不足以及团队之间经验交流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各个ESP课程团队应该加强合作,相互沟通如何通过教学活动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授課手段的改进来增强课程中的思辨元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当然,这也需要专业化的指导以及学院政策上的支持,目前这些指导和支持还有待加强。
ESP课程的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提高。问卷显示,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的教学资料为纸质版教材,但因为EGP+ESP混合模式的改革还处于初期,EGP课程使用的是印刷出版的教材,而很多ESP课程还没有配套的纸质教材,大多数课程使用的教材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大纲与计划编辑的活页材料,因而在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这需要ESP授课团队加快课程建设,结合前两轮的授课情况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度调整,提高课程的整体质量。
ESP课程的评估手段还欠缺科学的指导。问卷显示各门ESP课程评估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有的课程评估方式过于苛刻,导致选修这门课程学生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而有些课程评估方式又过于简单、不需要付出太多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数。这实际上是ESP课程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估指导造成的结果。虽然任课教师享有课程评估方式的决定权,但是为了保证评估的公平合理性,需要制定统一的评估方针来进行科学的指导,从而保证评估的公允性。
ESP课程的推介工作力度仍需要有所加强。为了保证学生选修ESP课程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所有ESP课程的授课教师都录制了3分钟左右的课程推介视频,但是问卷结果显示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学生在选课之前观看了所有课程的推介视频(2017级11.98%,2018级9.79%),学生更多的还是依赖课程的名称来确定最终的选课结果。这样的选择一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一方面则使教师的辛苦努力付诸东流,因而课程的推介还需加大力度。 五、结论
历经两轮的改革试点,我校EGP+ESP混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教、学双方的共同认可。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了如学生需求考虑不足、课程内容深度、广度欠佳、评估手段缺乏指导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给改革的深入带来了新的切入点,如何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改革是我们接下来应该着重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应该引起其他高校在开展EGP课程转向ESP课程改革中的重视。
与此同时,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为线上线下课程的融合方式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线上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灵活的教学手段、便捷的师生交流等等给EGP+ESP相混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思路。如何科学地将慕课、网络公开课、社交互助学习群、自媒体等线上资源引入EGP和ESP课堂,进一步改革教学方式,将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2]丁韬,杨永林.多模态理论框架下的在线课程研发[J].外语电化教学,2019(4):33-38.
[3]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4]白蓝.从EGP到ES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5):139-145.
[5]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Learning-centred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6]STR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Re-appraisal[M]//Tichoo M. ESP: State of the Art. 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1988: 1-13.
[7]ROBINSON P. ESP Today: A Practitioner's Guide[M].Oxford: Pergamon,1991.
[8]DUDLEY-EVANS T, ST. JOHN M. J.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9]文秋芳.大學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1-8.
[10]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
[11]王蓓蕾.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J].外语界,2004(1):35-42.
[12]崔校平,史成周,徐延宝.山东大学大学英语EGP+ESP课程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60-61.
[13]周一书,严厉.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156-158.
[14]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
关键词:EGP;ES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7-0107-05
Abstract: Thegoal to cultivate talents needed for international businesses and competition,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he new-generation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renov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all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from 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 to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started to carry out the reform of EGP plus ESP teaching mode in its college English instruction since 2017. The article report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 and evaluates the effect of the mode by drawing on 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s done on both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s. It ends with suggestions on the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mode in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Keywords: EGP; ESP;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我国人才教育与培养的目标是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是参与国际化事务必要的沟通工具。