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具体分析了英国公众外交的两大亮点,以BBC为代表的媒体和以英国皇室为代表的特殊阶层作为英国公众外交的媒介给英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与对各国公众的吸引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各自分析其发挥作用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公众外交;BBC;英国皇室
利用坚船利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将势力范围蔓延到全球四分之一地区的“日不落帝国”在努力维持其帝国影响力和魅力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文化外交手段,从1923年首次在非洲殖民地和埃及推进教育政策以及在拉美地区创建学校推广英语教育到1932年BBC帝国服务(BBC Empire Service)开始面向44个国家开展同步的英文广播;从1934年成立英国对外关系委员会(1940年更名为英国文化委员会到冷战后配合三环外交的英联邦、英语国家和“欧洲”为重点的英国文化外交再到冷战后的“新英国”“动力英国”“创意英国”的新的文化外交政策。英国一直在试图给予自身正确的定位,塑造符合自身利益的国家形象,并且积极改善自身在海外公众中的印象。2011年英国拍摄的《国王的演讲》荣获了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获得了全世界的瞩目,片中乔治六世在成功之路中的坚韧的精神给予人们莫大的精神鼓舞,同时他也和普通人一样经历着迷茫、无助、卑微以及皇室和议会的压力,却万般无奈的只能靠自身去克服。这些从另一个侧面向观众展示了不为人知皇室生活,一种远非表面那么光鲜,有着自身的苦恼和烦闷,有血有肉的更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既满足了观众内心一种“窥探皇室”的欲望,也通过塑造皇室的亲民形象拉近了皇室与大众的距离。同时这部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向世界描绘了英国人的性格特征,严谨、绅士、些许刻板、同时内心也渴望着释放,电影中一个有趣的情节生动的表现了这一点,医生发现乔治六世说粗话的时候不会结巴,乔治六世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对医生说了一句“滚开”,“骂人也只能骂到这种程度么,连小学生程度都比你高,试试以F开头的词”,乔治六世想了一会,慢吞吞的说了一句“Fornication?”(羞于说出FUCK),最后在医生的引导下爆发了内心压抑已久的情绪。
影片本身以励志的故事情节、感人的场景、以及精致的画面、恰到好处的配乐向全世界展示了英国皇室同时也是英国的形象。片中的细节同样也展现出了英国在公众外交众多特色中的两大亮点。
BBC与英国的公众外交
第一个亮点在电影中的情节表现为乔治六世通过BBC广播向包括肯尼亚、牙买加等44个国家同步发表的圣诞讲话和二战战时动员讲话。BBC的成立是英国公众外交重要的一步,它的持续发展和广泛的影响时BBC成为英国公众外交的一个亮点。
有着90年悠久历史的BBC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传媒界的龙头,他国公众谈起英国BBC一定必不可少的话题之一,可见BBC早已成为英国文化外交的拳头品牌之一,它的发展和变化也代表着英国为了适应时代需求不断的需求自身变革。1922年成立的BBC公司起初一段时间着眼于报道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新闻,随着英国政府公众外交政策的推行;1934年,BBC开始了向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英联邦国家发表广播,电影中国王和首相的每一次重要的演讲都是通过BBC传到全世界;1938年第一个阿拉伯语电台开播,直到二战结束后BBC已经以英语、阿拉伯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7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1936年,BBC开始了全世界第一个电视播送服务;1991年,BBC正式开始了全世界第一个全球电视服务新闻频道;1998年,BBC的国内频道也开始采用卫星播送,这么做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只要欧洲观众使用英国制造的卫星解码器,他们也可以收看BBC 1和BBC 2。目前为止,BBC覆盖国家地区的数量为223个,驻外记者站数量40个,驻外记者人数450个,年收入465亿美元。BBC24小时滚动的全球新闻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超过2亿多个家庭,向世界第一时间进行国际新闻报道。