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在我省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分布着上百万亩气势磅礴、壮丽独特的梯田。这是哈尼人民充分利用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凭借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出来的生态农业奇观。哈尼梯田是活的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典范,它不仅是哈尼族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全人类共享的文化与景观遗产。为了让哈尼梯田文化走向世界,2001年1月,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立了“申报世界遗产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力推进“申遗”工作。目前,哈尼梯田已经进入了中国政府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了早日使哈尼梯田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3月,云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云南省社科院、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多家单位的专家赴元阳县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核心区进行“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多学科专家主题调研”活动,专家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利用与申遗工作进行研讨,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新思路和理论支持。为此。本刊特组织、编发这组笔谈,以期有更多的人关心红河哈尼梯田的保护、利用与申遗进程,并以此献给即将到来的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
哈尼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及其保护
闵庆文
红河哈尼梯田具有至少1300年以上开垦、耕作和发展历史,并至今持续使用和发展着。作为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民族智慧的结晶、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山地农业技术知识体系的集成、农业生物的“基因库”和独具特色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哈尼梯田是一类典型的、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关于这样一类遗产,其保护理念和途径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一、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推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计划,经过多年努力,已经获得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于2009年开始正式实施。
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联合国粮农组织的Koohatkan先生曾经做过非常准确的描述。他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农业文化遗产与其他遗产类型不同的是,它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它不仅是杰出的景观,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也具有重要作用。与以往的单纯层面的遗产相比,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将为哈尼梯田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因此,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遗产不同的是,农业文化遗产更加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或景观,除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至今仍在使用、也更有现实意义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显然,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活态的”、关乎人类未来的特殊遗产类型。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三个方面的明显特征:因其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特点,即具有“复合性”特点;是一个有人参与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而且至今仍然是许多地方居民生计来源,即具有“活态性”特点;因其中包含着千百年来人民适应自然的智慧、包含着对于人类未来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即具有“战略性”特点。
二、哈尼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特征
1.哈尼梯田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
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在利用土地资源时,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将山体分为三段:山顶为森林,山腰建村寨,寨脚造梯田。山腰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易于人居住,宜于建村;而村后山头为森林,有利于水源涵养,使山泉、溪涧,常年有水,使人畜用水和梯田灌溉都有保障,同时山林中的动植物,又可为人们提供肉食和蔬菜;村下开垦万台梯田,既便于引水灌溉,满足水稻生长,又利于从村里运送人畜粪便施于田间。梯田的建造完全顺应等高线,减少了动用土方,又防止了水土流失。这种森林一溪流一村寨一梯田“四素共构”的结构创造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体现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价值多样、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复合农业特征。
2.哈尼梯田是一个活态的农耕文明博物馆
哈尼梯田范围广泛,田块面积各异,形态千差万别,地形复杂,自然与文化景观丰富。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技术和相应的文化习俗活动,形成了系统的文化现象和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这一农业文化遗产长期以农业这一经济活动保持着生态、社会文化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中,人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其因时因地制宜的适应性管理理念,使其生产与生活方式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这种变化并非脱离自身资源与环境基础的变化,而是与自然协同进化。
3.哈尼梯田为人类适应全球变化、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应对战略与资源基础
哈尼梯田系统中,以水资源管理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长期以来劳动人民适应自然的集成,为当今和未来社会人们应对全球变化、保障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缓解水土资源危机等,提供了借鉴意义。例如,哈尼梯田合理的林水结构、分水制度、泡田方法、以水冲肥技术等,均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技术与管理策略。又如,一般的现代稻种经过三五年种植后,品种就会出现退化而难以持续种植,但栽种在海拔1400米以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哈尼梯田红米,极能适应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具有持久的抗性,表现出极为稳定的遗传特征,具有极为重要的遗传价值。
三、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个基本原则
1.动态保护原则
和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保护的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方式、生产技术、生态景观。因而对于哈尼梯田这样的农业文化遗产,应当采取动态保护的思路,就是让农民在继续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并且能够从中收益,可以在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的前提下有所发展。没有生产劳作是不可能保护这些传统农业系统的。哈尼梯田的保护也是一样,梯田作为当地居民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具有生态价值,形成的景观具有审美价值,而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农民的耕作。因此要保护梯田就需要将农民留住,并且愿意继续维持梯田这种耕作方式,动态保护恰恰也符合了这个要求。
2.多方参与原则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需要广泛的积极参与,需要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即不同利益相关方相互协作、共同达到任何人都不可能 单独完成的相同目的的一种机制。哈尼梯田的遗产申报、保护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协作完成。这种机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五位一体”:第一是国际组织,因为哈尼梯田是具有全球意义的人类共有的农业文化遗产,就需要来自联合国组织、政府间组织等的技术与经济上的支持;第二是政府机构,包括省、州、县、乡政府,他们是遗产保护工作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之一,也是遗产保护工作的服务者、协调者和监督者;第三是企业,对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企业的参与非常重要,可能会起到一个“助推器”的作用,但是企业家一定要认识其责任和义务,这方面国内外的教训很多;第四是科技,因为哈尼梯田不是单一的自然或文化遗产,而是融自然、文化、非物质等特性在内的综合性遗产,其价值挖掘、动态保护、可持续利用涉及到生态、农业、林业、水利、民族、民俗、经济、管理、旅游等众多学科和部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第五是社区,社区或以社区为基础的机构更能适应当地特定的社会和生态条件,更能代表当地的利益和喜好,更了解当地生态变化过程和传统的资源管理实践,能更容易通过当地适应的传统途径和管理实践调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对他们所代表的当地人生计有关的自然资源管理决策和行动更有责任感。具体到哈尼梯田,目前应当采取的是国际组织指导、政府主导、企业协助、科技支撑、社区参与的机制。
四、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三个有效途径
目前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这对于哈尼梯田的保护也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产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有利于传统农业技术和农业文化的保护,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哈尼梯田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农业发展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很少施用化肥农药,也为未来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强调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代人们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在遗产地开展生态旅游,不但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业遗产,而且可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保持原来的生产方式。哈尼梯田的景观及其少数民族文化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现在哈尼梯田也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发展。然而过度的旅游开发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也是在遗产地开发旅游所最担心的。包括观光农业等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很有效的形式,积极而有序的开发则对遗产保护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展生态旅游的旅游收益可以用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旅游能带动建筑、交通、餐饮、娱乐、通讯、商业的同步发展,农民可以从中获益,从而愿意参与农业遗产的保护。
第三,建立生态与文化保护的补偿机制,争取获得国家在文化保护、生态保护方面更多的支持。近几年关于生态补偿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曾经完成了一些研究工作,目前最关心的就是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相对脆弱、文化又非常丰富的地区,如何进行文化保护和生态保护的补偿问题。通过这三种办法,我相信我们这些位于遗产地的老百姓的生活就可能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还会比其他地方更好。
元阳梯田红米稻作文化——一项亟待研究和保护的农业科学文化遗产
朱有勇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传统农业中可持续要素的发掘研究工作。我们的研究得到国家和国际上的关注。我们所主持的一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研究元阳梯田传统农业中的可持续要素。
