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创造、民主、情境之课 构思考、质疑、拓宽之堂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9294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只有视野开阔了,思想活跃了,才能想得宽、想得深、想得远、想得多,才能有旺盛的求知欲,才能生成新的资源,获得新的知识。
  关键词:情境之课 拓宽之堂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1)03 (b)-0000-00
  
  “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概念和理念。所谓“生成性资源”指不是教师预先设计的,而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对话等话语活动即时产生的资源。包括互动、对话中产生的问题、情境或行为等信息。在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他们都可能产生教学灵感,发挥出创造性,课堂的精彩往往就源自生成。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如何适度开发和有效利用语文课堂的生成性资源呢?
  1创造性设计教学
  “生成”是相对于預设而言的。教学既有课堂预设的一面,也有课中生成的一面,这就要求教师在预设目标的基础上开放地纳入教学中生成的资源。
  为了最大限度地开发语文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应体现以下几点:
  1.1 教学目标全面性
  以往只有教师教的目标或只有学生学的目标,这是不全面的。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引下的生成性课堂,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的局面,而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师生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时,既要有预设的目标,又要对可生成的资源做好准备,设计相应的教学思路。
  1.2 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学习过程为主线,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同时设计的课堂教学不应是刻板或一成不变的,要根据学生信息反馈作出及时灵活的调整,使学生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积极向上的情绪。
  1.3 开放性
  从“学习过程”的编写到课堂教学实施中各个环节,自始至终创设交流空间,向学生开放,在课堂上鼓动学生自由组合,各抒己见,大胆讨论,把教学过程创设成个性发展、合作探究的过程,使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2倡导教学民主,尊重学生的现实思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人格地位是平等的。新课程改革强调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强调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善于思考问题,乐于同教师对话,从而使师生之间达成相互碰撞、接纳、整合的同构共生状态。这里成为重要的是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在对话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看起来非常“可笑、幼稚”,甚至是“错误”的,但那却是学生自己的思考成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去轻视冷落。如果教师稍加挖掘,或许在这些“可笑、幼稚”的背后,会发现一个惊人的创造火花。所以说,学生在课堂上的所有现实表现,不管是多么正确,或是多么错误,都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而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又正是建立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上的。如果教师粗暴地干预,必然造成学生心灵的封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就无法生成。
  3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努力创设吸引人、感动人、陶醉人的情境,在师生间、生生间平等互助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感受。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如同身临其境一般,亲身去体验,去发现那些新奇的有趣的东西,并且能主动地参与进去,积极地思索,大胆地寻求答案。例如《晏子使楚》一课,一位教师在教学时没有用嘴巴或书本把晏子的争辩传授给学生,而是问一位学生:“你个子不高,因此引来过什么麻烦吗?”“没有”。学生答。老师话锋一转,说:“齐国曾经派身材矮小的晏子出使楚 国。楚王得知,特意做了布置,晏子到来,见城门紧闭,侍者让晏子从城门旁边新开的洞口钻进去,假如你是晏子,你怎么办?请先思考,然后发表你的见解。”意外问题的出现,大大刺激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纷纷发言,教师根据出现的教学资源,设计相应的教学思路。通过表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论辩能力,让学生体味成功的愉悦,同时也打开了思路,在教学中取得了突破。
  4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生只有多疑、善疑,才能发现问题。只有质疑、探疑,才能把知识的获得转化为主动。“疑”是获得知识的途径,是通向成功的彼岸。教师对学生的质疑要提倡、鼓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就可以使他们在解决疑难的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创新思考的能力。众所周知,语文教学必须在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把握思想的基础上完成。尤其对课文的理解更是需要读者感情和想象的介入,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就给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要求教师必须注重指导学生大胆质疑,阐述不同见解,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就是好的资源,都要加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提问、敢质疑,就能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就能大大调动学生创造学习的探索性、主动性,质疑与问疑的碰撞,就能摩擦出创造的火花。
