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一个家族的兴衰起落来折射整个社会不同阶层生活状况的全息图卷:文学、饮食、音乐、戏曲、服饰、绘画、民风民俗、道德伦理等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在这里得到了集中展现,因之,对于文学、历史、艺术、社会等学科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百余年来,《红楼梦》的功能和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小说的特质,它带给后世的影响已使学者们对于《红楼梦》的研究,成为了一门与“甲骨学”和“敦煌学”并称的显学——红学,并常论常新,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学者们透过《红楼梦》来考量清朝社会的体制、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以此来展现小说中蕴含的异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文化“大世界”,并陆续有相关专著问世。然而,这些著作大都以“文、史、哲”等视角来展现《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鲜有以音乐的角度入手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而2007年6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孟凡玉新著《音乐家眼中的〈红楼梦〉》(以下称“孟著”),着实令笔者产生眼前一亮之感。
孟凡玉以一位有着严格的音乐技术训练、扎实的音乐理论修养和严谨的学术态度的音乐学者特有的学术视野、敏锐触觉和不懈努力,对《红楼梦》中所涉及到的音乐事象进行全面地梳理,使该书最终在其硕士论文《〈红楼梦〉中社会音乐传承的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脱胎而成。他通过音乐审美、乐人、歌唱文化、器乐文化、仪式音乐、音乐传承、音乐术语和典故、作者的音乐修养及对作品创作的影响、《红楼梦》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反哺等九个论题的分析研究,深入浅出、生动翔实地向读者阐释了《红楼梦》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红楼梦》中的音乐文化资料“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生活时代的音乐生活状况,是中国社会音乐文化图景的一个真实写照,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清代中国社会音乐状况的宝贵资料。”(该书第12页)而孟著则又是将这些分散于《红楼梦》各个角落的音乐资料进行层层分类、综合,进而专门进行探讨的学术著作。
通读过全书之后,笔者认为:该书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具有很强的知识普及性,无论是学科价值、论域广度、方法应用还是逻辑安排上,都具有突出的特点:
一、具有填补学科空白的学术价值
该书是建立在音乐学和红学两个学科基础之上的著作,是第一部较为系统地研究《红楼梦》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专著,在两个学科的研究中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它的出版也是两个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收获。
1.音乐视角
以音乐的角度,从历史的笔记、小说中寻找研究资料,这样的学术工作在音乐研究领域并不多见,即使有,也大多限于自己的研究取向引用书中的部分资料,而孟著则打破了这样的局面,在该书中不仅仅有《红楼梦》中音乐资料的汇总,更有对这些资料的进一步研究及思考,如果说《红楼梦》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艺术化的概括,那么孟著则可看作是对《红楼梦》音乐生活的注解。因此,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开创了音乐研究的新局面,填补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空白。作者对这部分音乐资料的收集整理、集中呈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拓展了清代社会音乐状况研究的史料来源,也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对当下的音乐研究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资料。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运用作曲技法来分析《红楼梦》的谋篇布局,及其表现手法与音乐本质之间的关联,最后提出“复调性表现手法”和“奏鸣体小说”两个概念。所谓“复调性表现手法”是指《红楼梦》是由宝黛爱情、四大家族兴衰、石头神话等多个相互关联、疏密相间的主题交织在一起的表现手法具有音乐的多旋律复调织体的特点;而“奏鸣体小说”,则是说《红楼梦》的写作在整体结构的安排中体现了近似于“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特点,证明了《红楼梦》小说所具有的音乐性,同时,也深刻揭示出《红楼梦》与一般小说在结构上的不同。
2.红学视角
