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ftware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数学教学观:数学=逻辑,数学是训练思维的体操。数学过程的实施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公式、定理,甚至题型,主张题海战术、机械训练……
  特点:教师教得深,学生学得累,学得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不能得到进步和发展。
  现代数学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特点:学生能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数学课堂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作了如下尝试:
  
  一、拓展时间和空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教师所面对的是一个个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鲜活生命,他们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为学生缤纷的个性搭建一个多彩的舞台,给每一位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展示自己的个性。如果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以“教师讲授”“教师示范”“教学任务的完成”为标准,那么,课堂将最终只能成为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而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广泛利用和开发课内外资源,通过观察、实践、合作交流及体验、感悟和反思等活动,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学习内容、生活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紧密联系,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学习,打破学习与生活的界限,让学生在家里学数学,在操场上学数学,在商场里学数学,在餐桌上学数学……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让他们在生活中真切地去感受数学、去研究数学、去发现数学。
  
  二、改变内容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规律,我们可以改变教学内容原本单一的呈现方式,旧中出新,平中出奇,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手段使教学内容多样化、系统化,以唤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真正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学习内容形象化。人类的科学发明,首先是从形象思维开始的。我国古代发明家鲁班,由于被带齿的小草割破手指而发明了锯子,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落下来,发现了万有引力……数学作为一门抽象的学科,教学时,教师如能把抽象的知识“物化”,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能操作、有感受,能在头脑中产生印象,就有利于学生学习。
  2.学习内容情感化。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往往追求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是思维智力上的感受和情感色彩,儿童的思维是同他的感受分不开的,数学和认识周围世界的过程充满情感,这种情感是发展儿童智力和创造力极其重要的土壤。”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非常重视情感的作用,努力实现教学内容呈现的情感化,使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3.学习内容生活化。“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一个很重要的课程资源,“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我们不应把学生扼杀在书本的条条框框中,而应让他们走出书本、走出课堂、走进生活。我们要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身边的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身边的信息;用自己的嘴去描述身边的物,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身边的一切。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他们学习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三、展示学习过程,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知识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学生是活生生的人。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记住:孩子有自己的性格、志向、智慧、思想。我们教师要是能更好识读他们的情感世界,用真情和他们去共享成功,共同面对失败,那么,思维和知识的种子才会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茁壮成长。
其他文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是创新的开始。在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将质疑贯穿于语文课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 “Lear
摘要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本真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有科学家那样敏锐的眼光和艺术家的灵气与智慧,需要教师在平实的课堂中捕捉灵感,让学生在简单实在的语文学习中增长智慧、生成思想。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课堂个性阅读    以往有些语文课远离了感性和激情,迷失在凝重的理性和空洞的说教里,现在的很多语文课又一味求活,迷失在花哨的形式和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问要想取得理想的效果,引起学生思维的共鸣,必须注意以下“四性”:    一、提问的原则性    1.具体性原则。小学生的思维活动一般是从直观和表象开始的,是由直观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尤其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活动更具有直观性。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提的问题一定要具体形象。如教学“余数”这一概念时,教师可出示7个西瓜,提问:(1)这里有几个西瓜?
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
【摘要】本文论述利用思维导图助力语文主题学习,其做法主要包括:课前预习,绘图整体感知学习内容;课堂学习,绘图突破教学重难点;课后巩固拓展,绘图提高复习效果与自学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 主题学习 小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1A-0067-02  “语文主題学习”指以高效课堂、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内大量阅读为特征,以编写围绕教材单元
数学概念是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它是构成抽象的数学知识的“细胞”,是进行逻辑思维的第一要素.数学概念是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一部分,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分别对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中职升高职的部分学生和授课教师进行调查,涉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现存在衔接断层、衔接
摘要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源泉,是全面提高教学掼量的前提。教师应该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阶段创设适宜的情境,使其在亲自感知、探索事物的同时,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掌握技能。  关键词数学兴趣有效性    数学知识本身是抽象、枯燥的,而小学生的思维一般还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初步逻辑思维为主过渡阶段,因此,如何使小学生产生一种强大的内趋力去主动探索数学的
每当躺在妈妈的怀抱里,我总会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没上幼儿园时,我几乎每天都躺在妈妈的怀抱里。那时,只有一种感觉,就是舒服。睡前,我躺在妈妈的怀抱里听着她唱《摇篮曲》,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从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学生的作文现状并不理想.许多学生讨厌作文、惧怕作文,写出的作文言之无物、平淡无味.作为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