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现在的课程改革,对于起步不久的我们,从理论的学习到课堂的实践,想要随心所欲,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面对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如何让他们乐于去学习和思考呢?这是我们教师一直钻研的课题和苦恼的问题。
大家都说:“课改”适应大城市的条件,农村改什么呢?现实是:农村的教育设备落后、资源匮乏,老师上课还是一如既往地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而已;农村的孩子受到方言和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窄、个性孤僻等情况的影响很大,要想在一堂堂平平淡淡的课堂中焕发异彩,是充满挑战性的考验。那么,如何去应付呢?笔者是这样尝试的:
一、尊重个性,诱导求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例如:我在《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表演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看看傲慢的铁罐怎样对待谦虚的陶罐。我把讲台布置为国王的御厨,两位学生神采飞扬地来到了“御厨”,扮演铁罐的同学大声地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带着傲慢的语气,还无视我们大家的存在。另一个说:“不敢,铁兄弟。”……课堂里充满了学生的欢声笑语。表演后,学生都谈了自己的感受。看到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课文,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我和他们一起融入了仿佛是几千年前的古国,课堂呈现一片让我意想不到的景象。
二、多维互动的对话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我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体,通过对话理解文本、发展文本。师生、学生对话时,各种相关的知识和生活体验都会被激活,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少的是明显的表态,多的是真诚的倾听;少的是激昂陈词,多的是热情鼓励。我希望在这样一种课堂氛围中,还学生以“真本性”、“原我性”和“个性”。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我早已将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感动融于其中。
三、创造自主学习情境
俄国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我是这样设疑的:“同学们,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你猜猜课文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我让他们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到黑板上写出来。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学生们开始都不好意思,或者有害怕、恐惧的表情。我鼓励大胆的学生并给他们准备了小礼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逐渐喜欢上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每一次课前的黑板上总是满满的一黑板问题。在以后的语文课中,我大胆地运用这种方法,学生的设疑能力越来越强。这让我深深地感到:在倡导课改的今天,看似农村没有多媒休教学设备,可只要教师从实际出发,整个身心融入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呵护,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展翅飞翔。
四、激活教学的评价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成功欲望,我“蹲下来”看学生,不断发自内心地赞赏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言行举止,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学生享受着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在课堂的实践中,学生奇妙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创新的设计让我大开眼界,师生之间充盈着一种喜悦、和谐的氛围。在课堂中,我们是合作的伙伴,只有鼓励和赞赏。有时学生也会是我的“指导者”,我得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批评。一次习作《老师,我想对您说》可真是给了我意外的惊喜,惊喜的不是他们对我的认可,而是他们给我提出的不光是课堂上的教学建议,还有我自己也没有发现的小缺点。我的学生已经把我当成自己的伙伴,我是学生的朋友,我们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互助。
在这四个环节紧密的结合下,课堂明显被激活,构筑了课堂的华彩乐章。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就是不经意的事情,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互动中成长、在表现自我中成长,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和充实。
(作者单位:556603贵州省天柱县蓝田镇黄家小学)
大家都说:“课改”适应大城市的条件,农村改什么呢?现实是:农村的教育设备落后、资源匮乏,老师上课还是一如既往地一支粉笔和一本教科书而已;农村的孩子受到方言和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窄、个性孤僻等情况的影响很大,要想在一堂堂平平淡淡的课堂中焕发异彩,是充满挑战性的考验。那么,如何去应付呢?笔者是这样尝试的:
一、尊重个性,诱导求异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例如:我在《陶罐和铁罐》一课的教学中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表演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看看傲慢的铁罐怎样对待谦虚的陶罐。我把讲台布置为国王的御厨,两位学生神采飞扬地来到了“御厨”,扮演铁罐的同学大声地说:“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带着傲慢的语气,还无视我们大家的存在。另一个说:“不敢,铁兄弟。”……课堂里充满了学生的欢声笑语。表演后,学生都谈了自己的感受。看到学生绘声绘色地描述课文,听到学生发自内心的感悟,我和他们一起融入了仿佛是几千年前的古国,课堂呈现一片让我意想不到的景象。
二、多维互动的对话交流
在探究过程中,我激发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体,通过对话理解文本、发展文本。师生、学生对话时,各种相关的知识和生活体验都会被激活,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在我的语文课堂上,少的是明显的表态,多的是真诚的倾听;少的是激昂陈词,多的是热情鼓励。我希望在这样一种课堂氛围中,还学生以“真本性”、“原我性”和“个性”。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我早已将自己的感受、感悟、感情、感动融于其中。
三、创造自主学习情境
俄国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因此,在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以疑引思,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学习的重要手段。例如:在教学《卢沟桥的狮子》一课时,我是这样设疑的:“同学们,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你猜猜课文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我让他们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到黑板上写出来。我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到了学生们开始都不好意思,或者有害怕、恐惧的表情。我鼓励大胆的学生并给他们准备了小礼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逐渐喜欢上了这样的学习方式,每一次课前的黑板上总是满满的一黑板问题。在以后的语文课中,我大胆地运用这种方法,学生的设疑能力越来越强。这让我深深地感到:在倡导课改的今天,看似农村没有多媒休教学设备,可只要教师从实际出发,整个身心融入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空间,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呵护,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展翅飞翔。
四、激活教学的评价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成功欲望,我“蹲下来”看学生,不断发自内心地赞赏学生独特的、个性化的言行举止,为学生的点滴进步喝彩。学生享受着被人认可和欣赏的快乐。在课堂的实践中,学生奇妙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创新的设计让我大开眼界,师生之间充盈着一种喜悦、和谐的氛围。在课堂中,我们是合作的伙伴,只有鼓励和赞赏。有时学生也会是我的“指导者”,我得接受他们的建议和批评。一次习作《老师,我想对您说》可真是给了我意外的惊喜,惊喜的不是他们对我的认可,而是他们给我提出的不光是课堂上的教学建议,还有我自己也没有发现的小缺点。我的学生已经把我当成自己的伙伴,我是学生的朋友,我们之间相互理解、尊重、互助。
在这四个环节紧密的结合下,课堂明显被激活,构筑了课堂的华彩乐章。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就是不经意的事情,学生在学习中成长、在互动中成长、在表现自我中成长,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成熟和充实。
(作者单位:556603贵州省天柱县蓝田镇黄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