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花开的声音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freedom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个性鲜明,对一切新生事物都怀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由于受生活环境的影响,不少學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漠不关心,对社会更是缺少一份责任。说穿了,就是这些学生缺乏公民意识。近年来,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我一直积极探索阅读教学与公民教育有机结合的新路。这里,仅以《艾滋病小斗士》一文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艾滋病小斗士》是苏教版国标本五上的一篇课文。初读课文,恩科西对生命的无比热爱、对别人的无限关爱、对社会问题的极度关注,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我觉得恩科西身上透射出来的精神就是现代公民精神,与其说他是艾滋病小斗士,不如说他是模范小公民。于是,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有意识地进行了公民教育的渗透。
  一、想象画面——感知生命权
  恩科西一出生就携带艾滋病病毒,后来母亲又去世了,他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孤儿,幸好一位白人妇女收养了他。艾滋病是不治之症,携带这种病毒的婴儿存活的时间往往很短,但是恩科西却顽强地活了下来,并且一直挺到了上学的年龄。恩科西为什么会创造生命的奇迹?课文中只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他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不是悲观消沉,而是开始学习怎样坦然地面对生活,面对可怕的艾滋病。”恩科西如何与病魔作斗争的,如何维护生命的尊严的,课文中没有具体描述。为了让人物形象变得鲜活起来,让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引导学生去想象一幅幅画面。在启发想象之前,我进行了适当的铺垫:“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恩科西表现得非常镇定,他坦然地面对生活,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他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在学校里,没有人愿意和他同坐,没有人愿意和他说话,没有人愿意和他嬉戏,他——;在大街上,人们对他指指点点,像躲避瘟神一样离他远远的,他——;一天夜里,他高烧不止,通体滚烫,他——;一次放学后,他突然感到呼吸急促,四肢无力,终于跌倒在路旁,他——”在语言情境的暗示之下,学生们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想象出了一幅幅生动感人的画面。在对画面的描述当中,恩科西乐观向上、顽强不屈、热爱生命的精神已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心中。
  生命权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懂得捍卫自己的生命、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方能堂堂正正地自立于社会。恩科西就是这样一个顶天立地的小小男子汉!
  二、聆听声音——领悟责任感
  “恩科西一边顽强地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关心和他一样患病的儿童。”关于第二个方面,课文写得较为具体,叙述了恩科西两次出席国际性艾滋病会议的情景,并且着重描写了他在会上发出的声音:
  “要接受和爱护艾滋病人,尤其要关心患病的妇女和儿童。”
  “我希望政府向携带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艾滋病药物,使她们不再把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孩子。”
  “人们不应该对艾滋病人另眼相看,我们需要关爱,拥抱艾滋病儿童是不会被传染的。”
  这声音是纤弱的、稚嫩的,但却振聋发聩、撼人心魄!一个稚气未脱、身患绝症的孩子在明知自己性命难保的情况下,却还想着去关爱他人,却还想着去尽一个小公民的责任。这是多么难得呀!再看看我们当今的社会,当一个公共危机发生时,我们能听到几个公民个人的声音?我们又能听到几个孩子个人的声音?
  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设计了三个步骤:1. 初读发言内容,了解恩科西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这些声音的。2. 再读发言内容,思考恩科西为什么要发出这些声音。3. 三读发言内容,讨论恩科西的声音为什么“震撼了参加会议的各国代表的心灵”。这三个环节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一次又一次的思索,聆听的不仅仅是恩科西口中发出的声音,而是他生命之花绽放的声音。
  关注社会,关心他人,是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恩科西发出的是一个公民对社会的呐喊,对人类的呼吁,是正义之声、动人心魄之声!
  三、抒发感言——深化公民观
  学完全文,学生心潮起伏,感动不已。此时,我布置学生通读全文,在头脑中再现恩科西与病魔抗争的画面,再次聆听恩科西发自内心的声音,然后引导他们讨论:恩科西身上有哪些地方令你感动?他能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小公民?最后,我要求学生为恩科西撰写颁奖词——假如恩科西被评为“2001年感动世界人物”,你会用怎样的语言来评价他?结果,学生写出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话语:
  “他的生命像流星那样短暂,但他顽强不屈的精神却像天地那样永恒!”
  “恩科西,一个艾滋病小斗士,以自己的经历唤起了无数人对艾滋病的关注,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说明了自己是一个强者!”
  “面对疾病,他顽强抗争!面对世俗,他大声疾呼!他是艾滋病小斗士,他是全社会公民的榜样!”
