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多元思维是指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和层次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多种思维相结合的最佳思维方式。它是一种高级的智能活动,具有多元性和整体性。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注重多元思维教育,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有裨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运用多元思维教学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问题的能力。” 这就明确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多种途径思考问题。这种思维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和引导的,教师运用多元思维对文本批判性看待、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式的教学,尝试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等等,这些有益的做法都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多元思维,进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历史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开放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批判地看待历史教科书进行个性化解读,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给学生思维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及时地对教学进行反思,优化教学。只有教师思维具有多元性,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优化,才能有助于学生思维多元性的养成,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
二、高中历史教科书优化与整合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下,出现了四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体现了多样性。对于各个版本的优缺点很多学者都进行过论述,笔者就人教新课标版谈谈高中历史教科书所存在的问题。该版本教科书以模块专题史的形式出现,以文明史观编排了三块必修内容,避免了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重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人为的割开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的联系,使得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历史系统的完整性呈现的不够。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很难从全面的角度认识某个时期内,某个国家、地区的整体状况,容易导致思维的混乱。同时,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多以结论式呈现知识,有点突兀的感觉,而且纸质教科书内容的确定性也使得知识更新显得滞后。如何避免传统的硬性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怎样才能使历史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与现实紧密联系?教师应以批判性思维看待某种结论,不唯本、不僵化,恰当地补充史料。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使课堂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变学生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学科的现状,也使得教科书所呈现的结论有论据支撑,可信度提升。当然在史料的搜集过程中,有可能一些史料是对结论的否定,教师也不应完全否定史料,应辩证地、理性地分析、取舍,把更加贴切实际、贴近学生的史料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多维度地分析、推理、归纳、比较材料,以期更好地理解知识、升华认识。
三、新课标指引下历史教学的现状
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的“教”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亦步亦趋地复制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忙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进行繁杂而低效的活动。虽然许多地方已经实施新课改,但现实中一些教师的课堂还是没有多大的变化,还是用传统的方式教授新教材。他们对新课程的根本理念和追求即立足于学生生命整体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置之不顾,没有发挥新课程改革所赋予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个性化教学的主动权。首先是教师的备课观念没有及时更新。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可以充分运用和拓展课程资源,但是在实际中,教师往往只依托教学参考书来编写教案,没有对教材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更没有重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备课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其次,生成性教学实施的不到位。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预设性很强,没有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这种“伪对话”式的探究禁锢了学生开放性思维的锻炼,根本不可能提升学生多元思维能力;最后,对于学生的评价观仍未改善。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的效果关注度比较高,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是否提升的评判。在很多教师的教学反思中也可以看出来,他们反思的大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相关问题,而忽视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况,不能多角度的评价学生。
四、素质教育下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历史学业评价通常过多地注重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过多地关注终结性评价,偏向纸笔测验和自上而下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生为提高分数,大搞题海战术,训练解题技巧,努力提升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而忽视了甚至根本没有重视潜在知识的挖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这样就造就了一大批解题机器,而提不出真正的问题,没有任何创新意识可言。在传统的教学中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培养庸才,培养缺乏思辨能力、只能按教科书规定的套路去钻的工匠式的人。这些人缺少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了书本,啥都不会,更何况解决新的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的确,没有形成正确的思维,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与进步根本就无法实现。所以我们国家的教育是非改不可,并以教育为中心逐步改变我们中国人落后的思维模式,而且人的思维方式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变的。为使我们民族有一些理性,教育的改革是根本的改革。废除那种制造工匠式的呆板教育,建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方式。那么,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应和此意。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学校学好今后走上社会所需的一切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必须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不断学习、充实、完善以防止被社会淘汰。因此,每个人还必须把培养自己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现代人必须终生学习,才能在历史大潮中得到发展。
