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鹤琴(1892~1982),中国新教育的先驱,中国现代儿童教育、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和幼儿园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他所创立的具有中国特色、科学化、大众化的现代幼教学说体系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直到现在,他的思想、学说仍闪耀着光芒。
一、“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
与“五四”时代新教育运动的教育家以“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相一致,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心是“儿童”,他曾这样写道:“旧式的教育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新式的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偏重社会而忽略儿童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注重社会而兼顾社会的。”(引自《旧式教育与新式教育的分别》,载《陈鹤琴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042页)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是以社会为中心的,如《三字经》、《弟子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启蒙读物,无一不是以遵守社会规范和禁止行为为前提,很少顾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为儿童创造包括“好动”、“模仿”、“好奇”、“游戏”等特性的成长环境与条件。
在“民主”与“科学”的世界性新教育潮流中,尊重儿童的权利与价值,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本能、兴趣和习惯,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学习和创造能力日益受到教育家们的认同。
美国教育家罗格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总之,新教育尊重儿童的个性,以儿童生活的需要为转移。旧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不问儿童能否接受,总要强迫儿童学习。”(引自《新教育的精神》,载《陈鹤琴全集》第六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74页)
在陈鹤琴看来,儿童作为独立个体,不仅是成人的预备,也具有自身的价值和人格,爱护儿童的天性,如“好动”、“好玩”、“饶舌”、“多嘴”等经常被成人视为“顽劣”现象而经常被禁止的行为实际上正是培养儿童个性的途径。他将学校教育的要素归纳为儿童、教材和教师,其中“三者的关系,儿童是主体,教师度量儿童的能力与个性,用种种最适宜的方法,把教材介绍给儿童。”(引自《幼稚教育》,载《陈鹤琴全集》第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016页)。实际上,以“教”定“学”和以“学”定“教”并不仅是教学方式问题,而是不同教育观的反映。
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不是“以儿童为中心”,或仍旧是“以社会为中心”。比如,有的党政部门为了弘扬国粹,让幼儿园或小学生穿起汉服,行作揖磕头之势;有的地方甚至开了私塾。与此同时,许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期待,千方百计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换来的是什么呢?或许是取得较高的成绩;或许是升入一所好的学校,然而他们的童年却被扼杀了;他们不会玩了;他们没有小伙伴了;他们关心和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少了。现在人们批评的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实际上也是成人意志代替儿童意志的表现。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所有的儿童有权利拥有自己快乐的童年。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应该怎样体现呢?除了照顾生活、辅导学习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之外,为儿童创设适合的环境尤为重要。陈鹤琴认为,家长应为儿童营造(1)游戏的环境;(2)劳动的环境;(3)科学的环境;(4)艺术的环境,包括音乐的环境、图画的环境、审美的环境;(5)阅读的环境。
二、以“做人”作为教育的目标
历来的教育无不是以培养“人”为目标。古代教育家认为,人的德行是教育的结果。与陶行知等新教育倡导者一样,陈鹤琴将培养具有生活能力、有个性和创造力、全面发展的“儿童”作为教育实践的目标。他将“做怎样的人”作为幼稚教育的第一目标,包括(1)合作的精神;(2)同情心;(3)服务的精神。他在鼓楼幼稚园,制定《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表》,列举了包括卫生习惯、做人习惯、生活技能、游戏运动的技能、表达思想的技能、日用的常识,共计185项,他认为“做人”的教育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做起,儿童不仅要“从小教起”,还要“从小教好”。1928年后他在上海办学期间,写了一首《学做人》,后被作为《工部局小学校歌》,其中将“爱国、爱人、爱学问”作为办学宗旨。
在西方现代教育家看来,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同时要学习做人的方法,即怎样在人群生活里生活。陶行知先生曾将他所倡导的“生活教育”学说诠释为“为了生活的教育”(Education for life)实际上,“做人”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话,也与普通的“德育”教育不尽相同。“做人”除了思想品德教育之外,还应包括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控制环境,利用环境的能力,以及“优美的做人方法”(罗格语),不仅能够控制自然,并且能够享受自然。
陈鹤琴在“活教育”目的论中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将做“现代中国人”的条件定义为:(1)健全的身体;(2)建设和创造的能力;(3)合作的态度;(4)服务的精神;(5)世界的眼光。足以可见,老一辈新教育倡导者并不是要培养“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书呆子”,而是希望培养自动、自觉、自省的现代小公民。