1BBC不仅从规模和覆盖面积上独占鳌头,影响了世界大部分国家,其权威性和专业精神也受到了极大的认可。“独立性、权威性、客观性和为全球提供公开论坛”2是BBC一贯标榜的从业准则,而其客观权威的特点也为其贴上了难以替代的标签。BBC不仅在新闻报道领域备受瞩目,他的其它产业更是日益的渗透到世界各国公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BBC所拍摄的例如《神探夏洛克》《梅林传奇》等英剧成为当下英语学习者和电视剧热爱者热捧的节目;BBC的娱乐节目在美洲、亚洲、中东、非洲等地大受好评,引领者娱乐节目的潮流2005年,BBC在家庭娱乐(含DVD、录像带、有声读物等音像制品)的经营收入达1.68亿英镑,比2004年增加了1680万英镑3;BBC的《Radio Times》据统计截至2009年12月的发行量1000648份,在世界电视类杂志排名第三4;BBC的儿童节目也是吸引着全世界各国的儿童,其《天线宝宝》等节目成为小朋友必看的节目之一;BBC的旅行手册《Lonely Planet》是全世界旅行爱好者几乎人手一份的经典指南。BBC以其专业的品质和创新的模式早已走进世界各国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一大部分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BBC成为公众外交的亮点原因:
BBC的庞大的覆盖规模几乎包括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其新闻的快速性以及评论的客观专业性很大程度了影响甚至主导了世界舆论,“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导权”,英国通过BBC这个专业而又庞大的平台,向他国公众传达着信息,改变着他国公众的观念,其如杂志、英剧、书籍等产业同时在融入他国公众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塑造着英国的形象。
BBC能如此成功的成为公众外交媒介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BBC的半独立性:BBC一方面接受政府的财政资助,以更好的运营和服务于政府的公众外交政策;另一方面,管理却是由一个独立于政府以外的12人监管委员会负责,并且通过皇家宪章保障其独立性。在新闻传播中,本地观众存在对异国形成的刻板成见,从而增加信息接入的阻碍,其相对独立于政府的状态隐藏和削弱了其传播中的目的性,从而更能容易的获得国外公众的信任,从而减少信息传播中所受到的阻碍。(2)在国际新闻报道的内容方面,在新闻报道的价值引领和视角选择方面,BBC更倾向于采取世界利益的视角而不是自身利益的视角,提供一种有吸引力的价值观来引领新闻报道,吸引观众的实现,它不仅专注于将这种报道传播到世界各地,更是着眼于世界各地的人们认同这个新闻。BBC在世界版面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更易于世界接受的价值观,消除了目标受众的疑虑和障碍。(3)BBC极具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更容易受到尊重和信任,同时这种客观和专业的精神也同时像世界展示了英国的严紧求实的形象。新闻专业主义指新闻从业者所共同信奉的新闻传播的原则、新闻传播技巧以及新闻传播的标准。其中,新闻从业者坚持的新闻传播的原则意味着业界普遍遵循的一种价值观,或者说一种职业化的信仰,可以说,没有这种信仰,就不可能有BBC的生成与发展,也不可能有公共广播电视后来的辉煌。5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最容易打动国外受众,获得国外受众支持和信任的利器。(4)BBC以更加灵活和容易接受的方式渗透进国外受众的日常基本生活。BBC Worldwide是BBC最灵活的部分之一,其纯商业的性质促使其更加注重市场,注重受众的兴趣点所在,从而更好的迎合世界各地受众的需要。它们每天提供庞大的信息量包围着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部分,从少儿每天必看的BBC《天线宝宝》,到汽车发烧友冲上的《BBC Gear》,从电视剧发烧友每天必会等待更新的英剧,到旅行热爱者最喜爱翻阅的《Lonely Planet》,BBC在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一部分,从而从细节之处改善受众对英国的的原始印象,接受英国政府想要塑造的形象,进而更加理解和支持英国政府各类政策的颁布。 英国皇室与英国的公众外交
《国王的演讲》有一段对白令人印象深刻,老国王做完圣诞广播演讲之后,让儿子乔治六世也做尝试,口吃的男主角紧张地拒绝后,老国王这样说到:“如果你做不到,这邪恶的机器就会改变一切。以前的国王只需要穿着制服表现得体坐在马上不掉下来就行了,现在,我们必须进入大众的家里,去主动迎合他们。王室的角色在改变,我们更像演员和公司。”这段对白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英国王室所扮演的角色和任务。同样英国王室对于国外受众来说也是一个向他们展示英国形象的最佳代表
