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情感既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又是教学的手段之一,还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优化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新课程标准也指出:情感态度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就“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问题, 本文试图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进行探讨,提出自己一些可行的解决问题的看法。
关键词:英语教学培养和发展积极情感
情感是人类十分重要的心理现象,它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的情感对行为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情感教育。成功的中学教育应建立在师生之间良性的情感互动上。语言教学与情感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人类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情感态度。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不仅如此,情感态度还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语言学习。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中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消极的情感态度则影响语言学习。比如,过度的害羞心理和过于内向的性格都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过度的焦虑和胆怯心理也不利于学生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展现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此,《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列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就“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问题,试图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问题的看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表明师生合作态度,密切师生关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把他们对英语教师的好感转化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爱。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关心、爱护和理解,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绪波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欲望。如果教师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在课堂上发号施令,学生则成为被动的知识学习者,教学几乎是一种单向传递的方式,教师把自己的“需要什么”和“应当怎样学”的标准强加给学生,满足于“要学生跟我学”。这种教育观念的长期存在,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情感交流,陷入一种无生机的状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英语学习兴趣不浓。
2. 以乐观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现代心理学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旺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高效发挥。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让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故而,教学中教师应是“引导者”,是“帮助者”,帮助学生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学。英语教师有时又是一个“交际合作者”。教师应经常和学生进行交际,同学生保持平等的身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解除思想顾虑。教师要在友好的气氛中帮助学生提高外语交际水平。教师还是“心理治疗者”,要帮助学习困难生找出困难原因,分析消极因素的影响,并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克服阻碍英语学习的消极因素,使他们放下包袱,充满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爱,并产生一种愉快的、主动的、乐观向上的求知欲。
二、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要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需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201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第3期1. 加强合作学习,促进外语学习者形成积极态度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互动学习是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形成的教学活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等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组织学生运用pair work, group work 和team work 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相互学习。每个人既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小组同伴的学习负责。他们共同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实现小组目标。这样,小组内每个人都成为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每个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认可,由此学生就会有一种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觉,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可以共同增强词汇量和语言信息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呈现出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贯穿教学过程的主旋律。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Rogers, 1983)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教师每接手一个新班时,首先应力求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第一堂课就告诉学生在课堂内外老师和学生都是朋友。这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内向或胆小学生的紧张感。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为此,教师应利用翻阅学生的档案、家访、开家长会、与学生谈心、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用亲身言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如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感到困惑时,教师可以尽量放慢语速,或走近该生问一声:Cant you follow me?或者亲切的问一声: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为了避免与学生产生距离感,教师讲课时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适当延长等候时间,不要替代学生回答或叫另一个学生作答,以便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平等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中解决问题。 3. 通过学生日记或周记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
日记或周记是学生用于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普遍方式,也是学生情感变化的反映形式之一。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用英语写日记或周记。一则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二则可以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便于教师全面、真实地认识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更容易从日记或周记中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进步,对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用鼓励或表扬的方式向学生表达出来,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课堂上会大胆交流,课堂教学就会变得其乐融融,教学效果便会明显提高。
三、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是在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最重要的环节和过程。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必须与英语教学本身相结合,把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1.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有动机的外语学习,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往往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首先要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对成功和自尊的渴望、乐玩(Love of fun)及好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游戏。如看图猜物。在幻灯片上画出几个抽象的图形,打在幕布上,让学生猜。T:Whats this in English? 学生有的把图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面钟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幅地图等。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Radson)提出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认为: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由此可知,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③适当开展竞赛活动,调查学生激奋水平。④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 充分发挥英语例句的引导作用,迁移学生的积极情感
