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陈继昌是清朝末年的书法大家,也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三元及第”者,所谓三元及第是指乡试、会试、殿试都取得第一名成绩,是名副其实的“超级学霸”。同时他在书法领域有所建树,书法具有大家风范,他的行书流畅,粗细随意,又颇具章法,一时间为人所津津乐道,对后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陈继昌 生平 书法欣赏
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9-0361-01
清代的书法艺术开始出现“帖学”向“碑学”的转换,“碑学”在清朝的中后期开始逐渐的兴盛起来,之前已经冷落的篆书、隶书再度掀起新的热潮,甚至甲骨文和金文也被重新提倡。陈继昌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他的“帖”和“碑”相互结合,独具风格,使得当时的书法界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一、陈继昌简介
陈继昌是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出生于清朝乾隆五十六年间(即是1791年)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陈家,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即1849年)。他是乾隆时期名相陈宏谋的五世孙,清朝嘉庆二十五年状元(1820)。授职翰林院修撰,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的状元。陈继昌曾在翰林院主持修撰国史,历时三年,后被外派。一生中担任陕西、甘肃、顺天等地乡试典试官,道光六年时担任会试的同考官。后来担任过山东兖州知府、通水喝到巡察、江西按察使等职位,道光十三年进京受道光帝嘉勉。道光二十五,官至江苏巡抚,一年后因病辞官,故乡卧病三年,病故在家中。陈继昌为人清正廉明,担任地方官时做了许多有利百姓的事情,所到之处深得民心,兴修水利,为造福百姓做了不少好事[1]。
二、陈继昌生平轶事
陈继昌出生在豪门府邸,自幼聪明好学,非常的勤奋自勉。他饱读先贤的经典名著,才华横溢,年轻时候就有不少诗文,最擅长的是对对联,他对联时非常迅速且对出的质量很高,非常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关帝庙里一副“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辞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据说他因为对对联还救过一个书生的性命。
清朝嘉庆二十五年(1820),陈继昌去京城参加考试,路途中走到一条河边的树下乘凉歇息。这时候一个年轻的书生突然向河边走去,一边的大声哀嚎,一边对着河水作揖,欲要投河自尽,陈继昌看在眼里,说时迟那时快就起身抱住了书生,问起投河原因。书生惭愧的说:“自己寒窗饱读十年,对对联却输给了两个过路挑夫。”事情是这样的,这个书生进京赶考时与两个挑夫同路,挑夫和他打赌,出上联让他对,如果对的出就挑着他走,对不出则帮他们挑担子,书生满口答应了。挑夫出的上联是:“人轻担重轻挑重。”书生想了许久也没对出来,挑担子又怎么也挑不动,受到了挑夫的嘲笑,一时间羞愧难当想到投河自尽。陈继昌略一思索就对出了下联:“脚短路长短走长,”书生惊奇不已,陈继昌也趁机劝说书生不要想不开,于是书生再次振奋精神,两人结伴一同进京赶考,这就是陈继昌对联救人的故事[2]。
陈继昌书法赏析
陈继昌擅长书法,有书法大家的风范。他从小就喜欢专研书法,四处收集前代名家的作品加以临摹,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他又开始练习楷书,晚年又受到碑学风格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将为官仕途的感受和生活中的情怀相互融合在一起,展现了非比寻常的书法造诣。流传下的作品中有的借物抒情,有的托物言志,有的自勉自励,蕴含了深厚的技艺和醇厚的思想。当代对他的评价很高。如清代的李放在《皇清书史》对其书法作品评价说:“楷法秀劲,出入欧、黄、米诸家。”这样的评价很高,黄庭坚、米芾等都是书法大家,风格迥异又独具特色,陈继昌能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另有一番风味。