我们对元阳梯田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从元阳梯田形成的地质结构到土壤条件,从梯田的水资源到水系分布,从栽培方法到品种结构等,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我们对元阳梯田的系统研究中,我们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哈尼人民世世代代连续种植的水稻地方品种问题。在现代稻作中,一般现代水稻新品种在大面积种植三至五年后就要被淘汰,就需更换新的水稻品种。这种状况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水稻生产成本,而且加速了种质资源的消耗。元阳梯田水稻红米老品种连续种植数百年没有被淘汰,其中蕴含着很深奥的科学问题。如果我们深入研究,解析元阳红米持久种植的科学机理,并把其机理应用到现代育种工作中去,延长现代品种的使用寿命,将会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减轻农民的种粮负担,尤其能大大节约种质资源,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
现在元阳梯田种植的水稻红米品种,根据哈尼人们的口头传说,已经连续种植了上千年。这种说法没有文字记载依据,更没有实物证据。为此,我们开展了寻找实物依据的工作,在一户农户家中找到了保存了一百多年的用于祭祀的水稻谷穗。取这些祭祀用的谷粒样品与目前种植的稻种作对比研究,同时选用典型的粳稻品种和籼稻品种作参考,通过研究发现:它们的种子外观形态、双峰乳突显微结构和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对照品种均有显著差异,而与目前梯田种植的品种一致,证实元阳梯田长期大面积种植同一个水稻品种,至少已有一百年的历史。这一情况在世界上同类梯田中实属罕见,在广西龙脊梯田、菲律宾梯田及越南、柬埔寨等其他地区梯田中,都未有过这种情况,元阳梯田红米品种成为研究农业作物品种可持续利用最为宝贵的材料。我们认为,元阳梯田连续种植红米品种的历史远远不止一百年,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人力有限,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古老的谷穗来加以证实。我们希望地方政府动员群众,查找老谷种线索,证实红米品种种植更长的年限,从而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哈尼人的贡献。
为什么元阳红米连续种植数百年不被淘汰?这是一个很深奥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自然之谜。我们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有自然科学的因素,有哈尼农耕制度的因素,也有民族文化的因素。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我们从分子水平发现,该品种内部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是现代改良品种的3倍。这种基因多样性使得该品种有良好的适应性,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其他自然因素变化,它都能发挥出良好的适应缓冲作用,能长期保持产量稳定和阻止病虫害的爆发流行。另外,该品种需肥量不大,适应了元阳梯田不使用化肥农药的传统农耕习惯,如果对其施用化学氮肥反倒很容易感染稻瘟病的特性。元阳梯田天然形成了无公害大米的生产环境和栽培条件,是理想的有机米生产基地和传统农耕文明的自然保护基地。另一方面。元阳红米也满足了哈尼人的饮食习惯要求,稻草作为主要饲料喂牛,稻桩回田作为次年水稻生产 的主要肥料,形成了良好的稻作可持续循环系统。元阳梯田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研究可持续农业不可替代的研究基地。
我们对元阳梯田传统农业瑰宝的研究,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太多的科学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还有太多的可持续要素需要发掘,为人类造福。最令我们担心的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元阳梯田的保护将面临着挑战。如果按现代经济学的指标体系和价值观念来判断与行事,元阳梯田传统农耕文明将会很快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消失,人类将失去一块宝贵的农业遗产。因此,从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角度而言,我们迫切希望元阳哈尼梯田尽快申请世界农业遗产保护,以立法形式保护好这一世界传统农耕文明宝地,为子孙后代留下这个无可替代的农业遗产。同时,也希望政府增加投入,完善各种保护设施,寻找绿色旅游和有机食品生产等新的发展路子,使元阳哈尼梯田焕发新的生机,形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让千年的农耕文明永葆青春。
从哈尼梯田的特点谈其保护
施惟达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伟大奇迹。它巧妙地利用了特殊自然环境下的水资源循环系统,把平原地区的农耕垦种技术移植到高海拔山区,在哀劳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形成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数百级水田依山迭层而上的壮观景象。这是哈尼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并已然成为人类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一般的文化遗产不同,哈尼梯田作为文化遗产有它自身显著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文化遗产分为两大类,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包括:①可移动文物(如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②不可移动文物(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后者指“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很显然,哈尼梯田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类。但关键的问题是,其实践的对象是作为耕种梯田的哈尼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这与一般的不至于关系到整个群体的生计的文化遗产显然是不一样的。譬如说,某种神话传说甚至某种语言消失了,某种表演艺术后继无人了,某种手工艺技能失传了等等,而民族的生活仍旧会继续,甚至可能感觉不到其消失。但如果梯田毁了,那哈尼人民的生活就失去了保障。
从哈尼梯田的这一特点来看,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就出现了两重性,更容易可也更困难。说容易是因为只要哈尼人民现有的农耕生计方式不变,就不需要任何人来奢谈保护,保护是件自然而然的事。说更困难是因为居于深山的哈尼人民要发展,要脱贫奔小康,传统的梯田耕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了,一些哈尼族村民开始弃田改寻别的营生。在对哈尼梯田核心区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现在村中出现了“386199”部队,即村里只剩下妇女、儿童和老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问其原因,一是光种梯田吃不饱饭,二是太穷,缺钱。也有的改水田为旱地。种一些较水稻收益更好的作物。哈尼梯田的保护实际上与哈尼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息息相关,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问题,同时是一个经济问题。从关注民生的角度,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居住在哈尼梯田区域的哈尼村民是哈尼梯田的保护主体,也是发展主体。保护和发展。最终要靠村民提高保护和发展的自觉意识、积极行动,才能产生实效。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职责是帮助村民依靠梯田发展,不仅要依靠梯田解决他们的生存温饱,而且要依靠梯田富裕起来。总之要从梯田取得更多的比较收益,这是解决保护和发展问题的根本之道。
以梯田景观为核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是一种方式。但不管是引进外来旅游企业也好,或是以村镇为单位组织起来发展也好,都要建立村民的参与机制,保障他们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得利益,而不能使旅游的发展变成与他们无关或关系甚少,或只能低层次参与,如变成流动小贩向游客兜售廉价商品之类。只有村民在旅游的发展中得到应得的利益,并认识到其利益与梯田的直接联系,才能真正调动村民保护梯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还有一种较好的办法是选择具备一定特色条件的村落,培训村民建设梯田文化生态旅游村,组织起来,有序开办农家乐(包括家庭旅馆),让村民直接参与进旅游业中,成为乡村生态旅游的从业者。
提高梯田自身的直接收益是另一种方式。这需要改进传统的种植方式,搞综合种植,如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等。或改良水稻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等。当然,这些方面,都有一些经验,要总结、提高、推广。
哈尼梯田的保护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水源问题。这次实地调查中我们看到,不少水田由于缺水已经变成了旱地。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源减少,部分田中的龙潭水干涸,特别是今年一直未下雨,天气干旱,情况尤其严重。一是村民对梯田的维护修理投入不够,水渠功能丧失致不能正常供水。解决后一方面的问题在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解决前一方面的问题则需要进一步研究。从统计数据来看,哈尼梯田遍及全县14个乡镇,面积19万余亩,分布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分布海拔从170公尺到1980公尺,要对这么多的梯田进行全面保护是十分困难的。从文化遗产的角度说,越是高海拔的梯田越能体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哈尼梯田特点,越能体现哈尼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越具遗产价值。从景观审美的角度说,规模越大,越是从山脚到山顶集中连片的,越壮观,越有震撼力,越具景观价值。因此,哈尼梯田的保护要有重点。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州、,县政府已经作出规划,确定将多依树片区、坝达片区、牛角寨片区、猛品片区共132平方公里纳入重点保护范围,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此基础上,是否还可以根据海拔高、规模大的原则,再突出几个更为核心的区域,实施刚性的保护。比如,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这里,必要的财政经费要投到这里等。其余地方,则应该因地制宜,或改作旱地,或退耕还林,以扩大植被面积,更好地涵养水源并改良景观。
村民参与开发是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章建刚
红河哈尼梯田极为秀美,又极为壮观,是真正世界级的文化景观遗产。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和元阳县委县政府为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及地方经济社会文化跨越式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申遗的进度正在加快;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人类农业文明创造的伟大景观将当之无愧地登上人类遗产名录。
建立人类遗产名录是为了永久保存这些珍贵的遗产,而有些遗产项目却在获得它的荣耀后便迅速地衰落,甚至被人为地破坏了。这就要求人们在申请进入遗产名录之前未雨绸缪,更深刻地考虑这些遗产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类许多遗产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拮据令当地政府难以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因而通常的做法是将保护与遗产地的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用遗产展示获得的收入支持保护行动。然而这还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问题的要害在于“第一桶金”从哪里获得。
今天我们可以设想资金的很多来源:公共财政、商业借贷、村民募集、私人机构(公司、企业等),或许还有各种基金。但遗产地保护所需资金数额大,风险高,因而许多可能的措施都变得不现实。相信经过不少努力,包括上级部门的牵线搭桥,目前元阳县与有关企业合作,并开始修建各种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梯田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终于开始启动。
应该说,各种方案都不会完美,都有缺陷。但我们也应该考虑哪些缺陷从一开始就应竭力避免。在不同方案中既要比较哪个方案的利大,也要比较哪个方案的弊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三思而后行,如果利最大同时可行性最大但弊病也最大,这个方案或许将被放弃。弊病大就是没后劲,缺少基础,就是难以为继,就是短期行为;最终将导致资源破坏或重复建设。因此应竭力避免。
现在让我们作一个比较。目前的方案是商业机构的参与。通过对最佳观景地点的土地征用,景区被封闭起来收票,景观也相对被垄断。当地居民慢慢也看到了商机,但已经被排除在外,因此分散地在景区门外寻求生意,纠缠旅客、出售劣质产品、提供不规范的旅游服务,甚至截留客源,等等。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国内很多旅游景点都有类似场面。通过对门外市场的整顿,情况也许会好一些。还有一些地方,当地村民被吸收到景区就业,但只能占据一些保安或保洁之类的低技能和低薪金职位。现在对于哈尼梯田景观遗产地而言,情况可能会更复杂一些。
大面积的哈尼梯田景观的存在要求哈尼人世代的稻谷栽种,而且是难以进行大规模产业化、机械化替代的人工辛勤栽种。如果开发后一系列利益不能很好协调,那么水田的栽种就可能被放弃,梯田景观就会不复存在。哈尼人也会到城里打工,因而山寨会变得凋敝。哈尼村民在遗产地开发过程中被边缘化将会导致其村寨和整个文化传承的“空心化”。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三农”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特殊的“新农村建设”问题。我们并不怀疑政府将会长期地担负起引导、协调、统筹、说服的工作。但问题会变得比较复杂,因为商业机构要求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而政府的利益和商业机构的利益已经捆绑(有股份),因此它怎么做才能体现中立和公正呢?