  5拓宽课外阅读领域,开拓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己选择阅读材料。”这是《课标》对学生读书提出的建议。但传统的阅读教学是自我封闭的,只重视课本的内容,忽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致使学生的视野不够开阔,语言积累不丰。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不利于新的资源生成。学生只有视野开阔了,思想活跃了,才能想得宽、想得深、想得远、想得多,才能有旺盛的求知欲,才能生成新的资源,获得新的知识。
其他文献
清咸丰时期,为筹措巨大军费来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在国库空虚,财源枯竭的情况下,清政府于咸丰三年(1853)三月决定铸行大钱。于是,全国共有29个钱局相继开始铸造咸丰大钱,其中铸造当五百、当千大钱有宝泉、宝源两个中央局。地方局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宝巩、宝河、宝陕、宝苏和宝伊局也铸过当五百、当千大钱。现根据收集的大钱图录资料,就这七个钱局所铸当五百、当千大钱的铸钱期限、轻重大小、金属材料和钱文版别,作
期刊
2005年我国贵金属纪念币继续贯彻总量控制的政策,坚持“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推陈出新、确保精品”的发售政策。全年共发行9个项目47个品种。其中:金币23个品种,1219789枚(纪念性金币304789枚,熊猫普制金币915 000枚),合黄金301764盎司(纪念性金币81764盎司,熊猫普制金币220000盎司);银币21个品种,1610488枚(纪念性银币1010488枚,熊猫普制银币6000
期刊
收藏与鉴赏是门分不开的学问,也没有国籍与年代的区分;中华文物有悠久的历史及精湛的工艺,钞币是文物之一,因此外籍人士喜爱中国钱币,或本土人士收藏外国钱币也就不足为奇了。清末时西力东渐,往来日益频繁,在来华的西洋人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者颇众,以下介绍在收藏及研究中国货币较知名的十位,这些都是曾对中国钱币有发表过文字论述或出版书籍者。由于以往外籍人士在华者常入境随俗依中国姓氏取名,故佘德、伟烈亚力、马士、
期刊
清顺治元年(1644)至乾隆五年(1740),清政府规定造黄铜钱流通,其材质是铜锌合金,其中铜的含量或有变化,通常在50—70%之间(实际操作中常不相符合)。乾隆五年,清廷颁行“青钱”,其材质改为铜、锌、铅、锡四元合金。直至乾隆五十九(1794)年止,几乎整个乾隆朝都在铸行“青钱”。  改铸“青钱”对清政府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其不仅仅意味着铸钱成分、铸钱技术等方面的变化,甚至引起清廷矿业政策的变化,
期刊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香港最早举办个人钱币藏品展览,是已故钱币收藏家陈健宇先生。陈氏原名陈卓伟,华侨出身,早年返国后曾担任军校教官,居北京,收藏不少古今钱币。四十年代后期定居香港,晚年藏品渐散出,由钱商收购。近年陈氏部分遗藏包括一批北京钱庄票据资料,已由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拍出。  有聚必有散。“集泉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事实正是如此。笔者近年整理一批泉家藏品文字资料时,当追踪其藏泉去向,便发现一个有
期刊
邬德华(Alphonse Marie Tracey Wood—ward),1876年生于印度洋中的留尼旺岛,父亲是美国海员,母亲是法国人。1879年随其母亲定居日本横滨,1895年迁居神户。父亲喜爱收集邮票,邬德华年幼即继承其父藏品,并养成一生之收藏癖好。16岁时就撰写邮票文章,在美国邮刊上发表。1905年他售出他父亲的各国邮票集藏,着重于日本邮票,不久成为日本、朝鲜、台湾邮票之权威,1928年出
期刊
中国革命政府债券是孙中山开展反清革命活动所印发的筹饷债券之一,其正背分别印有英文及法文,译文为:“中国革命政府约定付给持券人一百元。本政府在中国成立后一年,由广东政府官库或其海外代理机构支付。1906年1月1日,总理孙文(签名)。”所用纸张为白色水印纸,有法文SECURITAS(信用债票)的水印。1986年,柏文在台湾第十一期《泉坛》杂志上发表了《百元债券八十年纪》一文,对该项百元债券及两种加盖银
期刊
阿尔泰地区在清代一直隶属于乌里雅苏台将军所属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清政府设阿尔泰办事大臣,但仍归科布多参赞大臣统领。民国成立后,阿尔泰办事大臣改为阿尔泰办事长官,首任长官为著名的土尔扈特蒙古部首领帕勒塔。阿尔泰作为独立的行政区,由北京中华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1911年(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后,外蒙古地区在沙皇俄国的策划下于当年11月10日宣布独立。第二年,刚宣布独立的外
期刊
王雪农、刘建民合写的《半两钱研究与发现》问世了,这是钱币学领域难得的一部学术佳作。  半两钱在中国货币史上居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它跨越(经历)战国、秦、西汉三个时期,历经200余年,是我国古代最早具有统一名称和形制的铸币;它承前启后,把青铜文化、青铜的价值观、青铜的范铸技术传承下来,使青铜铸币作为我国古代货币的基本形式沿用两千余年。所以,半两钱不但意义重大,而且内涵丰富,是我国历史货币中最具研究价值
期刊
传世有一种布币,布面有左右排列的阳文“分布”二字,平首平肩,首中皆有一孔,足尖趋于圆形。由于此布与桥足布类似,过去多列入桥足布。一般通长约60、肩宽29、足宽33mm左右,重在11.2-12g之间。这种“分布”最早见于清代晚期著录,但多为临摹线图。①墨拓始见方若《药雨古化杂咏》,实物主要收藏于天津和上海博物馆。对其看法,学术界意见不一。  《药雨古化杂咏》著录一枚,认为“‘分布’二字未必即《食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