如下图(一)所展示的是陈继昌的作品行书八言联,这幅作品长164cm,宽29.1cm。上面书写的是“德有润身礼不愆器,物贵尺璧我重寸阴”,题“叙生二姻丈属集颜谢句”,跋“辛丑闰上巳日”,看起来已经有点模糊不清了。对联的在强调做人要注重修身养性,这样才能增加自身的道德和威望,相比于金石玉器,更宝贵的是人的年华,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幅作品笔锋犀利,笔力遒健,显得壮实雄厚,结构布局方面有所拉开,没有显得那么紧凑,使得视野中有一股干净的白色,浓郁之中透出一种清新之气,颇具大家风度。
如下图(二)所展示,这幅作品长约81cm,宽度34.5cm,纸本。上面书写“五日一水十日一石,百万买宅千万买邻”,题“星桥先生芙蓉池馆楹联二语,楚友涂君集句也,破损已甚而句则雅切,贤主人爱为重书一纸易之,以供补壁,即留俟芙蓉盛开,时索饮之券也,为字讹作俟”,跋“道光己亥小寒节后二日,莲史陈继昌”,“陈继昌印”白文方印一枚,这幅作品的上联出自杜甫的诗词《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的: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意思说的是要从容不迫才能作出好画,需要经过小心细腻的思索,下笔的时候方能传神。作品中的下联出自于《南史》,讲述的意思是一个好的邻居比千金还要重要,为了得到一个好邻居,不惜花费千金买下与之相邻的宅地。对联表达了作者本身对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的看重,为此不惜付出任何的代价。书法整体布局沉稳结实,行书流畅,墨色比较均匀,字体显得挺拔有力,字距间隔又恰到好处,让人看了舒适,有一种浓浓的艺术气息[3]。
如下图(三)所展示,是陈继昌的行楷十言联,长度233cm,宽度38.5cm,纸本,上面书写“桂业秋赋小山人能玉立,兰坂夜飞明月心与天游”,题“庚寅小春晦日”,跋“莲史陈继昌”,“陈继昌印”白文方印一枚,“奎酉解元庚辰会状”朱文方印一枚。联中“桂业秋赋小山”与“兰阪夜飞明月”意境极其优美,引人入胜,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秋天明月夜晚的美妙中去,作者借“人能玉立”和“心与天游”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幅作品是陈继昌39岁仕途得意时候的作品,落笔扎实稳健,整体看起来壮实充盈,也有瘦劲苍老的感觉,显得相得益彰,互相映衬。
如上图(四)所展示是陈继昌的行楷七言联,长约130cm,宽度是30cm,纸本。作品上书写的有“黄米饭香青菜熟”,“乌皮几净白瓯清”,题“简斋年老姻丈人正画”,跋“侍陳继昌”,“陈继昌印”白文方印一枚,乌皮是古时候人们用来垫背的,它是一种黑色皮革,上装有图案。陈继昌用“黄米饭香”和“乌皮几净”相互对应,米饭的香气和乌皮的质朴勾画出一副恬静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朴素生活的追求。作者在这幅对联里充分表现了文人雅士那种清淡闲适的生活,显得极其富有美感。这幅对联对仗公正,别具风味,结构稳健,简单生动。书法方面节奏轻快,布局错落有序,虚实相互结合[4]。
陈继昌多才多艺,诗词、对联、书画皆佳,他的楹联在当时备受推崇,因其对联应对速度快且意境深远受到很多人的称赞。著名的虎门销烟大臣林则徐曾赠与他对联:“南士渊源承北学,秋曹门馆坐春风。”梁章钜编撰的《楹联丛话》里收集了大量的陈继昌的对联。陈继昌书法艺术全面成就颇高,在清代的影响很大,一时间名震华夏,受到百姓的欢迎和爱戴。陈继昌著有的作品《如话斋诗存》
参考文献
[1]陶兰兰.桂林博物馆藏桂林清代状元书法赏析[J].文物天地,2016(09):98-102.
[2].陈继昌:中国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J].农家之友,2016(07):41-42.
[3]彭匈.三元及第陈继昌[J].人事天地,2015(02):49-50.
[4]泓景.“超级学霸”陈继昌:三元及第 再无来者[J].初中生世界,2015(02):54-56.