英语课堂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大量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内容。而这些内容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上课无精打采。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要提供一定的例句,创设语境,让学生参与表演。可选用一些英语名言、谚语、习语等,迁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学习“There be”句型时,可以设计一个学生当小主人接待客人的任务,让学生用“There be”句型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尽管学生对此句型并不觉得有趣,但都想知道其他学生家里的情况,于是听得认真,学生也感兴趣,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家。有些学生还画了示意图来增强效果。
3. 结合对话或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中学英语教材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如有关Abraham Lincoln,Albert Einstein 等伟人的对话或课文。对这些相关知识的学习,领悟就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过程。这些伟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震撼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成功,不仅靠的是他们的智力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勇气、意志、信心等因素。通过对这些伟人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努力达到学习目标的勇气。
4. 课堂上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进师生间情感沟通
英语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课堂上师生交流频繁。教师举手投足都会传递某种情感信息。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热爱学生,非常重视使用鼓励性语言,看到学生的稍许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认真倾听,面带微笑,眼光里流露出热情。学生答对了,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Great! / Well done!/ Wonderful!/…教师的话会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帮助他们设法完成任务,使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不能只说“No, youre wrong. ”而应辅以关切、激励的表情,使学生体会温暖和力量。教师还要使用一些建议性的、易于接受的、委婉的表达方法:Do you think so? / Im afraid I cant agree with you. / I think you need to work harder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而不是那些伤害学生自尊,挫伤积极性的话语,如:You arent studying hard. / Youre so stupid…
总之,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不容忽视。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尊重和理解学生。利用能影响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原动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出版.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 钟启泉主编.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
关键词:英语教学培养和发展积极情感
情感是人类十分重要的心理现象,它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的情感对行为产生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实施更加积极的情感教育。成功的中学教育应建立在师生之间良性的情感互动上。语言教学与情感态度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人类语言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就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情感态度。一个人的情感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和传递。沟通情感、解决情感问题也需要使用语言。恰当、合理地使用语言,有助于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和相互尊重,改善人际关系。不仅如此,情感态度还在很多方面直接或间接影响语言学习。积极向上的情感、活泼开朗的个性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语言学习活动中来,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大胆实践的精神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坚强的意志和较强的自信心有助于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相反,消极的情感态度则影响语言学习。比如,过度的害羞心理和过于内向的性格都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过度的焦虑和胆怯心理也不利于学生大胆地用语言表达,展现自己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因此,《英语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列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与反思,就“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问题,试图从理论上和实践方面进行探讨,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问题的看法。
一、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表明师生合作态度,密切师生关系。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而只有用真实的,对个人的尊重理解学生内心世界的态度,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亲其师,信其道。”融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把他们对英语教师的好感转化为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热爱。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关心、爱护和理解,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情绪波动,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欲望。如果教师给学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在课堂上发号施令,学生则成为被动的知识学习者,教学几乎是一种单向传递的方式,教师把自己的“需要什么”和“应当怎样学”的标准强加给学生,满足于“要学生跟我学”。这种教育观念的长期存在,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负担,导致课堂教学缺乏情感交流,陷入一种无生机的状态,导致学生上课参与意识不强,英语学习兴趣不浓。
2. 以乐观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英语的信心。
现代心理学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够强化人的智力活动,使学生精力充沛,意志旺盛,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高效发挥。因此,在英语学习中让学生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故而,教学中教师应是“引导者”,是“帮助者”,帮助学生学,创造条件让学生学。英语教师有时又是一个“交际合作者”。教师应经常和学生进行交际,同学生保持平等的身份,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解除思想顾虑。教师要在友好的气氛中帮助学生提高外语交际水平。教师还是“心理治疗者”,要帮助学习困难生找出困难原因,分析消极因素的影响,并从心理上帮助他们克服阻碍英语学习的消极因素,使他们放下包袱,充满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爱,并产生一种愉快的、主动的、乐观向上的求知欲。
二、采取多种形式
加强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与交流。要真正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需建立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渠道。
