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概念教学:“深”入才能“浅”出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wcccc30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江苏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课评比”活动中执教四年级(下册)“旋转”一课(后文简称“课A”),虽荣获一等奖,但感觉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上还有一些不尽人意之处。无独有偶,在次年的同项活动中,江阴市杨颖老师执教此课也获得了一等奖(后文简称“课B”)。对比同一课题的两次教学,我深感要上好一节课,只有对教材有了深刻的理解和深度的挖掘,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片段、分析及点评。
  
  一、课前游戏
  
  课A:转盘游戏(图1)。学生玩转盘,转动指针,看它停在哪个区域。
  教师与学生亲切交流,师:“你希望指针停在哪个区域?为什么?”然后让学生玩转盘转动指针。如果转到“富春包子”,师:“田老师是扬州人,扬州的富春茶社是百年老店,欢迎你们到扬州品尝富春包子!”……
  
  二、导入新课
  
  课A:转盘上指针的运动方式,同学们在三年级就有所了解,叫——(生:旋转)。我们今天就进一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
  课B:出示运动物体的画面,要求学生判断是什么运动。①推窗户;②风扇;③收费站的转杆。引入课题,研究“旋转”。(板书课题)
  
  【分析】前者从转盘上的指针导入;后者从三个物体的运动方式导入。两者都开门见山,寥寥数语,直奔主题,体现了教学的有效性。
  【点评】“旋转”概念的形成要以几个典型事例的研究作为基础。把它们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来,概括起来作为形成的概念的内涵。事例太少不够,事例典型更重要。如:风扇应是吊扇或固定的台扇。“摇头扇”、行驶中的车轮的运动都不是严格的“旋转”。
  
  三、认识三要素
  
  
  4.师:定点、方向和角度是物体旋转的三个要素。
  5.巩固旋转的三要素
  课B:1.对比研究转杆的运动
  (1)用手势来表示转杆的运动
  讨论:转杆的打开与关闭这两次旋转运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师生交流。
  (1)不同点:方向不同。
  (2)相同点:都是绕着同一个点在旋转,这个点叫做旋转中心,都旋转了90度。
  3.师:方向和角度是旋转的三要素。要想清楚地知道一个物体是怎样旋转的,就得把这三方面说清楚。
  4.巩固三要素:如图3、图4、图5,线段是绕()点()方向旋转了()度。
  【分析】教材中没有单独指出旋转的三要素,但认识三要素是学生掌握平面图形在平面内旋转的基础。两者都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整合教材内容,明确提出三要素。引用的事例虽有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效。
  【点评】本单元学习的“旋转”仅仅是平面图形在所属平面内的旋转。要理解图形旋转的概念,先要明确最简单的图形——“点”的旋转是什么含义。为此,引进“旋转”三要素是完全有必要的。两位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决定了这节课的教学水平。
  
