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3日,中国知名摄影师王庆松来到了法国南部古城阿尔勒。这个号称“日光倾城”、一年中有300个晴天的古城下起了沥沥小雨,一片清凉。第42届阿尔勒国际摄影节即将开幕,王庆松此行有三个重要任务:应邀举办特展,这是今年摄影节的重要展览之一;应邀为摄影节的嘉宾拍摄合影照;最后一个当然是尽情观看展览了。
7月12日,刚刚返京的王庆松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跟着他的讲述,我们一起感受着2011年的阿尔勒摄影节。
一个“疯子”的展览
今年的阿尔勒摄影节,你是唯一一位参展的中国摄影师。你这次带去了什么作品?跟我们说说展览的情况吧。
王庆松:这次展出的是我的巨幅作品《历史丰碑》,它是本次摄影节的一个重要特展,在3号展厅——一座建于17世纪的废弃教堂中展出。这幅作品长42米,高1.25米,长卷环绕了大半个教堂。作品是主办方花了一大笔钱在巴黎最好的图片社制作的。教堂是弗朗索瓦专门找的地方,展出环境与作品非常契合,整体颜色非常接近。很多人提出,这个作品就应该留在那里。
观众们都觉得太大了,没见过那么巨幅的作品,没想到中国人那么“恐怖”,办了这么大的事。所有的策展人都不可能错过这个展览。有的人还去了很多趟。他们互相传:一定要去看那个展览,那是一个疯子做的!
摄影节上这样的特展不超过5个,如果没有购买摄影节通票,需要5欧元门票。有时候导游会带过去几百人,也有不少人买票过去看。前来参观的人平均每小时50个人左右。
教堂中间放有视频,循环播放30分钟我制作作品的过程。对于这个作品是怎么创作的,大家都很好奇。99%的人从头看到尾,有的甚至看好几遍。
展览很成功,我成了知名人物。大概是我的形象也很特别,走在大街上,常有人过来打招呼,说你的作品真棒,太疯狂了!有的人一天碰到三次,每次都会走过来说上一两句话。”
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作品?如何去理解《历史丰碑》?
王庆松:目的还是对历史的反思。因为我们常常看到正史和野史,有时候我们认为正史很重要,但是你发现历史中有些事情正史无法解释,这时候有的野史比正史还有意义。我的作品一般大家一看就明白,但却很难去解释。我查过辞典,“历史丰碑”就是指一个硕大的碑记载一些东西。我们中国人一听丰碑,就觉得一定有不可磨灭的东西,事实上这些东西经常会被磨灭,我们仔细看会发现,哪些历史人物在增大、哪些历史人物在缩小,很滑稽,大小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判断,可能孔子在他那个时代是非常大的,也许我们现代人把他放得很小。也就是说这个作品当中充斥着有正史意味、似乎是正面的东西,又有纯粹在正史看来没有什么价值普通人的生活细节在里面,蕴含非常复杂的冲突,当然也有很幽默的方式。
我的作品一直在关注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比如社会的迅速转型。我更多是想展现过去我们认为很好的东西,现在再看它是不是很好,为什么有些桌椅板凳,可能是瞬间进入历史,但是很快就会消失。某些时期报刊杂志不停宣扬的东西,过段时间我们又在反对。很多人似乎是参与了国际的交流,但反过来又很难进入。我想这是一个矛盾的东西,我们既要怀疑同时不得不接受整个中国的这种变化。《历史丰碑》承载了我对于艺术史的理解。
《历史丰碑》可谓大制作。它是怎么做出来的?能具体说一说吗?
王庆松:我就想做一个历史长卷,一卷相纸有多长,我就做到那个极限。先有了这个形式,我再往里添加内容。一卷相纸掐头去尾能用得着的,正好42米。
这幅作品的制作持续了一个月,前期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搭建景、配泥……我在美术史中找素材,中国的占1/5,还有身边的各种日常用品,再有一大半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东西。总共拍了15天,用了197个模特儿。每天从早8点干到晚上11点。早上模特摆出造型,然后在泡沫板上抠洞,准备就绪后,下午再拍摄。每天拍一段,板子3米高9米长,每次能容12个人左右。我用了4个助手,还找了一个灯光师。
我想要一种正式的感觉,让人感到比较庄严,包括它有金边的框子锁定下来。同时颜色上我考虑有一些泛黄,整体颜色是臭水沟发馊出泥的颜色,对历史持怀疑的态度,同时它又有新的东西,好比新的泥土。这种大制作还能做个两三年的,现在成本越来越高,再往后也不敢弄了。
你会去关注别人拍什么吗?比如那些纪实、风光类的作品。对于保持创作的独立性,你是怎么看的?
