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思考

来源 :柴达木开发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hz3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青海民族地区发展的基础条件较差、经济底子薄弱,能够整合的力量有限。因此,青海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结合几方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民族地区优秀传统价值观向新型价值观转变,树立科学文明的绿色生产观和消费观、防止和抵御境内外反动势力对民族地区的渗透与破坏等。
  关键词:民族地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一种理论诉求,也是一种现实需要,更是一种历史使命。关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要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与构建既是一件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
  一、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成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历程也反复验证着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就没有今天的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具有鲜明革命性与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始终代表着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实现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和人类幸福作为价值取向,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最根本的指导思想。
  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标准表现出多样性、多变性、差异性特点,如何帮助大众客观准确地判断社会发展主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如何使大众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正确认识、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追求和价值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十分重要。马克思主义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我们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指引了方向,提供了思想支持。如果不能牢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会失去灵魂和方向。
  民族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导地位,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广大干部与群众,在重大原则性问题上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毫不动摇,努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并把它体现在国家意识形态建设和行政施政各个领域,党和政府各项方针政策才能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正义、共同富裕和更加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为民族地区各族群众谋福祉,创未来。
  二、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物质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高,自主创新和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增长方式较为粗放。从全国看,青海与东中部地区发展差距大,即使同甘肃、宁夏相比,差距也呈扩大趋势。而且,青海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是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而依靠经济增长创造的社会财富十分有限,结构性矛盾突出,新的利益纠纷和社会矛盾不断显现。这些问题给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目标带来了极大挑战,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对在发展中推进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在解决问题中厉行社会善治,实现社会稳定,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藏区经济水平从整体上看与全国先进地区差距较大,尤其是牧区,不仅与发达地区,就是与藏区城镇地区的差距也日益拉大。藏区自然条件差,教育、医疗卫生条件相对滞后,无法抗争的自然灾害长期困扰着他们。这种状况任其下去,不仅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还会对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发展经济、摆脱贫困,不仅需要藏区各族人民长期不懈艰苦奋斗和努力,也需要政府特殊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藏区最根本的任务是发展问题,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才能为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凝聚力量,认同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物质基础。
  三、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脉和创造源泉。包括:民族意识、民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和宗教信仰等内容的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人们的言行起规范和教化作用,对整个社会有序发展起到有益和积极的帮助。在笔者的调查问卷中“本民族传统文化及其道德观念对您的影响是什么?”49.3%的人“熟知并引以为自豪”,57.2%的人“在日常行为和生活中严格遵循和积极传承”,43.2%的人“结合社会发展形势做一些变通,只坚持积极的合理的”,而选择“偶尔会在言行中参照”的人占23%,11.1%的人认为“比较淡漠,完全没有影响”。可见,民族传统文化至今在各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活中仍然产生着重要影响,各民族源远流长的生产生活方式、浓郁传统节日文化、绚丽多彩的民族艺术、丰富的民族文化典籍,正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鲜明体现。保护和发展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继续有计划地开展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工作。通过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工作,文化工作者要深入民族地区挖掘,抢救民间传统文化艺术和濒于流失消亡的民族文化遗产,努力使古老的艺术焕发生机。
