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由于高中化学相对初中化学来说容量和难度都大大增加,因此个别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化学知识时感到不适应,长久以此就会成为高中化学“学困生”。造成学生成为化学学困生的原因很多,但无论什么原因,都对学困生学业的长期发展和身心健康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主要对高中化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化学 学困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21-02
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知识涵盖面比较广,学习任务比较重,面临较大的高考压力,很多教师仍旧习惯于统一化、标准化的灌输性教学,导致很多学生脱离于课堂教学体系之外,学困生的形成也就在所难免。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指导,针对班级学困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对策,提高化学学困生的转化效率,这样才能保证高中化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
1.学习没有内驱力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优化学习效果,实现学生发展。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缺乏学习动机,因此化学学习困难,在学习中感到失败和挫折,从而产生消极情绪。高中化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如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但如果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在学习过程中不认真钻研教材,对课本知识不求甚解,学习只是被动应付,则必然会感到学习困难,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2.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习活动是在已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学困生由于认识不到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没有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知识,因此学习困难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例如,初中阶段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没有学好,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就会举步维艰;初中阶段的元素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溶解度、元素百分含量等知识,都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知识基础,直接影响高中化学学习。
3.化学概念抽象,不易理解
化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例如,分子、原子、电子云、化学键、同系物等化学概念,而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所以导致学生难以取得学习效果,影响学习自信心。而且高中化学相似的知识点很多,如电离与电解、同素异形体与同分异构体等概念极容易混淆,再加上大量符号、文字、化学规律,使得化学学习困难重重。
二、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对策
1.加强学情分析,尊重学生个性
化学课堂上的学困生,形成原因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针对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以学情的调查和准确把握为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平时要重视对学情的调查与分析,认真分析每个学困生的特殊性,并表达出对每个学困生个性素质的充分尊重,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对教师的授课形式和沟通方式产生抵触情绪。例如,对于缺乏学习兴趣的学困生,就应当重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学生,则重点传授其相应的学习技巧;而对于缺乏学习自信心的学生,就要引导他们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2.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设2~3个层次,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起点,确定知识和技能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合理安排课堂知识内容,把握知识层次,帮助学生逐步把握知识,不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化学反应限度”教学,看似篇幅不长,但实际知识容量很大,学生又是刚接触这部分知识,因此不能在一节课内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笔者将可逆反应的概念、可逆反应的特点、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作为一级目标,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作为二级目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求完成一级目标。通过分级目标的确定,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定下可以实现的目标,避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开展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生有极强的求知欲,他们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地探索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生动直观、丰富多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化学知识,形成学科素养,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在装有水的大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镊子夹取黄豆大小的钠,放入烧杯中。观察到钠与水剧烈反应,烧杯中出现了大量的气泡,溶液逐渐变成鲜艳的红色。再把气体收集起来点燃,可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通过这样妙趣横生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现象,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成为知识的发现者;通过动手做实验,得出结论形成规律,学到了知识,发散式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科学,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严謹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做好化学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更要有耐心和爱心,时刻鼓励学困生,关心学困生,让每一个学困生都能主动积极起来,逐渐提高学习成绩,最终缩小学困生与优等生差距。
参考文献:
[1]孙林.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行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康跃辉.用微课转化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与学,2017(3):41-42.
【关键词】高中化学 学困生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2-0221-02
高中阶段的化学教学,知识涵盖面比较广,学习任务比较重,面临较大的高考压力,很多教师仍旧习惯于统一化、标准化的灌输性教学,导致很多学生脱离于课堂教学体系之外,学困生的形成也就在所难免。对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新课程理念的指导,针对班级学困生的具体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对策,提高化学学困生的转化效率,这样才能保证高中化学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
一、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
1.学习没有内驱力
学习动机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强烈的学习动机,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潜力,优化学习效果,实现学生发展。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缺乏学习动机,因此化学学习困难,在学习中感到失败和挫折,从而产生消极情绪。高中化学学习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如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但如果学生学习方法不正确,在学习过程中不认真钻研教材,对课本知识不求甚解,学习只是被动应付,则必然会感到学习困难,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
2.化学基础知识不扎实
学习活动是在已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迁移,学困生由于认识不到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没有全面和深入地理解知识,因此学习困难甚至产生厌学情绪。例如,初中阶段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没有学好,学习高中化学知识就会举步维艰;初中阶段的元素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溶解度、元素百分含量等知识,都是高中化学学习的知识基础,直接影响高中化学学习。
3.化学概念抽象,不易理解
化学概念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例如,分子、原子、电子云、化学键、同系物等化学概念,而这些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并不容易理解,所以导致学生难以取得学习效果,影响学习自信心。而且高中化学相似的知识点很多,如电离与电解、同素异形体与同分异构体等概念极容易混淆,再加上大量符号、文字、化学规律,使得化学学习困难重重。
二、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对策
1.加强学情分析,尊重学生个性
化学课堂上的学困生,形成原因会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针对化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必须以学情的调查和准确把握为前提,唯有如此,才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平时要重视对学情的调查与分析,认真分析每个学困生的特殊性,并表达出对每个学困生个性素质的充分尊重,这样学生才不至于对教师的授课形式和沟通方式产生抵触情绪。例如,对于缺乏学习兴趣的学困生,就应当重点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学生,则重点传授其相应的学习技巧;而对于缺乏学习自信心的学生,就要引导他们掌握化学基础知识。
2.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中对教学目标设2~3个层次,充分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起点,确定知识和技能目标,使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合理安排课堂知识内容,把握知识层次,帮助学生逐步把握知识,不急于求成、一步到位。如“化学反应限度”教学,看似篇幅不长,但实际知识容量很大,学生又是刚接触这部分知识,因此不能在一节课内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笔者将可逆反应的概念、可逆反应的特点、认识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知道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状态的概念、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作为一级目标,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作为二级目标。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只要求完成一级目标。通过分级目标的确定,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群体定下可以实现的目标,避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提高了他们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3.开展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兴趣
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高中生有极强的求知欲,他们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地探索化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实验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生动直观、丰富多彩,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巩固化学知识,形成学科素养,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例如,在“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的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在装有水的大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用镊子夹取黄豆大小的钠,放入烧杯中。观察到钠与水剧烈反应,烧杯中出现了大量的气泡,溶液逐渐变成鲜艳的红色。再把气体收集起来点燃,可产生淡蓝色的火焰。通过这样妙趣横生的实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现象,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成为知识的发现者;通过动手做实验,得出结论形成规律,学到了知识,发散式思维得以训练,学生的主动性和实践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化学概念,巩固化学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科学,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严謹的科学态度。
总之,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做好化学学困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对此,教师不但要有较高的教学能力,更要有耐心和爱心,时刻鼓励学困生,关心学困生,让每一个学困生都能主动积极起来,逐渐提高学习成绩,最终缩小学困生与优等生差距。
参考文献:
[1]孙林.高中化学学困生转化的行动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康跃辉.用微课转化高中化学学困生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与学,2017(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