[关键词]陈继昌 生平 书法欣赏
中图分类号:TU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9-0361-01
清代的书法艺术开始出现“帖学”向“碑学”的转换,“碑学”在清朝的中后期开始逐渐的兴盛起来,之前已经冷落的篆书、隶书再度掀起新的热潮,甚至甲骨文和金文也被重新提倡。陈继昌正好处在这样一个变化的时代,他的“帖”和“碑”相互结合,独具风格,使得当时的书法界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生命力。
一、陈继昌简介
陈继昌是广西临桂人,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出生于清朝乾隆五十六年间(即是1791年)临桂县四塘乡横山村陈家,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即1849年)。他是乾隆时期名相陈宏谋的五世孙,清朝嘉庆二十五年状元(1820)。授职翰林院修撰,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的状元。陈继昌曾在翰林院主持修撰国史,历时三年,后被外派。一生中担任陕西、甘肃、顺天等地乡试典试官,道光六年时担任会试的同考官。后来担任过山东兖州知府、通水喝到巡察、江西按察使等职位,道光十三年进京受道光帝嘉勉。道光二十五,官至江苏巡抚,一年后因病辞官,故乡卧病三年,病故在家中。陈继昌为人清正廉明,担任地方官时做了许多有利百姓的事情,所到之处深得民心,兴修水利,为造福百姓做了不少好事[1]。
二、陈继昌生平轶事
陈继昌出生在豪门府邸,自幼聪明好学,非常的勤奋自勉。他饱读先贤的经典名著,才华横溢,年轻时候就有不少诗文,最擅长的是对对联,他对联时非常迅速且对出的质量很高,非常受当地人们的喜爱。关帝庙里一副“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单刀辞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就是出自他的手笔。据说他因为对对联还救过一个书生的性命。
清朝嘉庆二十五年(1820),陈继昌去京城参加考试,路途中走到一条河边的树下乘凉歇息。这时候一个年轻的书生突然向河边走去,一边的大声哀嚎,一边对着河水作揖,欲要投河自尽,陈继昌看在眼里,说时迟那时快就起身抱住了书生,问起投河原因。书生惭愧的说:“自己寒窗饱读十年,对对联却输给了两个过路挑夫。”事情是这样的,这个书生进京赶考时与两个挑夫同路,挑夫和他打赌,出上联让他对,如果对的出就挑着他走,对不出则帮他们挑担子,书生满口答应了。挑夫出的上联是:“人轻担重轻挑重。”书生想了许久也没对出来,挑担子又怎么也挑不动,受到了挑夫的嘲笑,一时间羞愧难当想到投河自尽。陈继昌略一思索就对出了下联:“脚短路长短走长,”书生惊奇不已,陈继昌也趁机劝说书生不要想不开,于是书生再次振奋精神,两人结伴一同进京赶考,这就是陈继昌对联救人的故事[2]。
陈继昌书法赏析
陈继昌擅长书法,有书法大家的风范。他从小就喜欢专研书法,四处收集前代名家的作品加以临摹,受到科举制度的影响,他又开始练习楷书,晚年又受到碑学风格的影响。他的作品中将为官仕途的感受和生活中的情怀相互融合在一起,展现了非比寻常的书法造诣。流传下的作品中有的借物抒情,有的托物言志,有的自勉自励,蕴含了深厚的技艺和醇厚的思想。当代对他的评价很高。如清代的李放在《皇清书史》对其书法作品评价说:“楷法秀劲,出入欧、黄、米诸家。”这样的评价很高,黄庭坚、米芾等都是书法大家,风格迥异又独具特色,陈继昌能博采众长,取其精华,另有一番风味。
