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教育部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纲要》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活动方式“考察探究”作了具体说明,强调基于学生兴趣并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自身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获取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如野外考察、研学旅行等。这里的“研究性学习”既定位于现存的课程设置,又可理解为学习方式,习惯上多被简称为“研学”。“考察探究”中列举的作为学习途径的“研学旅行”,自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后,也多被简称为“研学”。本文中的“研学”是指以户外旅行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
课程。
2019年年末至今,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的开展。线上教学作为疫情之下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如何链接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如何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进行“体验”“体悟”“体认”,成为“互联网 研学”这种教与学方式的研究方向和任务。
一、“互联网 研学”的目标
“互联网 研学”要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指向,成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有益补充。学生通过“互联网 研学”,能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中获得丰富的间接经验,通过驱动问题或驱动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有限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另外,“互联网 研学”是实现“考察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获取证据和交流评价等关键要素的手段,可以通过在线会议展示成果、开展多元评价等完成,也可以采用课题研究中常用的文献法、调查法、测验法、案例研究法等,如设计在线调查问卷。
以户外旅行为主題的“互联网 研学”课程,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求。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需要健康的体魄,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巧以及强大的内心,它是认清世界、认清自己、提升和挑战自我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形成热爱自然和积极劳动的观念和态度;能关注自然,发现、提出问题并转化为研究课题,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
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实践,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数字化产品的能力;熟练掌握户外生存工具的操作方法,综合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等。
二、“互联网 研学”的内容选择与组织
原则
不难发现,线下面对面教学与疫情期间开展的线上教学相比,面对面教学具有更为便利且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而线上教学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兴趣,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是有效实施“互联网 研学”的前提。“互联网 研学”要做到内容“有趣”具有开放性,方式“生动”具有实践性,教与学的组织过程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贴近生活,“由简单走向复杂,有递进性”。
“互联网 研学”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就是其主要学习场所,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驱动性活动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地制宜地开展连续性实践。
“行旅学研@户外”在线课程依据上述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原则,设计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亲子共读《户外生存图鉴》一书,将来源于户外生存的经验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科学习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是避免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的活动设计。例如,“不用汽油怎么做饭?”“是时候给你的自行车‘洗洗澡’啦!”“找到北很重要!”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要求学生将安全作为首要因素,策划一份短途户外旅行计划书,包括活动人数、交通方式、天气情况、活动区域情况、活动时间、应急措施等多方面内容,并由家长做可行性评估。之后,则为实践阶段,学生们要在线讨论“你的背包准备好了吗?”,展示分享“一顿户外午餐”和“一顶帐篷”。这部分内容作为户外活动的基本条件指导学生掌握合理膳食和环境生存的知识与理念。第四部分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突出从“从心出发”敬畏自然到“知行合一”理解自然,再到“归宿于心”感恩自然的实践过程和成果展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互联网 研学”的规划实施
首先,“互联网 研学”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实施途径,要根据校情安排课时。它可作为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环节开展,也可作为校本选修课程独立开设。在研学旅行中,根据课程设计的“三段论”,其在行前课程作为预备内容,行中课程作为实践反馈,行后课程作为汇报展示。“行旅学研@户外”课程结合初一年级的阅读课程实施,历时三周,每周安排两课时用于师生、家长在线交流、学习指导和进度汇报,学生灵活安排时间完成在线平台上的驱动性任务。
