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核心素养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落脚点,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培养目标,核心素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起着导向作用。学校的教学更要落实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学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落脚点,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教师把“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化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对学生单一的知识性评价标准,构建“创新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体验式人文课堂、多元智能评价”才能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构建创新特色课程体系。
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個维度均与学校教学密不可分。打破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构建创新特色课程体系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力手段。学校深入挖掘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落实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
文化传承是人类存在根与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学习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进而发展成为有深厚文化基础,志存高远的人。
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开发并使用了“蒙学启蒙”、“数学思维训练”、“绘本美术”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诵读经典、蒙学养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精神为目的,使学生学会数学,开发潜能,促进一般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学科融合,创设特色课程。
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空间,对学科教学中的相关内容有效整合,同学科内容合理调整,学科间知识性的贯通互相协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科知识点落到实处。核心素养充分落实,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1.体育学科采取“一横三纵”的教学模式。
“一横”,即三位体育教师分别负责不同学年的行政班常规教学。“三纵”,即三位教师分别承担不同训练项目的教学工作;同时间段男女生分开教学;同学段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对调男女教师分开授课,既符合学生性格特点,又充分发挥教师所长。
2.学科融合,融会贯通。
语文与道德与法制学科,数学与机器人学科,音乐与计算机学科,科学、美术与心理学科间有机结合,使知识间衔接成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知识的整体性对学习的影响。如科学课上利用废纸加工再造的知识,制出再生纸,然后利用再生纸资源进行美术课的DIY主题绘画,最后衍生出团体心理辅导内容。学校经历了近三年的学科融合探索,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同时激发学习热情,利用知识的整体性进行了科学的迁移。
二、优化体验式人文课堂,促进教学质量再提高。
新课程改革中呼唤“你——我”的对话与理解的“共享”式师生关系。分享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改革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透彻,进而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体验式人文课堂是达到这一效果的有效手段。体验式人文课堂的策略就是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亲身体验、亲身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构建新知识。
学校大力提倡体验式人文课堂,促进知识的生成、内化与理解,促进教学质量再提高。
(一)创设情感互动的体验课堂。
为增进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让学生走进故事,采取“读——悟——诵——演——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角色,展开想象,诵读感悟,表演角色,领悟情感。学生站在课文中角色的角度体会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充分诵读,把自己的理解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当演员演剧本、编剧本,加深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体验,同时进行再创作,有利于阅读理解中创新性问题的解答,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挖掘知识生成的智慧课堂。
数学学科中开展的体验课堂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学生对问题有不同意见的同时,自由采取不同方式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体验过程中寻找最适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办法,逐步在问题出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判断最优方法,最终达成共识。通过知识生成体验式课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生成的关键及对知识内涵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设计揭示科学的探秘课堂。
教学中把知识设计成神探、谜底大揭秘、智慧闯关等环环相扣的探秘情节,在兴趣中探索,在探秘中求得真知。
对于科技知识的学习与开发,采取实验室与科技实践基地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分配不同体验任务,在实践中验证猜测,探究科学奥秘,形成知行统一的结论。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动手中探奥秘。
三、完善多元评价机制,全面考核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的落实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与表面上,其本质是培养全面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学校建立了多元评价机制,全面考核教学质量。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是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过程,能促进知识的再深化。课上对问题的思考自评,一节课对学习知识状态的自评,写作及阅读理解的自评,分析思维过程的自评,实验过程的自评等都极大提高了学习质量。
2.教师点评。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点评,予以肯定和鼓励,也适时提出不足及努力方向,对学生学习有引导和鞭策作用。
3.家长评价。
家长对学生在家表现予以评价,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增强学生自信心,体会成就感。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1.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探索及生成过程,对学生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重视探究过程中的思考过程,有利于知识的内化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2.自主选择性评价。
