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是一个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度,在各个民族中间更是有着不计其数的文化形式在世代流传。本文主要讲述恩施土家文化。随着全球经济化发展,信息化时代的社会对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有着一定冲击力。在历史的长河中,土家族人创造出了独特灿烂的文化,在现在同样面临着日益加剧的生存危机。本文以土家文化作为本次的传承对象,体验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恩施之旅。此旅中认识了恩施土家文化,了解了土家文化的发展,做以下简单阐述。
关键词:起源;土家文化;发展现状
一、土家族基本族源历史概述
土家族是我国唯一一个不靠边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古往今来各种文化交汇沉积带的中心湘鄂川渝黔地区。土家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形成于唐末,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50年代土家族成分得到了确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了恢复。它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土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整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形成中贡献了自己,其发展过程可划分为羁縻时期(唐宋)、土司时期(元至清初)、改土归流至辛亥革命时期(1735-1911年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191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五大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发扬光大。
土家族族源,尚无定论,目前处于诸说并存,其主要来源仍有以下几说:一说是古代巴人后裔。认为土家族的自称与历史上巴人活动的有些地名读音相近,巴人崇虎与土家族相同,巴人的一些姓氏与土家族的一些姓氏相同等等。二说是土著先民的后裔。认为最早定居湘西的先民是土家族的主要来源之一。从龙山里耶、大庸占人堤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湘西很早就有古人类活动,很多土家语地名至今犹存,说明这些地方最早应该是土家族先民开辟和居住的。三说是唐代中叶由贵州迁入的鸟蛮的一部分。认为贵州境内称为“比跻”或“比际”的人与土家族自称相同,而土家族与彝族在语言、信仰、歌舞方面有相似之处。四说是来自江西彭氏的后裔。认为唐末五代初年,由彭王咸率领的江西彭氏子孙及百艺工匠入主湘西后,披荆斩棘,开拓疆土,统治湘西,在此繁衍生息起了巨大作用。以上诸说虽不完全致,但有一點认识是统一的,这就是发展到唐代末五代后,土家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形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
二、土家文化概述
1.土家族宗教信仰
土家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崇拜阶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其祖先崇拜为土王、八部大神(巴普大神)等,这些都是土家早期的祖先神,认为其灵魂可以庇护本民族的繁荣昌盛。建有庙、祠堂,定期祭祀。土家族认为廪君死后化为白虎,故敬祭白虎,各地都有白虎庙,廪君即是相王天子,本名巴务相,故白虎庙、廪君庙、相王天子庙皆是供奉同一人,家里神宪上所供白虎神位,实则也为供奉廪君。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
2.土家族服饰文化
土家族“男女一式”的百褶裙,保留了远古时代“裳”的遗风。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然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
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面镶边简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但是并没有苗族那样的银头饰、银项圈。
图案是土家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土家族传统文化心态与其它民族一样,崇尚吉祥、喜庆、圆满、幸福、稳定,这一理念反映在服饰图案上则表现为追求饱满、丰厚、完整、乐观向上、生生不息的情感意愿。色彩是土家族服饰视觉情感传达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土家服饰色彩的形成和传达,在很大程度上,受独特的人文意识的渗透和民族习俗的影响,最突出的特点是穿着尚俭朴、喜宽松。
3.土家族建筑文化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土家族最著名的建筑是吊脚楼,为“干栏”建筑的一种主要形式,传统吊脚楼属纯木结构建筑,采用斗穿式,不用一钉一铆,梁、柱、枋、板、椽、檩、榫均以木加工而成,一般依山就势,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之变化并将楼房与平房结为体,故有人称之为“半干栏式建筑”。但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尤其是近年来土家族社会的巨大变迁,吊脚楼在用材上也开始使用现代建筑材。吊脚楼形式多种多样,按其平面大体分为一字型、L型、撮萁型、回字型、复合型和现代型等。
吊脚楼是土家先民千年来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文化产物,展示了土家人依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折射出了土家人的信仰与宗教意识;再现了土家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也是土家人进行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与美德的主要场所。
4.土家族礼节文化
土家族人在一生的生活和社交活动中礼仪较多,但最重要的只有四大礼,即诞生礼、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寿礼、葬礼。这四大礼是土家族礼仪之风的集中体现,既有社会特征,又有信仰特征,它们把土家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吉凶祸福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多样的民俗样式,而且长期地支配着士家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5.土家族歌舞文化