笔者在开篇已提到,对《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已有诸多成果问世,但是作为其重要内容的音乐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从此角度来看,孟著无疑填补了红学研究的一个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仅从小说的品读而言,或许一般的读者会对《红楼梦》非常之熟悉,他能够详述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情经历、生活境遇,能够品味小说蕴含的苦辣酸甜、人情世态等等,但大部分读者因为缺乏一定的音乐知识,所以就会忽视小说中相关的丰富的音乐事象,而笔者认为,这种“忽视”的结果定会影响其对小说的全面理解。比如,透过音乐事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贾母、黛玉、宝玉和妙玉等人的音乐审美特点,进而加深对其人物性格的把握;可以看到小说中乐人的生存状况,进而分析出当时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小说中音乐事象的整体分析,使读者清晰地看到小说作者曹雪芹的音乐修养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使我们从音乐的世界里重新认识了曹雪芹。如果读者在读完孟著之后,会感叹:“《红楼梦》,好一个丰富的音乐世界”,那么,这也许就是孟著的另一层意义所在。
正如张庆善先生所言:“其成果(孟著)可以成为人们从更高层次认识《红楼梦》的阶梯,弥补传统红学中音乐研究的不足,使那些陌生的音乐字眼不再陌生,使小说中音乐描写的文化含义得到阐释和凸现。”(该书序1)
二、多元理论方法与资料的运用
该书另一个值得强调的特点是作者的多学科综合的学术理念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中国音乐史、音乐考古学、音乐文献学、民族音乐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多种新资料的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的使用在作者不同论题的论证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也是作者扎实的理论修养和严谨的学术品格的真实反映。笔者仅以其对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理论方法的运用为例简要说明。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乐人”和“仪式音乐”等新的理念受到学者的重视,在孟著中也体现到了对这些重要的学术理念的运用。
对乐人的研究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视角,因为人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创造者、参与者和实施者,也是音乐传承的主体,是我们认识音乐本质的重要视角。因此,孟著中专列一章内容,从“乐人概念及乐人研究的意义”、“《红楼梦》中的乐人概况”和“《红楼梦》中的乐人社会状况分析”三个方面对小说中的乐人进行研究,以此加深读者对小说的理解。《红楼梦》中支撑其音乐大厦的主导力量是乐人,他们存在于歌唱、演奏、舞蹈、曲艺和戏曲等多种音乐形式之中,孟凡玉通过对小说中乐人活动方式、生活经历、学艺历程、社会关系及地位的研究揭示了音乐文化的本质、社会的音乐观念、乐人的行为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以及乐人与其供养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为音乐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通过对这一特殊群体的集中呈现向读者们揭示了小说成书的社会背景。
在论述“乐人”的过程中,作者还运用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研究中梅利亚姆的“梅氏三角模式”和蒂莫西·瑞斯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新模式①作为自己研究的理论补充。
关于仪式音乐的研究,也是近年来民族音乐学关注的重点。仪式音乐形成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传统,并依存、归属和受制于其社会和文化传统。通过对不同仪式及其用乐进行研究,是我们探讨仪式音乐与仪式、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互动关系,以及揭示不同仪式音乐存在的维系机制和文化功能的主要手段。
在孟著中,作者将视角集中在了小说中体现的“祭祖仪式”、“驱邪仪式”、“丧葬仪式”和“贺庆仪式”等四种仪式的音乐上,通过古今史料对比、中外理论并置,展开了一幅清朝社会音乐活动的画卷,使得仪式音乐所依存的社会文化背景跃然纸上。
另外,作者在乐器分类方法的选择上,也体现了对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的借用:不仅运用了中国现行乐器“吹、拉、弹、打”的四分法和古代的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还运用了西方通行的“霍—萨体系”,即“体鸣、膜鸣、弦鸣、气鸣”的分类法,使读者在了解小说中用乐情况的同时对当前存在的主要乐器分类法有了大概的了解。
可以说,在多元理论方法和资料的运用上,作者旁征博引,为其著作中诸多观点的阐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史为鉴关照当下
对于历史史料的整理、研究,其意义在于以史为鉴、关照当下,孟凡玉在对《红楼梦》中音乐资料进行研究,关注音乐文化对小说的帮衬作用的同时,也关注到了《红楼梦》对其后的音乐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自己的研究应达到的现实意义。