提及英国,英国王室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话题之一,作为现在仍然保留的王室,英国皇室一直披着带有浓厚历史气息的神秘外衣,吸引着无数受众的好奇心。每年大批参观白金汉宫和温莎古堡的游客;威廉王子和凯特公主举世瞩目的婚礼都证明了皇室对于人们强大的吸引力。同时英国皇室也是英国人格化的象征,其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英国的形象,受众也容易主观化的把对王室的印象约等同于对英国的印象。从乔治五世开始,历届国王的圣诞演讲和战时宣言通过无线广播被传到世界各地,极大的鼓舞了人心,将过去远在天边的君主物化为君主深沉而坚定的声音。英国女皇的历次演讲甚至成为英语学习者竞相模仿的优秀范例,其视频在网上备受关注,广大受众在模仿英国女王标准的发音的同时也被其演讲的内容所感动,从而更加关注和尊重英国皇室。戴安娜王妃加入王室也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新闻,灰姑娘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得到了实现,这个平民王妃的加入,使英国皇室吸引了更多的关注。戴安娜王妃对慈善事业的关注,与艾滋病病人的亲密接触、通过自己的高知名度吸引捐款、以及通过多次亲自踏进地雷区视察以引起全世界对此项事业的重视,把“国际凡地雷运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组织发展到60多个国家上千个团体加入的国际性组织。戴安娜如此亲民的形象以及积极的作为极大的提高了英国皇室的声誉也提高了各国公众对英国皇室的认同。同样,英国皇室丰富的礼仪和高贵的气质也被时常提及,甚至影响到国民的品质和性格,英国的绅士和淑女举止文明世界,这也同样为英国塑造了一种讲规矩、守礼节的有教养的民族的良好的形象。同样英国皇室成员的穿着打扮同样能引领时尚的潮流,吸引各国追寻时尚潮流受众的追捧,凯特王妃婚礼上的婚纱一经展示便受到各国设计师的效仿,其参加各大活动的的衣着也常登时尚杂志的封面。通过衣着打扮这种日常生活中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英国皇室成功的吸引众人的眼球,并且拉近了皇室和公众的距离,同时也改善了皇室旧有的沉闷保守的形象,展现出皇室跟随时代变化的新气息。
英国皇室成为公众外交亮点的原因
英国皇室能如此成功的成为英国公众外交媒介原因如下:(1)因为皇室不干政,很大程度上只具象征意义,女王虽然代表国家出访,但毕竟政治色彩不浓,一般不负有更多的外交使命,几乎只谈友好,自然更具亲和性。同时各国受众在关注英国女王之时更容易把其同英国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联系到一起,而不是英国政府的各项政策。(2)英国女王是英联邦国家的君主同时也是英国也是宗教领袖,因此英国国王具有更广泛的支持者和拥护者,英联邦的受众和宗教的信奉者因为历史的原因和内心的情愫从内心更加信任和接受英国国王,因此英国国王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3)英国皇室拥有着古堡、宫殿以及各类饰品和艺术品,这一切对于现代受众来说都有着极大的神秘色彩,可以激起公众强烈的探索欲望,而英国女王此时开放的温莎古堡和白金汉宫等措施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一次直接领略英国文化的机会和场所,英国皇室通过直接传播的方式,更加形象生动的在各国公众之间横向传播英国的历史与文明,从而更好的塑造英国的国家形象。(4)有关英国皇室电影的拍摄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从最早的《伊丽莎白二世》到《女王》再到《国王的演讲》,众多以英国皇室为题材的电影展现在影评,向各国受众展示了一个不同的,有血有肉的英国皇室,区别于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这些电影的上映间接传播了英国皇室的影响以及英国的国家形象。(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艳艳《关于西方公众外交的几点比较》国际论坛 2006(1)
[2] 温飚 《BBC世界电台新改革》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5)
[3] 何海林 《BBC与BBC杂志》 传媒 2007(4)
[4] 李书藏《BBC早期黄金发展期的新闻专业主义分析》 现代传播 2011(2)
[5] 蓬生 《英国皇室文化的魅力》World Culture 2011(2)
[6] 王朋进《国际一流电视媒体的硬实力、软实力与巧实力-以BBC CNN等为例》 中国电视 2011(7)
网络数据参考:
[1] Wikipedia:BBC 网站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BBC
[2] Wikipedia:Radio Times 网站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Radio_Times
