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主席指出,实现“中国梦”需要“正能量”。
何谓“正能量”?“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 “正能量”也有其中国文化的含义。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在临终前发出了“此心光明,夫复何求”的感慨,“我心光明”就是正能量的具体体现。
“正能量”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心学的角度做个解读。
正能量的来源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道德规范,孟子称之为“四端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理学心学家称之为“天理良知”。天理良知,人人生而有之,但也易受到诱惑和污染。从心学修炼的角度看,形成正能量需要两个基础步骤,第一步是聚能,第二步是定志。
聚能,又可分为五个小阶段:守静、减欲、去污、正念、聚能。所谓守静,是保持清净去除烦躁,时时反省自我,回到社会人角色的原点来考虑问题;所谓减欲,是尽可能减少作为动物人的欲望冲动,保持在合理的、最低状态;所谓去污,是斧正自身存在的制约整体发展的恶习弊端等系列短板;所谓正念,是形成作为社会人所具有基本行为规则和规范;所谓聚能,是经历以上四个阶段之后把有限精力和能量聚集到当下的精准目标上来。
仅有聚能,并不能形成完整的“正能量”,关键还要看第二步“定志”。
定志,简而言之就是明确一个人(包含自然人的社会人)的终极人生目标,社会人不是为个人利益得失欲望所得活着,而是通过为大多数人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繁荣从而“顺便”获得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和精神资料的生活过程。今日之社会,是个人物质欲望被无限释放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只为金钱的道德倒退年代,无论贪官、奸商还是霸权,为一己之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己所不欲而施于人,长此以往,“世界末日”早晚都会到来。
“正能量”通过聚能和定志两个阶段的修炼形成以后,不是就此就可以束之高阁任其自动发挥了,还需要两个修炼阶段进行保持和扩大,也就是从《大学》里的“致知”到王阳明特别强调的“致良知”,在事事物物上磨砺良知,增进良知,才能保持良知的“通体透明”,不断扩大心胸的能量和容量。
如何实现“致良知”?就是王阳明说的“事上格物”,毛主席说的“(时时物物)为人民服务”, 稻盛和夫说的“作为人,何为正确”,更具体方法论可以参照稻盛和夫先生提出的“六项精进”。此为“正能量”养成的第三个心学修炼阶段:精进。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反之,世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我心即宇宙,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一个小宇宙,都是外在大宇宙在内心世界的折射和反应,欲扩大心胸的能量和容量,就需要扩大外在世界的活动体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此为“正能量”养成的第四个心学修炼阶段:扩容。
同样是“正能量”的养成,心学修炼是一个能量积累与扩大的过程,但这种中国文化的修养功夫,是以德性的提升、以内在的至善明德为导向,与西方文化主导的以能力提升、以外在的魅力感染力为导向有所不同。
用孙猴子的一生来做比喻,人的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猴子阶段、妖猴阶段、囚徒阶段、行者阶段、胜佛阶段。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作为自然人的猴子阶段,有一技之长而恃才傲物的折腾阶段,利己之欲触到天花板的囚徒困境阶段,但真正走向利他之欲、西天取经做一个修行者的行者阶段的人,其实并不多,正因为稀缺,大多数人停留在了人生前三个阶段而不能获得更高境界的人生提升。
“正能量”产生在囚徒期和行者期。我们可以想象,在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度过的五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各有心性弊障的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在赶路、除妖之余,从唐三藏那里获得了多少“诚意诚心格物致知”的正念教育?
王阳明先生说,人人皆可成圣,这个“人人皆可成圣”的过程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正能量”的培养、践行、释放的过程!