土家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怒溪更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歌谣是黔东北土家族口头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内容极为丰富,反映了历史事件、阶级斗争、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男女爱情、社会礼仪等。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山歌、薅草锣鼓、摆手歌,丧歌和哭嫁歌等类。
土家舞蹈有摆手舞、毛古斯舞、八宝铜铃舞、薅草锣鼓等,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为摆手舞,有着显着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深为土家族人民所喜爱。过去主要进行祭祀,现今为纯娱乐性质舞蹈。 我们看到恩施土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传统性、民族性、开放性、独特性。
三、土家文化的发展现状
1.土家文化发展现状
一是土家摆手舞等六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代表龙山县的文化资源汇聚了商周文化,龙山遗址文化,土家文化之精华,是世界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文化历史所形成的结晶。二是土家族一批优秀剧、节目在全国获过大奖,有的还走出国门。土家文化乡土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俗性、原生态特征。三是土家族都能歌善舞,無论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还是民族节日里,男女老少都能对山歌,都能跳土家摆手舞,土家山歌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四是土家族重点文物古迹开发比较早、保护比较好。刚挖掘的民族文化出名比较晚,但资源丰富。待开发的、以独特的文化资源被列入政府的工作之中。
2.在旅游中发展现状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魅力是通过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体现出来的,恩施土家族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恩施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主要的积极意义在于丰富了恩施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在民间文学、建筑艺术、歌舞艺术、文化习俗、文物古迹等方面,这些都是恩施旅游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例如土家女儿城,以土家传统文化“女儿会”为背景打造的文化旅游小镇,通过仿古的建筑群落,精美别致的街道布局,丰富多彩的的民俗舞蹈歌会文艺表演、非物文化遗产大型摆手舞会、大型民俗情景剧等活动展演,彰显女儿城秀美的景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但现在的恩施旅游发展所宣传出去的土家民俗文化只是浅显易懂的,很多旅客不通过导游的讲解只是欣赏了其表面肉眼看到的,深层次的文化却没展现出来,女儿城、土司城所展现演出是“舞台真实”,没有让游客贴近原生态的土家族。
而且恩施旅游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需要更多在业务、语言、风度、反应、礼仪等方面优秀的人才,体现土家人民的新风貌。知土家风俗、历史、文化知识的导游;会歌舞的人才;宣传土家文化的优秀的传播者等等。打造出恩施土家文化的品牌来,形成一股清晰的文化内涵。只有不断提升民族文化呈现方式的品质,才会实现民族文化较好的传承以及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庆媛、赵大友.土家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科技情报与开发经济 2007(05)
[2] 胡纯,女,汉族,湖北荆州,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恩施土家文化及其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3] 苑伯宁,男,汉族,天津市滨海新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恩施土家文化及其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关键词:起源;土家文化;发展现状
一、土家族基本族源历史概述
土家族是我国唯一一个不靠边的少数民族,生活在古往今来各种文化交汇沉积带的中心湘鄂川渝黔地区。土家族作为一个单一民族形成于唐末,新中国成立后,在20世纪50年代土家族成分得到了确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得到了恢复。它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重要成员。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土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整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形成中贡献了自己,其发展过程可划分为羁縻时期(唐宋)、土司时期(元至清初)、改土归流至辛亥革命时期(1735-1911年辛亥革命至新中国成立前(1911-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五大阶段。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土家族的民族文化也得到了发扬光大。
土家族族源,尚无定论,目前处于诸说并存,其主要来源仍有以下几说:一说是古代巴人后裔。认为土家族的自称与历史上巴人活动的有些地名读音相近,巴人崇虎与土家族相同,巴人的一些姓氏与土家族的一些姓氏相同等等。二说是土著先民的后裔。认为最早定居湘西的先民是土家族的主要来源之一。从龙山里耶、大庸占人堤等地出土的新石器文化遗址证明,湘西很早就有古人类活动,很多土家语地名至今犹存,说明这些地方最早应该是土家族先民开辟和居住的。三说是唐代中叶由贵州迁入的鸟蛮的一部分。认为贵州境内称为“比跻”或“比际”的人与土家族自称相同,而土家族与彝族在语言、信仰、歌舞方面有相似之处。四说是来自江西彭氏的后裔。认为唐末五代初年,由彭王咸率领的江西彭氏子孙及百艺工匠入主湘西后,披荆斩棘,开拓疆土,统治湘西,在此繁衍生息起了巨大作用。以上诸说虽不完全致,但有一點认识是统一的,这就是发展到唐代末五代后,土家族已逐步形成为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开始形成为一个单一的民族。
二、土家文化概述
1.土家族宗教信仰
土家族崇拜祖先,信仰多神。土家族处于原始宗教崇拜崇拜阶段。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英雄崇拜、图腾崇拜等多种形式。其祖先崇拜为土王、八部大神(巴普大神)等,这些都是土家早期的祖先神,认为其灵魂可以庇护本民族的繁荣昌盛。建有庙、祠堂,定期祭祀。土家族认为廪君死后化为白虎,故敬祭白虎,各地都有白虎庙,廪君即是相王天子,本名巴务相,故白虎庙、廪君庙、相王天子庙皆是供奉同一人,家里神宪上所供白虎神位,实则也为供奉廪君。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