  ……
  可想而知,学生在撰写、抒发感言的过程中,心灵会受到洗礼,公民意识会得到唤醒,恩科西将会成为他们心目中伟大的英雄,恩科西的精神将会永远激励着他们前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苏教版小语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诚实与信任》 《船长》 《最后的姿势》等),彰显着社会道德法则,教师在教学中相机渗透,巧妙引导,对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将会大有裨益。
  (作者单位:如皋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其他文献
在童话故事教学中,把握文体的特点,创设情境,引导低年级学生想象着穿行于文本之中,是必不可少的过程,它能促进理解,加深感受,赢得情感共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笔者试以《会走路的树》为例,谈谈怎样引导学生以想象的方式把握文本,学习语言文字的。  一、在识记生字时引导想象  汉字是一种形意结合的表意文字,有的“因義构形”,有的“因形表意”。激发学生在想象中识字,不仅能使识字教学兴趣盎然,更能使学生主动发现
期刊
体验、感受古诗的语言,把握、理解古诗的内容,认知、体会古诗的思维,是阅读古诗选定精思着力点的基本方向和归宿。  古诗语言的体验、感受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体验、把控古诗语言的语调、节奏、韵律,感受古诗语言的音乐感。关于这一点,上篇已经谈及了方方面面的诸多问题;接下来专述感受、把控古诗语言的特性和内涵的两个问题。  一、感受、把控古诗语言的特性  古诗语言是表达诗意的重要构件,其特性的要求有五条:一是
期刊
支架:让想象贴地飞行  儿童是天生的想象家。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从小学低年级开始,以想象为主的《彩虹》等课文伴随着他们一路成长。与此同时,如“摆玩具,编童话故事”等想象习作的练习也同步进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对想象习作也有目标要求。实际教学中,学生的想象力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思维的灵活性逐渐僵化,想象内容的丰富性走向萎缩,想象角度的新颖性弱化。苏教版五下《习作七》中要求学生面对浩
期刊
日前,应名师工作室之邀,参加“核心素养理念下的教学内容的选择”主题研讨活动,我上了一堂课,课题是苏教版五年级的《黄鹤楼送别》。  研读教材时,我也参考了其他同题优秀课例,发现即便是获全国一等奖的赛课实录,都是抓住依依惜别体会课文呈现的浓浓的友情。但我总觉隔了一层。反复研读课文,我觉得课文反映依依惜别之情与众不同的地方是“藏”,是一种复杂的欲说还休的感情。情至深处,无法言说,最后只能借一江春水,寄托
期刊
【教学设计】  一、回忆《推敲》,导入新课  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有很多千古名篇名句,诗人们创作诗歌时特别严谨认真,斟酌文字,所以有“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之说。大家还记得著名的古代大诗人贾岛“推敲”的故事吗?今天让我们来学学另一个关于推敲诗句、炼字炼句的故事。  二、情境学习,想象品味  (一) 聆听故事,品味文字。  1. 师:(讲故事)苏东坡、黄山谷是古代著名的大诗人,民间流传苏东坡有个
期刊
前不久,我在执教六下课文《一夜的工作》时,发现课堂上教师预设和学生生成之间的关系,正如老子思想中 “有”和“无”的辩证思维:虽然“无”必须跟“有”相互配合,但却更多地体现了掌握“无”所表现的智慧。我们时常把每个环节安排得满满当当,要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句,感悟那一句,生怕漏掉文章中任何一处精彩的句段,殊不知世上有些东西不应该过分的“为”,过分的“为”就像过多的“有”一样。所以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
期刊
一、听民歌乐曲,解古诗课题  师:(播放《江南》民歌)请小朋友们静听一首古代民歌,说说你听后的感受。  生:很好听。  师:这是我国两千多年前汉代的一首民歌——《江南》。(板书课题)  师:(出示中国地图)中国有一条很长很长的河流——长江,由西向东流入东海,它流经的中下游以南地区就叫“江南”。《江南》唱出了两千多年前江南地区劳动人民采莲时的欢乐情景。  师:它是一首乐府诗。“乐府”原来是汉代搜集民
期刊
一、听  1. 课前听广播剧。一年级开学伊始,就可以利用每天下午上课前的时间播放广播剧。广播剧的选择,先是孩子们耳熟能详的《西游记》,接着可以听《杨家将》 《八十天环游地球》等。网络资源丰富,教师根据学生的喜好试播,由学生确定听什么,一部广播剧一旦开始播放,就一定要善始善终,不能半途而废。刚开始给学生播放广播剧时,只要求学生静静地听。慢慢地,学生能听进去之后,再教他们根据声音想象画面,复述故事片段
期刊
十九大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著名学者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将其蕴含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让他们继承发扬光大,具有前所未有的重大意义。而中国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要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少不了中华戏曲的传承。教育部在2016年就提出“将大力推进高雅艺
期刊
一、缘起:吃透两头,聚焦主题  1. 通读教材。新学期伊始,我研读苏教版五上教材,发现有十多篇课文都涉及名人,文章体裁虽各不相同,有的是叙事散文,有的是说理状物,语言表达形式却丰富多彩,可以作为教表达、明事理的范本。这些文章不仅有独特的语用训练点,而且弘扬着正能量的人生观、价值观。  2. 分析学生。在学生心中,什么样的人是名人呢?通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很多学生对影视综艺达人如数家珍,而对课文中讲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