2013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积极情感第3期1. 加强合作学习,促进外语学习者形成积极态度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合作互动学习是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形成的教学活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等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组织学生运用pair work, group work 和team work 等方式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内同学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相互学习。每个人既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小组同伴的学习负责。他们共同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任务,实现小组目标。这样,小组内每个人都成为小组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每个人的努力都能得到认可,由此学生就会有一种被重视、被接受和被尊重的感觉,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大增强。在小组活动中学生相互交流,资源共享,可以共同增强词汇量和语言信息量,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呈现出生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贯穿教学过程的主旋律。
2.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情感氛围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真诚的理解和彼此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和谐的课堂气氛。”(Rogers, 1983)师生之间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至关重要。教师每接手一个新班时,首先应力求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比如,第一堂课就告诉学生在课堂内外老师和学生都是朋友。这就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内向或胆小学生的紧张感。了解每一个学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开始。为此,教师应利用翻阅学生的档案、家访、开家长会、与学生谈心、与其他任课教师交流等多种途径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用亲身言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他们的朋友。如个别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或感到困惑时,教师可以尽量放慢语速,或走近该生问一声:Cant you follow me?或者亲切的问一声: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 为了避免与学生产生距离感,教师讲课时可以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适当延长等候时间,不要替代学生回答或叫另一个学生作答,以便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平等的气氛,让学生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中解决问题。 3. 通过学生日记或周记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
日记或周记是学生用于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普遍方式,也是学生情感变化的反映形式之一。教学中注意指导学生用英语写日记或周记。一则可以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二则可以了解学生的情感变化,便于教师全面、真实地认识学生。尤其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学生,更容易从日记或周记中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这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关心和指导,关注他们的生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进步,对他们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用鼓励或表扬的方式向学生表达出来,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向老师敞开心扉,课堂上会大胆交流,课堂教学就会变得其乐融融,教学效果便会明显提高。
三、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在课堂教学中
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是在英语课程中实现情感态度目标的最重要的环节和过程。因此,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必须与英语教学本身相结合,把积极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
1.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外语学习动机是人类行为动机之一。它表现为渴求外语学习的强烈愿望和求知欲。它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是外语学习者在外语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心理状态。有动机的外语学习,学习效果好,而无动机的外语学习往往成为一种负担,学习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首先要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对成功和自尊的渴望、乐玩(Love of fun)及好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而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造性、挑战性的游戏。如看图猜物。在幻灯片上画出几个抽象的图形,打在幕布上,让学生猜。T:Whats this in English? 学生有的把图形猜成一个球,一个苹果,一面钟等,有的把方形猜成一本书,一幅地图等。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Yerks)和多德森(Radson)提出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认为: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由此可知,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③适当开展竞赛活动,调查学生激奋水平。④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同时,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为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2. 充分发挥英语例句的引导作用,迁移学生的积极情感
英语课堂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大量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内容。而这些内容学生往往会觉得枯燥无味,上课无精打采。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要提供一定的例句,创设语境,让学生参与表演。可选用一些英语名言、谚语、习语等,迁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学习“There be”句型时,可以设计一个学生当小主人接待客人的任务,让学生用“There be”句型介绍一下自己的家。尽管学生对此句型并不觉得有趣,但都想知道其他学生家里的情况,于是听得认真,学生也感兴趣,争先恐后地介绍自己的家。有些学生还画了示意图来增强效果。
3. 结合对话或课文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中学英语教材含有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如有关Abraham Lincoln,Albert Einstein 等伟人的对话或课文。对这些相关知识的学习,领悟就是一种很好的情感教育过程。这些伟人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震撼是巨大的,因为他们每个人的成功,不仅靠的是他们的智力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勇气、意志、信心等因素。通过对这些伟人的学习,使学生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并努力达到学习目标的勇气。
4. 课堂上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增进师生间情感沟通
英语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课堂上师生交流频繁。教师举手投足都会传递某种情感信息。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热爱学生,非常重视使用鼓励性语言,看到学生的稍许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当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总是认真倾听,面带微笑,眼光里流露出热情。学生答对了,教师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Great! / Well done!/ Wonderful!/…教师的话会给予学生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强化学生参与交际的信心。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帮助他们设法完成任务,使他们也获得成功的喜悦。即使学生回答错了,教师不能只说“No, youre wrong. ”而应辅以关切、激励的表情,使学生体会温暖和力量。教师还要使用一些建议性的、易于接受的、委婉的表达方法:Do you think so? / Im afraid I cant agree with you. / I think you need to work harder and pa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而不是那些伤害学生自尊,挫伤积极性的话语,如:You arent studying hard. / Youre so stupid…
总之,学习者的情感态度不容忽视。教学中教师应将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情感的个体,尊重和理解学生。利用能影响学习效果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习原动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和谐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英语课程标准[S]. 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出版.
2.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 钟启泉主编. 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