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即语言和文学,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工具性,文学则是将语言加以美化,用来展现个人世界观或方法论的一种表达方式,具有人文性。所以,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它在人类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中阶段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让孩子正确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尤为重要,认识和理解世界离不开语文,所以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本文首先阐释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找到核心中的核心,接着提出激发兴趣、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布置个性化作业三种方法,以期达到有效培养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语文
2014年教育部发表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核心素养即学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我国基础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注重培养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接着各学科课程标准便纷纷提出了各自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是学习的内容,领会与开创是素养的核心,领会是接续学习,开创是发展发展创新。为了使学生提高领会与开创的能力,我们从课前、课堂上、课后三个角度提出以下三种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生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内容较深,语文又是属于一门很难在分数上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的科目,导致一些学生利用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远不及其他学科。用在语文上的时间越少,就越是无法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对它的兴趣就越少,这种情况一经出现,就很容易进入“越不学越不爱学”的恶性循环。故而教师应当规定学生每天至少利用3小时来学习语文,语文学习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阅读世界名著、中国古典书籍、阅读背诵古诗词都是学习语文的方式。当我们真正投入到阅读中时,情绪会跟着主人公跌宕起伏,这就是共情,读的越多,体会到的喜怒哀乐越丰富,共情力就会越来越强。学生阅读中国古典书籍时,难免会遇到许多生字生词或通假字,若没有教师的积极引导很容易轻言放弃,所以教师可以每周抽出一节课专门带领学生阅读中国古典书籍,推荐书籍有《史记》《资治通鉴》等,当学生遇到困难字词困难时,用许慎的《说文解字》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字词的来龙去脉,待学生逐渐对古典书籍产生兴趣时再让学生自行解决字词问题。语文成绩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当老师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进入“越学越爱学”的良性循环,这是能力提高的开始,不断地阅读与积累后,量变会引起质变,学生的共情力、领悟力就会更上一层楼。
二、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当下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信息时代早已到来,教育作为时代发展的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时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翻转课堂”正是信息时代下的教育新形式,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老师的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课前做好教学视频传送给学生,并督促学生在课堂外认真观看;二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看视频时遇到的疑难问题,最后教师将同学们和合作解决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纠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于同学们没能解决的问题,不要急于给予解答,要继續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去思考,只有同学们真正的进行了思考,才能将教师公布的答案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有更深刻的印象。
现阶段“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发展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有的高中生自制力较差,在通过网络学习时,偶尔会被网页中的其他内容分散注意力;另一方面,高中教师较小学初中更注重分数与升学率,教师有时为了学生成绩稳定,不愿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否认,传统书本中心、老师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模式在之前的数十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所以突破这两方面的阻碍势在必行。对于学生自制力与注意力问题,可以将其设备设置成学生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很多无关学习的内容分推送;对于老师不愿突破的问题,学校应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组织一些“翻转课堂”教学大赛,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提高教师“改革”的积极性。进行一段时间的推进尝试后,学生和教师都会在“翻转课堂”的形式下有更多收获。
三、布置个性化作业
前两种方法都是侧重学生的理解和领会,即学习内容;布置个性化作业则是侧重表达和开创,即创造内容。每节课上完之后老师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绝不应在“减负”的号召下被取缔,“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适当的课后作业不是负担,而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即总计归纳、复习反思。真正成为学生负担的作业,是古诗词反反复复的抄写,是一种类型的题做无数遍,语文的内容多样庞杂,不应将学生的视野局限。
课后作业首先应当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所梳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树状图”来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自己梳理的同时,也做到了复习。另外,在课堂上无论是学习了现代文还是学习了文言文,亦或是古诗词,老师都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仿写或者写“学后感”,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个性化作业方面,有的老师会在同一班级给学生布置不同作业,以期实现因材施教、分层式教学。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上是不必要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说,会说话就会语文,学习说话就在学习语文,少有会与不会的区分,只有掌握的多与少的区分,所以语文教学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表达、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在语文学习上大家拥有同样的“表达权”。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时代为背景,根据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别提出了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布置个性化作业三种方法,并说明了方法的原因及具体方式,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其实,重视学生核心素养与1985年提出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无论信息技术怎样发展,培养学生素养,让学生拥有在社会立足的能力,都是教育的头等大事,正所谓“素养”永不过时。有适当的方法论做指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刘凯莉.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J]山西.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1:108-110.
[2]王元华.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J].中学语文,2020,(16):3-7.
