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注重数学活动的有效性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节“圆锥的体积”课上,老师先拿出圆柱与圆锥形的量杯各一个说:大家来猜一猜,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呢?第一个学生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2接着又有学生说是1/3、1/4、1/8等。然后老师又接着说:到底哪位同学猜对了呢?下面请大家以六人小组为单位,动手做个实验,老师为每组各准备了底和高都相等的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量杯各一个,要求每个同学都做一次实验,用圆锥量杯将水往圆柱量杯里倒,看一看要倒多少次才能倒满?这时学生异常认真而活跃,实验结束后,每组汇报实验的结果一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然后老师问:是怎样的圆柱与圆锥呢?或许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思,无人举手回答。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就拿起圆柱与圆锥量杯闯:它们的底和高怎样呢?这时学生才回答。底和高是相等的。接着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说出了:圆柱与圆锥的底相等,高也相等。到此老师总结并引出了:经过刚才大家的实验,我们知道“等底同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综观这节课,我且不对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与设计进行评述。单从知识层面上说,学生确实知道了“等底同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知道了怎么计算圆锥的体积。但我一直在思考着:在这节课上,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了怎样的培养与发展?
  从课堂的活动形式上看,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猜测,也让学生动手进行操作实验,改变了过去的“教师说学生听,教师布置学生动笔”的局面,似乎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让学生经历“猜测一验证”的探究活动。但这样的猜测活动就是重视学生估算的意识与能力培养了吗?在课堂上老师只是简单的让学生说出猜的结果。却没有让学生说出猜测的过程。学生猜测的依据是什么?他是怎样猜测的?在课堂上我们找不到这样的痕迹,所以个人认为这样的猜测活动只是形式猜测,而对于学生的估测能力方面的培养却没有实效,学生也只是感到猜一猜好玩。如果老师能让学生说出“你是怎样猜测的?”并且教师在学生阐述之后。予以适当的鼓励与估测方法的引导。即使学生的猜测结果不是正确的,在整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估测意识与能力。
  再从这节课让学生经历的实验活动来看,个人认为学生的动手实践活动仍然是被动的,学生只是按照老师所给的“道具”,按照老师指出的位置进行“搬动”。这种实践活动不是探究,而是活动的形式化。只是过去传统教学中由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转为由学生来演示,从课堂上学生一时无法回答“等底等高”的关键性结果,我们就可知道学生经历的实践活动并没有探究与发现。如果在这节课上,教师改为提供给每组学生的实验器具是两组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量杯,其中一组的底和高都是8厘米,另一组的底和高都是1分米,再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并把四次的结果填入实验报告单(报告单上的项目有圆柱形和圆锥形的量杯的底直径与高的数据,以及每次的实验结果),这样再经过实验后的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的四种结果数据,经过比较活动,抽象出“等底同高的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这个数学模型。虽然这样的实验要比原先所用的时间多,但是可以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对比、抽象概括等探究活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个人认为有效的探索活动,教师必须给学生以支持、帮助与指导,组织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等活动过程中实实在在地体验数学内容、数学思想,发现数学的结论和方法。所以要提高探究的有效性必须做到:
  1 组织学生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体验感受。学会学习。在教学活动的进行中,必须给学生充分的时空,创设“看”“说”“想”“动”的机会,以培养学生主动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主动思考能力与操作实践能力。
  2 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逐渐掌握常用的探究方法:“操作一发现,猜想一验证,观察一归纳,类比一联想”,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提高个体的数学素养。
  3 需要从数学层面理解、掌握问题的本质和形成的认识。数学活动必须是有数学味的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因此,数学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重视让学生从数学层面上来体验、认识所学的内容,“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责任编辑:王 彬
其他文献