在我们的学校里,应该怎样进行“德育”教育?或者,我们的“德育”教育能不能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我们的幼儿园是不是培养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行动,而不仅是“宣传”与“说教”。不久前,杭州一所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题目:“好习惯造就好人生”。
从小不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培养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情绪,“德育”与“做人”也不会真正实现。
三、心理学原理与教育实践相融合
与国内同时期的其他教育家不同,陈鹤琴是公认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早期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智力测验法》、《测验概要》和晚年发表的《从一个儿童的绘画研究儿童心理》等著作,都是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作。由此,他的早期儿童教育实践无一不具有心理学研究特征。他认识到:“儿童心理学是幼稚教育的基础”。(引自《幼稚教育之新趋势》,载《陈鹤琴全集》第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101页)。他运用儿童心理发展不同时期特点,运用户外活动、游戏、玩具和环境等儿童参与方式,在教师的指导及暗示下,对儿童产生刺激,丰富儿童经验。同时,他还强调包括来自社会、家庭、群体等外部环境对儿童产生的影响。 40年代时,他还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前者是针对儿童具体的行为,后者则是使“做教师的、做家长的读了,都能了解,都能应用”。(参见《活教育的教学原则》,载《陈鹤琴全集》第五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065页)
近十多年来,大量国外心理学理论涌入中国,在幼教界不时掀起一阵阵“外国风”。然而,这些针对儿童个体研究,如脑科学等心理学、生理学研究理论,是不是真的如“舶来者”们说的那般神奇?能不能解决如“做人”这样的教育目标问题?能不能使我们的儿童们成为具有建设和创造能力的人?此外,可否解决许多先天不足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所见到的事实却是,这些科学研究成果却被用来成为“功利化”、“商业化”的招幌。
心理学研究应与教育实践相融合,使教育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四、幼稚园课程学说
在陈鹤琴的课程学说中,所有的课程是连成一体的、相互贯通的。他曾提出“整个教学法”,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儿童学。“这种教学法把各科功课打成一片,所学的功课是无规定时间学的;所用的教材是以故事或社会或自然为中心的,或是做出发点的;但是所用的故事或关于社会自然的材料,总以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理为根据的。”(引自《整个教学法》,载《陈鹤琴全集》第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65页)在鼓楼幼稚园的课程表中,当地的节气、自然物、社会上的风俗等都被作为课程内容,用“活动单元”组织起来,经预先设计后实施。如“端午节”包粽子;豆子成熟季节摘豆子等。每周教师们都要在一起研究下一周要做的工作。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做总结。他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陈鹤琴提出的课程原则:(1)用适应目前生活需要的方法,去达到将来生活中必会出现的事情;(2)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3)富于弹性的课程,可以适应不同个性的儿童。(4)所有课程允许重编,以适应本地的自然、社会情形。(5)非但要适应儿童目前的需要,尤其应该适应其他的新需要。
上世纪40年代初,陈鹤琴曾制定《五指活动实施大纲》,他的基本理念:“从儿童生活出发完成儿童完整的生活。”他主张,儿童生活中的五个方面,即儿童的健康活动、儿童的社会活动、儿童的科学活动、儿童的艺术活动、儿童的文学活动,如同人手掌上的五指,相互联系。
五、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从做中学”是杜威教育学说中的基本主张,也是陈鹤琴开发儿童智力的主要方式,他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去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叫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引自《活教育的教学原则》,载《陈鹤琴全集》第五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066页)儿童通过动手、动脑等亲身体验、参与,获得直接经验。然而,陈鹤琴的“做中学”并不是放任儿童无目的地自由活动,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不仅学生要在“做中学”,教师也要在“做中教”,师生共同在“做中求进步”。
六、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学说是陈鹤琴教育学说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儿童绘画的价值:(1)绘画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2)绘画可以发展儿童的思想;(3)绘画可以增进儿童的知识;(4)绘画可以练习儿童的目力与手力。1956年12月,陈鹤琴根据这些保留下来儿子的绘画习作,作了《从一个儿童的绘画发展过程看儿童心理之发展》学术报告,其中有一条结论:“儿童绘画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然而,现在许多幼儿园是否将儿童绘画列入课程呢,还是作为“特长班”,为少数儿童“作有偿教育”?
关于音乐,陈鹤琴认为:音乐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活动,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他有一段论述:“我们在教育上,就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真实性的发展。”(参见《儿童韵律及歌曲集》序言,载《陈鹤琴全集》第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401页)
让儿童的生活艺术化!
