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其法不如授其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li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标对学生作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学生对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对自己人生的感悟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并对生活进行多方面的观察与分析,在作文中力求创新思维,这就要求学生对作文有一定的悟性。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感悟文字、领悟意境、提高觉悟三个层次进行论述,培养学生的悟性。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悟性培养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会遇到一种情况,就是有些学生无论给他一个什么样的题,都能写出一篇别具个性的作文,让教师眼前一亮,给出高分。比如一个话题作文“我的中国梦”,自命题,大多数学生只会选择某一个梦想分析写作,但是,有学生会以排列的形式写出颇具气势的文章,教师们往往将之称作创作的灵性。这种灵性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可以后期培养的。
  当前的高中作文教学,对高考的针对性过强,教师们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如何把握话题,如何命题,如何开头结尾,如何处理文章结构,从而以方法论为基础进行作文教学,快速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导致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找不出新意,让学生失去创作兴趣,而只是将其视为一种任务和作业,很难写出有灵性的作文。要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培养灵性必不可少,而灵性的基础则在于学生对作文的悟性。教其法不如授其神,真正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悟性,让学生在写作时抓住话题的灵魂所在,创作出更具灵性的作文。那么,这种悟性如何培养呢?
  一、洞悉文字,感悟文字
  历来先有词、句、段,从而才有篇,对于文字的洞悉力与感悟力是培养学生作文悟性的基本所在。在学生作文中,遣词造句的创新与精练很大程度上影响作文质量,我们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如果他的行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并且经典的词汇与名句运用自如,恰如其分,而不是生硬套用,那么,即使这篇作文的内容没有多大新意,也会引起我们的兴趣和好感。教师首先从学生的语言把控上着手培养。
  比如一同学在作文中列举了李白的例子,他这样写道:“李白虽是一个文人,却有侠士的感觉,并且不把权贵放在眼里,热爱着自由。”这个描述的本身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缺少吸引人的东西,李白是一个大家都熟知的人物,所以,想要吸引人,需要的便是描述手法上的创新,我引导学生这么写:“李白以一介书生之身,拥有着侠士的风范,宁愿放浪形骸于江湖之中,也不愿于朝堂之上摧眉折腰事权贵。”同样的表达与学生原本的表达是同一个意思,而效果却不一样,不仅引入李白的名句,更从整体上给人一种朗朗上口文采风流的感觉。不仅提升了作文的水准,更让人对李白的人格有了更深的领悟。
  结合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培养学生感情文字的能力,要从以下几点着手:首先是全局的统筹性,要举李白的例子,便要先对想表达的几个意思作统筹,比如他是文人,有侠义心,不畏权贵,放浪形骸等;其次要精于炼字,与上下文结合,在李白身上,文人与侠士是并存的,而热爱自由与不事权贵是有因果关系,先把控好这些个体性质间的联系,进而便能将其巧妙进行文字串联;最后对所举例者的知识积累,对李白的诗词熟稔于心,才能在文中自然而然地进行潜入式的引用。培养学生的语感,才能令其作文达到“措辞优美”的境地。
  二、领悟意境,创设意境
  作文在语句优美的基础上,讲究一个意境美。这就是培养学生写作悟性的另一个重点——意境的领悟能力。当然,对意境的领悟能力是在把握好的对句行文基础上,先对文字形成一定的感悟能力,进而领悟作文的意境。如果要求学生在写作时创设意境,首先就要让学生學会研究一些已经存在的意境。
  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提到空城计:“真正的强者其实是诸葛孔明,他虽然文弱,却以一己之力,巧设空城计,在生死关头悠然地弹起了琴,吓退了司马仲达。”著名的空城计大家都熟知,这个例子在作文《强者的知音》中用得很恰当,而缺失的便是意境的创设。我以此文为例,带大家领悟这个意境,引导大家想象,想象诸葛亮在城墙上是怎样的情景。为此,我将整个空城计的前前后后发生的事都给大家重新详细地讲述了一遍,以便学生更好地领悟空城计的意境。然后,问大家:“对诸葛亮空城计中的表现有什么看法?”大家发言都很积极,针对性很强,比如镇定自若、临危不乱等,然后我给大家看了空城计的插图,最后,让学生描绘这个意境。大家的描述很到位,认为这篇作文的原作者的意境创设最成功:“真正的强者是临危不乱的诸葛孔明,以一己文弱之躯,面对着强敌压阵却依然能够云淡风轻,悠然地端坐在城墙上弹奏着他的古木琴,气定神闲地演奏着他的空城计,千军万马在他满满的自信与平静中,也畏惧了,仲达虽疑是空城,却不敢进城,最后只好一步三回头地走了。”这个意境的创设就非常成功,无论是孔明的淡定,还是仲达的多疑都体现了出来,并且行文优美。他利用一些修饰语和“古木琴”这样的专属意象创设意境。
  针对学生意境领悟方面的培养,对文字的感悟是基础,对意境的透析是关键,从而使学生胸中有意境,继而将之形成文字。
  三、丰富思维,提高觉悟
  随着领悟能力的增强,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得到进一步锻炼,思维适当丰富,而进一步要做的是提高觉悟。这里所说的觉悟是一种下意识的写作模式,即,在得到一个作文题的同时,意识里便对题目进行分析,而且潜意识里朝着个性化创新化的角度思维,使得最终的作文显得有“灵性”。
  当前的高中作文大多为话题作文,这就决定了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当然,教师要尽可能地发散学生的思维,不加以干涉。但是,在学生觉悟的培养中,教师需要时不时地加以引导。比如某节作文课,话题作文《感知××》。我先让学生自己命题,并说出自己的思路,学生命的大多是“感知母爱”、“感知亲情”、“感知成长”、“感知生命”等题目,当然,这些题目如果写好,自然就是佳作。但是,它们缺少思维的丰富性。我引导大家,我们能感知的不仅是这些与我们自己密切结合的,还有一些与我们无关的,却能感知的,比如哪些历史人物给予我们的启示等。有学生提出一个新的题目《感知风度》。我让他说出思路,他从当前学生追求风度翩翩说起,从而引发深思,找出一种真正的人格风度,他同时列举几个人:陶渊明、周瑜、黄继光等,这些人无一不是独具特色的,最终他将这些人综合在一起为风度重新定义。显然,这个思路打破了常规。先是从其命名上,很少有人“感知”这么抽象的东西,可是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首先在思维上这便是创新,加之文字的雕琢与意境的创设,这必定是一篇佳作。
  觉悟的提升,是指学生在面对作文题目时思维的变化,要想作文有新意,首先立意新,所以,对学生觉悟的培养,重在让学生面对题目时的第一反应,朝着多向性思维的方向命题。
  四、循序渐进,层层深入
  悟性是一个很抽象的存在,从古至今的各种形式的优秀文学创作,都是以悟性为主导的,我们能从一个作品中看出作者对文学的悟性,当代的学生作文并非是其学习的所有,一些学生只是将其当成一个拿分的项目,而不是真正想要写好作文。教师若要学生能主动在作文上下工夫,对学生悟性的培养就是一个绝佳的方法。有了悟性,学生便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当然,对悟性的培养,必须一步一步慢慢来,从对文字的感悟,到对意境的领悟,再到主动思维的觉悟,三者层层推进,最终培养学生的创作“悟性”。