在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教育中,英语语言技能以及沟通技巧的培养与教育顯得十分重要。一直以来,在中国的初等、中等和高等教育体系中,英语教学被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也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步[1],这一点可以通过大学新生逐年提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证实。这些新生代大学生群体具有思维跳跃化、信息闪速化、知识碎片化、学习趣味化、选择个性化的认知特征[2],因而他们对于大学英语的教学也有了更高的需求。与此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使得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式更加快速和高效,慕课、微课、智慧课堂、移动学习等新的授课形式给传统的教学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面对着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新生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给语言教育方式带来的革命式变化,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改革。为了指导各高校顺利开展改革,教育部于2015年修订完善了《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教学指南》依据科学性、多样性、针对性和时代性的原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级别的教学要求,同时对具体的课程体系也提出了宏观的指导性方针,即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通用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和跨文化交际三个部分,由此形成相应的三大类课程,而具体的课程形式由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组成[3]。
在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双重驱动和鼓励下,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寻求适合自己实际教学情况的EGP通用英语和ESP专门用途英语相结合的大学英语授课模式。
一、文献回顾
ESP专门用途英语具有专业性、开放性、实用性以及互动性等特征[4],其兴起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西方掀起的针对EGP通用英语语言教学的改革以及教育心理学对于学习者语言需求的重视。那么ESP专门用途英语到底指什么?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专门用途英语是一种包含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充分融合了学习者需求的语言学习方法,而不是某一种特定的语言或方法论。他们同时把ESP细分为了学术英语(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和职业英语(English for Occupational Purposes)[5]。STREVENS强调了ESP课程的四个必要特征和两个可变特征。四大必要特征为专门用途英语满足了学习者的特定学习需求,与特定领域、职业和活动的内容相关、语言聚焦于与职业行为相关的句法、词汇和语篇上,完全不同于通用英语;两大可变特征为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可以仅局限于特定的学习技能上(如阅读技能)、可不拘泥于既定的教学方法[6]。ROBINSON认为专门用途英语具有目标导向并建立在学习者的需求之上,其目的在于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特定领域的英语语言知识传授给成年学生[7]。Dudley-DUDIEY-EVANS和ST.JOHN结合前人的定义,将专门用途英语理解为满足学习者的特定需求,使用了适用特定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同时注重传授特定语域、体裁相关的语言知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同于通用英语课程中的互动[8]。 考虑到我国外语教学的特点与特征,文秋芳教授将ESP专门用途英语定义为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与未来工作密切相关的语言学习课程,其使用范围明确且方向清楚,而将EGP通用英语定义为涵盖一个合格世界公民应该涉及的知识范畴的语言课程,其使用也没有清晰的专业和职业目标,服务的是人的普遍交际需求[9]。《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中将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定义为以英语使用领域为指向,以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和学术交流、从事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学术和职业素养为目的,具体包括学术英语(通用学术英语、专门学术英语)和职业英语两类课程[3]。综合考虑以上定义,可以用图1来简要说明改革中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主要构成[10]。
在通用英语EGP与专门用途英语ESP相结合的改革中,各高校都在努力探索。以同济大学为例:同济大学ESP课程设置上给了学生所在院系很大的选择权,因而在所开设ESP 课程的42个专业中,21个专业把其列为专业基础课,15个专业把其列为专业课, 6个专业把其列为公共基础课。这样的安排很好地考虑到了学生所在专业的具体需求,但是正是由于这种安排上的过度自由,从而导致了ESP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组织缺乏系统性,缺少具体的评估机制,ESP教师师资问题比较突出,学生的课程参与度也不足[11]。以山东大学为例:山东大学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教学技术,构建了包括通识必修课程和通识选修课程在内的课程体系。其中,通识必修课包含通识基础课和通识提高课程。通识基础课包括结合不同学院需求开设的特色专业ESP课程、大学英语读写课和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等EGP基础类课程。通识提高课程主要是为学完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后的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开设的课程。通识选修课程下设三个课程群:通识一般课程、通识核心课程和国际网络课程。在评估体系上,山东大学引入了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注重师资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2]。
可以看出,各个高校都在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展EGP课程转向ESP课程的改革,而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如ESP课程缺乏明确的理论指导和规范的教学大纲、ESP教学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ESP 教学缺乏科学、合理和全面的考评方法[13]。
西北大學自2017年起开展了EGP+ESP相混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在一年级学生中实施了AB班分级的通用英语EGP基础课程教学,着重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在二年级学生中则实施了EGP中高阶课程+ESP课程混合的选修课教学,即在秋季学期开设了11门EGP中高级技能类课程、10门ESP文化类课程以及1门测试类课程,在春季学期开设了ESP学术英语类课程和文学及简史类课程22门。教学改革开展至今的整体效果如何?学生和教师对于改革模式的评价如何?改革的过程中是否也存在上述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驱动了本研究的开展。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旨在回答如下两个问题:
1. 学生对于EGP+ESP混合教学模式评价如何?不同年级学生的评价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在哪些方面不一致?