2.土家族服饰文化
土家族“男女一式”的百褶裙,保留了远古时代“裳”的遗风。不同的服饰,是区分不同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土家族服饰虽历经变革,但仍然保留了本民族传统的特点。
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穿着左襟大褂,滚两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面镶边简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但是并没有苗族那样的银头饰、银项圈。
图案是土家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传情达意的作用。土家族传统文化心态与其它民族一样,崇尚吉祥、喜庆、圆满、幸福、稳定,这一理念反映在服饰图案上则表现为追求饱满、丰厚、完整、乐观向上、生生不息的情感意愿。色彩是土家族服饰视觉情感传达的另一个重要元素。土家服饰色彩的形成和传达,在很大程度上,受独特的人文意识的渗透和民族习俗的影响,最突出的特点是穿着尚俭朴、喜宽松。
3.土家族建筑文化
土家族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茅草屋、土砖瓦屋、木架板壁屋、吊脚楼四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石板屋和岩洞。土家族最著名的建筑是吊脚楼,为“干栏”建筑的一种主要形式,传统吊脚楼属纯木结构建筑,采用斗穿式,不用一钉一铆,梁、柱、枋、板、椽、檩、榫均以木加工而成,一般依山就势,以吊脚之高低来适应地形之变化并将楼房与平房结为体,故有人称之为“半干栏式建筑”。但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尤其是近年来土家族社会的巨大变迁,吊脚楼在用材上也开始使用现代建筑材。吊脚楼形式多种多样,按其平面大体分为一字型、L型、撮萁型、回字型、复合型和现代型等。
吊脚楼是土家先民千年来改造自然、适应自然的文化产物,展示了土家人依靠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念;折射出了土家人的信仰与宗教意识;再现了土家族“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念;也是土家人进行教育、传承民族文化与美德的主要场所。
4.土家族礼节文化
土家族人在一生的生活和社交活动中礼仪较多,但最重要的只有四大礼,即诞生礼、婚礼和成年簪冠礼、寿礼、葬礼。这四大礼是土家族礼仪之风的集中体现,既有社会特征,又有信仰特征,它们把土家族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吉凶祸福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多样的民俗样式,而且长期地支配着士家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5.土家族歌舞文化
土家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怒溪更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歌谣是黔东北土家族口头文学的主要组成部分,内容极为丰富,反映了历史事件、阶级斗争、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男女爱情、社会礼仪等。形式多样,大致可分为山歌、薅草锣鼓、摆手歌,丧歌和哭嫁歌等类。
土家舞蹈有摆手舞、毛古斯舞、八宝铜铃舞、薅草锣鼓等,最有影响的大型歌舞为摆手舞,有着显着的民族特点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深为土家族人民所喜爱。过去主要进行祭祀,现今为纯娱乐性质舞蹈。 我们看到恩施土家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传统性、民族性、开放性、独特性。
三、土家文化的发展现状
1.土家文化发展现状
一是土家摆手舞等六项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代表龙山县的文化资源汇聚了商周文化,龙山遗址文化,土家文化之精华,是世界文化遗产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文化历史所形成的结晶。二是土家族一批优秀剧、节目在全国获过大奖,有的还走出国门。土家文化乡土气息浓厚,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民俗性、原生态特征。三是土家族都能歌善舞,無论在田间地头、茶余饭后还是民族节日里,男女老少都能对山歌,都能跳土家摆手舞,土家山歌成为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四是土家族重点文物古迹开发比较早、保护比较好。刚挖掘的民族文化出名比较晚,但资源丰富。待开发的、以独特的文化资源被列入政府的工作之中。
2.在旅游中发展现状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一个旅游目的地的魅力是通过其蕴含的传统文化底蕴所体现出来的,恩施土家族文化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恩施旅游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主要的积极意义在于丰富了恩施的旅游资源,主要是在民间文学、建筑艺术、歌舞艺术、文化习俗、文物古迹等方面,这些都是恩施旅游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整体吸引游客前来旅游。例如土家女儿城,以土家传统文化“女儿会”为背景打造的文化旅游小镇,通过仿古的建筑群落,精美别致的街道布局,丰富多彩的的民俗舞蹈歌会文艺表演、非物文化遗产大型摆手舞会、大型民俗情景剧等活动展演,彰显女儿城秀美的景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但现在的恩施旅游发展所宣传出去的土家民俗文化只是浅显易懂的,很多旅客不通过导游的讲解只是欣赏了其表面肉眼看到的,深层次的文化却没展现出来,女儿城、土司城所展现演出是“舞台真实”,没有让游客贴近原生态的土家族。
而且恩施旅游的游客数量越来越多,需要更多在业务、语言、风度、反应、礼仪等方面优秀的人才,体现土家人民的新风貌。知土家风俗、历史、文化知识的导游;会歌舞的人才;宣传土家文化的优秀的传播者等等。打造出恩施土家文化的品牌来,形成一股清晰的文化内涵。只有不断提升民族文化呈现方式的品质,才会实现民族文化较好的传承以及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龚庆媛、赵大友.土家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科技情报与开发经济 2007(05)
[2] 胡纯,女,汉族,湖北荆州,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恩施土家文化及其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3] 苑伯宁,男,汉族,天津市滨海新区,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恩施土家文化及其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