  四、探索平面图形旋转的规律
  
  课A:1.把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如图6)。
  (1)操作、观察。操作:先把三角形按图6在方格纸上放好,再把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观察: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是怎样运动的?告诉学生: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就是三角形上的每一点都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
  (2)指一指、数一数。
  如果再把图7的三角尺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较长的直角边会在哪个方向?在你的方格纸上指一指。较短的直角边会在哪个方向?数一数有多长。
  (3)想象、操作。
  你能想象出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吗?学生跟着电脑演示旋转三角板。
  2.逆时针旋转90度。
  (1)想象。看方格纸上的直角三角形(如图6),你能想象出三角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吗?你是怎样想象的?(让学生旋转手中的三角板)
  (2)交流画法。怎样又快又好地画出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三角形?
  归纳:要画旋转后的直角三角形,关键要分别确定旋转后每个顶点的位置。
  (3)尝试作图:学生尝试在方格纸上(如图7)画出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三角形。
  课B:1.媒体演示图形旋转(如图8),引导学生探索图形旋转过程中图形的边是怎样变化的。(初步体会旋转与边转动的关系)
  (1)你怎么知道图8中的三角形旋转了90度?
  (2)质疑:图9中的这两条边之间的角度也是90度,是不是三角形旋转的90度呢?为什么?
  (3)归纳:判断图形旋转的角度,必须看同一条边旋转了多少度。
  2.进一步体会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1)媒体演示操作(如图10),这个三角形绕哪个点沿什么方向旋转了多少度?
  (2)如果把这个三角形继续旋转90度,然后再旋转90度,会形成一个什么图案呢?(电脑出示:风车图案)
  (3)欣赏图形(长方形和梯形)连续旋转构成的画面,帮助学生积累图形旋转的表象。
  3.想象、验证。
  (1)想象:把三角形和长方形绕某一点分别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0度。
  (2)验证:用图形纸片操作,进行验证。
  4.作图: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如图8)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分析】初步掌握画旋转后图形的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这对小学生是相当困难的。对此,课A:“顺时针旋转”环节先“扶”,“逆时针旋转”环节再“放”,分层次逐步让学生发现旋转的规律、掌握作图的技巧。课B:通过观察图9和图10,进行对比、质疑“两条边之间的角度是90度,是不是三角形旋转90度”,启发学生思考得出:图形旋转的角度与边旋转的角度的关系。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两者都比较成功地使学生感悟到平面图形的旋转规律,所以,在让学生尝试画图时,已是水到渠成。
  【点评】“所谓图形旋转的角度与边旋转角度的关系”“平面图形的旋转规律”,教者并没有向小学生说清楚。原因是没有在点的旋转三要素的基础上用“点的旋转”来定义“平面图形的旋转”。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空间观念的发展离不开画图训练。在方格纸上画图可以降低难度,切实可行。
  
  五、应用与拓展
  
  课A:1.画一画:(1)画出三角形ABC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画出长方形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选一选:小旗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是()。
  3.怎样旋转其中一个图形,使它变成一个长方形?
  4.猜一猜:电脑屏幕先出示某物体上的旋转部分,再让学生猜是什么物体,最后显示这个物体的全部。(1)飞机;(2)电风扇;(3)摩天轮。
  课B:1.画一画:(1)画出长方形ABCD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画出小旗绕B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3)画出小房子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
  2.判断辨析。
  【分析】画出三角形和长方形绕A点顺(或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是教材中要求学生达到的最低要求,两者都进行作图的“保底”训练。在此基础上,课A以“猜、猜、猜”的游戏进一步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感受旋转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B则提高思维难度,增加了画“房子”和“小旗”旋转后的图形。
  【点评】数学课堂中,基本训练和拓展练习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这两节课都能较好地把握拓展练习的深度和广度,对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空间观念有很大帮助。
  