其次,“互联网 研学”的组织形式需要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等多方面的个性化特征安排。“行旅学研@户外”课程主要面向初一年级学生,实施过程中更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和家长参与。教师主导体现在设计课程、组织在线交流、推进学习进度以及评价成果等方面,家长参与则体现在亲子共读、指导评估方案、参与实践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由学生、教师和家长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保障了“互联网 研学”的有效实施。当然,提高在线课程的开放程度,还能实现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和跨区域的小组合作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界限,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密切合作。
再次,“互联网 研学”的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化,避免长时间单一的知识讲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参与,强调“做中学”,这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更是“互联网 研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 如何依托互联网满足上述需求?可根据学生的互联网学习空间的特点合理规划。例如,直播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多以驱动性问题组织教学,学生在家通过互联网检索信息回答问题;教师多安排互动环节,增加师生交流的频率;教师多以短问题、选择形式提问,增加师生互动的效率。直播课的教学目标可从侧重知识目标转为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在线教学不局限于直播的方式,“微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组合使用线上互动平台的“讨论”“提问”“作业”“问卷”等模块可以开展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根据驱动任务的难度、驱动问题的学习目标等因素设计的“行旅学研@户外”第一部分内容中的“不用汽油怎么做饭?”采用了“讨论”模式,学生在互动过程中需要批判地分析问题,在相互启发中实现创新并解决问题,如山区禁火期间如何做饭;“是时候给你的自行车‘洗洗澡’啦!”以“图文作业”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自行车的结构,为家用交通工具做一次力所能及的保养;“请家长完成户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是以“签到”的方式进行的,引导家长与孩子在出行前做一次必要的交流。当然,线上互动平台还可以将驱动任务设置为“选修”或“必修”,体现开放性和自主性,也可以通过“过关解锁”推动课程实施。
四、“互联网 研学”的评价特征和方式
“互联网 研学”的学习情况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也可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因此,“互联网 研学”的评价方式要具有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依托互联网开展的研学实践活动,其评价方式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学习行为大数据具有导向性作用,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在线平台可以完整記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通过分析学生在个人兴趣、个性特长、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数据,结合学习目标开展评价,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在评价过程中,“点赞”“优秀勋章”和“学业证书”等形式不仅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更不断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成长。
其次,客观全面地形成学生的过程性记录,即写实记录。学生参与过的主题内容、持续时间、承担的角色、任务完成情况、互动交流记录、自评互评记录以及学习成果,如照片、作品、学业报告等都会伴随学习过程生成。在线学习平台会依据内容分类整理统计,当作学生的学习档案。
再次,多元评价形式不限于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和家长评,在线课程的开放程度、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权重为开展更广泛的评价提供可能。另外,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且经过科学验证的评价资源,教师可参考研发评价量表,为开展多元评价提供便利。例如,“行旅学研@户外”课程的每一种学习模块都可设置基本分、互评分和成果等级赋分等,并且能够自动统计。
最后,“互联网 研学”成果展示评价,或其他终结性评价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这种评价方式更好地支持了基于互联网的泛在学习。例如,通过问卷星开展终结性测评或过程性学习效果调研,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群稳定的成果展示评价等。
五、对“互联网 研学”的理解与思考
“互联网 研学”这种混合式教学方式是线下教育的再发展和有益补充,既符合当下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环境,也符合“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要求,在疫情期间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首先,“互联网 研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在线学习方式,发展核心素养。例如,体现信息、通信与技术(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素养的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查询与筛选,在规划行程方案中学习设计在线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在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在线合作学习的方式、在线组织管理等内容。
其次,通过“行旅学研@户外”课程实践积累的经验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改进思路。例如,在以2020年
4月18日北京市属6家公园陆续恢复开放游船码头为背景设计的户外游船项目中,选择了游船类型(电瓶船、手划船和脚踏船)之后,面对实践操作过程中游船驱动与转向配合的实际问题,尤其是游船后退行进转向的操作,学生对选择何种操作方式举棋不定。面对此问题,学生可通过开展划船体验、制作等效模型或设计模拟实验解决,这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价值。