一、“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观
与“五四”时代新教育运动的教育家以“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相一致,陈鹤琴教育思想的中心是“儿童”,他曾这样写道:“旧式的教育是以社会为中心的,新式的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的。以社会为中心的教育偏重社会而忽略儿童的,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注重社会而兼顾社会的。”(引自《旧式教育与新式教育的分别》,载《陈鹤琴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042页)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教育观念是以社会为中心的,如《三字经》、《弟子规》、《朱柏庐治家格言》等启蒙读物,无一不是以遵守社会规范和禁止行为为前提,很少顾及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为儿童创造包括“好动”、“模仿”、“好奇”、“游戏”等特性的成长环境与条件。
在“民主”与“科学”的世界性新教育潮流中,尊重儿童的权利与价值,从心理学上探索儿童的本能、兴趣和习惯,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学习和创造能力日益受到教育家们的认同。
美国教育家罗格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总之,新教育尊重儿童的个性,以儿童生活的需要为转移。旧教育注重知识的灌输,不问儿童能否接受,总要强迫儿童学习。”(引自《新教育的精神》,载《陈鹤琴全集》第六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74页)
在陈鹤琴看来,儿童作为独立个体,不仅是成人的预备,也具有自身的价值和人格,爱护儿童的天性,如“好动”、“好玩”、“饶舌”、“多嘴”等经常被成人视为“顽劣”现象而经常被禁止的行为实际上正是培养儿童个性的途径。他将学校教育的要素归纳为儿童、教材和教师,其中“三者的关系,儿童是主体,教师度量儿童的能力与个性,用种种最适宜的方法,把教材介绍给儿童。”(引自《幼稚教育》,载《陈鹤琴全集》第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016页)。实际上,以“教”定“学”和以“学”定“教”并不仅是教学方式问题,而是不同教育观的反映。
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不是“以儿童为中心”,或仍旧是“以社会为中心”。比如,有的党政部门为了弘扬国粹,让幼儿园或小学生穿起汉服,行作揖磕头之势;有的地方甚至开了私塾。与此同时,许多家长怀着“望子成龙”的期待,千方百计不使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换来的是什么呢?或许是取得较高的成绩;或许是升入一所好的学校,然而他们的童年却被扼杀了;他们不会玩了;他们没有小伙伴了;他们关心和知道的事情越来越少了。现在人们批评的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实际上也是成人意志代替儿童意志的表现。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所有的儿童有权利拥有自己快乐的童年。
在教育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应该怎样体现呢?除了照顾生活、辅导学习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之外,为儿童创设适合的环境尤为重要。陈鹤琴认为,家长应为儿童营造(1)游戏的环境;(2)劳动的环境;(3)科学的环境;(4)艺术的环境,包括音乐的环境、图画的环境、审美的环境;(5)阅读的环境。
二、以“做人”作为教育的目标
历来的教育无不是以培养“人”为目标。古代教育家认为,人的德行是教育的结果。与陶行知等新教育倡导者一样,陈鹤琴将培养具有生活能力、有个性和创造力、全面发展的“儿童”作为教育实践的目标。他将“做怎样的人”作为幼稚教育的第一目标,包括(1)合作的精神;(2)同情心;(3)服务的精神。他在鼓楼幼稚园,制定《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表》,列举了包括卫生习惯、做人习惯、生活技能、游戏运动的技能、表达思想的技能、日用的常识,共计185项,他认为“做人”的教育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做起,儿童不仅要“从小教起”,还要“从小教好”。1928年后他在上海办学期间,写了一首《学做人》,后被作为《工部局小学校歌》,其中将“爱国、爱人、爱学问”作为办学宗旨。
在西方现代教育家看来,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同时要学习做人的方法,即怎样在人群生活里生活。陶行知先生曾将他所倡导的“生活教育”学说诠释为“为了生活的教育”(Education for life)实际上,“做人”教育并不是一句空话,也与普通的“德育”教育不尽相同。“做人”除了思想品德教育之外,还应包括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控制环境,利用环境的能力,以及“优美的做人方法”(罗格语),不仅能够控制自然,并且能够享受自然。
陈鹤琴在“活教育”目的论中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将做“现代中国人”的条件定义为:(1)健全的身体;(2)建设和创造的能力;(3)合作的态度;(4)服务的精神;(5)世界的眼光。足以可见,老一辈新教育倡导者并不是要培养“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书呆子”,而是希望培养自动、自觉、自省的现代小公民。
