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简爱》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重视,既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简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分别是在盖兹海德(舅妈家) ,劳沃德(慈善学校) ,桑菲尔德(男主人公家)度过。从这三个相继转换的阶段可以感受到简爱受压抑的情感和矛盾复杂的个性。
关键词:简爱女性作家女性主义;压抑
一、引言
《简爱》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重视,既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传统的评论往往过于简单,草率。要么加以边缘化,让其游离于中心之外,用于铺垫和陪衬中心人物之用,要么加以妖魔化,对其贴上诸如恶魔,吸血鬼等一个个十恶不赦的标签。在小说的整体结构和人物形象的构成后面,原来有着作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创作意图在引导,这作家的主题意识是值得深入探索的。本文仅从女性主义角度切入, 压抑的女性作家,以及她所创作的受压抑的女性角色内心深处,是隐藏在她们内心深处愤怒的火焰,是她们一直想压抑的另一个凶悍隐秘的自我!
二、受压抑的女性角色
女性作家在奋笔疾书时,也毫不吝惜地把自己受压抑的思想感情和复杂的人格心理倾注在女主人公的灵魂和鲜明的个性里,使主人公简爱也有了复杂矛盾的性格。这种冲突从她童年时期就开始,一直贯穿小说的始终。简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分别是在盖兹海德(舅妈家) ,劳沃德(慈善学校) ,桑菲尔德(男主人公家)度过。从这三个相继转换的阶段可以感受到简爱受压抑的情感和矛盾复杂的个性。
1. 童年时期
全书的前九章描写的都是简的童年。从一开始,我们认为简爱的社会定位就很模糊。一个贫穷的孤儿寄养在亲戚家里,简爱与里德家里的人格格不入。约翰·里德不允许简爱碰他们的书,暗示了他们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简爱来自下层社会,她无权与富裕的亲戚平起平坐。在盖茨海德府,简爱是童话里的灰姑娘,弱小,丑陋,怪僻,胆小,任人摆布,是个没有明确地位和身份的小家伙。一切力量都压迫她,残害她的天性,扼杀她的成长。十岁的孩子有着同龄人少有的隐忍。幼年的简内心囚禁着饥饿感,反叛和愤怒: “我为什么老受折磨,老受欺骗,老挨骂,一辈子也翻不了身? 我为什么从来得不到别人的欢心? 为什么我竭力讨人喜欢也没有用?”这段独自让人感受到她的生存环境充满着冷酷和敌意,最终有一种更大的内心愤怒把她肉体所承受的痛苦压倒,她开始了反抗。同时从这段独白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简在童年时就已经形成的复杂性格。一方面她压抑着自己的委屈和愤怒,想融入自己的生存环境,试图想“讨别人欢心”。另一方面她仇恨自己的生存环境,因为在那里她老受折磨,老挨骂。有一幕童年景象像烙印般烧灼在简的心版上:她的第一次反抗。在绝望的挣扎中,她,一向受欺压,忍辱负重的小贱民,胆敢跟比她高大得多的约翰少爷拼命对抗起来,最后受
到无情的惩罚:她被拖上楼去,禁闭在一间阴森可怕的红房子里,她卑微的身份使得她无处控诉,只能忍气吞声,请求别人原谅。这段童年阴影使得她从小就种下仇恨愤怒的种子,以致于到她成年以后,这段梦魇还时不时困扰着她,桑菲尔德庄园那幽灵般的疯女人的嚎叫可以看成是简爱内心焦灼愤怒的体现,在阴暗阁楼里禁闭的疯女人仿佛当年幼小的她内心的呐喊和控诉。从一个侧面深化了简爱性格的复杂性。
2. 少年时期
简爱的少年时期是在劳沃德学校度过的,在这所学校她接受的是正统教育。在西方教育中,基督教及其圣经是重要的一部分,基督教教义要求人们要“爱仇敌,隐忍”。对于在基督教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人来说,基督教义深深的印在他们的脑海中,成为他们思想构成的一部分。简爱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成长的,深受其影响。例如在学校,当简爱因成绩优秀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羡慕时,她就激动地脱口引用圣经说:“吃青草,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这就带有鲜明的基督教意味。而且在这所慈善学校,布洛克尔赫斯特以上帝的名义行恶,竭尽伪善恶劣之能事,以“吃苦,耐劳,克己”的校训折磨孤女们,并公开将简爱宣布为 “被上帝摒弃的人”。简,这位可怜无助的女孩,从肉体和精神都备受压抑和摧残。然而主人公并不甘心听命于上帝的