另一个模式是现在就将发展和参与工作的重心向哈尼村民倾斜。政府总要投资,总要做工作,那么在商业组织和村民之间可以有选择,有权衡。目前村民的素质显然偏低,受教育时间短,缺少商业传统,因此不会自发地进行高水准的开发操作。但我们不能假定农民永远是农民,不能假定除了人民公社就不会有股份制的商业合作形式。我们因此可以设想一个更多由当地哈尼族村民自己来主导的发展模式。
如果当地政府能引导、支持哈尼村民(也可以是其他少数民族村民)组织成股份制的公司,为游客提供较为舒适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服务:餐饮、住宿、导游、展演、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甚至交通、通讯、金融等等。也许这时我们并不需要修建以垄断景色为目的的景区景点,而是让游客在一个更广阔、更自然的民俗生态区中进行多种形式的深度旅游;遗产地的经济收入来自高质量、多元化的旅游服务业。这并不是一种只允许当地哈尼族居民进行的开发模式。旅游市场是开放的,可以有外地的资本和旅游企业进入。但组织成商业机构的哈尼村民将在进入旅游市场时有较强的竞争力,也提高了当地旅游服务的进入门槛。
更为重要的是,哈尼梯田作为人文景观遗产、作为少数民族风情旅游景观对当地哈尼族居民的有效、实质性参与有强烈的依赖。如果哈尼人可以在旅游开发当中分享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拥有更多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他们在外地受过更高教育的新型人才愿意回到故乡创业发展,那么他们不仅会更内行地管好梯田,更会有一种内在的动机把传统文化的固有价值带到新的发展阶段中去。这种发展模式可能是我们更值得去尝试、去追求的。
应该看到,今天的哈尼人通过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以及自身的实践,对现代化的前景已经有了相当清晰的认识,有着强烈的发展和致富的动机,有着较强的公平和法制意识。哈尼社会经过了多年的民族地方自治的尝试,同样经历了三十年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也已经进行过多年村级直接选举的民主制度实验。并且所有这些经历都与其传统文化、传统的伦理习俗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引导哈尼人更多地参与遗产地的开发和市场竞争,并不是一种过于超越历史条件的空想。而如果能这样做,政府也会获得其作为公共部门的更恰当位置。我觉得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现在我们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答:一、上面两种模式是绝对对立的吗?二、哈尼村民成了股份公司成员,他们还是“农民”并愿意去保存一种源自于农业文明的传统文化吗?
第一个问题,尽管我们为了理解的方便,把两种模式鲜明地区分开来,并明显地倾向于第二种模式,但我们深知现实问题、尤其是中国一个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要面临多少困难!我们决不对任何一种模式持绝对批评的态度。相反我们承认,“发展是硬道理”,“条条大路通罗马”,能起步就是正确的。并且我们也认为现实有自己的多种表现形式。两种理论模式之间也许有许多种现实的过渡形式、相结合的形式。两种模式实现转换的机遇更是俯拾即是。当前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能力较弱,后发地方的政府发展起步的财力相当紧张。因此能招商引资,吸引一些大公司的介入实属不易;而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实际投入,外来商业机构也惧怕风险,因此采取合资方式也是无奈。只是长远看,政府毕竟不能既做“运动员”又当“裁判”,因此要设法适时退出市场。两种模式的平稳转换是现实中的辩证法。哈尼村民实质性地参与到遗产地的开发进程中去才是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方向。
第二个问题。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民”的身份会转变成“市民”,但通过一种文化一人类学的分析我想来说明梯田景观得到长期有效保护的可能性。
很多民族学家正确地认为,哈尼梯田的存在与他们农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而梯田及梯田的耕种又与哈尼人的文化习俗、史诗神化等密切相关。这里有密切相关的三个文化层面:景观、耕作技术、文化习俗。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三个不同层面的事物之间环环扣死,要梯田景观就不能让哈尼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哈尼人有发展道路的选择权和文化再创造的权利;哈尼人要保存梯田景观那一定是因为他们看到这样做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尊重哈尼人的各项权益是所有文明人所应秉持的基本伦理准则,而为了自己有景观欣赏就希望哈尼人永远不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不道德的。事实上,保护作为有形 或物质遗产(tangible heritage)的梯田与保护作为非物质或无形遗产的农业技术与生活方式通行的是不完全相同的伦理原则。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分析去发现当哈尼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以后梯田景观仍可被完好保存的可能方式,发现在上述三个层面的事物之间有着足够张力承受哈尼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从符号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梯田景观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哈尼文化及其耕作技术的表征或符号的能指层面。而这个符号能指的持存蕴含却并不束缚其农业技术的更新,如在籽种、土肥、栽培、植保或农机方面的变革;这一能指及其直接所指(农业技术)蕴含而并不限制其生活方式及精神文化等深层所指的创新与再创造。具体地说,在梯田景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人们运用的农业技术可能发生变化;栽培品种、产量、米质可以发生变化;在与梯田景观相匹配的哈尼人蘑菇房的外观不发生严重的变化的情况下,其建筑材料、采光、通风以及整个居住质量可以有极大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在梯田景观不变的情况下,哈尼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组织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可以不断发展进步;哈尼人可以建设起具有城市化内涵的幸福“新农村”;传统的哈尼文化可以获得新的阐释与现代表现形式。
如果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能走上这样一个可持续、更和谐的道路,人们也许不必过多关心它是否得到国际机构所授予的称号;人们只是被它的美及美景后面深刻的人文内涵所吸引。名与实相比,实更重要!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中保护与发展的困惑
史军超
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项目启动至今已是第十个年头,十年中,保护与发展孰先孰后,孰优孰劣,政府不同部门及各届人士议论蜂起,困惑莫解,乃至成为影响申遗的一大瓶颈。笔者作为红河哈尼梯田申遗专家组组长,十年来未曾有一日松懈过对梯田命运的关注和思考,曾借各种机会陈述过自己的意见,综其如下,以讨教方家,并给实施申遗工程的红河州、元阳县政府参考。
一、世界遗产在召唤红河哈尼梯田
我是红河哈尼梯田申遗的提出者和论证人,从1995年开始列为我的主要调研方向至今的十四年中,对申遗成功的信心,未有一刻动摇,理由是红河哈尼梯田申报的是“文化景观”类型世界遗产。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遗产类型,它不同于“文化遗产”对文化的倾情关注。也不同于“自然遗产”对自然的格外垂爱,而着重在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大自然达成的和谐与平衡关系,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共荣共存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它是一个划时代的世界遗产,标志着现代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因而联合国更看重、更支持“文化景观”的申报。
红河哈尼梯田正是这样一个遗产。
在哈尼人来到哀牢山之前,这里的生态是纯自然的。由于典型的立体气候,水份从低纬度江河中蒸发升空,到高山区化为降雨洒落在原始森林中,形成无数溪泉瀑布龙潭,沿沟沟箐箐下泻入江河。哈尼人来到后,首先在靠近森林的地方挖筑大沟,把下泻之水悉数截流,然后在大沟下面安寨子、开梯田,引大沟之水灌溉梯田,水又沿层层梯田下注入江河,再蒸发升空,如此往复循环。十年前,笔者根据水的流程将这一生态系统概括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即以此一理论作为主要依据。后来笔者又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人工湿地经典”,更提升了这一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笔者也成为中国提出“梯田是人工湿地”理论的第一人。云南省林业厅根据笔者的研究成果向国家林业部申报红河哈尼梯田为国家湿地公园并获成功,使红河哈尼梯田成为中国唯一的高原国家人工湿地公园。因此,红河哈尼梯田在世界同类申遗项目中,是最有资格进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世界遗产在热切地召唤着红河哈尼梯田。
而我们的红河哈尼梯田,也应该给出自己的回应。
所谓回应,就是按照世界遗产必须具备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则,严格地、甚至可以说是严苛地保护好红河哈尼梯田。所有的开发建设,均须在这一前提下进行,任何人都不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如世博集团在著名的“老虎嘴”景区构建与周边环境和哈尼文化极不协调的钢架桥和汉族式大理石栏杆),所有开发项目都须经有关专家和管理部门的充分论证和严格审批方得实施,没有科学的、合乎申遗要求的开发,后果都将是灾难性的。申遗,我们面对的不是中国政府,不是中国专家,也不是申遗地的老百姓,而是联合国的世遗标准,达不到标准,是没有资格进入世界遗产行列的。