再次,如何将高科技生活包围下的学生放归自然,是为解决“大自然缺失症”的思考。在肯定现有研学方式的基础上,从学生易于融入的高科技环境入手开展“互联网 研学”,通过任务驱动指引学生从“走近”自然到“走进”自然,这是融合基础上的创新实践。课程结束后,学生说:“我在互动平台上设计了短途户外旅行方案。”家长说:“我们跟着孩子一起登山徒步。”还有学生在线分享的丰富户外照片和感言,都佐证了“互联网 研学”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探索“互联网 研学”的课程实施方式并不是为了解决一个新问题,探索在线课程的实施方式是基于互联网的长足发展,疫情扩大了已有互联网资源的开放程度。“互联网 研学”的课程实施方式是在当前教育生态环境下综合运用多资源平台实施开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探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对混合式教学理念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email protected]
课程。
2019年年末至今,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了“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的开展。线上教学作为疫情之下主要的教育教学手段,如何链接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如何让学生获得真实体验,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进行“体验”“体悟”“体认”,成为“互联网 研学”这种教与学方式的研究方向和任务。
一、“互联网 研学”的目标
“互联网 研学”要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指向,成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和有益补充。学生通过“互联网 研学”,能够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大自然中获得丰富的间接经验,通过驱动问题或驱动任务,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有限的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内在联系的整体认知。另外,“互联网 研学”是实现“考察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获取证据和交流评价等关键要素的手段,可以通过在线会议展示成果、开展多元评价等完成,也可以采用课题研究中常用的文献法、调查法、测验法、案例研究法等,如设计在线调查问卷。
以户外旅行为主題的“互联网 研学”课程,源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求。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需要健康的体魄,离不开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技巧以及强大的内心,它是认清世界、认清自己、提升和挑战自我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例如,形成热爱自然和积极劳动的观念和态度;能关注自然,发现、提出问题并转化为研究课题,运用科学方法开展研究;
通过信息技术的学习实践,提高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并制作数字化产品的能力;熟练掌握户外生存工具的操作方法,综合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复杂问题等。
二、“互联网 研学”的内容选择与组织
原则
不难发现,线下面对面教学与疫情期间开展的线上教学相比,面对面教学具有更为便利且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而线上教学对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因此,重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和兴趣,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是有效实施“互联网 研学”的前提。“互联网 研学”要做到内容“有趣”具有开放性,方式“生动”具有实践性,教与学的组织过程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贴近生活,“由简单走向复杂,有递进性”。
“互联网 研学”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成长环境就是其主要学习场所,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驱动性活动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地制宜地开展连续性实践。
“行旅学研@户外”在线课程依据上述内容选择和组织的原则,设计了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通过亲子共读《户外生存图鉴》一书,将来源于户外生存的经验应用于日常生活和学科学习中,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分析并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是避免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的活动设计。例如,“不用汽油怎么做饭?”“是时候给你的自行车‘洗洗澡’啦!”“找到北很重要!”等。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要求学生将安全作为首要因素,策划一份短途户外旅行计划书,包括活动人数、交通方式、天气情况、活动区域情况、活动时间、应急措施等多方面内容,并由家长做可行性评估。之后,则为实践阶段,学生们要在线讨论“你的背包准备好了吗?”,展示分享“一顿户外午餐”和“一顶帐篷”。这部分内容作为户外活动的基本条件指导学生掌握合理膳食和环境生存的知识与理念。第四部分紧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主题,突出从“从心出发”敬畏自然到“知行合一”理解自然,再到“归宿于心”感恩自然的实践过程和成果展示,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三、“互联网 研学”的规划实施
首先,“互联网 研学”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实施途径,要根据校情安排课时。它可作为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或学习环节开展,也可作为校本选修课程独立开设。在研学旅行中,根据课程设计的“三段论”,其在行前课程作为预备内容,行中课程作为实践反馈,行后课程作为汇报展示。“行旅学研@户外”课程结合初一年级的阅读课程实施,历时三周,每周安排两课时用于师生、家长在线交流、学习指导和进度汇报,学生灵活安排时间完成在线平台上的驱动性任务。
其次,“互联网 研学”的组织形式需要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等多方面的个性化特征安排。“行旅学研@户外”课程主要面向初一年级学生,实施过程中更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和家长参与。教师主导体现在设计课程、组织在线交流、推进学习进度以及评价成果等方面,家长参与则体现在亲子共读、指导评估方案、参与实践和安全保障等方面。由学生、教师和家长组成的学习共同体保障了“互联网 研学”的有效实施。当然,提高在线课程的开放程度,还能实现跨班级、跨年级、跨学校和跨区域的小组合作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破时空界限,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密切合作。
