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导师打破了传统的师生之间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建立在需要与选择的层面上。导师既是师,也是友,导师对学生不仅有学业上的指导,更有心理上的疏导和生活上的关心,通过这样一种关系,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导师;学生;亦师亦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给老师下的这一定义可谓言简意赅。《论语》中也不乏这方面的生动例子,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中就有很多“传道”“解惑”的事例。我想这里的“道”不仅仅是知识中的“道理”,这里的“惑”也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疑难。它们应该还包括为人之道、处世之道,追求之惑、成长之惑。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很多“师者”是不称职的。当然,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知识”作为学校、社会、家庭所看重的内容无可厚非,但我们是否在意过身边的这些惨痛的教训:同学不和,拔刀相向;家长规劝,离家出走;成绩不好,跳楼自杀。学生人格结构的不完整一次次让我们深思: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高考压力下,我们是否清楚高三的学生,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走进高三的教室,更多的是一些为高考加油,为梦想助威的标语口号。对于一个集体而言,的确需要营造这样一种竞争的氛围;但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时间一长,这样的标语是否显得太过冰冷,少了些温情;太过空洞,少了些贴心的关怀。当你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才会发现那里有一个多么丰富的世界,远不像外表看到的那么单一和平静。“导师”不仅仅是教导,更是开导、引导。让他受用一生的,也许不是你交给他的书本知识,而是一次倾心的长谈;学生所渴望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听他倾诉,为他引路的亦师亦友。
对于学生而言,大多数人都有交流的欲望,希望被关注,被倾听,被了解。很多老师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但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亲”从何而来,“信”的程度有多高。在面对全班60多个学生时,你的谆谆教诲也许曾打动过他们,但不可能打动所有人;你授之的“渔”也许对他们有用,但未必对所有人有用。“亲”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更多的是主动索取,是一份心灵上的贴近,感情上的融洽。而“导师”正是弥补了以上教育活动中的不足,它在学生与老师之间搭起了一座桥,这座桥需要老师用情感作支架,用学识、人格魅力去浇铸。在这座桥上,你不仅是教师,可敬;还是父母兄长,可亲;或许是朋友,可信。你和学生在这座桥上相识、相知,当他们愿意将心中的喜悦与苦恼,成功与困惑与你分享时,你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导师,你的“道”也正在被他们所接受,所信赖。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教育的效果与师生间的融洽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导师制”则使这种关系更直接,更细化,更贴近学生实际。
高三时带过一名男生,总体成绩不错,给人的感觉大大咧咧,活泼开朗。而他最差的科目则是我上的语文科,总是90多分,他自己也认为不是学语文的料,学习中就不太上心。但他还是选择我做他的导师,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就想借此帮他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一次月考后,我让他带上试卷来找我,我仔细看了他的答题卡后,发现他的基础并不差,只是理解上有问题。我就要求他一定要听好每一节语文课,然后看效果,他同意了。在之后的语文课上,他果然比以前专心了,还常常跟着回答问题。在12月月考前,我又单独给他讲了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思路,那次月考,他第一次突破了100分,这是他的语文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绩,无疑给了他很大的激励,同时,这个成绩也让他开始觉得我还是可信的。于是,下课时他经常拿着问题来问我了。时间一长,我们聊的话题已不局限于语文,有时仅仅是一些闲聊,甚至下自习后还会发短信。有一段时间,他变得有些沉闷,问问题也不积极了,我想这也许是高三压力大的缘故吧,等哪天找他谈谈。还没等我找他谈,一天下自习后,他就给我发来一条长长的短信,大致意思是因为最近脸上长了很多青春痘,照镜子时觉得自己越来越丑,似乎班上的同学也嘲笑他了,所以很苦恼。看了这条短信,一方面我很欣慰——他是信任我的,另一方面也很惊讶——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他居然也有细腻的一面。于是我赶快给他回复:长痘痘嘛,再正常不过了,它是你青春年华的表现,而且根本不影响你的容貌,我没发现你有什么变化啊!依然阳光帅气。再说痘痘以后还会消失的,你根本没必要在意它,老师喜欢自信乐观的你。第二天去上课,座位上的他谈笑自若,我知道他已经走出了长痘痘的阴影。这件事后,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多,每天睡前收到他的短信并回复似乎成了我生活中的内容。
在这样的交流中,我越来越多地了解了他的过去,他的家庭,他的困惑与迷茫;同时,我也不断收到他的节日祝福或生病时的关心。就像他说的,我不仅是他的老师,更像他的朋友。他的钢笔字写得不好,我建议他买本字帖来练练,于是他每天抽出20分钟练上了;为了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我让他回归课本,找出以前学过的课文反复读,他也照做了。在他的身上,我体现着“亲其师,信其道”的魅力,我也在享受着这份被信任的快乐。
人的发展是内外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其成为可能;外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机遇,是发展的催化剂,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一点。相对教育来说,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学习的主动力,是内因;而其它外在的帮助措施均是外因,教师的教育思维只有从学生实际中析出,且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才能奠定充分发挥教育效果的基础;每一个教育者都不要用“成人式”的要求约束学生,要用学生的所处的环境分析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同时又要能以高于学生思维的理念去教导学生。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要求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自尊有不同个性的人,尊重他们 ,真诚地鼓励他们 ,爱护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这种学习的乐趣会激发出来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冲动,从而开掘出每个人本已存在的潜能。只有做到这两点,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会成为可能。
教育的方式有多种,目的只有一个: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最大的作用在于引导而非训导。当学生真正从心底里信任你时,这种引导就变得轻松而愉快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一直在践行着这句话。
【关键词】导师;学生;亦师亦友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人给老师下的这一定义可谓言简意赅。《论语》中也不乏这方面的生动例子,孔子对弟子的教诲中就有很多“传道”“解惑”的事例。我想这里的“道”不仅仅是知识中的“道理”,这里的“惑”也不仅仅是知识上的疑难。它们应该还包括为人之道、处世之道,追求之惑、成长之惑。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现在的很多“师者”是不称职的。当然,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知识”作为学校、社会、家庭所看重的内容无可厚非,但我们是否在意过身边的这些惨痛的教训:同学不和,拔刀相向;家长规劝,离家出走;成绩不好,跳楼自杀。学生人格结构的不完整一次次让我们深思: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在高考压力下,我们是否清楚高三的学生,他们真正需要什么?