王庆松:我会看,各种题材的作品都看,因为我想从生活中寻找想法。比如西方的矛盾点,中国的矛盾点。很多问题,角度不一样,但同样都会找到结合点。要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包括创作、呈现、展示的方式,要不再好的题材都没用。有时候之前妥协,之后反而会独立,之前要一味独立了,就没法沟通了。比如,《跟我学》中间有英文的元素,我的很多作品都有,与老外产生一种沟通,用他们熟悉的事物、动作、熟悉的产品、熟悉的事件,做跟中国有关的作品。看了《历史丰碑》,一个法国人说,没想到你这么了解我们法国人,了解我们法国的历史。原来说中国是雄狮,真不假,我发现了你的野心。中国的制作成本的确很低,他们花10倍的价钱都做不下来。所以,在现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制作中国制造的东西,或者用中国制造的方式来把西方人唬住。
疯狂的合影创意
我们都知道,按照摄影节的传统安排,来自世界各地参与摄影节的重要嘉宾将进行集体合影。今年你被邀请给嘉宾拍摄合影。依你的个性,一定又有什么古怪的点子吧?
王庆松:在去阿尔勒之前,我就想好了创意,给每位嘉宾准备一身病号服、一个沾满红色的纱布绷带和一个烟斗。病号服上印着“人民医院”、“梵——XXXX”的字样,每个人都独有一个编号。这些文字连同病号服的颜色均带有鲜明的中国印记。
这个拍摄的创意来自梵高那幅著名的自画像——梵高在阿尔勒精神病院割耳后给自己画了幅像,以示纪念,而最后他也是在阿尔勒自杀的。我想找到一个阿尔勒和嘉宾之间的关系。
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形?
王庆松:拍摄时间定在7月6日那天早晨8点左右,拍摄地点定在位于阿尔勒市中心的古斗兽场前。因为时间安排的缘故,人来得并不算多,大概有60多位嘉宾来到现场。
不过也许是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不少老外看到病号服吓了一跳,他们很紧张,说衣服像纳粹集中营里的,很多人转身要走。很多很好的朋友都不太敢穿,他们说,你一定疯了!最后我妥协了一下,不再坚持我预想的标准动作什么的,想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弗朗索瓦问我,是不是可以把衣服放到头上?我说可以。于是很多人穿了衣服:有的人只穿了上衣。有的穿了裤子,合影总算拍出来了,虽然没有完全按当初的设想拍,但也非常有意思。
摄影节的几个看点
今年的摄影节,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展览?
王庆松:今年开幕展的地点选在当地古老的火车修理厂厂房内。开幕式上,摄影节主席弗朗索瓦·赫贝尔简短说几句后就剪断了红白蓝三色的彩带,宣布第42届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正式启动。
18-22号是主展场。总共47个展览,以下几个尤其值得关注:
一个是“墨西哥:摄影与革命”主题展,汇集了曼努埃尔·拉莫斯(Manuel Ramos)、萨比诺·奥苏纳(Sabino Osuna)和阿曼达·萨默伦(Armando Salmerón)等七八个摄影师的作品,老中青三代,有老照片老电影,也有视频,创作手法和风格各异。不过因为对南美摄影有太多期待,虽然媒体评价不错,但我感觉没有想象的好。
今年的主题展“From here on”倒是很有意思。新生代数字摄影艺术家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对网络图片的应用是一种新的趋势,阿尔勒摄影节就是要建立新的摄影秩序,寻找新的摄影方式,所以新的摄影在这里非常受鼓励。将利用网络搜索到的日出图片进行拼图的那位摄影师Penelope Umbrico在摄影节上很受关注,他说他喜欢看日出,只要你们接纳我就可以了。这一类作品我觉得很图案化,像中国的画。尽管对我来说这种方式很正常,我自己也会在网络中查找素材,只是我觉得这毕竟是小点子,不能长久,很难有生命力。我曾与当地媒体记者聊过对这类作品的看法,他们觉得这种创作方式是一种革命,认为是因为诸如非洲阿拉伯国家的局势动荡、手机等诸多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到摄影中来,很大地影响了人们对摄影的理解,开始对摄影有新的认识。
第三个是美国《纽约时报》30年展,展出了杂志多年来大量摄影作品,这些出版物和活动反映并拷问着摄影和印刷杂志的本质。这一展览不仅规模大,而且做得很细,能让观众看到很多细节,又能了解纽约时报的方向。
第四个是从罗伯特·卡帕的墨西哥手提箱里发现的一系列西班牙内战摄影作品,在古董美术馆展出,美国很多重要媒体前往采访。可谓本次摄影节的又一个看点。
“发现奖”的作品呢?