注解
① 数据来源:Wikipedia:BBC 网站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BBC
② 温飚 《BBC世界电台新改革》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5)
③ 何海林 《BBC与BBC杂志》 传媒 2007(4)
④ 数据来源:Wikipedia:Radio Times 网站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Radio_Times
⑤ 李书藏《BBC早期黄金发展期的新闻专业主义分析》 现代传播 2011(2)
关键词:公众外交;BBC;英国皇室
利用坚船利炮和强大的经济实力将势力范围蔓延到全球四分之一地区的“日不落帝国”在努力维持其帝国影响力和魅力的漫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文化外交手段,从1923年首次在非洲殖民地和埃及推进教育政策以及在拉美地区创建学校推广英语教育到1932年BBC帝国服务(BBC Empire Service)开始面向44个国家开展同步的英文广播;从1934年成立英国对外关系委员会(1940年更名为英国文化委员会到冷战后配合三环外交的英联邦、英语国家和“欧洲”为重点的英国文化外交再到冷战后的“新英国”“动力英国”“创意英国”的新的文化外交政策。英国一直在试图给予自身正确的定位,塑造符合自身利益的国家形象,并且积极改善自身在海外公众中的印象。2011年英国拍摄的《国王的演讲》荣获了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获得了全世界的瞩目,片中乔治六世在成功之路中的坚韧的精神给予人们莫大的精神鼓舞,同时他也和普通人一样经历着迷茫、无助、卑微以及皇室和议会的压力,却万般无奈的只能靠自身去克服。这些从另一个侧面向观众展示了不为人知皇室生活,一种远非表面那么光鲜,有着自身的苦恼和烦闷,有血有肉的更贴近普通民众的生活。既满足了观众内心一种“窥探皇室”的欲望,也通过塑造皇室的亲民形象拉近了皇室与大众的距离。同时这部影片也在一定程度上向世界描绘了英国人的性格特征,严谨、绅士、些许刻板、同时内心也渴望着释放,电影中一个有趣的情节生动的表现了这一点,医生发现乔治六世说粗话的时候不会结巴,乔治六世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于是对医生说了一句“滚开”,“骂人也只能骂到这种程度么,连小学生程度都比你高,试试以F开头的词”,乔治六世想了一会,慢吞吞的说了一句“Fornication?”(羞于说出FUCK),最后在医生的引导下爆发了内心压抑已久的情绪。
影片本身以励志的故事情节、感人的场景、以及精致的画面、恰到好处的配乐向全世界展示了英国皇室同时也是英国的形象。片中的细节同样也展现出了英国在公众外交众多特色中的两大亮点。
BBC与英国的公众外交
第一个亮点在电影中的情节表现为乔治六世通过BBC广播向包括肯尼亚、牙买加等44个国家同步发表的圣诞讲话和二战战时动员讲话。BBC的成立是英国公众外交重要的一步,它的持续发展和广泛的影响时BBC成为英国公众外交的一个亮点。
有着90年悠久历史的BBC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传媒界的龙头,他国公众谈起英国BBC一定必不可少的话题之一,可见BBC早已成为英国文化外交的拳头品牌之一,它的发展和变化也代表着英国为了适应时代需求不断的需求自身变革。1922年成立的BBC公司起初一段时间着眼于报道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新闻,随着英国政府公众外交政策的推行;1934年,BBC开始了向占全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英联邦国家发表广播,电影中国王和首相的每一次重要的演讲都是通过BBC传到全世界;1938年第一个阿拉伯语电台开播,直到二战结束后BBC已经以英语、阿拉伯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7种语言向全世界广播;1936年,BBC开始了全世界第一个电视播送服务;1991年,BBC正式开始了全世界第一个全球电视服务新闻频道;1998年,BBC的国内频道也开始采用卫星播送,这么做的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只要欧洲观众使用英国制造的卫星解码器,他们也可以收看BBC 1和BBC 2。目前为止,BBC覆盖国家地区的数量为223个,驻外记者站数量40个,驻外记者人数450个,年收入465亿美元。BBC24小时滚动的全球新闻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超过2亿多个家庭,向世界第一时间进行国际新闻报道。1BBC不仅从规模和覆盖面积上独占鳌头,影响了世界大部分国家,其权威性和专业精神也受到了极大的认可。“独立性、权威性、客观性和为全球提供公开论坛”2是BBC一贯标榜的从业准则,而其客观权威的特点也为其贴上了难以替代的标签。