走进高三的教室,更多的是一些为高考加油,为梦想助威的标语口号。对于一个集体而言,的确需要营造这样一种竞争的氛围;但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时间一长,这样的标语是否显得太过冰冷,少了些温情;太过空洞,少了些贴心的关怀。当你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才会发现那里有一个多么丰富的世界,远不像外表看到的那么单一和平静。“导师”不仅仅是教导,更是开导、引导。让他受用一生的,也许不是你交给他的书本知识,而是一次倾心的长谈;学生所渴望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权威,而是听他倾诉,为他引路的亦师亦友。
对于学生而言,大多数人都有交流的欲望,希望被关注,被倾听,被了解。很多老师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这句话,但有多少人认真思考过“亲”从何而来,“信”的程度有多高。在面对全班60多个学生时,你的谆谆教诲也许曾打动过他们,但不可能打动所有人;你授之的“渔”也许对他们有用,但未必对所有人有用。“亲”不仅仅是一种被动的接受,更多的是主动索取,是一份心灵上的贴近,感情上的融洽。而“导师”正是弥补了以上教育活动中的不足,它在学生与老师之间搭起了一座桥,这座桥需要老师用情感作支架,用学识、人格魅力去浇铸。在这座桥上,你不仅是教师,可敬;还是父母兄长,可亲;或许是朋友,可信。你和学生在这座桥上相识、相知,当他们愿意将心中的喜悦与苦恼,成功与困惑与你分享时,你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导师,你的“道”也正在被他们所接受,所信赖。相信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教育的效果与师生间的融洽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导师制”则使这种关系更直接,更细化,更贴近学生实际。
高三时带过一名男生,总体成绩不错,给人的感觉大大咧咧,活泼开朗。而他最差的科目则是我上的语文科,总是90多分,他自己也认为不是学语文的料,学习中就不太上心。但他还是选择我做他的导师,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就想借此帮他找到学习语文的兴趣。第一次月考后,我让他带上试卷来找我,我仔细看了他的答题卡后,发现他的基础并不差,只是理解上有问题。我就要求他一定要听好每一节语文课,然后看效果,他同意了。在之后的语文课上,他果然比以前专心了,还常常跟着回答问题。在12月月考前,我又单独给他讲了诗歌鉴赏题的答题思路,那次月考,他第一次突破了100分,这是他的语文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成绩,无疑给了他很大的激励,同时,这个成绩也让他开始觉得我还是可信的。于是,下课时他经常拿着问题来问我了。时间一长,我们聊的话题已不局限于语文,有时仅仅是一些闲聊,甚至下自习后还会发短信。有一段时间,他变得有些沉闷,问问题也不积极了,我想这也许是高三压力大的缘故吧,等哪天找他谈谈。还没等我找他谈,一天下自习后,他就给我发来一条长长的短信,大致意思是因为最近脸上长了很多青春痘,照镜子时觉得自己越来越丑,似乎班上的同学也嘲笑他了,所以很苦恼。看了这条短信,一方面我很欣慰——他是信任我的,另一方面也很惊讶——表面上大大咧咧的他居然也有细腻的一面。于是我赶快给他回复:长痘痘嘛,再正常不过了,它是你青春年华的表现,而且根本不影响你的容貌,我没发现你有什么变化啊!依然阳光帅气。再说痘痘以后还会消失的,你根本没必要在意它,老师喜欢自信乐观的你。第二天去上课,座位上的他谈笑自若,我知道他已经走出了长痘痘的阴影。这件事后,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多,每天睡前收到他的短信并回复似乎成了我生活中的内容。
在这样的交流中,我越来越多地了解了他的过去,他的家庭,他的困惑与迷茫;同时,我也不断收到他的节日祝福或生病时的关心。就像他说的,我不仅是他的老师,更像他的朋友。他的钢笔字写得不好,我建议他买本字帖来练练,于是他每天抽出20分钟练上了;为了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我让他回归课本,找出以前学过的课文反复读,他也照做了。在他的身上,我体现着“亲其师,信其道”的魅力,我也在享受着这份被信任的快乐。
人的发展是内外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其成为可能;外因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各种机遇,是发展的催化剂,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一点。相对教育来说,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是学习的主动力,是内因;而其它外在的帮助措施均是外因,教师的教育思维只有从学生实际中析出,且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才能奠定充分发挥教育效果的基础;每一个教育者都不要用“成人式”的要求约束学生,要用学生的所处的环境分析学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看待问题,同时又要能以高于学生思维的理念去教导学生。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要求我们,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自尊有不同个性的人,尊重他们 ,真诚地鼓励他们 ,爱护他们,他们就会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这种学习的乐趣会激发出来求知的欲望和创造的冲动,从而开掘出每个人本已存在的潜能。只有做到这两点,师生之间才能进行有效的情感沟通,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才会成为可能。
教育的方式有多种,目的只有一个: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在这一过程中,老师最大的作用在于引导而非训导。当学生真正从心底里信任你时,这种引导就变得轻松而愉快了。“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我一直在践行着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