王庆松:今年的提名奖,有马克·卢伟德尔(Mark Ruwedel)的黄沙大漠,伦特·布里斯·卢森堡(Rut Blees Luxemburg)的城市日出,乔·拉特克利夫(Jo Ratcliffe)的黑白安哥拉,大卫·霍洛维茨(David Horowitz)阐释的“大地艺术”等等,在我看来,摄影师的作品总体并不是特别好,最后获奖的摄影师Mikhael Subotzky有一个作品拍的是一栋大楼,有好多窗户格子,可以看到不同的家庭。这题材很常见,不过他展出的方式很新颖,是一个大灯箱装置,就像是楼房那样。我也投了他一票。
对今年的阿尔勒摄影节,总体感觉怎么样?
王庆松:阿尔勒摄影节的布展特别好,看似不经意,其实非常精心。比如展墙的颜色很讲究,因为展厅很大,展墙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展厅也都很特别。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各种交流活动,在竞技场、古老剧场举办,非常能聚人气。摄影之夜,好几千人参加,幻灯之夜就是环形剧场里一直在播放10年获奖回顾。摄影节的人气特别足,因为摄影节安排摄影学校学生免费来看展览,所以参与的年轻人特别多。
作为法国南部兼具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背景的城市,阿尔勒大小适中,城市被开发得很好,古罗马时代的废墟、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为摄影师展现个性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每个展厅之间走路最多不超过半小时,也为相互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时候同一个人,一天能见三四次面。交流起来很方便,可能他刚看完你的展览,就遇见你了。酒吧、小餐厅都是大家交流的场所,每个地方人都很多,但你并不觉得拥挤。参加摄影节,我的感受是,摄影师是需要沟通的,在沟通中会有启发和触动,发现新事物。
总的来说,到了阿尔勒,每个人都感到很高兴,特轻松,看展览也没那么累,真是没白来!
7月12日,刚刚返京的王庆松接受了本刊记者的采访,跟着他的讲述,我们一起感受着2011年的阿尔勒摄影节。
一个“疯子”的展览
今年的阿尔勒摄影节,你是唯一一位参展的中国摄影师。你这次带去了什么作品?跟我们说说展览的情况吧。
王庆松:这次展出的是我的巨幅作品《历史丰碑》,它是本次摄影节的一个重要特展,在3号展厅——一座建于17世纪的废弃教堂中展出。这幅作品长42米,高1.25米,长卷环绕了大半个教堂。作品是主办方花了一大笔钱在巴黎最好的图片社制作的。教堂是弗朗索瓦专门找的地方,展出环境与作品非常契合,整体颜色非常接近。很多人提出,这个作品就应该留在那里。
观众们都觉得太大了,没见过那么巨幅的作品,没想到中国人那么“恐怖”,办了这么大的事。所有的策展人都不可能错过这个展览。有的人还去了很多趟。他们互相传:一定要去看那个展览,那是一个疯子做的!
摄影节上这样的特展不超过5个,如果没有购买摄影节通票,需要5欧元门票。有时候导游会带过去几百人,也有不少人买票过去看。前来参观的人平均每小时50个人左右。
教堂中间放有视频,循环播放30分钟我制作作品的过程。对于这个作品是怎么创作的,大家都很好奇。99%的人从头看到尾,有的甚至看好几遍。
展览很成功,我成了知名人物。大概是我的形象也很特别,走在大街上,常有人过来打招呼,说你的作品真棒,太疯狂了!有的人一天碰到三次,每次都会走过来说上一两句话。”
为什么要做这么一个作品?如何去理解《历史丰碑》?