当前,保护第一的理念已日渐深入红河州、元阳县各级领导心中,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对梯田保护的法律法规,组建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投入了大量资金对核心区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如元阳县的梯田文化广场、步行街、民族展览馆、水电排污管网、排危美化工程,展示“四度同构”的箐口民族文化村、各景点观景台、勐弄土司署等。其中,最有成效的是自2002年以来,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在核心区营造水源村12.8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种植保水保土功能很强又习为哈尼人种植的水冬树6万亩,有效改善了因过去乱砍滥伐导致水源枯竭的境况,从根本上保护了梯田,全县16030户退耕户八年可得国家1.48亿元补助,农民也因此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据张宏县长说,为了保护梯田,从2008年起,县政府采取层层承包负责制,即县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直到各家各户层层签定责任书74821份,全县19万亩梯田每块都有专人负责,从县到村层层有年度检查,并纳入干部考核。
理念、制度、法规、资金、措施,等等这些,都是红河哈尼梯田地区政府、专家、民众对世界遗产召唤的积极回应。
二、民族生存发展的时代战略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并非某个人一时冲动的幻想虚构,它的提出虽然是我长期调查研究的结果,但在本质上,它是所有梯田农耕民族(在红河州是以哈尼族为代表的众多梯田耕作民族)和一个伟大文明——梯田农耕文明对全球化的调适和应对。
全球化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席卷全球。毋庸置言,全球化的主角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进程实质是西方资本主义以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文化模式整合世界的过程。有鉴于此,处于此一浪潮之下的发展中国家和弱势民族意识到,如果它们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则将一无所有。因此,与全球化进程同时并举的恰恰是各国家、各民族对自己文化的强调与保护,而在这一激烈的矛盾博奕中,这些国家和民族能否坚持住自己的文化传统,就要看他们各自的智慧与能力了。
十年前,当笔者思考哈尼族和众多梯田农耕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时候,正是深切感受到全球化对这些民族文化的冲击,而提出哈尼族为代表的包括红河州各民族在内的“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战 略”的。换句话说,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正是哈尼族(及红河州各民族)因应全球化的时代战略。
梯田文化是哈尼族(及红河州各民族)文化的核心和代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梯田存,则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存,梯田亡,则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亡,梯田兴,则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兴。
恩格斯说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这个贫穷落后的民族在经济上无法与富裕发达的民族相比,但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这一人类当代最高哲学的思考和表现上,却能够演奏世界农耕文明的第一小提琴,因为哈尼梯田文化所代表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念是无与伦比的。
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红河哈尼梯田申遗能够拯救哈尼族(及红河州各民族),使之不被淹没在全球化的大海汪洋中,而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族,也只有坚持自己的梯田文化,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就是当代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智慧。
三、贫困的阴影在梯田上游荡
哈尼梯田是伟大的,然而哈尼人民则是贫困的。
试举笔者最近调查的申遗核心区普高老寨、勐品寨、阿党寨、箐口村四寨说明。2007年这四寨人均耕地一般只有0.6~0.7亩,水田最多的勐品寨人均0.82亩,最少的普高老寨0.2亩。人均收入最高的却是普高老寨,人均1000元,最少的则是勐品村人均700元,这些收入都是年轻人外出打工所得。
元阳长期以来是个贫困县,1955年有人口16.48万人,耕地26.28万亩,2008年有人口38.6万人,耕地有31.45万亩,即33年间,人口增加了22.12万人,而耕地只增加了4.17万亩,如此庞大剧增的人口和如此缓慢增加的耕地形成的反差,是其贫困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该县长期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地少人多贫困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形成元阳县干部所说的“386199部队留守梯田,54部队到处打游击”的现象(“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54”指年轻人),现在,即使春插秋收农忙季节,回家的人也很少了。
菲律宾梯田1995年即已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但是,这一殊荣而今早已失去光芒,其根本的原因与元阳一样——贫困。因为梯田投入多产出少,使梯田耕作者伊富高族年轻人大规模抛弃梯田外出打工,梯田普遍抛荒,加上巨型蚯蚓入侵,造成田埂大面积坍塌无人修复,菲律宾梯田风光不再,一度人头攒动的游客也不复光临,从而被联合国列入“濒危遗产”,面临着被取消世界遗产资格的危险。
这对我们是一个深刻、惨痛的教训。
贫困,阻挡了哈尼梯田申遗的进程;贫困,使红河哈尼梯田哪怕申遗成功,也会面临与菲律宾梯田一样的命运。
在长久的贫困面前,许多年轻的哈尼人对自己的梯田丧失了信心,他们离开了梯田,有些人就此不再回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禁要问:梯田还会后继有人吗?梯田,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与自然高度结合的文化系统,如果连人都没有了,还谈何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呢?
—个文化,对它的主人必须有价值,首先要能让它的主人过上好日子,否则主人要它干什么?
我当年也正是在改变哈尼人贫穷落后面貌这一最基本的思考下才提出申遗理念来的,因为申遗就是打造品牌,而品牌就是资源,就是资本,就能产生效益,就能吸引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物流,就能改善哈尼人的生存状况。如果不是这样,仅仅为了进入“世界遗产”,这样的申遗是没有价值的,起码对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哈尼人(及红河州各民族)来说是这样的。
四、绿色有机生态农业:梯田的未来
那么梯田是不是真的就无法留住年轻一代哈尼人,是不是真的就无法使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了呢——不,笔者认为,恰恰是梯田本身,才足以使现在、未来到永远的哈尼人进入小康,根除贫困,过上现代化的物质富足、文化高尚、精神充实的新生活!
破解哈尼人贫困魔咒的办法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我坚定地认为,是必须立足于梯田,即必须深刻认识梯田文化的本质特点,在此基础上发扬传统,创造新文明。
梯田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是绿色文化、生态文化。因此,早在1999年我即提出保护与发展梯田文化的第一方案是以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为现代梯田生产的总方针,把申遗地的十几万亩、红河州的上百万亩乃至包括普洱等地的数百万亩梯田建设成中国甚至世界绿色有机生态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各地的农副产品,即人们每日食用的粮食、肉类、蛋类、蔬菜等等,主打的是非绿色、非生态的食品,这些产品因大剂量、高浓度化肥农药的施放,使其实质上变成公害产品,它们已经损害了人类的健康,其严重的程度,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后代的繁衍,当前,全球ED(男性生殖器勃起障碍)问题突出,就是一例。此中环境生态污染固然是一大原因,但每日三餐吃进肚子里的非绿色非生态食品才是导致这一危害的直接杀手。因此,现代人迫切需要绿色有机生态食品,凡贴有“ORGANIC”(绿色有机生态品质)标签的食品,价格都是同类食品的若干倍。追求绿色有机生态农副产品是当代世界的主流,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而哈尼梯田提供的正是这样的产品。
哈尼梯田过去纯用农家肥,现在仍以农家肥为主,2008年上半年(主要施肥时段),元阳县31.45万亩耕地(包括19万亩梯田)只施用化肥1.45万吨,每亩46公斤。梯田水稻杀虫过去纯用生物多样性原理,如一块田中同时栽种两三种稻谷,因生长期、成熟期不同,病虫害无法危及全部稻谷,也无法蔓延成灾。同时世代皆用梯田养鱼,鱼能吃掉害虫和虫卵,如稻螟虫、稻飞虱、叶蝉等等,再加上梯田中自然生长的黄鳝、泥鳅、螺蛳等等也有相同作用,所以过去完全不用农药,稻谷照样茁壮成长。现代仅用极少量农药,元阳县2008年上半年全部耕地只施放了农药79.5吨,每亩只合2两5钱。如此少的化肥、农药施用量,比之内地农田简直是微乎其微。而如果采纳笔者的建议,完全恢复传统,不用一两化肥、农药,100%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那么哈尼梯田的“ORGANIC”稻米、谷花鱼、蔬菜及相关的养猪、养鸡、养鸭、养牛、养羊等等生态养殖业产品,将不是目前的低廉价格,它必然攀升到若干倍,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这样,哈尼人脱贫将不再成为问题。
生态稻米之外,科学化的梯田养殖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则报导说,浙江某县变稻田为泥鳅养殖池,一亩产值是稻谷的40倍。如梯田亩产稻谷400公斤,每公斤售价2元,每亩可得800元,但养泥鳅获利40倍,就是32000元!梯田养泥鳅(还有黄鳝、螺蛳等等)是哈尼人的传统做法,只要有关部门加以 科学培训,政府辅以一定资金,哈尼人也会象浙江人一样富起来。梯田有如此巨大的利益和美好前景,哈尼人还会离开它到处流浪打工赚取低廉的工钱吗?
