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思维发展和问题的解决为教学目标,以知识的整合为内容,积极参与、体验成功并获得发展的学习过程。本文从创设问题情境、实现知识迁移、进行小组合作和开展实践活动教学四方面,就如何加强学生对数的运算的认知,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数的运算;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的重点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掌握学科的核心内容。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包括数的认识、符号的认识、数的运算、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认识等内容。本文以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为例,就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行了几点探究。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提前进行了课前预设,学生的自主探究流于形式,其深度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教学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乘法》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园玩吗?看!游乐园中有多种项目,有过山车、小火车、旋转木马等。”(课件展示游乐园的图片,并板书“过山车上有2 2 2个人;小火车上有3 3 3 3个人;旋转木马上有1 1 1 1 1个人。”)其次,教师可以指着板书的算式提问:“这三个算式中的加数分别是几?是几个几相加?分别是多少?”学生通过加法计算,很快就能得出问题的答案。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其实,除了加法计算,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请大家看这道算式(板书2 2 2),这是几个几相加?”学生纷纷回答道:“是3个2相加。”最后,教师就可以板书“3×2”的算式,告诉学生:“3和2之间的符号,叫作‘乘’。而这种计算方式,就叫作乘法。”这样,教师通过不斷创设问题情境,深化了学生对乘法运算的理解。
二、实现新旧知识迁移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密切,很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或组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从而深化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或相似特征知识群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首先教师可以展示例题,“商店中一支铅笔2.5元,如果要买三支铅笔,共需要多少钱?”接着,教师就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3×2.5=?”并让学生计算问题的答案。刚开始,学生纷纷感到困难,不知怎样计算。之后,教师可以将问题中的变量进行转化,用课件展示“2.5元=25角”,“同学们,这样你们会计算了吗?”学生恍然大悟,说出答案:“25×3=75”。这样,教师就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小数的乘法转化为整数的乘法。最后,教师可以展示课件,并让学生观察“3×2.5”和“25×3”两者的区别,教师要重点指出小数点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后会发现“两个算式之间差一个小数点”。这样,教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小数乘法运算的认知。
三、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互相探讨问题,有助于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活跃课堂氛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增强对数学问题的认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开展实践活动课程
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百分数的应用(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例如,“王先生准备存20000元,三年后取出,请你们调查最新的银行利率,并计算哪种方式理财收益最大?”于是,有的学生去查资料,有的学生到银行实地调查,有的学生询问家人。在下次上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展示调查结果,最后通过比较的方式,计算出哪种方式的收益最大,如学生通过实践调查,得出下面结论:活期存款20000×(1 0.35%)×3=20210元;三年定期存款20000×(1 2.75%)×3=21650元;国债存款20000×(1 4.18%)×3=22508元,等等。这时,我们可以看出,当王先生想要存三年的情况下,收益情况为国债>定期存款>活期,因此选择国债的收益最高。这样,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实现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总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以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使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对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深度学习的作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深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邵文川.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60.
杨红岩.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数的运算;教学策略
深度学习的重点在于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掌握学科的核心内容。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包括数的认识、符号的认识、数的运算、数量关系和图形的认识等内容。本文以小学数学“数的运算”为例,就如何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行了几点探究。
一、创设问题教学情境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提前进行了课前预设,学生的自主探究流于形式,其深度学习的能力得不到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教学的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乘法》一课时,首先,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游乐园玩吗?看!游乐园中有多种项目,有过山车、小火车、旋转木马等。”(课件展示游乐园的图片,并板书“过山车上有2 2 2个人;小火车上有3 3 3 3个人;旋转木马上有1 1 1 1 1个人。”)其次,教师可以指着板书的算式提问:“这三个算式中的加数分别是几?是几个几相加?分别是多少?”学生通过加法计算,很快就能得出问题的答案。再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其实,除了加法计算,我们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请大家看这道算式(板书2 2 2),这是几个几相加?”学生纷纷回答道:“是3个2相加。”最后,教师就可以板书“3×2”的算式,告诉学生:“3和2之间的符号,叫作‘乘’。而这种计算方式,就叫作乘法。”这样,教师通过不斷创设问题情境,深化了学生对乘法运算的理解。
二、实现新旧知识迁移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密切,很多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或组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发现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内在规律,从而深化学生对某些知识点或相似特征知识群的理解。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时,首先教师可以展示例题,“商店中一支铅笔2.5元,如果要买三支铅笔,共需要多少钱?”接着,教师就可以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3×2.5=?”并让学生计算问题的答案。刚开始,学生纷纷感到困难,不知怎样计算。之后,教师可以将问题中的变量进行转化,用课件展示“2.5元=25角”,“同学们,这样你们会计算了吗?”学生恍然大悟,说出答案:“25×3=75”。这样,教师就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小数的乘法转化为整数的乘法。最后,教师可以展示课件,并让学生观察“3×2.5”和“25×3”两者的区别,教师要重点指出小数点的作用。学生通过观察后会发现“两个算式之间差一个小数点”。这样,教师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加深了学生对小数乘法运算的认知。
三、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是现代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互相探讨问题,有助于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活跃课堂氛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增强对数学问题的认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开展实践活动课程
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开展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和延伸。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从而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在《百分数的应用(四)》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下完成。例如,“王先生准备存20000元,三年后取出,请你们调查最新的银行利率,并计算哪种方式理财收益最大?”于是,有的学生去查资料,有的学生到银行实地调查,有的学生询问家人。在下次上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分别展示调查结果,最后通过比较的方式,计算出哪种方式的收益最大,如学生通过实践调查,得出下面结论:活期存款20000×(1 0.35%)×3=20210元;三年定期存款20000×(1 2.75%)×3=21650元;国债存款20000×(1 4.18%)×3=22508元,等等。这时,我们可以看出,当王先生想要存三年的情况下,收益情况为国债>定期存款>活期,因此选择国债的收益最高。这样,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实现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
总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以数学学科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使学生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对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深度学习的作用,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深化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促进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邵文川.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的培养策略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4):60.
杨红岩.深度学习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组织策略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