王庆松:目的还是对历史的反思。因为我们常常看到正史和野史,有时候我们认为正史很重要,但是你发现历史中有些事情正史无法解释,这时候有的野史比正史还有意义。我的作品一般大家一看就明白,但却很难去解释。我查过辞典,“历史丰碑”就是指一个硕大的碑记载一些东西。我们中国人一听丰碑,就觉得一定有不可磨灭的东西,事实上这些东西经常会被磨灭,我们仔细看会发现,哪些历史人物在增大、哪些历史人物在缩小,很滑稽,大小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判断,可能孔子在他那个时代是非常大的,也许我们现代人把他放得很小。也就是说这个作品当中充斥着有正史意味、似乎是正面的东西,又有纯粹在正史看来没有什么价值普通人的生活细节在里面,蕴含非常复杂的冲突,当然也有很幽默的方式。
我的作品一直在关注中国当下的社会现实,比如社会的迅速转型。我更多是想展现过去我们认为很好的东西,现在再看它是不是很好,为什么有些桌椅板凳,可能是瞬间进入历史,但是很快就会消失。某些时期报刊杂志不停宣扬的东西,过段时间我们又在反对。很多人似乎是参与了国际的交流,但反过来又很难进入。我想这是一个矛盾的东西,我们既要怀疑同时不得不接受整个中国的这种变化。《历史丰碑》承载了我对于艺术史的理解。
《历史丰碑》可谓大制作。它是怎么做出来的?能具体说一说吗?
王庆松:我就想做一个历史长卷,一卷相纸有多长,我就做到那个极限。先有了这个形式,我再往里添加内容。一卷相纸掐头去尾能用得着的,正好42米。
这幅作品的制作持续了一个月,前期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搭建景、配泥……我在美术史中找素材,中国的占1/5,还有身边的各种日常用品,再有一大半是西方艺术史上的东西。总共拍了15天,用了197个模特儿。每天从早8点干到晚上11点。早上模特摆出造型,然后在泡沫板上抠洞,准备就绪后,下午再拍摄。每天拍一段,板子3米高9米长,每次能容12个人左右。我用了4个助手,还找了一个灯光师。
我想要一种正式的感觉,让人感到比较庄严,包括它有金边的框子锁定下来。同时颜色上我考虑有一些泛黄,整体颜色是臭水沟发馊出泥的颜色,对历史持怀疑的态度,同时它又有新的东西,好比新的泥土。这种大制作还能做个两三年的,现在成本越来越高,再往后也不敢弄了。
你会去关注别人拍什么吗?比如那些纪实、风光类的作品。对于保持创作的独立性,你是怎么看的?
王庆松:我会看,各种题材的作品都看,因为我想从生活中寻找想法。比如西方的矛盾点,中国的矛盾点。很多问题,角度不一样,但同样都会找到结合点。要找到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包括创作、呈现、展示的方式,要不再好的题材都没用。有时候之前妥协,之后反而会独立,之前要一味独立了,就没法沟通了。比如,《跟我学》中间有英文的元素,我的很多作品都有,与老外产生一种沟通,用他们熟悉的事物、动作、熟悉的产品、熟悉的事件,做跟中国有关的作品。看了《历史丰碑》,一个法国人说,没想到你这么了解我们法国人,了解我们法国的历史。原来说中国是雄狮,真不假,我发现了你的野心。中国的制作成本的确很低,他们花10倍的价钱都做不下来。所以,在现在这个时期,我们可以制作中国制造的东西,或者用中国制造的方式来把西方人唬住。
疯狂的合影创意
我们都知道,按照摄影节的传统安排,来自世界各地参与摄影节的重要嘉宾将进行集体合影。今年你被邀请给嘉宾拍摄合影。依你的个性,一定又有什么古怪的点子吧?
王庆松:在去阿尔勒之前,我就想好了创意,给每位嘉宾准备一身病号服、一个沾满红色的纱布绷带和一个烟斗。病号服上印着“人民医院”、“梵——XXXX”的字样,每个人都独有一个编号。这些文字连同病号服的颜色均带有鲜明的中国印记。
这个拍摄的创意来自梵高那幅著名的自画像——梵高在阿尔勒精神病院割耳后给自己画了幅像,以示纪念,而最后他也是在阿尔勒自杀的。我想找到一个阿尔勒和嘉宾之间的关系。
能不能给我们讲讲当时的情形?
王庆松:拍摄时间定在7月6日那天早晨8点左右,拍摄地点定在位于阿尔勒市中心的古斗兽场前。因为时间安排的缘故,人来得并不算多,大概有60多位嘉宾来到现场。
不过也许是文化背景差异的问题,不少老外看到病号服吓了一跳,他们很紧张,说衣服像纳粹集中营里的,很多人转身要走。很多很好的朋友都不太敢穿,他们说,你一定疯了!最后我妥协了一下,不再坚持我预想的标准动作什么的,想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弗朗索瓦问我,是不是可以把衣服放到头上?我说可以。于是很多人穿了衣服:有的人只穿了上衣。有的穿了裤子,合影总算拍出来了,虽然没有完全按当初的设想拍,但也非常有意思。
摄影节的几个看点
今年的摄影节,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展览?
