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_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明确提出了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教育目标,这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同志也曾指出:“只有教师教得好,学生才能学得好”。可见,要使学生会学,教师首先必须会教。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文拟从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这一侧面,谈谈自己一点粗浅认识,旨在抛砖引玉,共同提高。
  一、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然而,对于兴趣,大部分教师把它理解为使学生喜欢听自己的课。这种误解导致历史教师在课堂中大讲历史故事,大谈历史趣闻。诚然,历史故事,历史趣闻确能提高学生听课兴趣,但这充其量只是听课的兴趣,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兴趣,它未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教学全过程,也就未能真正发挥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
  首先,从备课入手,依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材处理方法。这里所说的学生的实际应包括学生的底子、思维习惯、接受知识的限度和角度、个性差异等。备课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再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这样,既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脱离学生实际千篇一律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师不能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唱独角戏,必须发动学生参与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学生的自我表现欲一般都较强,在课堂上喜欢表现自己。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进入角色。例如,在学习遵义会议这一内容时,我先让学生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后,找出几位学生扮演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等人站起来发言,指出王明“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的严重危害,揭露批判“左”倾路线。学生演得较投入,也较成功,兴趣特别高。此外,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还适当进行角色置换。选取一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备课,然后上台执教,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这些做法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极大提高,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明确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从而更加主动去学习知识,思考问题,参与教学。
  二、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
  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出来后,培养学生的主体能力,是发挥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关键。学生想学习不等于会学习,要学会学习必须学会思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我作了如下尝试:
  第一,把辩论引入课堂,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以往为确立自己的权威地位,教师在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学生发表意见,从而导致教学中的“一言堂”,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形成。在教学中,我注意把辩论引入课堂,辩论的方式有:①提出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②提出论点,组织正方和反方开展辩论。例如,讲授近代历史上维新派与顽固派、革命派与保皇派的两次论战时,我组织学生分两派,根据教材提供的论点展开辩论,气氛相当热烈。学生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自己观点的正确性,驳倒对方,思辨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二、适当进行命题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命题是学会灵活运用知识的最好锻炼。同一件事,同一人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结论也不一样。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以课本内容为材料,从不同角度去设计题目,要求能简单说出题目设计的意图和解答提纲。这对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用不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第三、激发学生的创作欲,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创作是锻炼独立思维的最好的劳动。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撰写了一些历史小论文和历史人物传记等,对写得好的给予适当奖励。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大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到大作用。
  三、训练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
  学生由想学、会学上升到要学是一次飞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这种主体意识形成习惯后,即形成了主体人格。这种主体人格的构塑,除上述努力外,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地位,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动机,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在教学中要适当布置一些自学内容,介绍自学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使学生真正把学习当作生活的第一需要,从而形成学生的主体人格。
  上述三个方面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把它们割裂开来,而是把三者互相渗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当今市场的竞争归根结蒂即是人才的竞争。在素质教育中培养学生成才,增强自学能力已成为人们生存的需要。因此,历史教学不仅仅要让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学生通过自学,既学到了知识,又获得了能力,并为今后的教育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主体作用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教改课题,它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教学艺术,方能达到激发学生的学科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并最终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学会自己去学习。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和“学”的互动组合, “教”是为促进学生的学而提供的相应学习指导, “学”是学习者个体内部主动的信息加工过程。这两类活动处于同一时间段的不同时间维度,既有交互又有分离。那么,如何在限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组织“教”和“学”,将课堂的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呢?  一、发现问题  常常听工作在一线的教师说课堂时间不够用,每堂课的教学留“尾巴”。而现阶段“有效课堂”的课改专题正如
期刊
【内容提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先争优,概括地说就是“争当先进、争创优秀”。只有全党同志努力争当先进、争创优秀,才能真正做到“三个代表”,才能真正带领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目标。开展创新争优活动,要正确理解该活动的意义,让创先争优成为党组织和党员日常工作、生活的追求,活动中要重实践,杜绝形式主义,让人
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同时又是更新变化最多最快的一门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获取信息、理解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创造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这种信息能力是面对信息社会的每一个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因此,先试后导这一形式恰好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后导”
期刊
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强化语文学科的工具作用,使学生爱语文、爱写作,语出成文,文成佳作,是我们语文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体现,现就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尝试予以交流,以期指教。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深受“应试教育”的干扰,重表达训练,轻思维训练,割裂作文训练与其它知识的联系,人文分离,学生感觉作文无话可说,无言以文,影响学生智能的完善和素质的
期刊
目的:建立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研究解毒化瘀颗粒对急性肝衰竭大鼠死亡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今年中考后,我有幸参加了我市中考作文阅卷工作。阅卷之行,收获颇丰,感受也颇多,现谈谈参加中考作文阅卷后的体会。  中考作文阅卷是一项艰苦的任务,每人每天必须改完600份左右的试卷,才能完成阅卷进度。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夸张点说,就是“秒杀”作文卷。因而学生的作文要想取得高分,必然要注意许多环节,不然的话,就只能得个一般的分数了。  首先,我们要避免学生出现以下几类作文:  ①字数不足,得分低。  未
期刊
《学习与考试》一书中把是否具备自信的意志品质作为衡量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必胜的决心和意志,一种积极的正面评价。居里夫人也说过:“自信心是人们成长与成才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心理品质”。一个人一旦树立了自信,就会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就会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就会发挥自己的一切潜能,努力并创造奇迹。因此,本人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对学生健康自信心理的培养,现总
期刊
摘要:以一次与专业课结合的数学课的教学设计的反思为例,本文对数学课与专业课学习结合作了初步的探讨。思考的主要问题有:1、数学课与专业课学习结合的必要性可行性;2、如何把握数学课与专业课学习结合的切入点;3、数学课与专业课学习结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课改,有效教学,与专业课结合,数学应用,反思,教学设计,教学策略  为了深入进行教学教育改革,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功能,为专业教学
  目的: 成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变体外肝细胞模型,从细胞学层次及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化痰祛湿活血方对 AMPK/ACC/CPT-1 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以及对甘油三酯的干预作用,从而初
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十来年,在这十来年中经历了几次语文教学的变革,从一支粉笔、一本书满堂灌→出示目标指导教学→以学生为生体,教师为主导→把预习引入课堂,教、扶、放→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带着问题读,在读中悟→加大课外阅读量,把预习请出课堂……  刚开始,我一味地紧跟形势,没有自己的想法,渐渐地我开始深思,教学真的只能有一种模式吗?弘扬我国璀璨的古老文化,模式真的那么重要吗?俗话说:教无定法。不是没有道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