作者在“《红楼梦》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反哺”一章中,从戏曲、曲艺、歌曲和器乐的历史发展中,在剧本创作方面以《红楼梦》对题材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凸现了小说对后世音乐文化的反哺功能,认为这种反哺正是音乐文化同小说之间互动关系的一种表现:“中国传统音乐滋养《红楼梦》的过程在《红楼梦》创作完成时已告结束,但是,《红楼梦》反哺中国音乐的过程永远也不会终止。”(孟凡玉2007:287)在讲述小说对后世歌曲和器乐的创作时,作者以电视剧《红楼梦》及其音乐创作所取得巨大成就来举例说明小说的反哺功能,同时也提到,电视剧里的一系列歌曲作品又被原作曲者改编成了器乐形式的《红楼梦组曲》,包括《叹红楼》、《晴文曲》、《大出殡》、《刘姥姥》、《宝黛情》、《上元节》、《分骨肉》和《葬花吟》等8首。
作者对当下的关注,还包括他对音乐教育的反思。他对《红楼梦》中音乐传承方式与家庭、社会等多个因素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梳理了音乐传承方式的文化脉络及其内在丰富的文化内涵,并认为它对于当下的音乐教育的启示是:“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强调整个社会音乐传承语境的重要性,重视音乐传承的整体性,高度重视社会音乐传承,营造良好的社会音乐传承语境。”(该书第228页)
四、多种辅助手段的运用
该书中除了上述几个突出的特点外,在写作中还运用了多种辅助性手段如:乐谱、表格、图片等来丰富书的内容,每一个表格都是作者对某一项数据严谨考察的结果、每一张图片都是对相应内容的解释或说明,从而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虽是一部洋洋30万言的学术性专著,但读起来轻快流畅、丝毫不觉干涩。
首先是表格的运用:在第四章中,作者用表格的形式,将小说中出现的所有乐器“包括正式场合出场亮相并演奏的乐器,也包括作者叙述中提及、书中人物言谈中提及、诗词中提及的那些明确指乐器但并未出场亮相的乐器”和出现的总次数、出现的章回以及在每回中出现的次数次全部整理下来,由此足以见作者细致认真之态度。
其次,书中对于音乐考古学及文献学理论方法的借用中,最重要的表现是运用大量的考古突出的实物图片作为其研究举证、说明。比如在论述“《红楼梦》与中国鼓文化”时,不仅有对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资料和图片的引用,更有考古资料如“汉画像中的投壶场面(图40)”、“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木鼍鼓(图43)”和“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图44)”等图片的运用。
此外,作者在每一章的正文之前所安排的约有百言的内容梗概,则在使读者阅读某一章时能够建立对该章的初步印象方面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
总之,笔者对孟著的综合分析,应该说都是基于如此的印象:一个建立在音乐学和红学两学科基础上的《音乐家眼中的〈红楼梦〉》一书,完成了对小说《红楼梦》的又一次全面解读,展现了“一部传世名著”中蕴藏的“一方音乐世界”,更阐述了两者之间密切的联系,它是一本音乐学和其他学科交叉研究以及音乐史、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成果,该书所体现的诸多特点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① 此两种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可见孟著中相关概述。
赵 倩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百余年来,《红楼梦》的功能和意义,已远远超越了小说的特质,它带给后世的影响已使学者们对于《红楼梦》的研究,成为了一门与“甲骨学”和“敦煌学”并称的显学——红学,并常论常新,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学者们透过《红楼梦》来考量清朝社会的体制、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以此来展现小说中蕴含的异彩纷呈的中国传统文化“大世界”,并陆续有相关专著问世。然而,这些著作大都以“文、史、哲”等视角来展现《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鲜有以音乐的角度入手的,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而2007年6月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孟凡玉新著《音乐家眼中的〈红楼梦〉》(以下称“孟著”),着实令笔者产生眼前一亮之感。
孟凡玉以一位有着严格的音乐技术训练、扎实的音乐理论修养和严谨的学术态度的音乐学者特有的学术视野、敏锐触觉和不懈努力,对《红楼梦》中所涉及到的音乐事象进行全面地梳理,使该书最终在其硕士论文《〈红楼梦〉中社会音乐传承的考察与研究》的基础上脱胎而成。他通过音乐审美、乐人、歌唱文化、器乐文化、仪式音乐、音乐传承、音乐术语和典故、作者的音乐修养及对作品创作的影响、《红楼梦》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反哺等九个论题的分析研究,深入浅出、生动翔实地向读者阐释了《红楼梦》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红楼梦》中的音乐文化资料“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作者生活时代的音乐生活状况,是中国社会音乐文化图景的一个真实写照,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清代中国社会音乐状况的宝贵资料。”(该书第12页)而孟著则又是将这些分散于《红楼梦》各个角落的音乐资料进行层层分类、综合,进而专门进行探讨的学术著作。