姓名:吴亚楠(1997-),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东北满族文化艺术研究,单位: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00
关键词: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语文
2014年教育部发表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核心素养即学生为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16年,随着教育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我国基础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注重培养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接着各学科课程标准便纷纷提出了各自学科的核心素养,其中《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是学习的内容,领会与开创是素养的核心,领会是接续学习,开创是发展发展创新。为了使学生提高领会与开创的能力,我们从课前、课堂上、课后三个角度提出以下三种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由于高中生需要学习的科目较多,内容较深,语文又是属于一门很难在分数上与其他同学拉开差距的科目,导致一些学生利用在语文学习上的时间远不及其他学科。用在语文上的时间越少,就越是无法发现语文学习的乐趣,对它的兴趣就越少,这种情况一经出现,就很容易进入“越不学越不爱学”的恶性循环。故而教师应当规定学生每天至少利用3小时来学习语文,语文学习不是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阅读世界名著、中国古典书籍、阅读背诵古诗词都是学习语文的方式。当我们真正投入到阅读中时,情绪会跟着主人公跌宕起伏,这就是共情,读的越多,体会到的喜怒哀乐越丰富,共情力就会越来越强。学生阅读中国古典书籍时,难免会遇到许多生字生词或通假字,若没有教师的积极引导很容易轻言放弃,所以教师可以每周抽出一节课专门带领学生阅读中国古典书籍,推荐书籍有《史记》《资治通鉴》等,当学生遇到困难字词困难时,用许慎的《说文解字》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该字词的来龙去脉,待学生逐渐对古典书籍产生兴趣时再让学生自行解决字词问题。语文成绩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当老师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进入“越学越爱学”的良性循环,这是能力提高的开始,不断地阅读与积累后,量变会引起质变,学生的共情力、领悟力就会更上一层楼。
二、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
当下科学技术蓬勃发展,信息时代早已到来,教育作为时代发展的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必须紧跟时代步伐,适时在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推陈出新。“翻转课堂”正是信息时代下的教育新形式,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不再是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老师的任务主要有两点,一是在课前做好教学视频传送给学生,并督促学生在课堂外认真观看;二是在课堂上引导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解决看视频时遇到的疑难问题,最后教师将同学们和合作解决的问题进行适当的纠正,“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对于同学们没能解决的问题,不要急于给予解答,要继續给学生5-10分钟的时间去思考,只有同学们真正的进行了思考,才能将教师公布的答案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有更深刻的印象。
现阶段“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发展形势并不乐观,一方面有的高中生自制力较差,在通过网络学习时,偶尔会被网页中的其他内容分散注意力;另一方面,高中教师较小学初中更注重分数与升学率,教师有时为了学生成绩稳定,不愿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可否认,传统书本中心、老师中心、课堂中心的教育模式在之前的数十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当下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所以突破这两方面的阻碍势在必行。对于学生自制力与注意力问题,可以将其设备设置成学生模式,可以有效减少很多无关学习的内容分推送;对于老师不愿突破的问题,学校应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组织一些“翻转课堂”教学大赛,设置相应的奖励机制,提高教师“改革”的积极性。进行一段时间的推进尝试后,学生和教师都会在“翻转课堂”的形式下有更多收获。
三、布置个性化作业
前两种方法都是侧重学生的理解和领会,即学习内容;布置个性化作业则是侧重表达和开创,即创造内容。每节课上完之后老师要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绝不应在“减负”的号召下被取缔,“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适当的课后作业不是负担,而是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即总计归纳、复习反思。真正成为学生负担的作业,是古诗词反反复复的抄写,是一种类型的题做无数遍,语文的内容多样庞杂,不应将学生的视野局限。
课后作业首先应当对本节课的内容有所梳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树状图”来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自己梳理的同时,也做到了复习。另外,在课堂上无论是学习了现代文还是学习了文言文,亦或是古诗词,老师都可以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仿写或者写“学后感”,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也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个性化作业方面,有的老师会在同一班级给学生布置不同作业,以期实现因材施教、分层式教学。我们认为这种方式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上是不必要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不同于数理化等学科,在一定程度上说,会说话就会语文,学习说话就在学习语文,少有会与不会的区分,只有掌握的多与少的区分,所以语文教学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表达、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在语文学习上大家拥有同样的“表达权”。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新时代为背景,根据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分别提出了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利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布置个性化作业三种方法,并说明了方法的原因及具体方式,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其实,重视学生核心素养与1985年提出的“素质教育”异曲同工,无论信息技术怎样发展,培养学生素养,让学生拥有在社会立足的能力,都是教育的头等大事,正所谓“素养”永不过时。有适当的方法论做指引,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刘凯莉.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J]山西.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21:108-110.
[2]王元华.语文核心素养的核心[J].中学语文,2020,(16):3-7.
姓名:吴亚楠(1997-),性别:女,民族:汉,籍贯:黑龙江,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东北满族文化艺术研究,单位:吉林艺术学院,吉林省,长春市,1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