这项评价是在评价过程中,把需要评价的内容分成类别,在这些类别中再分成若干个项目,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最擅长的三个项目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建立学生自信。一年之内完成评价的所有项目,以最优异的成果参与综合评定。
落实核心素养是培养适应现代信息化时代人才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的质量观才能使核心素养脚踏实地落在实处,培育出更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学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核心素养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落脚点,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而教师把“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化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改变以往对学生单一的知识性评价标准,构建“创新特色课程体系、优化体验式人文课堂、多元智能评价”才能有力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实与发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构建创新特色课程体系。
2016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個维度均与学校教学密不可分。打破传统学科的教学模式,构建创新特色课程体系是落实核心素养的有力手段。学校深入挖掘课程间的内在联系,探索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落实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
(一)注重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
文化传承是人类存在根与魂,文化基础重在强调学习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和运用人类优秀智慧成果,涵养内在精神,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进而发展成为有深厚文化基础,志存高远的人。
学校在完成国家课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开发并使用了“蒙学启蒙”、“数学思维训练”、“绘本美术”等校本课程,让学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诵读经典、蒙学养正。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精神为目的,使学生学会数学,开发潜能,促进一般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内化理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学科融合,创设特色课程。
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空间,对学科教学中的相关内容有效整合,同学科内容合理调整,学科间知识性的贯通互相协作,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科知识点落到实处。核心素养充分落实,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1.体育学科采取“一横三纵”的教学模式。
“一横”,即三位体育教师分别负责不同学年的行政班常规教学。“三纵”,即三位教师分别承担不同训练项目的教学工作;同时间段男女生分开教学;同学段以班级为单位整体对调男女教师分开授课,既符合学生性格特点,又充分发挥教师所长。
2.学科融合,融会贯通。
语文与道德与法制学科,数学与机器人学科,音乐与计算机学科,科学、美术与心理学科间有机结合,使知识间衔接成为一个整体,充分发挥知识的整体性对学习的影响。如科学课上利用废纸加工再造的知识,制出再生纸,然后利用再生纸资源进行美术课的DIY主题绘画,最后衍生出团体心理辅导内容。学校经历了近三年的学科融合探索,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生成的过程,同时激发学习热情,利用知识的整体性进行了科学的迁移。
二、优化体验式人文课堂,促进教学质量再提高。
新课程改革中呼唤“你——我”的对话与理解的“共享”式师生关系。分享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构建者,老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改革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究,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才能更加深入透彻,进而把所学知识转化为一种能力。体验式人文课堂是达到这一效果的有效手段。体验式人文课堂的策略就是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亲身体验、亲身实践、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构建新知识。
学校大力提倡体验式人文课堂,促进知识的生成、内化与理解,促进教学质量再提高。
(一)创设情感互动的体验课堂。
为增进语文阅读教学中对人物情感的理解,让学生走进故事,采取“读——悟——诵——演——意”的方式,让学生体验角色,展开想象,诵读感悟,表演角色,领悟情感。学生站在课文中角色的角度体会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充分诵读,把自己的理解用表演的形式展示出来,让学生当演员演剧本、编剧本,加深对人物内心情感的体验,同时进行再创作,有利于阅读理解中创新性问题的解答,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二)挖掘知识生成的智慧课堂。
数学学科中开展的体验课堂即在教师的引导下,当学生对问题有不同意见的同时,自由采取不同方式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体验过程中寻找最适合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与办法,逐步在问题出现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判断最优方法,最终达成共识。通过知识生成体验式课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生成的关键及对知识内涵的理解,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教学质量。
(三)设计揭示科学的探秘课堂。
教学中把知识设计成神探、谜底大揭秘、智慧闯关等环环相扣的探秘情节,在兴趣中探索,在探秘中求得真知。
对于科技知识的学习与开发,采取实验室与科技实践基地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分配不同体验任务,在实践中验证猜测,探究科学奥秘,形成知行统一的结论。在实践中求真知,在动手中探奥秘。
三、完善多元评价机制,全面考核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的落实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与表面上,其本质是培养全面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学校建立了多元评价机制,全面考核教学质量。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1.学生自评。学生自评是自我认识、自我反思的过程,能促进知识的再深化。课上对问题的思考自评,一节课对学习知识状态的自评,写作及阅读理解的自评,分析思维过程的自评,实验过程的自评等都极大提高了学习质量。
2.教师点评。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点评,予以肯定和鼓励,也适时提出不足及努力方向,对学生学习有引导和鞭策作用。
3.家长评价。
家长对学生在家表现予以评价,教师充分利用这一有效资源,增强学生自信心,体会成就感。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1.过程性评价。
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探索及生成过程,对学生探究过程进行评价,作为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重视探究过程中的思考过程,有利于知识的内化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2.自主选择性评价。
这项评价是在评价过程中,把需要评价的内容分成类别,在这些类别中再分成若干个项目,让学生从中选取自己最擅长的三个项目进行评价,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建立学生自信。一年之内完成评价的所有项目,以最优异的成果参与综合评定。
落实核心素养是培养适应现代信息化时代人才的需要,转变教育观念,建立新的质量观才能使核心素养脚踏实地落在实处,培育出更为优秀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