1999年和2000年,笔者曾在有关申遗的文章中系统地提出过绿色有机生态梯田农作的理念和方法,如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改良传统种植方式,与国际市场接轨,实行集约化生产等等。为了建设绿色有机生态梯田农业,1996年笔者访问台湾时,专程赴台湾生态农业区苗栗、花莲、梨山等地考察,结合哈尼梯田冲肥传统,向元阳县领导建议在原有积肥塘基础上,引进台湾360。POPAN生物浓缩有机肥,即对哈尼山寨的农家肥进行科学处理使其纯化,这样既能优化土壤结构而又有更高肥效。同时针对历史上人背马驮的高强度运输方式,提出改良梯田道路,使用轻型运输工具乃至空中索道等等方法。
总之,梯田的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集约化生产方式,是符合国际潮流,又能改变哈尼人贫困面貌的必由之路。
五、打造旅游精品,促进申遗进程
破解哈尼人贫困魔咒的方法之二,是开展梯田文化旅游。在这一点上,红河州、元阳县的领导与笔者的想法是一致的。
关于在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地是否应该开展旅游业,以及应该怎样开展旅游业,旅游与梯田保护应该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不同意见。
笔者历来赞成在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地开展旅游业。
综观世界600处世界遗产,没有一处不在进行着或大或小或热火朝天或较为冷静的旅游业,这是世界遗产地的常规现象。世界遗产地旅游业的理念是:世界遗产是世界人民的,世界人民有权利去欣赏和体验这一遗产,这涉及到人民的权力问题;第二,世界遗产是遗产地人民创造的,当地人民有权力从旅游等相关产业中获得自己的利益,如梯田是哈尼人开的,哈尼人有权获得梯田旅游的利益,这又涉及到遗产创造者的权力问题,对哈尼人而言,它还涉及到他们奔小康、追求现代文明的权力问题;第三,遗产(如梯田)要保护,但没有资金怎么办?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世界遗产一般由国家出资保护,但在第三世界国家,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开展旅游业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运作筹集资金,加以保护。 事实上,从1972年产生第一批世界遗产以来,“世界遗产旅游”就开始了,三十五年后的今天,伴随着数量庞大的世界遗产的诞生,这一旅游已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产业,甚至产生了“世界遗产旅游学”。实践证明,一个一文不名的边鄙之地,一经成为“世界遗产”,它的旅游业马上就会兴旺发达起来,成千上万的人们就会不远万里,不辞劳苦,蜂涌而至,必欲一睹为快,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巨大的。2000年,国家旅游局全面推出的“中国世界遗产世纪游”,就获得成功,吸引了数千万海内外游客,获得良好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我省地处边陲的小城丽江,当年就接待海内外游客25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44亿元。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丽江地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正如前去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负责人理查德博士所言,“丽江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当地自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的旅游业”,丽江的发展证明,旅游业可以给世界遗产地的人民带来不可比拟的经济发展机遇,而丽江古城遗产的保护,也得力于旅游业的收入和游客的保护费。
可见,旅游业对于世界遗产地和申报世界遗产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合理的。
红河哈尼梯田随着申遗工程的启动和进展,早已形成一个自发存在的旅游市场,目前,“到云南,游元阳,看梯田”,已经是云南不径而走的旅游宣传口号。据元阳县政府提供的资料,2007年到元阳的游客已达42万人次,2008年1~5月份,游客已达259448人次,同比增长35.81%,旅游总收入达14926.53万元,同比增长13.88%,哈尼梯田的旅游效益逐渐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在大力开展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业对梯田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无序的、以破坏梯田景观和哈尼文化资源为代价的竭泽而渔式旅游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对正在申遗中的红河哈尼梯田,尤其如此。
旅游业对世界遗产地的破坏已经人人耳熟能详。同样是丽江,在旅游带来当地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商业化冲淡了古城文明,纳西人搬迁出城出现“古城空城计”的危机。因此在开展旅游业的时候,应该格外强调对梯田和哈尼文化的保护,并以此为设计旅游线路和设施的前提。这就是“世界遗产旅游怎么管理”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开会,研讨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业二者关系的问题,笔者参加过2001年10月在丽江召开的该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管理第五届年会,会上,来自二十二个国家的400多位代表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提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模式,这经验和模式都可供参考。
目前,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核心区出现了一些破坏了哈尼梯田真实性、完整性,危及到申遗成功的问题,除前面提到的在“老虎嘴”架钢桥、安大理石栏杆外,许多牌楼、建筑与哈尼传统文化完全不符,尤其是大量民居住房已由传统的蘑菇房改为水泥房。这种种问题的发生,是由对保护与发展二者关系认识的不正确和处理的缺乏智慧与技巧造成的。
为了促进申遗,笔者参加了最近由云南省社科联组织的专家考察组,并提出八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其中第八点是笔者近几年多次调查形成,并于2007年正式向元阳县政府和州梯田管理局提出的建议,这就是缩小申遗核心区(不做为旅游的重点,进行严格游客数量的限制)范围,并调整其结构。
目前核心区有93.8平方公里,分勐品、坝达、多依树、牛角寨四大片区,这样范围太大,保护成本太高,而且前三片区连在一起形成一大板块。范围大、板块结构,导致保护成本太高,保护效果不佳,甚至会造成因保护不力,达不到申遗要求,而使申遗失败。建议以上四片区分点进入核心申遗范围,各点也不连片。如各片区只选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几个村子,这样总共有一、二十个村子,每个村子均严格按照哈尼族古规古理的要求设寨神林、建蘑菇房、安分水木刻、村民一律穿民族服装,梯田农耕生产、生活、宗教礼仪等等各方面,一依古制(除蘑菇房内部可改造得宽敞明亮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外)。核心区不开展旅游业,更不作为旅游重点。核心区外围设缓冲区,可进行适度旅游,缓冲区外再设幅射区,着重发展旅游业;形成核心区、缓冲区、幅射区的三层申遗结构。核心区严格保护,缓冲区适度开发,幅射区着重开发,以此解决点与面、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对核心区因严格保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如重点旅游区)予以补偿(关于此条,笔者另有详细意见呈报红河州政府,此不赘)。
红河哈尼梯田是一个公认的、具有巨大价值的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笔者相信,它的进入世界遗产行列是可以期待的。只要我们端正理念,运用智慧,加强努力,申遗成功的日子将很快到来。
(此文写于2007年,原文有2万多字,这里只节选部分。2008年元阳县梯田旅游节期间,《云南日报》曾专版刊载过部分内容)。
[责任编辑:燕 妮]
哈尼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及其保护
闵庆文
红河哈尼梯田具有至少1300年以上开垦、耕作和发展历史,并至今持续使用和发展着。作为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民族智慧的结晶、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山地农业技术知识体系的集成、农业生物的“基因库”和独具特色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哈尼梯田是一类典型的、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文化遗产。关于这样一类遗产,其保护理念和途径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
一、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内涵
200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推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计划,经过多年努力,已经获得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于2009年开始正式实施。
按照粮农组织的定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和农业景观,这种系统与景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且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联合国粮农组织的Koohatkan先生曾经做过非常准确的描述。他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明确指出:“农业文化遗产与其他遗产类型不同的是,它主要体现的是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所达成的一种和谐与平衡。它不仅是杰出的景观,对于保存具有全球重要意义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维持可恢复生态系统和传承高价值传统知识和文化活动也具有重要作用。与以往的单纯层面的遗产相比,它更强调人与环境共荣共存、可持续发展。”因此农业文化遗产将为哈尼梯田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因此,与一般意义上的农业遗产不同的是,农业文化遗产更加强调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的农业系统或景观,除一般意义上的农业文化和技术知识以外,还包括历史悠久、结构合理、至今仍在使用、也更有现实意义的传统农业景观和农业生产系统。显然,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活态的”、关乎人类未来的特殊遗产类型。
农业文化遗产具有三个方面的明显特征:因其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自然遗产、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特点,即具有“复合性”特点;是一个有人参与的、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而且至今仍然是许多地方居民生计来源,即具有“活态性”特点;因其中包含着千百年来人民适应自然的智慧、包含着对于人类未来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即具有“战略性”特点。
二、哈尼梯田的农业文化遗产特征
1.哈尼梯田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
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在利用土地资源时,充分考虑自然地理条件,将山体分为三段:山顶为森林,山腰建村寨,寨脚造梯田。山腰气候温和,冬暖夏凉易于人居住,宜于建村;而村后山头为森林,有利于水源涵养,使山泉、溪涧,常年有水,使人畜用水和梯田灌溉都有保障,同时山林中的动植物,又可为人们提供肉食和蔬菜;村下开垦万台梯田,既便于引水灌溉,满足水稻生长,又利于从村里运送人畜粪便施于田间。梯田的建造完全顺应等高线,减少了动用土方,又防止了水土流失。这种森林一溪流一村寨一梯田“四素共构”的结构创造了人与自然高度融合,体现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备、价值多样、自我调节能力强的复合农业特征。