一、运用多元思维教学是新课标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中明确提出“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问题的能力。” 这就明确了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多种途径思考问题。这种思维习惯的养成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和引导的,教师运用多元思维对文本批判性看待、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探究式的教学,尝试评价主体和方式的多元化等等,这些有益的做法都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多元思维,进而提升历史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因此,在历史教育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批判性思维、开放性思维和反思性思维,批判地看待历史教科书进行个性化解读,构建民主、开放的课堂给学生思维发展预留一定的空间,及时地对教学进行反思,优化教学。只有教师思维具有多元性,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优化,才能有助于学生思维多元性的养成,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
二、高中历史教科书优化与整合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下,出现了四种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体现了多样性。对于各个版本的优缺点很多学者都进行过论述,笔者就人教新课标版谈谈高中历史教科书所存在的问题。该版本教科书以模块专题史的形式出现,以文明史观编排了三块必修内容,避免了与初中历史教科书的重复,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人为的割开了政治、经济、文化等之间的联系,使得社会发展的系统性,历史系统的完整性呈现的不够。这种情况下,学生也很难从全面的角度认识某个时期内,某个国家、地区的整体状况,容易导致思维的混乱。同时,现行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多以结论式呈现知识,有点突兀的感觉,而且纸质教科书内容的确定性也使得知识更新显得滞后。如何避免传统的硬性灌输、死记硬背的教学?怎样才能使历史教学突破时空的限制,与现实紧密联系?教师应以批判性思维看待某种结论,不唯本、不僵化,恰当地补充史料。不仅能拓宽学生视野,使课堂更加丰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改变学生喜欢历史而不喜欢历史学科的现状,也使得教科书所呈现的结论有论据支撑,可信度提升。当然在史料的搜集过程中,有可能一些史料是对结论的否定,教师也不应完全否定史料,应辩证地、理性地分析、取舍,把更加贴切实际、贴近学生的史料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多维度地分析、推理、归纳、比较材料,以期更好地理解知识、升华认识。
三、新课标指引下历史教学的现状
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者。教师的“教”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亦步亦趋地复制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忙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进行繁杂而低效的活动。虽然许多地方已经实施新课改,但现实中一些教师的课堂还是没有多大的变化,还是用传统的方式教授新教材。他们对新课程的根本理念和追求即立足于学生生命整体的全面、和谐的发展置之不顾,没有发挥新课程改革所赋予教师自主开发课程资源、个性化教学的主动权。首先是教师的备课观念没有及时更新。新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可以充分运用和拓展课程资源,但是在实际中,教师往往只依托教学参考书来编写教案,没有对教材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更没有重视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得备课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其次,生成性教学实施的不到位。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所设计的问题预设性很强,没有给学生预留思维的空间,这种“伪对话”式的探究禁锢了学生开放性思维的锻炼,根本不可能提升学生多元思维能力;最后,对于学生的评价观仍未改善。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的效果关注度比较高,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是否提升的评判。在很多教师的教学反思中也可以看出来,他们反思的大多是学生掌握知识的相关问题,而忽视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况,不能多角度的评价学生。
四、素质教育下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
传统的历史学业评价通常过多地注重对书本知识的掌握,过多地关注终结性评价,偏向纸笔测验和自上而下的评价。在这种评价体系下,学生为提高分数,大搞题海战术,训练解题技巧,努力提升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而忽视了甚至根本没有重视潜在知识的挖掘,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高。这样就造就了一大批解题机器,而提不出真正的问题,没有任何创新意识可言。在传统的教学中不是在培养人才,而是在培养庸才,培养缺乏思辨能力、只能按教科书规定的套路去钻的工匠式的人。这些人缺少正确的思维方法,离了书本,啥都不会,更何况解决新的问题。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术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的确,没有形成正确的思维,没有创新意识和能力,创新与进步根本就无法实现。所以我们国家的教育是非改不可,并以教育为中心逐步改变我们中国人落后的思维模式,而且人的思维方式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改变的。为使我们民族有一些理性,教育的改革是根本的改革。废除那种制造工匠式的呆板教育,建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方式。那么,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应和此意。每个人都不可能在学校学好今后走上社会所需的一切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每个人都必须在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不断学习、充实、完善以防止被社会淘汰。因此,每个人还必须把培养自己不断学习、善于学习能力放在重要地位。现代人必须终生学习,才能在历史大潮中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