BBC不仅在新闻报道领域备受瞩目,他的其它产业更是日益的渗透到世界各国公众的日常生活中,成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BBC所拍摄的例如《神探夏洛克》《梅林传奇》等英剧成为当下英语学习者和电视剧热爱者热捧的节目;BBC的娱乐节目在美洲、亚洲、中东、非洲等地大受好评,引领者娱乐节目的潮流2005年,BBC在家庭娱乐(含DVD、录像带、有声读物等音像制品)的经营收入达1.68亿英镑,比2004年增加了1680万英镑3;BBC的《Radio Times》据统计截至2009年12月的发行量1000648份,在世界电视类杂志排名第三4;BBC的儿童节目也是吸引着全世界各国的儿童,其《天线宝宝》等节目成为小朋友必看的节目之一;BBC的旅行手册《Lonely Planet》是全世界旅行爱好者几乎人手一份的经典指南。BBC以其专业的品质和创新的模式早已走进世界各国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一大部分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BBC成为公众外交的亮点原因:
BBC的庞大的覆盖规模几乎包括了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其新闻的快速性以及评论的客观专业性很大程度了影响甚至主导了世界舆论,“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导权”,英国通过BBC这个专业而又庞大的平台,向他国公众传达着信息,改变着他国公众的观念,其如杂志、英剧、书籍等产业同时在融入他国公众的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塑造着英国的形象。
BBC能如此成功的成为公众外交媒介的原因可以分为以下几点:(1)BBC的半独立性:BBC一方面接受政府的财政资助,以更好的运营和服务于政府的公众外交政策;另一方面,管理却是由一个独立于政府以外的12人监管委员会负责,并且通过皇家宪章保障其独立性。在新闻传播中,本地观众存在对异国形成的刻板成见,从而增加信息接入的阻碍,其相对独立于政府的状态隐藏和削弱了其传播中的目的性,从而更能容易的获得国外公众的信任,从而减少信息传播中所受到的阻碍。(2)在国际新闻报道的内容方面,在新闻报道的价值引领和视角选择方面,BBC更倾向于采取世界利益的视角而不是自身利益的视角,提供一种有吸引力的价值观来引领新闻报道,吸引观众的实现,它不仅专注于将这种报道传播到世界各地,更是着眼于世界各地的人们认同这个新闻。BBC在世界版面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更易于世界接受的价值观,消除了目标受众的疑虑和障碍。(3)BBC极具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更容易受到尊重和信任,同时这种客观和专业的精神也同时像世界展示了英国的严紧求实的形象。新闻专业主义指新闻从业者所共同信奉的新闻传播的原则、新闻传播技巧以及新闻传播的标准。其中,新闻从业者坚持的新闻传播的原则意味着业界普遍遵循的一种价值观,或者说一种职业化的信仰,可以说,没有这种信仰,就不可能有BBC的生成与发展,也不可能有公共广播电视后来的辉煌。5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最容易打动国外受众,获得国外受众支持和信任的利器。(4)BBC以更加灵活和容易接受的方式渗透进国外受众的日常基本生活。BBC Worldwide是BBC最灵活的部分之一,其纯商业的性质促使其更加注重市场,注重受众的兴趣点所在,从而更好的迎合世界各地受众的需要。它们每天提供庞大的信息量包围着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部分,从少儿每天必看的BBC《天线宝宝》,到汽车发烧友冲上的《BBC Gear》,从电视剧发烧友每天必会等待更新的英剧,到旅行热爱者最喜爱翻阅的《Lonely Planet》,BBC在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一部分,从而从细节之处改善受众对英国的的原始印象,接受英国政府想要塑造的形象,进而更加理解和支持英国政府各类政策的颁布。 英国皇室与英国的公众外交
《国王的演讲》有一段对白令人印象深刻,老国王做完圣诞广播演讲之后,让儿子乔治六世也做尝试,口吃的男主角紧张地拒绝后,老国王这样说到:“如果你做不到,这邪恶的机器就会改变一切。以前的国王只需要穿着制服表现得体坐在马上不掉下来就行了,现在,我们必须进入大众的家里,去主动迎合他们。王室的角色在改变,我们更像演员和公司。”这段对白一定程度上展示了英国王室所扮演的角色和任务。同样英国王室对于国外受众来说也是一个向他们展示英国形象的最佳代表