安排,屈从于传统的教义,做命运逆来顺受的羔羊。当她受到不平等待遇时,她对海伦说:“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应该狠狠回击。”“狠狠回击”与耶稣有关“爱仇敌,隐忍”的训诫大相径庭,所以又有着浓厚的反基督教色彩。简爱就是这样在隐忍和反抗中继续成长。作品中浓厚的反基督教色彩在桑菲尔德庄园熊熊燃烧的大火中是那样绚烂夺目,充分展现了在反抗荒谬的世界和人生中,简爱的勇敢和顽强。
3. 青年时期
简在桑菲尔德度过青年时期,在这里,她遇上了自己一生的爱人———罗彻斯特,简作为一个受过正统教育的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传统中,男性是她精神世界的“父亲”,她不能不受其制约,并向其表示依恋和忠诚,成为他的 “骨中之骨,肉中之肉”。但是罗彻斯特的爱情附有某种让__人感到恩赐的压迫,缺乏对爱人的尊重。他对简爱的爱情是居高临下的,男人霸权的! 他可以在不让简爱知情的情况下,随意决定结婚的时间,用漂亮的衣饰来包装简爱。但是在简爱看来,爱不仅是相知,还需要平等。因而除了人格力量之外,一无所有的简爱,无法接受物质方面的大量恩赐,她的爱的心灵时时感到不垠重负。对于一个没有陪嫁的女人,一座豪华的庄园就是男权主义的庞大象征,无怪在举行婚礼的前夕,这座庄园在简的梦幻里成了凄凉的废墟。这种远离
爱心的潜在愿望反映了她在男性统治下受压抑的人格和精神,以致于终于在沉默中爆发,她的潜在愿望后来假疯女人伯莎之手得以实现。这个疯女人放的一把烈火,把象征夫权
三、总结
古往今来的一切都证明,沒有独立人格与经济基础的妇女,都难以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取得与男人平等的地位和权利。爱情是值得追求的,但是自由却更可贵。夏洛特有足够的理性认识这一点,并在作品中传达出这种穿越厚重时间和精神的实质。
参考文献:
[ 1 ] Sandra Gilbertg Susan Gubar. TheMadwoman in the At2tic: the woman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 - century literary imagi- na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 2 ]Blamires, Harry. The Victorian Age of L iterature. Lon- don: Longman group UK L td, 1988
[ 3 ] 朱虹. 禁闭在“角色”里的疯女人[ J ]. 外国文学评论, 1988.
[ 4 ]吴富恒. 外国著名文学家评传[M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
关键词:简爱女性作家女性主义;压抑
一、引言
《简爱》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重视,既揭示了深刻的社会主题,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全新的女性形象。传统的评论往往过于简单,草率。要么加以边缘化,让其游离于中心之外,用于铺垫和陪衬中心人物之用,要么加以妖魔化,对其贴上诸如恶魔,吸血鬼等一个个十恶不赦的标签。在小说的整体结构和人物形象的构成后面,原来有着作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创作意图在引导,这作家的主题意识是值得深入探索的。本文仅从女性主义角度切入, 压抑的女性作家,以及她所创作的受压抑的女性角色内心深处,是隐藏在她们内心深处愤怒的火焰,是她们一直想压抑的另一个凶悍隐秘的自我!
二、受压抑的女性角色
女性作家在奋笔疾书时,也毫不吝惜地把自己受压抑的思想感情和复杂的人格心理倾注在女主人公的灵魂和鲜明的个性里,使主人公简爱也有了复杂矛盾的性格。这种冲突从她童年时期就开始,一直贯穿小说的始终。简的童年,少年,青年时期分别是在盖兹海德(舅妈家) ,劳沃德(慈善学校) ,桑菲尔德(男主人公家)度过。从这三个相继转换的阶段可以感受到简爱受压抑的情感和矛盾复杂的个性。
1. 童年时期