2. 任课教师对于EGP+ESP混合教学模式评价如何?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2017级和2018级两个年级的学生开展了调查。问卷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个人基本情况、大学英语EGP课程选修情况和大学英语ESP课程选修情况。因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故针对2018级学生的问卷还多了一个部分,即在线教学情况。在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也对EGP和ESP课程的任课教师开展了调查,问卷同样由三部分组成:个人基本情况、大学英语EGP课程授课情况和大学英语ESP课程授课情况。
问卷调查借助了问卷星平台,采取了电子问卷的形式,总共回收2017级问卷721份,2018级问卷1808份,教师问卷31份,均大于30份,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14]。
三、研究结果
(一)学生对EGP+ESP混合教学模式的评价
参与调查的2017级和2018级学生来自学校的18个院系,文、理、工科专业分布均匀,对于EGP+ESP相混合的教学设置整体满意度分别达到了53.12%和61.95%。学生对于EGP和ESP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都比较满意(满意度均在51%至77%之间)。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相较于EGP通用英语课程,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更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2017级为55.76%,2018级为57.02%),但同时分别有74.61%和75.89%的学生认为仍然有必要开设EGP通修类课程。
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和为四六级做准备是两个年级学生选修EGP类课程的主要原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知晓与文化、社会、历史等相关的英语知识,了解专业领域的英语知识则是他们选修ESP课程的主要原因。课程的趣味性、课程的实用性、自己的时间安排、课程与自己专业领域的相关性是学生选择ESP课程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他们更容易接受的ESP课程教学材料依次为纸质版材料、课程PPT、PDF版电子教材、视频资料、参考及阅读等活页材料、音频资料和精品网络课程等。虽然在ESP选修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都遇到了如对自身专业课程的学习投入太多,时间难以平衡以及学习中缺乏同伴互助等困难,但是他们认为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对于他们的英语学习很有帮助或有帮助(2017为8.74%和58.53%;2018级为13.16%和58.3%)。通过ESP课程的学习,他们的文化知识得以增加、语言能力得以提高、学习兴趣也得以激发。
(二)教师对EGP+ESP混合教学模式的评价
共有31名EGP与ESP课程任课教师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任课教师们对自己教学整体的满意度、EGP通用英语课程的满意度和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满意度分别为74.2%、70.97%和70.97%,他们认为自己EGP与ESP课程的教学方案与计划、课程大纲设计较为合理,但其中有61.29%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教学资源比较一般,不够先进。 教师们认为EGP通用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为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基础技能、为学生四六级考试做准备以及为学生日后工作做准备,但是有48.39%的教师认为该教学目标只有部分得到了实现;而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传播文化、社会、历史等相关的英语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和传播专业领域内的英语知识,但同样有54.84%的教师认为该目标只有部分得以实现。74.19%的教师认为ESP课程整体设置科学合理,87.1%的教师认为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整体设置符合当前教育部门对大学英语的课程要求,也有61.29%的教师确信这些课程会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工作与就业。
对于ESP课程的授课方法,41.94%的教师认为目前的授课方法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高达64.52%的教师认为应该对学生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如按照教学主题、学生专业、学生英语水平分组进行教学。同时,授课方式中存在的问题依次为:过于以教师为中心、不够灵活、缺少同伴之间的评价与建议等。学生对于知识吸收的程度参差不一、英语表达能力差、自主预习和复习的投入不够等是影响教师ESP课程授课的主要因素。教师们认为阻碍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建设发展的因素依次为:缺少团队内部的合作、缺少不同团队之间的交流与经验分享、缺少专业化的指导、缺少政策上的支持。虽然有45.16%的教师表示ESP课程比EGP课程更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但是绝大多数教师(77.42%)依然认为ESP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EGP通用英语课程有各自的针对性,是互为补充的完整体系。
四、讨论
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2017级和2018级学生对于EGP+ESP混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认可的,而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也是比较肯定的。应该说,两轮的改革整体上而言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也凸显出了一些明显问题。
学生和教师们对于EGP与ESP课程的教学目标认识基本一致,这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展开,但是教学的实际效果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如学生的时间分配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等,这也是有近一半的教师认为教学目标只有部分实现的主要原因。这要求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尤其是在ESP课程的授课中,定期与学生交流,一方面能及时了解学生对于课程的接受情况以及学生的需求,一方面可对课程的授课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的需求与课程设置之间的不平衡。学生中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希望在整体课程安排中能更多开设英语技能类课程(2017级51.87%,2018级57.69%),但对于ESP学术类英语课程没有表现出太大的热情与积极性(2017级27.6%,2018级22.35%)。这样的结果看起来和我们改革的方向有所矛盾,但这里也凸显出改革要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性。