通读过全书之后,笔者认为:该书既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又具有很强的知识普及性,无论是学科价值、论域广度、方法应用还是逻辑安排上,都具有突出的特点:
一、具有填补学科空白的学术价值
该书是建立在音乐学和红学两个学科基础之上的著作,是第一部较为系统地研究《红楼梦》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专著,在两个学科的研究中都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它的出版也是两个学科领域中的重要收获。
1.音乐视角
以音乐的角度,从历史的笔记、小说中寻找研究资料,这样的学术工作在音乐研究领域并不多见,即使有,也大多限于自己的研究取向引用书中的部分资料,而孟著则打破了这样的局面,在该书中不仅仅有《红楼梦》中音乐资料的汇总,更有对这些资料的进一步研究及思考,如果说《红楼梦》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艺术化的概括,那么孟著则可看作是对《红楼梦》音乐生活的注解。因此,该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开创了音乐研究的新局面,填补了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空白。作者对这部分音乐资料的收集整理、集中呈现,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它拓展了清代社会音乐状况研究的史料来源,也丰富了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对当下的音乐研究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资料。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运用作曲技法来分析《红楼梦》的谋篇布局,及其表现手法与音乐本质之间的关联,最后提出“复调性表现手法”和“奏鸣体小说”两个概念。所谓“复调性表现手法”是指《红楼梦》是由宝黛爱情、四大家族兴衰、石头神话等多个相互关联、疏密相间的主题交织在一起的表现手法具有音乐的多旋律复调织体的特点;而“奏鸣体小说”,则是说《红楼梦》的写作在整体结构的安排中体现了近似于“奏鸣曲式”(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的特点,证明了《红楼梦》小说所具有的音乐性,同时,也深刻揭示出《红楼梦》与一般小说在结构上的不同。
2.红学视角
笔者在开篇已提到,对《红楼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已有诸多成果问世,但是作为其重要内容的音乐文化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所以,从此角度来看,孟著无疑填补了红学研究的一个空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仅从小说的品读而言,或许一般的读者会对《红楼梦》非常之熟悉,他能够详述每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感情经历、生活境遇,能够品味小说蕴含的苦辣酸甜、人情世态等等,但大部分读者因为缺乏一定的音乐知识,所以就会忽视小说中相关的丰富的音乐事象,而笔者认为,这种“忽视”的结果定会影响其对小说的全面理解。比如,透过音乐事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贾母、黛玉、宝玉和妙玉等人的音乐审美特点,进而加深对其人物性格的把握;可以看到小说中乐人的生存状况,进而分析出当时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小说中音乐事象的整体分析,使读者清晰地看到小说作者曹雪芹的音乐修养及其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使我们从音乐的世界里重新认识了曹雪芹。如果读者在读完孟著之后,会感叹:“《红楼梦》,好一个丰富的音乐世界”,那么,这也许就是孟著的另一层意义所在。
正如张庆善先生所言:“其成果(孟著)可以成为人们从更高层次认识《红楼梦》的阶梯,弥补传统红学中音乐研究的不足,使那些陌生的音乐字眼不再陌生,使小说中音乐描写的文化含义得到阐释和凸现。”(该书序1)
二、多元理论方法与资料的运用
该书另一个值得强调的特点是作者的多学科综合的学术理念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对中国音乐史、音乐考古学、音乐文献学、民族音乐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多种新资料的应用,这些理论方法的使用在作者不同论题的论证中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也是作者扎实的理论修养和严谨的学术品格的真实反映。笔者仅以其对民族音乐学的相关理论方法的运用为例简要说明。
在民族音乐学研究领域,“乐人”和“仪式音乐”等新的理念受到学者的重视,在孟著中也体现到了对这些重要的学术理念的运用。
对乐人的研究是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视角,因为人是一切音乐活动的创造者、参与者和实施者,也是音乐传承的主体,是我们认识音乐本质的重要视角。因此,孟著中专列一章内容,从“乐人概念及乐人研究的意义”、“《红楼梦》中的乐人概况”和“《红楼梦》中的乐人社会状况分析”三个方面对小说中的乐人进行研究,以此加深读者对小说的理解。《红楼梦》中支撑其音乐大厦的主导力量是乐人,他们存在于歌唱、演奏、舞蹈、曲艺和戏曲等多种音乐形式之中,孟凡玉通过对小说中乐人活动方式、生活经历、学艺历程、社会关系及地位的研究揭示了音乐文化的本质、社会的音乐观念、乐人的行为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以及乐人与其供养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为音乐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通过对这一特殊群体的集中呈现向读者们揭示了小说成书的社会背景。