在我们的学校里,应该怎样进行“德育”教育?或者,我们的“德育”教育能不能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我们的幼儿园是不是培养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说,“德育”应该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行动,而不仅是“宣传”与“说教”。不久前,杭州一所小学开展“德育”教育的题目:“好习惯造就好人生”。
从小不养成好的生活习惯,不培养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情绪,“德育”与“做人”也不会真正实现。
三、心理学原理与教育实践相融合
与国内同时期的其他教育家不同,陈鹤琴是公认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早期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家庭教育》、《智力测验法》、《测验概要》和晚年发表的《从一个儿童的绘画研究儿童心理》等著作,都是心理学研究的代表作。由此,他的早期儿童教育实践无一不具有心理学研究特征。他认识到:“儿童心理学是幼稚教育的基础”。(引自《幼稚教育之新趋势》,载《陈鹤琴全集》第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101页)。他运用儿童心理发展不同时期特点,运用户外活动、游戏、玩具和环境等儿童参与方式,在教师的指导及暗示下,对儿童产生刺激,丰富儿童经验。同时,他还强调包括来自社会、家庭、群体等外部环境对儿童产生的影响。 40年代时,他还提出一个著名的口号:“心理学具体化,教学法大众化”,前者是针对儿童具体的行为,后者则是使“做教师的、做家长的读了,都能了解,都能应用”。(参见《活教育的教学原则》,载《陈鹤琴全集》第五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065页)
近十多年来,大量国外心理学理论涌入中国,在幼教界不时掀起一阵阵“外国风”。然而,这些针对儿童个体研究,如脑科学等心理学、生理学研究理论,是不是真的如“舶来者”们说的那般神奇?能不能解决如“做人”这样的教育目标问题?能不能使我们的儿童们成为具有建设和创造能力的人?此外,可否解决许多先天不足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所见到的事实却是,这些科学研究成果却被用来成为“功利化”、“商业化”的招幌。
心理学研究应与教育实践相融合,使教育真正成为一门科学。
四、幼稚园课程学说
在陈鹤琴的课程学说中,所有的课程是连成一体的、相互贯通的。他曾提出“整个教学法”,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教儿童学。“这种教学法把各科功课打成一片,所学的功课是无规定时间学的;所用的教材是以故事或社会或自然为中心的,或是做出发点的;但是所用的故事或关于社会自然的材料,总以儿童的生活、儿童的心理为根据的。”(引自《整个教学法》,载《陈鹤琴全集》第二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65页)在鼓楼幼稚园的课程表中,当地的节气、自然物、社会上的风俗等都被作为课程内容,用“活动单元”组织起来,经预先设计后实施。如“端午节”包粽子;豆子成熟季节摘豆子等。每周教师们都要在一起研究下一周要做的工作。活动结束后,师生共同做总结。他主张“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陈鹤琴提出的课程原则:(1)用适应目前生活需要的方法,去达到将来生活中必会出现的事情;(2)所有的课程都要从人生实际生活与经验里选出来。(3)富于弹性的课程,可以适应不同个性的儿童。(4)所有课程允许重编,以适应本地的自然、社会情形。(5)非但要适应儿童目前的需要,尤其应该适应其他的新需要。
上世纪40年代初,陈鹤琴曾制定《五指活动实施大纲》,他的基本理念:“从儿童生活出发完成儿童完整的生活。”他主张,儿童生活中的五个方面,即儿童的健康活动、儿童的社会活动、儿童的科学活动、儿童的艺术活动、儿童的文学活动,如同人手掌上的五指,相互联系。
五、做中学、做中教、做中求进步
“从做中学”是杜威教育学说中的基本主张,也是陈鹤琴开发儿童智力的主要方式,他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去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叫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发现他自己的世界。”(引自《活教育的教学原则》,载《陈鹤琴全集》第五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066页)儿童通过动手、动脑等亲身体验、参与,获得直接经验。然而,陈鹤琴的“做中学”并不是放任儿童无目的地自由活动,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学习方式。不仅学生要在“做中学”,教师也要在“做中教”,师生共同在“做中求进步”。
六、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学说是陈鹤琴教育学说的组成部分,他认为儿童绘画的价值:(1)绘画可以表现儿童的美感;(2)绘画可以发展儿童的思想;(3)绘画可以增进儿童的知识;(4)绘画可以练习儿童的目力与手力。1956年12月,陈鹤琴根据这些保留下来儿子的绘画习作,作了《从一个儿童的绘画发展过程看儿童心理之发展》学术报告,其中有一条结论:“儿童绘画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是分不开的。”然而,现在许多幼儿园是否将儿童绘画列入课程呢,还是作为“特长班”,为少数儿童“作有偿教育”?
关于音乐,陈鹤琴认为:音乐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抒发情感的活动,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他有一段论述:“我们在教育上,就利用音乐来改善儿童的意志,陶冶儿童的情感,使儿童表现真实的自己,导向于真实性的发展。”(参见《儿童韵律及歌曲集》序言,载《陈鹤琴全集》第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第401页)
让儿童的生活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