全书的前九章描写的都是简的童年。从一开始,我们认为简爱的社会定位就很模糊。一个贫穷的孤儿寄养在亲戚家里,简爱与里德家里的人格格不入。约翰·里德不允许简爱碰他们的书,暗示了他们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阶层,简爱来自下层社会,她无权与富裕的亲戚平起平坐。在盖茨海德府,简爱是童话里的灰姑娘,弱小,丑陋,怪僻,胆小,任人摆布,是个没有明确地位和身份的小家伙。一切力量都压迫她,残害她的天性,扼杀她的成长。十岁的孩子有着同龄人少有的隐忍。幼年的简内心囚禁着饥饿感,反叛和愤怒: “我为什么老受折磨,老受欺骗,老挨骂,一辈子也翻不了身? 我为什么从来得不到别人的欢心? 为什么我竭力讨人喜欢也没有用?”这段独自让人感受到她的生存环境充满着冷酷和敌意,最终有一种更大的内心愤怒把她肉体所承受的痛苦压倒,她开始了反抗。同时从这段独白中,我们也能感受到简在童年时就已经形成的复杂性格。一方面她压抑着自己的委屈和愤怒,想融入自己的生存环境,试图想“讨别人欢心”。另一方面她仇恨自己的生存环境,因为在那里她老受折磨,老挨骂。有一幕童年景象像烙印般烧灼在简的心版上:她的第一次反抗。在绝望的挣扎中,她,一向受欺压,忍辱负重的小贱民,胆敢跟比她高大得多的约翰少爷拼命对抗起来,最后受
到无情的惩罚:她被拖上楼去,禁闭在一间阴森可怕的红房子里,她卑微的身份使得她无处控诉,只能忍气吞声,请求别人原谅。这段童年阴影使得她从小就种下仇恨愤怒的种子,以致于到她成年以后,这段梦魇还时不时困扰着她,桑菲尔德庄园那幽灵般的疯女人的嚎叫可以看成是简爱内心焦灼愤怒的体现,在阴暗阁楼里禁闭的疯女人仿佛当年幼小的她内心的呐喊和控诉。从一个侧面深化了简爱性格的复杂性。
2. 少年时期
简爱的少年时期是在劳沃德学校度过的,在这所学校她接受的是正统教育。在西方教育中,基督教及其圣经是重要的一部分,基督教教义要求人们要“爱仇敌,隐忍”。对于在基督教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人来说,基督教义深深的印在他们的脑海中,成为他们思想构成的一部分。简爱就是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中成长的,深受其影响。例如在学校,当简爱因成绩优秀得到老师的夸奖和同学的羡慕时,她就激动地脱口引用圣经说:“吃青草,彼此相爱,强如吃肥牛,彼此相恨。”这就带有鲜明的基督教意味。而且在这所慈善学校,布洛克尔赫斯特以上帝的名义行恶,竭尽伪善恶劣之能事,以“吃苦,耐劳,克己”的校训折磨孤女们,并公开将简爱宣布为 “被上帝摒弃的人”。简,这位可怜无助的女孩,从肉体和精神都备受压抑和摧残。然而主人公并不甘心听命于上帝的
安排,屈从于传统的教义,做命运逆来顺受的羔羊。当她受到不平等待遇时,她对海伦说:“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应该狠狠回击。”“狠狠回击”与耶稣有关“爱仇敌,隐忍”的训诫大相径庭,所以又有着浓厚的反基督教色彩。简爱就是这样在隐忍和反抗中继续成长。作品中浓厚的反基督教色彩在桑菲尔德庄园熊熊燃烧的大火中是那样绚烂夺目,充分展现了在反抗荒谬的世界和人生中,简爱的勇敢和顽强。
3. 青年时期
简在桑菲尔德度过青年时期,在这里,她遇上了自己一生的爱人———罗彻斯特,简作为一个受过正统教育的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化传统中,男性是她精神世界的“父亲”,她不能不受其制约,并向其表示依恋和忠诚,成为他的 “骨中之骨,肉中之肉”。但是罗彻斯特的爱情附有某种让__人感到恩赐的压迫,缺乏对爱人的尊重。他对简爱的爱情是居高临下的,男人霸权的! 他可以在不让简爱知情的情况下,随意决定结婚的时间,用漂亮的衣饰来包装简爱。但是在简爱看来,爱不仅是相知,还需要平等。因而除了人格力量之外,一无所有的简爱,无法接受物质方面的大量恩赐,她的爱的心灵时时感到不垠重负。对于一个没有陪嫁的女人,一座豪华的庄园就是男权主义的庞大象征,无怪在举行婚礼的前夕,这座庄园在简的梦幻里成了凄凉的废墟。这种远离
爱心的潜在愿望反映了她在男性统治下受压抑的人格和精神,以致于终于在沉默中爆发,她的潜在愿望后来假疯女人伯莎之手得以实现。这个疯女人放的一把烈火,把象征夫权
三、总结
古往今来的一切都证明,沒有独立人格与经济基础的妇女,都难以在婚姻和家庭生活中取得与男人平等的地位和权利。爱情是值得追求的,但是自由却更可贵。夏洛特有足够的理性认识这一点,并在作品中传达出这种穿越厚重时间和精神的实质。
参考文献:
[ 1 ] Sandra Gilbertg Susan Gubar. TheMadwoman in the At2tic: the woman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 - century literary imagi- na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9)
[ 2 ]Blamires, Harry. The Victorian Age of L iterature. Lon- don: Longman group UK L td, 1988
[ 3 ] 朱虹. 禁闭在“角色”里的疯女人[ J ]. 外国文学评论, 1988.
[ 4 ]吴富恒. 外国著名文学家评传[M ].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