作为一所地处西部的院校,我们的学生生源与发达地区的学生生源相比还是存在不少差距。一方面,我们的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的掌握上还有所欠缺;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学术类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这要求我们在EGP通用英语课程的设置中进一步加大基础技能训练的内容,如听说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言基本技能,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对于学术类英语课程的正确认识,要让学生明白进入高年级专业学习后与所在领域国际学术社团进行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性。对于ESP学术类英语课程,学生的看法其实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比如他们一方面希望多开设英语技能类课程,但同时又赞同(2017级82.67%,2018级83.46%)开设与他们专业相关的ESP类课程,这其实反映出了低年级的学生对于语言学习重要性的理解还停留在语言技能的层面,对于加入学术对话和学术社团等语言学习学术需求的重要性虽已经有所认识,但仍然认识比较模糊的实际情况,这也证实了教师引导的必要性。
ESP课程在增强学生思辨能力、提升交际能力方面仍需要有所加强。虽然问卷结果显示学生在文化知识、语言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得到了增强与提高,但是在更高层次的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方面还比较薄弱,这与各个ESP课程教学团队内部的合作不足以及团队之间经验交流的缺乏有一定的关系。各个ESP课程团队应该加强合作,相互沟通如何通过教学活动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授課手段的改进来增强课程中的思辨元素,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当然,这也需要专业化的指导以及学院政策上的支持,目前这些指导和支持还有待加强。
ESP课程的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还有待提高。问卷显示,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的教学资料为纸质版教材,但因为EGP+ESP混合模式的改革还处于初期,EGP课程使用的是印刷出版的教材,而很多ESP课程还没有配套的纸质教材,大多数课程使用的教材都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课程大纲与计划编辑的活页材料,因而在广度和深度上还不够,这需要ESP授课团队加快课程建设,结合前两轮的授课情况对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度调整,提高课程的整体质量。
ESP课程的评估手段还欠缺科学的指导。问卷显示各门ESP课程评估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平衡:有的课程评估方式过于苛刻,导致选修这门课程学生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而有些课程评估方式又过于简单、不需要付出太多就能得到很好的分数。这实际上是ESP课程缺乏统一的、科学的、系统的评估指导造成的结果。虽然任课教师享有课程评估方式的决定权,但是为了保证评估的公平合理性,需要制定统一的评估方针来进行科学的指导,从而保证评估的公允性。
ESP课程的推介工作力度仍需要有所加强。为了保证学生选修ESP课程的科学性和指导性,所有ESP课程的授课教师都录制了3分钟左右的课程推介视频,但是问卷结果显示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学生在选课之前观看了所有课程的推介视频(2017级11.98%,2018级9.79%),学生更多的还是依赖课程的名称来确定最终的选课结果。这样的选择一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一方面则使教师的辛苦努力付诸东流,因而课程的推介还需加大力度。 五、结论
历经两轮的改革试点,我校EGP+ESP混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教、学双方的共同认可。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凸显出了如学生需求考虑不足、课程内容深度、广度欠佳、评估手段缺乏指导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给改革的深入带来了新的切入点,如何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改革是我们接下来应该着重处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样也应该引起其他高校在开展EGP课程转向ESP课程改革中的重视。
与此同时,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为线上线下课程的融合方式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线上课程丰富的教学资源、灵活的教学手段、便捷的师生交流等等给EGP+ESP相混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带来新的思路。如何科学地将慕课、网络公开课、社交互助学习群、自媒体等线上资源引入EGP和ESP课堂,进一步改革教学方式,将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也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2]丁韬,杨永林.多模态理论框架下的在线课程研发[J].外语电化教学,2019(4):33-38.
[3]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2-10.
[4]白蓝.从EGP到ESP: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0(5):139-145.
[5]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Learning-centred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7.
[6]STR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Re-appraisal[M]//Tichoo M. ESP: State of the Art. 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 1988: 1-13.
[7]ROBINSON P. ESP Today: A Practitioner's Guide[M].Oxford: Pergamon,1991.
[8]DUDLEY-EVANS T, ST. JOHN M. J.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9]文秋芳.大學英语教学中通用英语与专用英语之争:问题与对策[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4(1):1-8.
[10]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思考与建议[J].外语界,2013(6):14-22.
[11]王蓓蕾.同济大学ESP教学情况调查[J].外语界,2004(1):35-42.
[12]崔校平,史成周,徐延宝.山东大学大学英语EGP+ESP课程建设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60-61.
[13]周一书,严厉.高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2):156-158.
[14]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