2.哈尼梯田是一个活态的农耕文明博物馆
哈尼梯田范围广泛,田块面积各异,形态千差万别,地形复杂,自然与文化景观丰富。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这个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技术和相应的文化习俗活动,形成了系统的文化现象和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这一农业文化遗产长期以农业这一经济活动保持着生态、社会文化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中,人始终是重要的参与者。其因时因地制宜的适应性管理理念,使其生产与生活方式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但这种变化并非脱离自身资源与环境基础的变化,而是与自然协同进化。
3.哈尼梯田为人类适应全球变化、保障粮食安全提供了应对战略与资源基础
哈尼梯田系统中,以水资源管理为核心的技术体系、丰富的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是长期以来劳动人民适应自然的集成,为当今和未来社会人们应对全球变化、保障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缓解水土资源危机等,提供了借鉴意义。例如,哈尼梯田合理的林水结构、分水制度、泡田方法、以水冲肥技术等,均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技术与管理策略。又如,一般的现代稻种经过三五年种植后,品种就会出现退化而难以持续种植,但栽种在海拔1400米以上、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的哈尼梯田红米,极能适应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具有持久的抗性,表现出极为稳定的遗传特征,具有极为重要的遗传价值。
三、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两个基本原则
1.动态保护原则
和世界自然遗产、文化遗产相比,农业文化遗产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保护的是一种综合性的生活方式、生产技术、生态景观。因而对于哈尼梯田这样的农业文化遗产,应当采取动态保护的思路,就是让农民在继续采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并且能够从中收益,可以在保护生态系统服务的前提下有所发展。没有生产劳作是不可能保护这些传统农业系统的。哈尼梯田的保护也是一样,梯田作为当地居民一种农业生产方式,具有生态价值,形成的景观具有审美价值,而所有的这些都离不开农民的耕作。因此要保护梯田就需要将农民留住,并且愿意继续维持梯田这种耕作方式,动态保护恰恰也符合了这个要求。
2.多方参与原则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需要广泛的积极参与,需要建立多方参与机制,即不同利益相关方相互协作、共同达到任何人都不可能 单独完成的相同目的的一种机制。哈尼梯田的遗产申报、保护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协作完成。这种机制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五位一体”:第一是国际组织,因为哈尼梯田是具有全球意义的人类共有的农业文化遗产,就需要来自联合国组织、政府间组织等的技术与经济上的支持;第二是政府机构,包括省、州、县、乡政府,他们是遗产保护工作的参与者和组织者之一,也是遗产保护工作的服务者、协调者和监督者;第三是企业,对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企业的参与非常重要,可能会起到一个“助推器”的作用,但是企业家一定要认识其责任和义务,这方面国内外的教训很多;第四是科技,因为哈尼梯田不是单一的自然或文化遗产,而是融自然、文化、非物质等特性在内的综合性遗产,其价值挖掘、动态保护、可持续利用涉及到生态、农业、林业、水利、民族、民俗、经济、管理、旅游等众多学科和部门,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第五是社区,社区或以社区为基础的机构更能适应当地特定的社会和生态条件,更能代表当地的利益和喜好,更了解当地生态变化过程和传统的资源管理实践,能更容易通过当地适应的传统途径和管理实践调动当地的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对他们所代表的当地人生计有关的自然资源管理决策和行动更有责任感。具体到哈尼梯田,目前应当采取的是国际组织指导、政府主导、企业协助、科技支撑、社区参与的机制。
四、哈尼梯田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三个有效途径
目前对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这对于哈尼梯田的保护也具有借鉴意义。
第一,发展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合成物质,也不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的生产体系,其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产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它不仅有利于传统农业技术和农业文化的保护,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的可持续发展。哈尼梯田由于经济相对落后,农业发展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很少施用化肥农药,也为未来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二,发展生态旅游。生态旅游强调保护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持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它是一种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代人们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在遗产地开展生态旅游,不但可以有效地保护农业遗产,而且可以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而保持原来的生产方式。哈尼梯田的景观及其少数民族文化都是很好的旅游资源,现在哈尼梯田也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发展。然而过度的旅游开发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这也是在遗产地开发旅游所最担心的。包括观光农业等的生态旅游的发展实际上是一种很有效的形式,积极而有序的开发则对遗产保护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开展生态旅游的旅游收益可以用来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旅游能带动建筑、交通、餐饮、娱乐、通讯、商业的同步发展,农民可以从中获益,从而愿意参与农业遗产的保护。
第三,建立生态与文化保护的补偿机制,争取获得国家在文化保护、生态保护方面更多的支持。近几年关于生态补偿问题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曾经完成了一些研究工作,目前最关心的就是那些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相对脆弱、文化又非常丰富的地区,如何进行文化保护和生态保护的补偿问题。通过这三种办法,我相信我们这些位于遗产地的老百姓的生活就可能不仅不会降低,而且还会比其他地方更好。
元阳梯田红米稻作文化——一项亟待研究和保护的农业科学文化遗产
朱有勇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传统农业中可持续要素的发掘研究工作。我们的研究得到国家和国际上的关注。我们所主持的一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研究元阳梯田传统农业中的可持续要素。
我们对元阳梯田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从元阳梯田形成的地质结构到土壤条件,从梯田的水资源到水系分布,从栽培方法到品种结构等,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在我们对元阳梯田的系统研究中,我们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是哈尼人民世世代代连续种植的水稻地方品种问题。在现代稻作中,一般现代水稻新品种在大面积种植三至五年后就要被淘汰,就需更换新的水稻品种。这种状况不仅增加了农民的水稻生产成本,而且加速了种质资源的消耗。元阳梯田水稻红米老品种连续种植数百年没有被淘汰,其中蕴含着很深奥的科学问题。如果我们深入研究,解析元阳红米持久种植的科学机理,并把其机理应用到现代育种工作中去,延长现代品种的使用寿命,将会节约大量的生产成本,减轻农民的种粮负担,尤其能大大节约种质资源,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可供利用的种质资源。
现在元阳梯田种植的水稻红米品种,根据哈尼人们的口头传说,已经连续种植了上千年。这种说法没有文字记载依据,更没有实物证据。为此,我们开展了寻找实物依据的工作,在一户农户家中找到了保存了一百多年的用于祭祀的水稻谷穗。取这些祭祀用的谷粒样品与目前种植的稻种作对比研究,同时选用典型的粳稻品种和籼稻品种作参考,通过研究发现:它们的种子外观形态、双峰乳突显微结构和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对照品种均有显著差异,而与目前梯田种植的品种一致,证实元阳梯田长期大面积种植同一个水稻品种,至少已有一百年的历史。这一情况在世界上同类梯田中实属罕见,在广西龙脊梯田、菲律宾梯田及越南、柬埔寨等其他地区梯田中,都未有过这种情况,元阳梯田红米品种成为研究农业作物品种可持续利用最为宝贵的材料。我们认为,元阳梯田连续种植红米品种的历史远远不止一百年,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人力有限,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更古老的谷穗来加以证实。我们希望地方政府动员群众,查找老谷种线索,证实红米品种种植更长的年限,从而为世界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哈尼人的贡献。
为什么元阳红米连续种植数百年不被淘汰?这是一个很深奥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自然之谜。我们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有自然科学的因素,有哈尼农耕制度的因素,也有民族文化的因素。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我们从分子水平发现,该品种内部有丰富的基因多样性,多样性指数是现代改良品种的3倍。这种基因多样性使得该品种有良好的适应性,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其他自然因素变化,它都能发挥出良好的适应缓冲作用,能长期保持产量稳定和阻止病虫害的爆发流行。另外,该品种需肥量不大,适应了元阳梯田不使用化肥农药的传统农耕习惯,如果对其施用化学氮肥反倒很容易感染稻瘟病的特性。元阳梯田天然形成了无公害大米的生产环境和栽培条件,是理想的有机米生产基地和传统农耕文明的自然保护基地。另一方面。元阳红米也满足了哈尼人的饮食习惯要求,稻草作为主要饲料喂牛,稻桩回田作为次年水稻生产 的主要肥料,形成了良好的稻作可持续循环系统。元阳梯田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研究可持续农业不可替代的研究基地。
我们对元阳梯田传统农业瑰宝的研究,仅仅是冰山一角,还有太多的科学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还有太多的可持续要素需要发掘,为人类造福。最令我们担心的是,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元阳梯田的保护将面临着挑战。如果按现代经济学的指标体系和价值观念来判断与行事,元阳梯田传统农耕文明将会很快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消失,人类将失去一块宝贵的农业遗产。因此,从自然科学工作者的角度而言,我们迫切希望元阳哈尼梯田尽快申请世界农业遗产保护,以立法形式保护好这一世界传统农耕文明宝地,为子孙后代留下这个无可替代的农业遗产。同时,也希望政府增加投入,完善各种保护设施,寻找绿色旅游和有机食品生产等新的发展路子,使元阳哈尼梯田焕发新的生机,形成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让千年的农耕文明永葆青春。