一、预设为生成保驾护航    1 预设的广度性——灵活应对。  预设应将主要精力用在服务于学生主体学习上。我们不妨在每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旁边另外开辟一栏——可能出现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穿插、变化。对在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从多方面进行预测,并准备应对策略,以便在课堂上生成相关问题时,能够及时、灵活、合理地调整教学预案,让预设真正服务于课堂的有效生成。  例如,在学习“圆的认识”一
期刊
语文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科普知识的课文,利用文中的科技知识培养小学生的现代科技意识,这是有必要的,但不能把这类课文上成自然常识课、人文地理课、社会科学课等。因为语文课的课文凭借字、词、句、段、篇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其中的科学知识只是为学生探索科学的奥秘埋下欲望的种子。科普课文的教学不能丧失语文课的本质特点,淡化了语文学科的特性
期刊
品德课程是综合性课程,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它在具体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如何做到以评价促发展,怎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成为广大教师最为关切的话题。有效品德课堂教学应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课堂教学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以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行为为导向。    一、课堂教学评价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基础教育课
期刊
众所周知,在有些情况下,掌握一种智力技能或习惯的主要困难在于感知最初的事实方面,而不在于感知后的操作方面。如:解一道数学题,或在各类数学竞赛中,当学生对题目所给的条件从本质上理解后,在列式和计算方面就不一定有很大的困难(否则就是一道毫无意义的繁杂题目)。  对于具备较强数学能力的学生来说,对题目的初步定向有其独特性。他们从分析、综合的两方面出发,首先感知题目的每个条件,把每个条件看作整体的一部分。
期刊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在对自己平常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其他教师教学实践的观察中,笔者觉得“创设问题情景”应当探讨并把握住几点。  1 何谓“问题情景”。提出的问题应当成为一种刺激,让学生觉得是“问题”,激起悬念,产生解决该问题的欲望。如我在教学“面积单位”时,在学生认识了平方厘米的单位后,让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去测量数学课本封面、课桌面和黑板面的大小。学生在测量中发现测量标
期刊
课堂互动,构建交互式教学平台的创新点  1 通过动手操作和科学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实践能力。  “我听见了,但可能忘掉: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可见,实践是何等重要。在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手、口、眼、脑等各种器官参与学习。使他们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中发现,亲身经历各种探索活动,实现以人为本。如,在讲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等活
期刊
学困生转化过程中。我感觉主要存在以下几大障碍,而且每一种障碍都是递增式发展的。    1 情感方面障碍。    在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在情感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异。布卢姆认为:“学习成绩中的四分之一的差异是由于学习前的情感特点造成的。”我们发现学困生的学习活动常常是按照“失败一再失败一还是失败”的过程进行的。当老师同学不断给他们以失败性的评价,他们会把前一次学习活动中的失败情感带到新的学习任务中。从
期刊
因工作需要,听了不少教师的说课。在说课活动中发现了一些制约说课朝更高层次发展的共性问题。即误区。  误区一:大玩“空手道”。说课不仅要回答“怎样教”,而且要以现代教育理论为依据。阐述“为什么要这样教”。有些教师错误地认为理论运用得越多,说课含金量就越大,自己的水平就越高。于是。盲目地搬用名家论述、滥用理论术语,至于具体的教材该如何处理,具体的程序该如何设计,具体的文本内容该如何取舍等,则谈及甚少,
期刊
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吸引。”小学美术课是一门艺术教育课程,美术教师在导课设计中,除了遵循普通教育和一般艺术教育的规律外,还应遵循美术教育的自身规律。    一、紧扣教学目标导入    导课要有针对性,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及教师自身的特点去选择导课方式。  如《重复图案》的导人:教师出示一只白色的硬纸盒,让学生改变这只盒子面貌
期刊
有位教育家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是感受不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也就越大。如今的品德课程,一改“事例”加“遁理”的旧貌,把教材仅仅作为一个范例、一个话题,引导师生回归沸腾的现实生活,用精彩的活动来代替有形的说教,用现实的生活去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感悟,并使其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影响。因此,在品德教学中,应构建开放和谐的教学空间,让学生成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