点亮心灯皆成圣,正向能量薪火传。自下期起,白立新老师将连续十期为读者解读心学大家王阳明的经典著作《传习录》,敬请期待。
何谓“正能量”?“正能量”本是物理学名词,而“正能量”的流行源于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的专著《正能量》, “正能量”也有其中国文化的含义。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在临终前发出了“此心光明,夫复何求”的感慨,“我心光明”就是正能量的具体体现。
“正能量”是如何形成的呢?从心学的角度做个解读。
正能量的来源是每个人天生具有的、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道德规范,孟子称之为“四端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理学心学家称之为“天理良知”。天理良知,人人生而有之,但也易受到诱惑和污染。从心学修炼的角度看,形成正能量需要两个基础步骤,第一步是聚能,第二步是定志。
聚能,又可分为五个小阶段:守静、减欲、去污、正念、聚能。所谓守静,是保持清净去除烦躁,时时反省自我,回到社会人角色的原点来考虑问题;所谓减欲,是尽可能减少作为动物人的欲望冲动,保持在合理的、最低状态;所谓去污,是斧正自身存在的制约整体发展的恶习弊端等系列短板;所谓正念,是形成作为社会人所具有基本行为规则和规范;所谓聚能,是经历以上四个阶段之后把有限精力和能量聚集到当下的精准目标上来。
仅有聚能,并不能形成完整的“正能量”,关键还要看第二步“定志”。
定志,简而言之就是明确一个人(包含自然人的社会人)的终极人生目标,社会人不是为个人利益得失欲望所得活着,而是通过为大多数人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繁荣从而“顺便”获得个人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物质和精神资料的生活过程。今日之社会,是个人物质欲望被无限释放急功近利不择手段只为金钱的道德倒退年代,无论贪官、奸商还是霸权,为一己之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己所不欲而施于人,长此以往,“世界末日”早晚都会到来。
“正能量”通过聚能和定志两个阶段的修炼形成以后,不是就此就可以束之高阁任其自动发挥了,还需要两个修炼阶段进行保持和扩大,也就是从《大学》里的“致知”到王阳明特别强调的“致良知”,在事事物物上磨砺良知,增进良知,才能保持良知的“通体透明”,不断扩大心胸的能量和容量。
如何实现“致良知”?就是王阳明说的“事上格物”,毛主席说的“(时时物物)为人民服务”, 稻盛和夫说的“作为人,何为正确”,更具体方法论可以参照稻盛和夫先生提出的“六项精进”。此为“正能量”养成的第三个心学修炼阶段:精进。
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反之,世界有多大,心就有多大。我心即宇宙,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一个小宇宙,都是外在大宇宙在内心世界的折射和反应,欲扩大心胸的能量和容量,就需要扩大外在世界的活动体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做万件事,此为“正能量”养成的第四个心学修炼阶段:扩容。
同样是“正能量”的养成,心学修炼是一个能量积累与扩大的过程,但这种中国文化的修养功夫,是以德性的提升、以内在的至善明德为导向,与西方文化主导的以能力提升、以外在的魅力感染力为导向有所不同。
用孙猴子的一生来做比喻,人的一生可分为五个阶段:猴子阶段、妖猴阶段、囚徒阶段、行者阶段、胜佛阶段。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作为自然人的猴子阶段,有一技之长而恃才傲物的折腾阶段,利己之欲触到天花板的囚徒困境阶段,但真正走向利他之欲、西天取经做一个修行者的行者阶段的人,其实并不多,正因为稀缺,大多数人停留在了人生前三个阶段而不能获得更高境界的人生提升。
“正能量”产生在囚徒期和行者期。我们可以想象,在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度过的五千多个日日夜夜里,各有心性弊障的悟空、八戒、沙僧和白龙马,在赶路、除妖之余,从唐三藏那里获得了多少“诚意诚心格物致知”的正念教育?
王阳明先生说,人人皆可成圣,这个“人人皆可成圣”的过程就是从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也就是“正能量”的培养、践行、释放的过程!
点亮心灯皆成圣,正向能量薪火传。自下期起,白立新老师将连续十期为读者解读心学大家王阳明的经典著作《传习录》,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