如下图(一)所展示的是陈继昌的作品行书八言联,这幅作品长164cm,宽29.1cm。上面书写的是“德有润身礼不愆器,物贵尺璧我重寸阴”,题“叙生二姻丈属集颜谢句”,跋“辛丑闰上巳日”,看起来已经有点模糊不清了。对联的在强调做人要注重修身养性,这样才能增加自身的道德和威望,相比于金石玉器,更宝贵的是人的年华,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这幅作品笔锋犀利,笔力遒健,显得壮实雄厚,结构布局方面有所拉开,没有显得那么紧凑,使得视野中有一股干净的白色,浓郁之中透出一种清新之气,颇具大家风度。
如下图(二)所展示,这幅作品长约81cm,宽度34.5cm,纸本。上面书写“五日一水十日一石,百万买宅千万买邻”,题“星桥先生芙蓉池馆楹联二语,楚友涂君集句也,破损已甚而句则雅切,贤主人爱为重书一纸易之,以供补壁,即留俟芙蓉盛开,时索饮之券也,为字讹作俟”,跋“道光己亥小寒节后二日,莲史陈继昌”,“陈继昌印”白文方印一枚,这幅作品的上联出自杜甫的诗词《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的: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意思说的是要从容不迫才能作出好画,需要经过小心细腻的思索,下笔的时候方能传神。作品中的下联出自于《南史》,讲述的意思是一个好的邻居比千金还要重要,为了得到一个好邻居,不惜花费千金买下与之相邻的宅地。对联表达了作者本身对自己所追求的事物的看重,为此不惜付出任何的代价。书法整体布局沉稳结实,行书流畅,墨色比较均匀,字体显得挺拔有力,字距间隔又恰到好处,让人看了舒适,有一种浓浓的艺术气息[3]。
如下图(三)所展示,是陈继昌的行楷十言联,长度233cm,宽度38.5cm,纸本,上面书写“桂业秋赋小山人能玉立,兰坂夜飞明月心与天游”,题“庚寅小春晦日”,跋“莲史陈继昌”,“陈继昌印”白文方印一枚,“奎酉解元庚辰会状”朱文方印一枚。联中“桂业秋赋小山”与“兰阪夜飞明月”意境极其优美,引人入胜,把读者的思绪带到了秋天明月夜晚的美妙中去,作者借“人能玉立”和“心与天游”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这幅作品是陈继昌39岁仕途得意时候的作品,落笔扎实稳健,整体看起来壮实充盈,也有瘦劲苍老的感觉,显得相得益彰,互相映衬。
如上图(四)所展示是陈继昌的行楷七言联,长约130cm,宽度是30cm,纸本。作品上书写的有“黄米饭香青菜熟”,“乌皮几净白瓯清”,题“简斋年老姻丈人正画”,跋“侍陳继昌”,“陈继昌印”白文方印一枚,乌皮是古时候人们用来垫背的,它是一种黑色皮革,上装有图案。陈继昌用“黄米饭香”和“乌皮几净”相互对应,米饭的香气和乌皮的质朴勾画出一副恬静的画面,反映了作者对朴素生活的追求。作者在这幅对联里充分表现了文人雅士那种清淡闲适的生活,显得极其富有美感。这幅对联对仗公正,别具风味,结构稳健,简单生动。书法方面节奏轻快,布局错落有序,虚实相互结合[4]。
陈继昌多才多艺,诗词、对联、书画皆佳,他的楹联在当时备受推崇,因其对联应对速度快且意境深远受到很多人的称赞。著名的虎门销烟大臣林则徐曾赠与他对联:“南士渊源承北学,秋曹门馆坐春风。”梁章钜编撰的《楹联丛话》里收集了大量的陈继昌的对联。陈继昌书法艺术全面成就颇高,在清代的影响很大,一时间名震华夏,受到百姓的欢迎和爱戴。陈继昌著有的作品《如话斋诗存》
参考文献
[1]陶兰兰.桂林博物馆藏桂林清代状元书法赏析[J].文物天地,2016(09):98-102.
[2].陈继昌:中国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J].农家之友,2016(07):41-42.
[3]彭匈.三元及第陈继昌[J].人事天地,2015(02):49-50.
[4]泓景.“超级学霸”陈继昌:三元及第 再无来者[J].初中生世界,2015(02):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