在论述“乐人”的过程中,作者还运用了西方民族音乐学研究中梅利亚姆的“梅氏三角模式”和蒂莫西·瑞斯的民族音乐学研究新模式①作为自己研究的理论补充。
关于仪式音乐的研究,也是近年来民族音乐学关注的重点。仪式音乐形成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传统,并依存、归属和受制于其社会和文化传统。通过对不同仪式及其用乐进行研究,是我们探讨仪式音乐与仪式、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互动关系,以及揭示不同仪式音乐存在的维系机制和文化功能的主要手段。
在孟著中,作者将视角集中在了小说中体现的“祭祖仪式”、“驱邪仪式”、“丧葬仪式”和“贺庆仪式”等四种仪式的音乐上,通过古今史料对比、中外理论并置,展开了一幅清朝社会音乐活动的画卷,使得仪式音乐所依存的社会文化背景跃然纸上。
另外,作者在乐器分类方法的选择上,也体现了对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的借用:不仅运用了中国现行乐器“吹、拉、弹、打”的四分法和古代的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还运用了西方通行的“霍—萨体系”,即“体鸣、膜鸣、弦鸣、气鸣”的分类法,使读者在了解小说中用乐情况的同时对当前存在的主要乐器分类法有了大概的了解。
可以说,在多元理论方法和资料的运用上,作者旁征博引,为其著作中诸多观点的阐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以史为鉴关照当下
对于历史史料的整理、研究,其意义在于以史为鉴、关照当下,孟凡玉在对《红楼梦》中音乐资料进行研究,关注音乐文化对小说的帮衬作用的同时,也关注到了《红楼梦》对其后的音乐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自己的研究应达到的现实意义。
作者在“《红楼梦》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反哺”一章中,从戏曲、曲艺、歌曲和器乐的历史发展中,在剧本创作方面以《红楼梦》对题材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凸现了小说对后世音乐文化的反哺功能,认为这种反哺正是音乐文化同小说之间互动关系的一种表现:“中国传统音乐滋养《红楼梦》的过程在《红楼梦》创作完成时已告结束,但是,《红楼梦》反哺中国音乐的过程永远也不会终止。”(孟凡玉2007:287)在讲述小说对后世歌曲和器乐的创作时,作者以电视剧《红楼梦》及其音乐创作所取得巨大成就来举例说明小说的反哺功能,同时也提到,电视剧里的一系列歌曲作品又被原作曲者改编成了器乐形式的《红楼梦组曲》,包括《叹红楼》、《晴文曲》、《大出殡》、《刘姥姥》、《宝黛情》、《上元节》、《分骨肉》和《葬花吟》等8首。
作者对当下的关注,还包括他对音乐教育的反思。他对《红楼梦》中音乐传承方式与家庭、社会等多个因素之间关系进行研究,梳理了音乐传承方式的文化脉络及其内在丰富的文化内涵,并认为它对于当下的音乐教育的启示是:“学校、家庭、社会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应该强调整个社会音乐传承语境的重要性,重视音乐传承的整体性,高度重视社会音乐传承,营造良好的社会音乐传承语境。”(该书第228页)
四、多种辅助手段的运用
该书中除了上述几个突出的特点外,在写作中还运用了多种辅助性手段如:乐谱、表格、图片等来丰富书的内容,每一个表格都是作者对某一项数据严谨考察的结果、每一张图片都是对相应内容的解释或说明,从而使得全书的可读性和实用性大大增强,虽是一部洋洋30万言的学术性专著,但读起来轻快流畅、丝毫不觉干涩。
首先是表格的运用:在第四章中,作者用表格的形式,将小说中出现的所有乐器“包括正式场合出场亮相并演奏的乐器,也包括作者叙述中提及、书中人物言谈中提及、诗词中提及的那些明确指乐器但并未出场亮相的乐器”和出现的总次数、出现的章回以及在每回中出现的次数次全部整理下来,由此足以见作者细致认真之态度。
其次,书中对于音乐考古学及文献学理论方法的借用中,最重要的表现是运用大量的考古突出的实物图片作为其研究举证、说明。比如在论述“《红楼梦》与中国鼓文化”时,不仅有对中国古代音乐文献资料和图片的引用,更有考古资料如“汉画像中的投壶场面(图40)”、“山西襄汾陶寺出土的木鼍鼓(图43)”和“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图44)”等图片的运用。
此外,作者在每一章的正文之前所安排的约有百言的内容梗概,则在使读者阅读某一章时能够建立对该章的初步印象方面起
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不能不说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安排。
总之,笔者对孟著的综合分析,应该说都是基于如此的印象:一个建立在音乐学和红学两学科基础上的《音乐家眼中的〈红楼梦〉》一书,完成了对小说《红楼梦》的又一次全面解读,展现了“一部传世名著”中蕴藏的“一方音乐世界”,更阐述了两者之间密切的联系,它是一本音乐学和其他学科交叉研究以及音乐史、民族音乐学研究的成果,该书所体现的诸多特点也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
① 此两种民族音乐学研究模式可见孟著中相关概述。
赵 倩 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届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