王庆松:今年开幕展的地点选在当地古老的火车修理厂厂房内。开幕式上,摄影节主席弗朗索瓦·赫贝尔简短说几句后就剪断了红白蓝三色的彩带,宣布第42届阿尔勒国际摄影节正式启动。
18-22号是主展场。总共47个展览,以下几个尤其值得关注:
一个是“墨西哥:摄影与革命”主题展,汇集了曼努埃尔·拉莫斯(Manuel Ramos)、萨比诺·奥苏纳(Sabino Osuna)和阿曼达·萨默伦(Armando Salmerón)等七八个摄影师的作品,老中青三代,有老照片老电影,也有视频,创作手法和风格各异。不过因为对南美摄影有太多期待,虽然媒体评价不错,但我感觉没有想象的好。
今年的主题展“From here on”倒是很有意思。新生代数字摄影艺术家成为当仁不让的主角。对网络图片的应用是一种新的趋势,阿尔勒摄影节就是要建立新的摄影秩序,寻找新的摄影方式,所以新的摄影在这里非常受鼓励。将利用网络搜索到的日出图片进行拼图的那位摄影师Penelope Umbrico在摄影节上很受关注,他说他喜欢看日出,只要你们接纳我就可以了。这一类作品我觉得很图案化,像中国的画。尽管对我来说这种方式很正常,我自己也会在网络中查找素材,只是我觉得这毕竟是小点子,不能长久,很难有生命力。我曾与当地媒体记者聊过对这类作品的看法,他们觉得这种创作方式是一种革命,认为是因为诸如非洲阿拉伯国家的局势动荡、手机等诸多方式让更多的人能参与到摄影中来,很大地影响了人们对摄影的理解,开始对摄影有新的认识。
第三个是美国《纽约时报》30年展,展出了杂志多年来大量摄影作品,这些出版物和活动反映并拷问着摄影和印刷杂志的本质。这一展览不仅规模大,而且做得很细,能让观众看到很多细节,又能了解纽约时报的方向。
第四个是从罗伯特·卡帕的墨西哥手提箱里发现的一系列西班牙内战摄影作品,在古董美术馆展出,美国很多重要媒体前往采访。可谓本次摄影节的又一个看点。
“发现奖”的作品呢?
王庆松:今年的提名奖,有马克·卢伟德尔(Mark Ruwedel)的黄沙大漠,伦特·布里斯·卢森堡(Rut Blees Luxemburg)的城市日出,乔·拉特克利夫(Jo Ratcliffe)的黑白安哥拉,大卫·霍洛维茨(David Horowitz)阐释的“大地艺术”等等,在我看来,摄影师的作品总体并不是特别好,最后获奖的摄影师Mikhael Subotzky有一个作品拍的是一栋大楼,有好多窗户格子,可以看到不同的家庭。这题材很常见,不过他展出的方式很新颖,是一个大灯箱装置,就像是楼房那样。我也投了他一票。
对今年的阿尔勒摄影节,总体感觉怎么样?
王庆松:阿尔勒摄影节的布展特别好,看似不经意,其实非常精心。比如展墙的颜色很讲究,因为展厅很大,展墙起到活跃气氛的作用。展厅也都很特别。
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各种交流活动,在竞技场、古老剧场举办,非常能聚人气。摄影之夜,好几千人参加,幻灯之夜就是环形剧场里一直在播放10年获奖回顾。摄影节的人气特别足,因为摄影节安排摄影学校学生免费来看展览,所以参与的年轻人特别多。
作为法国南部兼具自然风景和人文历史背景的城市,阿尔勒大小适中,城市被开发得很好,古罗马时代的废墟、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为摄影师展现个性提供了丰富的选择,每个展厅之间走路最多不超过半小时,也为相互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有时候同一个人,一天能见三四次面。交流起来很方便,可能他刚看完你的展览,就遇见你了。酒吧、小餐厅都是大家交流的场所,每个地方人都很多,但你并不觉得拥挤。参加摄影节,我的感受是,摄影师是需要沟通的,在沟通中会有启发和触动,发现新事物。
总的来说,到了阿尔勒,每个人都感到很高兴,特轻松,看展览也没那么累,真是没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