  要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群众正常的宗教生活,保护珍贵文物。在这方面国家投入很多,如:在各地创办经学院、佛学院,陆续培养大批爱国宗教职业人员;投巨资全面整修青海四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尔寺、瞿昙寺、隆务寺、桑周寺;都兰吐蕃墓葬群和民和喇家遗址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柳湾彩陶遗址等被列为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立青海省古籍保护中心,对少数民族各种文物古籍出资维护和修缮等。   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不断发扬光大。重视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丰富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普及活动,培育特色鲜明、气氛浓郁的节日文化。增加国民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分阶段有序推进学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开展移风易俗,创新民俗文化样式,形成与历史文化传统相承接,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新民俗。
  总之,在尊重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礎上对各民族优秀文化保护和弘扬,既是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各项权利、切实贯彻民族政策的体现,也能提高各族人民对乡土的眷恋以及对本民族和其历史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与对祖国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统一起来,培养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及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可以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群众基础,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思想共识。
  四、引导民族地区优秀传统价值观向新型价值观的转变
  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尊重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尤其要继承和弘扬各民族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积极意义的优秀传统价值观,使之成为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重要文化基础和精神资源,从而不断提升各民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培育。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些民族的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仍然表现出一些缺陷和不足,例如:重义气而缺乏理性判断、重视精神信仰和质朴善良的感情交往而轻视世俗的物质生活、重视传统经验和常识而排斥新生事物等。所以,要不断吐故纳新、与时俱进,从现代文明中汲取养分。现代文明进程中体现出来的民主、法治的政治理念,开放、竞争、共赢的经济意识,创新、和谐的社会氛围,公平、正义、幸福的人本精神,都有助于培养和提高民族地区群众的公民意识、民主意识、市场经济意识等现代文明素养,有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一)不断解放思想
  引导少数民族群众在努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进程中,立足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在发展特色经济过程中锻炼和培养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能力,形成公平竞争、合作共赢的科技致富、智慧创富、创业致富的新型致富观,不断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追求共同富裕。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布局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有序有效参与并推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以及社会治理,依靠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和主体地位,追求社会公正。培育群众正确行使民主权利、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和习惯;增强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文明的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同时,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大家在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美德基础上,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新时代精神相承接的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观或生活价值观,提高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
  (三)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树立科学文明的绿色生产观和消费观,自觉养成牢固的生态保护意识和环境建设意识,促进民族地方绿色发展、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总之,民族地区由于其地理环境、经济状况、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较为特殊。所以,一定要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推动优秀民族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相互借鉴和交流,取得广泛而深刻的价值认同和思想共识,这是制定符合民族地区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措施,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
  五、充分发挥民族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积极作用
  民族宗教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有密切联系。问卷中问及大家“您如何看待宗教信仰?”,认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稳定社会”的占42.5%,认为“教人向善,有利于道德建设”的占47.6%,认为“丰富民族的历史文化”占45.6%,认为“有利于民族间交流”的占35.2%,认为“不妨碍现代化发展”“影响现代科学文化教育”“随着社会发展,宗教的作用会逐渐减退”的分别占23%、16.7%、12.3%,可见群众对这个问题还是有比较理性和客观的认识。所以,如何有效管理和发挥民族宗教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起到积极作用,是当前民族地区面临的现实课题。