  六、评析
  
  1.当前,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高水平教师设计课堂教学,要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书本上的抽象概念和知识生动、明白地呈现给小学生,以充分发挥其优势,弥补其不足。绝不能“照本宣科”。
  2.“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双基”目标是实现其他几方面目标的基础。教学原则、策略、方法的运用首先要以利于落实“双基”为目的。组织游戏、联系生活等都要以有助于系统的基础知识教学为原则。
  3.在“双基”教学中,特别要组织好基本概念的教学。为了形成“旋转”的概念,要选用学生见过的典型事例。汽车通道上的转杆、转盘上的指针以及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等都是很好的事例。由此抽象出“旋转”的三要素,就使学生对“旋转”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生活经验和感性认识上,而是上升到科学知识与理性认识的阶段,从而使本课教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如果在“线段(绕线段上或其延长线上的一点)旋转”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明确“一点绕另一点旋转”以及“平面图形绕所属平面内的一点旋转”的确切含义,例如,图11用线段0A的旋转来定义点A的旋转,图12用点A、B、C的旋转来定义三角形ABC的旋转,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旋转”的科学含义。不至于误解“图形绕点O旋转的角度”与“图形中特定线段旋转的角度”相等。如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同时,本身还在自转,这两者怎么会相等呢?
其他文献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有生病之时。当我们饱受病痛困扰到医院寻求医治,药到病除之后,我们应该感谢谁?  我们应该感谢发现生命规律的生物學家、感谢发现疾病本质的医学家、感谢研发药物的药学家、感谢救死扶伤的医生……这些都没错,但是且慢!我们往往会落下在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不断发展和突破背后一直默默做出支撑贡献、不可或缺的“无名英雄”们。  这些“无名英雄”,便是实验动物与实验动物科技工作者。  实验动物,是科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理念。在这“活动”理念的引领下,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应运而生,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的情况少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多了。而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怎样的学习活动更为有效,更能突出数学思维活动的价值。下面我以“长方形面积计算”的三种设计方案所呈现的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经历更有价值的数学思维活动。  教学片段(一)  1.复习面积单位  师:我们已经学
放眼现在的公开课,几乎每节课都能看到学生在“合作学习”,这似乎成了一种时髦。但仔细推敲,其中形式主义成分较多,客观上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什么是真正有效的合作学习?观看了于永正老师执教《全神贯注》一课,我颇受启发。  现摘录精彩片段,谈几点体会。  师:现在我们来一次比赛,请小朋友读2、3、4自然段,全班四组各选一人进行比赛,选谁呢?我现在不说,大家先作准备。请中队长到我这儿来。  (学生练习朗读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张继稳课题组联合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肖体乔研究组、国际合作者,定量研究了压片过程中同一药物、不同晶型的晶体形变行为,原位测定了硫酸氢氯吡格雷两种晶型的晶体颗粒压片前后的三维结构变化,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报告》。该研究建立了基于SR-μCT技术的定量、可视化、跨维度的药物晶体结构分析方法,加深了片剂内部微结构的认知,高精度的定量结构参数揭示了压力作用下药物多晶型的形变规律。通过三维
[设计理念]  充分挖掘课文语言中的情感因素,以读促思,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品味文中语言的精妙,走进文本深处,触摸作者心灵,走进人物内心,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共同感受生命的珍贵,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发掘课题资源,初悟生命多变  1.瞧,小鱼儿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出示课件)可是有一天,大海涨潮了,许多小鱼伴随着海水一起涌上了沙滩。第二天
2015年,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的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一款遥操作随动机器人与日本大阪大学的情感机器人、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类人机器人等作品一起作为先进研究成果在大会的未来展区进行了展出,出席大会的国家领导人先后观摩了遥操作随动机器人的展演。这款机器人就是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左国玉的机器人团队瞄准世界机器人前沿技术历时多年研究的成果。  科研筑梦路  27年前,左国玉从安徽大学毕业后,进入安徽电子科学研
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刺激了几何学与拓扑学的发展,通过与天文学、力学、物理等领域及数学其他分支,如分析与代数的交叉应用,代数拓扑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数学领域,几乎应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数学基础是拓扑学,2016年的诺贝尔物理与化学奖也与拓扑研究息息相关。  国际著名拓扑学专家、河北师范大学数信学院全职特聘教授吴杰,从一个专科生出发,打开了拓扑数学研究的大门,30多年逐梦前行,最终浇灌出
在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苏教版第九册)时一位教师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片段:  师:你能求出下面几个图形的面积吗?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4×3=12(平方厘米)。  生:三角形的面积是:4×3÷2=6(平方厘米)。  师:你们能回忆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吗?  生:我们是将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高剪开、再平移,拼成一个长方形来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  生:我们是
如何把散文阅读教学和提高学生习作能力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润物细无声呢?我觉得,充分进行文本体验,把握散文基本特点,激发学生内在情感,读写结合,适时的小练笔是非常有效的做法之一。    一、从情感表达入手    散文作为一种文质兼美的文体,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因此在阅读时,更要善于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与文本共鸣、与作者共鸣之时设计小练笔。  首
我国西部的甘肃省会宁县是三军会师的地方。这里是国家级贫困县,却因每年培养出很多大学生而成为西北教育名县、高考状元县。贫穷,限制了本地孩子的发展,贫穷,也铸就了这些孩子自强不息的精神,出生在会宁县的徐仰仓就是这样一个缩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徐仰仓自求学以来人生道路百转千回,1984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毕业后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深造,便在家乡中学任教两年。自强不息的他在攒足学费后,于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