从哈尼梯田的特点谈其保护
施惟达
哈尼梯田是哈尼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创造的伟大奇迹。它巧妙地利用了特殊自然环境下的水资源循环系统,把平原地区的农耕垦种技术移植到高海拔山区,在哀劳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形成了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数百级水田依山迭层而上的壮观景象。这是哈尼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并已然成为人类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引起人们的关注。与一般的文化遗产不同,哈尼梯田作为文化遗产有它自身显著的特殊性。
众所周知,文化遗产分为两大类,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前者包括:①可移动文物(如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等);②不可移动文物(如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后者指“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很显然,哈尼梯田是“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类。但关键的问题是,其实践的对象是作为耕种梯田的哈尼族人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这与一般的不至于关系到整个群体的生计的文化遗产显然是不一样的。譬如说,某种神话传说甚至某种语言消失了,某种表演艺术后继无人了,某种手工艺技能失传了等等,而民族的生活仍旧会继续,甚至可能感觉不到其消失。但如果梯田毁了,那哈尼人民的生活就失去了保障。
从哈尼梯田的这一特点来看,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就出现了两重性,更容易可也更困难。说容易是因为只要哈尼人民现有的农耕生计方式不变,就不需要任何人来奢谈保护,保护是件自然而然的事。说更困难是因为居于深山的哈尼人民要发展,要脱贫奔小康,传统的梯田耕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实的需求了,一些哈尼族村民开始弃田改寻别的营生。在对哈尼梯田核心区的调查中我们了解到,现在村中出现了“386199”部队,即村里只剩下妇女、儿童和老人,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问其原因,一是光种梯田吃不饱饭,二是太穷,缺钱。也有的改水田为旱地。种一些较水稻收益更好的作物。哈尼梯田的保护实际上与哈尼人民的生存发展问题息息相关,不仅仅是一个文化问题,同时是一个经济问题。从关注民生的角度,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居住在哈尼梯田区域的哈尼村民是哈尼梯田的保护主体,也是发展主体。保护和发展。最终要靠村民提高保护和发展的自觉意识、积极行动,才能产生实效。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职责是帮助村民依靠梯田发展,不仅要依靠梯田解决他们的生存温饱,而且要依靠梯田富裕起来。总之要从梯田取得更多的比较收益,这是解决保护和发展问题的根本之道。
以梯田景观为核心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业是一种方式。但不管是引进外来旅游企业也好,或是以村镇为单位组织起来发展也好,都要建立村民的参与机制,保障他们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应得利益,而不能使旅游的发展变成与他们无关或关系甚少,或只能低层次参与,如变成流动小贩向游客兜售廉价商品之类。只有村民在旅游的发展中得到应得的利益,并认识到其利益与梯田的直接联系,才能真正调动村民保护梯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还有一种较好的办法是选择具备一定特色条件的村落,培训村民建设梯田文化生态旅游村,组织起来,有序开办农家乐(包括家庭旅馆),让村民直接参与进旅游业中,成为乡村生态旅游的从业者。
提高梯田自身的直接收益是另一种方式。这需要改进传统的种植方式,搞综合种植,如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等。或改良水稻品种,提高产量和质量等。当然,这些方面,都有一些经验,要总结、提高、推广。
哈尼梯田的保护所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水源问题。这次实地调查中我们看到,不少水田由于缺水已经变成了旱地。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水源减少,部分田中的龙潭水干涸,特别是今年一直未下雨,天气干旱,情况尤其严重。一是村民对梯田的维护修理投入不够,水渠功能丧失致不能正常供水。解决后一方面的问题在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解决前一方面的问题则需要进一步研究。从统计数据来看,哈尼梯田遍及全县14个乡镇,面积19万余亩,分布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分布海拔从170公尺到1980公尺,要对这么多的梯田进行全面保护是十分困难的。从文化遗产的角度说,越是高海拔的梯田越能体现“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哈尼梯田特点,越能体现哈尼人民的智慧和勤劳,越具遗产价值。从景观审美的角度说,规模越大,越是从山脚到山顶集中连片的,越壮观,越有震撼力,越具景观价值。因此,哈尼梯田的保护要有重点。正是看到这一点,所以州、,县政府已经作出规划,确定将多依树片区、坝达片区、牛角寨片区、猛品片区共132平方公里纳入重点保护范围,这无疑是非常正确的。但在此基础上,是否还可以根据海拔高、规模大的原则,再突出几个更为核心的区域,实施刚性的保护。比如,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这里,必要的财政经费要投到这里等。其余地方,则应该因地制宜,或改作旱地,或退耕还林,以扩大植被面积,更好地涵养水源并改良景观。
村民参与开发是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章建刚
红河哈尼梯田极为秀美,又极为壮观,是真正世界级的文化景观遗产。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和元阳县委县政府为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及地方经济社会文化跨越式发展做了大量工作,成绩显著,申遗的进度正在加快;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一人类农业文明创造的伟大景观将当之无愧地登上人类遗产名录。
建立人类遗产名录是为了永久保存这些珍贵的遗产,而有些遗产项目却在获得它的荣耀后便迅速地衰落,甚至被人为地破坏了。这就要求人们在申请进入遗产名录之前未雨绸缪,更深刻地考虑这些遗产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类许多遗产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拮据令当地政府难以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因而通常的做法是将保护与遗产地的旅游开发结合起来,用遗产展示获得的收入支持保护行动。然而这还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问题的要害在于“第一桶金”从哪里获得。
今天我们可以设想资金的很多来源:公共财政、商业借贷、村民募集、私人机构(公司、企业等),或许还有各种基金。但遗产地保护所需资金数额大,风险高,因而许多可能的措施都变得不现实。相信经过不少努力,包括上级部门的牵线搭桥,目前元阳县与有关企业合作,并开始修建各种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梯田遗产地的保护与开发工作终于开始启动。
应该说,各种方案都不会完美,都有缺陷。但我们也应该考虑哪些缺陷从一开始就应竭力避免。在不同方案中既要比较哪个方案的利大,也要比较哪个方案的弊大。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三思而后行,如果利最大同时可行性最大但弊病也最大,这个方案或许将被放弃。弊病大就是没后劲,缺少基础,就是难以为继,就是短期行为;最终将导致资源破坏或重复建设。因此应竭力避免。
现在让我们作一个比较。目前的方案是商业机构的参与。通过对最佳观景地点的土地征用,景区被封闭起来收票,景观也相对被垄断。当地居民慢慢也看到了商机,但已经被排除在外,因此分散地在景区门外寻求生意,纠缠旅客、出售劣质产品、提供不规范的旅游服务,甚至截留客源,等等。这种情况并不罕见。国内很多旅游景点都有类似场面。通过对门外市场的整顿,情况也许会好一些。还有一些地方,当地村民被吸收到景区就业,但只能占据一些保安或保洁之类的低技能和低薪金职位。现在对于哈尼梯田景观遗产地而言,情况可能会更复杂一些。
大面积的哈尼梯田景观的存在要求哈尼人世代的稻谷栽种,而且是难以进行大规模产业化、机械化替代的人工辛勤栽种。如果开发后一系列利益不能很好协调,那么水田的栽种就可能被放弃,梯田景观就会不复存在。哈尼人也会到城里打工,因而山寨会变得凋敝。哈尼村民在遗产地开发过程中被边缘化将会导致其村寨和整个文化传承的“空心化”。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三农”问题,或者说是一个特殊的“新农村建设”问题。我们并不怀疑政府将会长期地担负起引导、协调、统筹、说服的工作。但问题会变得比较复杂,因为商业机构要求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而政府的利益和商业机构的利益已经捆绑(有股份),因此它怎么做才能体现中立和公正呢?
另一个模式是现在就将发展和参与工作的重心向哈尼村民倾斜。政府总要投资,总要做工作,那么在商业组织和村民之间可以有选择,有权衡。目前村民的素质显然偏低,受教育时间短,缺少商业传统,因此不会自发地进行高水准的开发操作。但我们不能假定农民永远是农民,不能假定除了人民公社就不会有股份制的商业合作形式。我们因此可以设想一个更多由当地哈尼族村民自己来主导的发展模式。
如果当地政府能引导、支持哈尼村民(也可以是其他少数民族村民)组织成股份制的公司,为游客提供较为舒适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服务:餐饮、住宿、导游、展演、少数民族旅游工艺品甚至交通、通讯、金融等等。也许这时我们并不需要修建以垄断景色为目的的景区景点,而是让游客在一个更广阔、更自然的民俗生态区中进行多种形式的深度旅游;遗产地的经济收入来自高质量、多元化的旅游服务业。这并不是一种只允许当地哈尼族居民进行的开发模式。旅游市场是开放的,可以有外地的资本和旅游企业进入。但组织成商业机构的哈尼村民将在进入旅游市场时有较强的竞争力,也提高了当地旅游服务的进入门槛。
更为重要的是,哈尼梯田作为人文景观遗产、作为少数民族风情旅游景观对当地哈尼族居民的有效、实质性参与有强烈的依赖。如果哈尼人可以在旅游开发当中分享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拥有更多的自尊、自信和自豪感,他们在外地受过更高教育的新型人才愿意回到故乡创业发展,那么他们不仅会更内行地管好梯田,更会有一种内在的动机把传统文化的固有价值带到新的发展阶段中去。这种发展模式可能是我们更值得去尝试、去追求的。
应该看到,今天的哈尼人通过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以及自身的实践,对现代化的前景已经有了相当清晰的认识,有着强烈的发展和致富的动机,有着较强的公平和法制意识。哈尼社会经过了多年的民族地方自治的尝试,同样经历了三十年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也已经进行过多年村级直接选举的民主制度实验。并且所有这些经历都与其传统文化、传统的伦理习俗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关系。因此,引导哈尼人更多地参与遗产地的开发和市场竞争,并不是一种过于超越历史条件的空想。而如果能这样做,政府也会获得其作为公共部门的更恰当位置。我觉得这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现在我们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答:一、上面两种模式是绝对对立的吗?二、哈尼村民成了股份公司成员,他们还是“农民”并愿意去保存一种源自于农业文明的传统文化吗?