再次,“互联网 研学”的活动形式力求多样化,避免长时间单一的知识讲解。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项目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参与,强调“做中学”,这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所决定的,更是“互联网 研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需求。 如何依托互联网满足上述需求?可根据学生的互联网学习空间的特点合理规划。例如,直播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多以驱动性问题组织教学,学生在家通过互联网检索信息回答问题;教师多安排互动环节,增加师生交流的频率;教师多以短问题、选择形式提问,增加师生互动的效率。直播课的教学目标可从侧重知识目标转为侧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在线教学不局限于直播的方式,“微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组合使用线上互动平台的“讨论”“提问”“作业”“问卷”等模块可以开展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根据驱动任务的难度、驱动问题的学习目标等因素设计的“行旅学研@户外”第一部分内容中的“不用汽油怎么做饭?”采用了“讨论”模式,学生在互动过程中需要批判地分析问题,在相互启发中实现创新并解决问题,如山区禁火期间如何做饭;“是时候给你的自行车‘洗洗澡’啦!”以“图文作业”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自行车的结构,为家用交通工具做一次力所能及的保养;“请家长完成户外方案的可行性评估”是以“签到”的方式进行的,引导家长与孩子在出行前做一次必要的交流。当然,线上互动平台还可以将驱动任务设置为“选修”或“必修”,体现开放性和自主性,也可以通过“过关解锁”推动课程实施。
四、“互联网 研学”的评价特征和方式
“互联网 研学”的学习情况既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也可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因此,“互联网 研学”的评价方式要具有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依托互联网开展的研学实践活动,其评价方式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学习行为大数据具有导向性作用,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在线平台可以完整記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并通过分析学生在个人兴趣、个性特长、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等方面的数据,结合学习目标开展评价,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关于学习过程的反馈,改进后续活动。在评价过程中,“点赞”“优秀勋章”和“学业证书”等形式不仅调动学生参与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更不断激发学生潜能,促进其成长。
其次,客观全面地形成学生的过程性记录,即写实记录。学生参与过的主题内容、持续时间、承担的角色、任务完成情况、互动交流记录、自评互评记录以及学习成果,如照片、作品、学业报告等都会伴随学习过程生成。在线学习平台会依据内容分类整理统计,当作学生的学习档案。
再次,多元评价形式不限于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和家长评,在线课程的开放程度、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权重为开展更广泛的评价提供可能。另外,互联网为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且经过科学验证的评价资源,教师可参考研发评价量表,为开展多元评价提供便利。例如,“行旅学研@户外”课程的每一种学习模块都可设置基本分、互评分和成果等级赋分等,并且能够自动统计。
最后,“互联网 研学”成果展示评价,或其他终结性评价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进行,这种评价方式更好地支持了基于互联网的泛在学习。例如,通过问卷星开展终结性测评或过程性学习效果调研,利用微信公众号进行关注群稳定的成果展示评价等。
五、对“互联网 研学”的理解与思考
“互联网 研学”这种混合式教学方式是线下教育的再发展和有益补充,既符合当下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环境,也符合“互联网 教育”的发展要求,在疫情期间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首先,“互联网 研学”有助于学生掌握更多在线学习方式,发展核心素养。例如,体现信息、通信与技术(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素养的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查询与筛选,在规划行程方案中学习设计在线思维导图、流程图等,学生通过实践学习在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在线合作学习的方式、在线组织管理等内容。
其次,通过“行旅学研@户外”课程实践积累的经验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改进思路。例如,在以2020年
4月18日北京市属6家公园陆续恢复开放游船码头为背景设计的户外游船项目中,选择了游船类型(电瓶船、手划船和脚踏船)之后,面对实践操作过程中游船驱动与转向配合的实际问题,尤其是游船后退行进转向的操作,学生对选择何种操作方式举棋不定。面对此问题,学生可通过开展划船体验、制作等效模型或设计模拟实验解决,这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价值。
再次,如何将高科技生活包围下的学生放归自然,是为解决“大自然缺失症”的思考。在肯定现有研学方式的基础上,从学生易于融入的高科技环境入手开展“互联网 研学”,通过任务驱动指引学生从“走近”自然到“走进”自然,这是融合基础上的创新实践。课程结束后,学生说:“我在互动平台上设计了短途户外旅行方案。”家长说:“我们跟着孩子一起登山徒步。”还有学生在线分享的丰富户外照片和感言,都佐证了“互联网 研学”的积极意义和影响。
探索“互联网 研学”的课程实施方式并不是为了解决一个新问题,探索在线课程的实施方式是基于互联网的长足发展,疫情扩大了已有互联网资源的开放程度。“互联网 研学”的课程实施方式是在当前教育生态环境下综合运用多资源平台实施开展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探索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对混合式教学理念下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和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