提及英国,英国王室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话题之一,作为现在仍然保留的王室,英国皇室一直披着带有浓厚历史气息的神秘外衣,吸引着无数受众的好奇心。每年大批参观白金汉宫和温莎古堡的游客;威廉王子和凯特公主举世瞩目的婚礼都证明了皇室对于人们强大的吸引力。同时英国皇室也是英国人格化的象征,其一举一动都代表着英国的形象,受众也容易主观化的把对王室的印象约等同于对英国的印象。从乔治五世开始,历届国王的圣诞演讲和战时宣言通过无线广播被传到世界各地,极大的鼓舞了人心,将过去远在天边的君主物化为君主深沉而坚定的声音。英国女皇的历次演讲甚至成为英语学习者竞相模仿的优秀范例,其视频在网上备受关注,广大受众在模仿英国女王标准的发音的同时也被其演讲的内容所感动,从而更加关注和尊重英国皇室。戴安娜王妃加入王室也成为了轰动一时的新闻,灰姑娘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也得到了实现,这个平民王妃的加入,使英国皇室吸引了更多的关注。戴安娜王妃对慈善事业的关注,与艾滋病病人的亲密接触、通过自己的高知名度吸引捐款、以及通过多次亲自踏进地雷区视察以引起全世界对此项事业的重视,把“国际凡地雷运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组织发展到60多个国家上千个团体加入的国际性组织。戴安娜如此亲民的形象以及积极的作为极大的提高了英国皇室的声誉也提高了各国公众对英国皇室的认同。同样,英国皇室丰富的礼仪和高贵的气质也被时常提及,甚至影响到国民的品质和性格,英国的绅士和淑女举止文明世界,这也同样为英国塑造了一种讲规矩、守礼节的有教养的民族的良好的形象。同样英国皇室成员的穿着打扮同样能引领时尚的潮流,吸引各国追寻时尚潮流受众的追捧,凯特王妃婚礼上的婚纱一经展示便受到各国设计师的效仿,其参加各大活动的的衣着也常登时尚杂志的封面。通过衣着打扮这种日常生活中最熟悉最关心的问题,英国皇室成功的吸引众人的眼球,并且拉近了皇室和公众的距离,同时也改善了皇室旧有的沉闷保守的形象,展现出皇室跟随时代变化的新气息。
英国皇室成为公众外交亮点的原因
英国皇室能如此成功的成为英国公众外交媒介原因如下:(1)因为皇室不干政,很大程度上只具象征意义,女王虽然代表国家出访,但毕竟政治色彩不浓,一般不负有更多的外交使命,几乎只谈友好,自然更具亲和性。同时各国受众在关注英国女王之时更容易把其同英国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文化联系到一起,而不是英国政府的各项政策。(2)英国女王是英联邦国家的君主同时也是英国也是宗教领袖,因此英国国王具有更广泛的支持者和拥护者,英联邦的受众和宗教的信奉者因为历史的原因和内心的情愫从内心更加信任和接受英国国王,因此英国国王有着广泛的受众基础。(3)英国皇室拥有着古堡、宫殿以及各类饰品和艺术品,这一切对于现代受众来说都有着极大的神秘色彩,可以激起公众强烈的探索欲望,而英国女王此时开放的温莎古堡和白金汉宫等措施为广大受众提供了一次直接领略英国文化的机会和场所,英国皇室通过直接传播的方式,更加形象生动的在各国公众之间横向传播英国的历史与文明,从而更好的塑造英国的国家形象。(4)有关英国皇室电影的拍摄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从最早的《伊丽莎白二世》到《女王》再到《国王的演讲》,众多以英国皇室为题材的电影展现在影评,向各国受众展示了一个不同的,有血有肉的英国皇室,区别于以往高高在上的形象。这些电影的上映间接传播了英国皇室的影响以及英国的国家形象。(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艳艳《关于西方公众外交的几点比较》国际论坛 2006(1)
[2] 温飚 《BBC世界电台新改革》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5)
[3] 何海林 《BBC与BBC杂志》 传媒 2007(4)
[4] 李书藏《BBC早期黄金发展期的新闻专业主义分析》 现代传播 2011(2)
[5] 蓬生 《英国皇室文化的魅力》World Culture 2011(2)
[6] 王朋进《国际一流电视媒体的硬实力、软实力与巧实力-以BBC CNN等为例》 中国电视 2011(7)
网络数据参考:
[1] Wikipedia:BBC 网站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BBC
[2] Wikipedia:Radio Times 网站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Radio_Times
注解
① 数据来源:Wikipedia:BBC 网站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BBC
② 温飚 《BBC世界电台新改革》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6(5)
③ 何海林 《BBC与BBC杂志》 传媒 2007(4)
④ 数据来源:Wikipedia:Radio Times 网站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Radio_Times
⑤ 李书藏《BBC早期黄金发展期的新闻专业主义分析》 现代传播 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