  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方式要形象化、生活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是理论化的,但要让人们普遍认同,就必须进行形象化、生活化传播才能收到实效。在少数民族地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着眼于长远,形成有效培育践行机制,又要立足现实,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的各种礼仪和节日庆典活动中,才能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同胞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同时,也需要通过先进人物、典型事件的形象化示范,以生活中的现实榜样,引领各族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他文献
王旭烽,女,浙江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出生于浙江平湖,现为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学科带头人。其长篇小说《南方有嘉木》获中宣部1995年度五个一工程奖。2000年,长篇小说“茶人三部曲”前两部《南方有嘉木》、《不夜之侯》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孙中山先生向来被称为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我在查阅有关茶文化的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在他与茶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引起了我浓烈的兴趣。因为这似乎又印证了茶
期刊
阮浩耕:浙江省国际茶叶商会秘书长、著名茶文化专家   吃茶在中国,至魏晋南北朝时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生理行为,同时又是受特定观念意识所支配的文化行为。从陆纳的以茶示俭、陆羽的饮茶“最宜精性俭德之人”、宋徽宗的茶可“致清导和”、明代文人的“以茶雅志”、到现代庄晚芳的“廉美和敬”等,茶已经逐渐凝练形成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的一个文化符号。  茶这个中国文化所特有的符号,它向人们标记和传达了哪些呢?我个人的
期刊
前日于茶博会上见到小罐日本茶道用的抹茶。我一向在日本茶道门外张望,翘首已久,今日见了这醉绿的茶粉,心中怦然。  回到家中,忙忙地烧水置茶。取了家中最最朴拙笨重、被友人讥为“疑似半坡村出土文物”的褐色白花粗瓷大碗,不敢加洗涤灵,只用热水一遍一遍地冲洗。已毕,润着水光,竟也颇具井户茶碗的神韵了。  家中没有搅茶用的竹筅。挠头思索。犹豫地取出一个不锈钢制的打蛋抽子,边细细地清洗,边暗暗忧虑……这等潦草应
期刊
陈陶然:现旅居新西兰,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影视传媒硕士。曾在福州从事媒体工作多年,有小专栏见于《钱江晚报》、《福州晚报》等,小说、随笔见于《上海文学》、《上海文坛》等杂志,自认是一只除茶文化之外还爱好许多的三脚猫。  逢人常问及茶事,现在成了我的习惯之一。日前碰到自南岛来的一个影视工作者史蒂夫,大家在西区的马克西姆咖啡馆吃午饭,由于都点了鸡肝烩饭,于是瓜葛到了新西兰的乡村生活。史蒂夫出生在新西兰北岛的
期刊
“十三五”期间,海西州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补短板、强弱项,抓创新、增动能,全州工业经济实现长足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有序、转型逐步加快,质量不断提升的良好态势。  工业经济实力持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率由2016年的7.4%提高到2019年的8%,2020年受多重因素影响,全州规模以上
期刊
摘要: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國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有效是实现现代化的标志之一,而其实现的主要途径是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新时代要具体做好健全基层自治法律机制、基层法治运行机制、基层道德支撑机制,并形成完整的基层治理体系,即不脱离法治轨道、有社会主义道德支撑的群众自治基层治理体系。  关键词:自治;法治;德治;基层治理体系  社会力量成长、社会治理水平
期刊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一批自驾、骑行、徒步者不断探寻柴达木盆地,通过手机视频展现这个神秘的聚宝盆。察尔汗盐桥的遐想、水上雅丹的神秘、可鲁克湖和托素湖的落日、翡翠湖的碧绿、千佛崖的魔幻……他们把柴达木盆地的地标性景观推送给亿万网民,变成热门旅游网红打卡地。  創作者浮光掠影,在最好的季节把柴达木最美的一面呈现给受众。然而长期生活在高寒缺氧地带的石油人,面对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不是他们不懂得欣赏美景,而
期刊
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和重要保障,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学者们对生态文化内涵有诸多不同的理解和阐释,笔者倾向于学者郭云莆的观点,“生态文化是探讨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文化;是基于生态系统、尊重生态规律的文化;是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重价值来满足人的多重需求为目的的文化;是渗透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中,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的文化。”[1]
期刊
鲍永清,藏族,1967年2月出生于青海省海西州天峻县,青海省湟源县人,中国祁连山国家公园特邀攝影师,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副主席、首席生态摄影师,青海省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理事,青海省摄影家协会会员,青海省海西州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天峻县摄影家协会主席;摄影作品《对峙》曾获2016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自然类冠军,作品《狭路相逢》获2017年首届中国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摄影大赛一
期刊
佛见笑 邵长泉 尹墨怀 陈勇光 黄海讽  在南北朝时代,佛教有了很大的发展。伴随着佛教的繁荣,佛教徒饮茶的史料也出现了。僧侣有着广泛的社交圈。既与上层社会保持密切的关系,也与庶民社会频繁接触。因此其影响面非常广泛,他们积极参与饮茶更使饮茶习俗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  茶是菩萨的心肠。是菩萨的幻化。自西汉末年佛教传至中华,茶与佛教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唐代。佛教昌盛,僧众非但饮茶,且广植茶树采制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