  作文的悟性培养并非一朝一夕便可完成,这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期坚持,它是文学知识生活阅历的积累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性、方向性地培养学生文字、意境与觉悟三个层面的能力,从而使其真正掌握作文精粹,提高作文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晓玲.新课改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误区[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13.
  [2]姬云飞.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0,10.
  [3]潘凤兰.新课程理念下高中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学语文,2009,12.
  [4]冉茂进.高中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2010,19.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挖掘教材资源,让学生关注生命。二是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珍爱生命。三是预设动态生成,让学生体味生命。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生命教育 渗透方法  著名教育家肖川认为: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于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潜能,提升生命的品质,实现生命的价值。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因一点挫折而轻生,为一点小利而杀人……可见,加强生
摘 要: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生要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的要求,然而文言文教学是不是做到位了呢?或简单重复,费力而无实效;或急功近利,不得要领。那么在文言文教学中如何彰显古文化魅力呢?文章紧扣文言特点,阐释了“文言相融”、“诵读结合”、“反复推敲”、“潜心玩味”、“融会贯通”五大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这对矛盾体所蕴含的能量逐渐被发掘出来。对于高中化学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静态预设与动态生成之间的关联,让预设与生成和谐共存,是新时期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静态预设 动态生成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课前预设是课堂知识生成的重要基础,对于教师而言,只有把握好课前预设,才能让学生的学习取得好的效果,进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然而
摘 要: 《晚安,妈妈》是美国戏剧中不多见的哲理性剧作,讲述女主角对生命抉择的悲凉场景。女儿不顾母亲的劝阻,决然地用父亲的手枪结束了自己年仅四十岁的生命。以往的文学评论都是从女性主义、后女性主义、男权、女权等角度出发,分析剧本中的母女关系、自杀的主题、女权的缺失、男权的象征地位等。本文从另一个新颖的角度切入,即“叔本华”的生命哲学角度出发,超越其悲观主义基调严重的“生存意志论”,即人生就是痛苦,人
摘 要: 大学英语课程是专升本学生本科阶段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由于专升本学生的特殊性增加了英语学习的难度。本文对吉首大学专升本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 专升本学生 大学英语 吉首大学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越来越多的高职高专学生选择专升本完成高等教育本科层次学习。为适应教育改革和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充分调动专科学生的学习积极
我在参与区域教改质量检测学生习作评点打分工作时,暗自质疑现场解读评分标准研制操作要求的严苛,与日常学生习作等第评定的差距太大。试想,学生日常习作有老师指导,没有考场压力,普遍能取得较好等第;在考场上,学生要独立完成习作,因为强势的“实验学校评判标准”而屡屡受挫。敢问,代表大部分学生水平的普通小学甚至边缘学校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怎么保护?怎么样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整体的习作能力?怎样才能切实落实《语文课程
摘 要: 美术以视觉形象传承和表达思想情感、审美价值,发展人类精神和物质世界。借助美的景象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动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实践行动深化审美认知感悟,能丰富学生的学习认知体验,促进他们对知识素养的内化生成。探讨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的方法,能更好地体现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和激发学习兴趣的基本要求,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学习积极性 提高方法  美的景象能在调动学生学习
摘 要: 如果说情感因素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的话,那么快乐元素则是教学实践的活力源泉。理论和实践表明,对于唯情趣论且缺乏责任自控能力的小学生而言,快乐教学是不可或缺的良好活性支撑。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他们求新求异的心理,采用新鲜的事物、形式和角度刺激他们,创造健康活泼、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环境,从而积极有效地诱发他们的内在活力,促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一方面取
摘 要: 在高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中,将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有效结合,才能真正提高高职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选取随州职业技术学院2011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 高职大学英语课程 公共英语 专业英语 教学模式  一、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
摘 要: 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情境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历史教师的关注和青睐。但是仔细考察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发现仍存在一些误区。作者结合教学及观摩课实践,对当前历史情境教学存在的误区进行反思,并提出对策,抛砖引玉,希望能对同行有所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情境教学 误区 对策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探究学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