第一个问题,尽管我们为了理解的方便,把两种模式鲜明地区分开来,并明显地倾向于第二种模式,但我们深知现实问题、尤其是中国一个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现实问题的解决要面临多少困难!我们决不对任何一种模式持绝对批评的态度。相反我们承认,“发展是硬道理”,“条条大路通罗马”,能起步就是正确的。并且我们也认为现实有自己的多种表现形式。两种理论模式之间也许有许多种现实的过渡形式、相结合的形式。两种模式实现转换的机遇更是俯拾即是。当前国家财政的转移支付能力较弱,后发地方的政府发展起步的财力相当紧张。因此能招商引资,吸引一些大公司的介入实属不易;而如果地方政府没有实际投入,外来商业机构也惧怕风险,因此采取合资方式也是无奈。只是长远看,政府毕竟不能既做“运动员”又当“裁判”,因此要设法适时退出市场。两种模式的平稳转换是现实中的辩证法。哈尼村民实质性地参与到遗产地的开发进程中去才是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最终方向。
第二个问题。在现代化过程中,“农民”的身份会转变成“市民”,但通过一种文化一人类学的分析我想来说明梯田景观得到长期有效保护的可能性。
很多民族学家正确地认为,哈尼梯田的存在与他们农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而梯田及梯田的耕种又与哈尼人的文化习俗、史诗神化等密切相关。这里有密切相关的三个文化层面:景观、耕作技术、文化习俗。但这并不等于说这三个不同层面的事物之间环环扣死,要梯田景观就不能让哈尼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哈尼人有发展道路的选择权和文化再创造的权利;哈尼人要保存梯田景观那一定是因为他们看到这样做符合他们的长远利益。尊重哈尼人的各项权益是所有文明人所应秉持的基本伦理准则,而为了自己有景观欣赏就希望哈尼人永远不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不道德的。事实上,保护作为有形 或物质遗产(tangible heritage)的梯田与保护作为非物质或无形遗产的农业技术与生活方式通行的是不完全相同的伦理原则。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分析去发现当哈尼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以后梯田景观仍可被完好保存的可能方式,发现在上述三个层面的事物之间有着足够张力承受哈尼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从符号学的角度我们可以发现,梯田景观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哈尼文化及其耕作技术的表征或符号的能指层面。而这个符号能指的持存蕴含却并不束缚其农业技术的更新,如在籽种、土肥、栽培、植保或农机方面的变革;这一能指及其直接所指(农业技术)蕴含而并不限制其生活方式及精神文化等深层所指的创新与再创造。具体地说,在梯田景观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人们运用的农业技术可能发生变化;栽培品种、产量、米质可以发生变化;在与梯田景观相匹配的哈尼人蘑菇房的外观不发生严重的变化的情况下,其建筑材料、采光、通风以及整个居住质量可以有极大的提升。更为重要的是,在梯田景观不变的情况下,哈尼社会的生产关系、经济组织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可以不断发展进步;哈尼人可以建设起具有城市化内涵的幸福“新农村”;传统的哈尼文化可以获得新的阐释与现代表现形式。
如果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地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能走上这样一个可持续、更和谐的道路,人们也许不必过多关心它是否得到国际机构所授予的称号;人们只是被它的美及美景后面深刻的人文内涵所吸引。名与实相比,实更重要!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中保护与发展的困惑
史军超
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遗产项目启动至今已是第十个年头,十年中,保护与发展孰先孰后,孰优孰劣,政府不同部门及各届人士议论蜂起,困惑莫解,乃至成为影响申遗的一大瓶颈。笔者作为红河哈尼梯田申遗专家组组长,十年来未曾有一日松懈过对梯田命运的关注和思考,曾借各种机会陈述过自己的意见,综其如下,以讨教方家,并给实施申遗工程的红河州、元阳县政府参考。
一、世界遗产在召唤红河哈尼梯田
我是红河哈尼梯田申遗的提出者和论证人,从1995年开始列为我的主要调研方向至今的十四年中,对申遗成功的信心,未有一刻动摇,理由是红河哈尼梯田申报的是“文化景观”类型世界遗产。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遗产类型,它不同于“文化遗产”对文化的倾情关注。也不同于“自然遗产”对自然的格外垂爱,而着重在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与大自然达成的和谐与平衡关系,强调的是人与环境的共荣共存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它是一个划时代的世界遗产,标志着现代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因而联合国更看重、更支持“文化景观”的申报。
红河哈尼梯田正是这样一个遗产。
在哈尼人来到哀牢山之前,这里的生态是纯自然的。由于典型的立体气候,水份从低纬度江河中蒸发升空,到高山区化为降雨洒落在原始森林中,形成无数溪泉瀑布龙潭,沿沟沟箐箐下泻入江河。哈尼人来到后,首先在靠近森林的地方挖筑大沟,把下泻之水悉数截流,然后在大沟下面安寨子、开梯田,引大沟之水灌溉梯田,水又沿层层梯田下注入江河,再蒸发升空,如此往复循环。十年前,笔者根据水的流程将这一生态系统概括为“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结合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生态系统”,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即以此一理论作为主要依据。后来笔者又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红河哈尼梯田是中国人工湿地经典”,更提升了这一理论的内涵和外延,笔者也成为中国提出“梯田是人工湿地”理论的第一人。云南省林业厅根据笔者的研究成果向国家林业部申报红河哈尼梯田为国家湿地公园并获成功,使红河哈尼梯田成为中国唯一的高原国家人工湿地公园。因此,红河哈尼梯田在世界同类申遗项目中,是最有资格进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世界遗产在热切地召唤着红河哈尼梯田。
而我们的红河哈尼梯田,也应该给出自己的回应。
所谓回应,就是按照世界遗产必须具备的“真实性、完整性”原则,严格地、甚至可以说是严苛地保护好红河哈尼梯田。所有的开发建设,均须在这一前提下进行,任何人都不可自以为是,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如世博集团在著名的“老虎嘴”景区构建与周边环境和哈尼文化极不协调的钢架桥和汉族式大理石栏杆),所有开发项目都须经有关专家和管理部门的充分论证和严格审批方得实施,没有科学的、合乎申遗要求的开发,后果都将是灾难性的。申遗,我们面对的不是中国政府,不是中国专家,也不是申遗地的老百姓,而是联合国的世遗标准,达不到标准,是没有资格进入世界遗产行列的。
当前,保护第一的理念已日渐深入红河州、元阳县各级领导心中,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对梯田保护的法律法规,组建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投入了大量资金对核心区进行文化、生态保护。如元阳县的梯田文化广场、步行街、民族展览馆、水电排污管网、排危美化工程,展示“四度同构”的箐口民族文化村、各景点观景台、勐弄土司署等。其中,最有成效的是自2002年以来,利用退耕还林政策,在核心区营造水源村12.8万亩,封山育林7万亩,种植保水保土功能很强又习为哈尼人种植的水冬树6万亩,有效改善了因过去乱砍滥伐导致水源枯竭的境况,从根本上保护了梯田,全县16030户退耕户八年可得国家1.48亿元补助,农民也因此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据张宏县长说,为了保护梯田,从2008年起,县政府采取层层承包负责制,即县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直到各家各户层层签定责任书74821份,全县19万亩梯田每块都有专人负责,从县到村层层有年度检查,并纳入干部考核。
理念、制度、法规、资金、措施,等等这些,都是红河哈尼梯田地区政府、专家、民众对世界遗产召唤的积极回应。
二、民族生存发展的时代战略
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并非某个人一时冲动的幻想虚构,它的提出虽然是我长期调查研究的结果,但在本质上,它是所有梯田农耕民族(在红河州是以哈尼族为代表的众多梯田耕作民族)和一个伟大文明——梯田农耕文明对全球化的调适和应对。
全球化正以不可遏止之势席卷全球。毋庸置言,全球化的主角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其进程实质是西方资本主义以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和文化模式整合世界的过程。有鉴于此,处于此一浪潮之下的发展中国家和弱势民族意识到,如果它们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则将一无所有。因此,与全球化进程同时并举的恰恰是各国家、各民族对自己文化的强调与保护,而在这一激烈的矛盾博奕中,这些国家和民族能否坚持住自己的文化传统,就要看他们各自的智慧与能力了。
十年前,当笔者思考哈尼族和众多梯田农耕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时候,正是深切感受到全球化对这些民族文化的冲击,而提出哈尼族为代表的包括红河州各民族在内的“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战 略”的。换句话说,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正是哈尼族(及红河州各民族)因应全球化的时代战略。
梯田文化是哈尼族(及红河州各民族)文化的核心和代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梯田存,则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存,梯田亡,则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亡,梯田兴,则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兴。
恩格斯说过,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和民族,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这个贫穷落后的民族在经济上无法与富裕发达的民族相比,但在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发展这一人类当代最高哲学的思考和表现上,却能够演奏世界农耕文明的第一小提琴,因为哈尼梯田文化所代表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理念是无与伦比的。
因此,在这一意义上可以说,红河哈尼梯田申遗能够拯救哈尼族(及红河州各民族),使之不被淹没在全球化的大海汪洋中,而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族,也只有坚持自己的梯田文化,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就是当代哈尼(及红河州各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智慧。
三、贫困的阴影在梯田上游荡
哈尼梯田是伟大的,然而哈尼人民则是贫困的。
试举笔者最近调查的申遗核心区普高老寨、勐品寨、阿党寨、箐口村四寨说明。2007年这四寨人均耕地一般只有0.6~0.7亩,水田最多的勐品寨人均0.82亩,最少的普高老寨0.2亩。人均收入最高的却是普高老寨,人均1000元,最少的则是勐品村人均700元,这些收入都是年轻人外出打工所得。
元阳长期以来是个贫困县,1955年有人口16.48万人,耕地26.28万亩,2008年有人口38.6万人,耕地有31.45万亩,即33年间,人口增加了22.12万人,而耕地只增加了4.17万亩,如此庞大剧增的人口和如此缓慢增加的耕地形成的反差,是其贫困化的根本原因,因此该县长期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地少人多贫困化的直接后果就是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形成元阳县干部所说的“386199部队留守梯田,54部队到处打游击”的现象(“38”指妇女,“61”指儿童,“99”指老人,“54”指年轻人),现在,即使春插秋收农忙季节,回家的人也很少了。
菲律宾梯田1995年即已成为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但是,这一殊荣而今早已失去光芒,其根本的原因与元阳一样——贫困。因为梯田投入多产出少,使梯田耕作者伊富高族年轻人大规模抛弃梯田外出打工,梯田普遍抛荒,加上巨型蚯蚓入侵,造成田埂大面积坍塌无人修复,菲律宾梯田风光不再,一度人头攒动的游客也不复光临,从而被联合国列入“濒危遗产”,面临着被取消世界遗产资格的危险。
这对我们是一个深刻、惨痛的教训。
贫困,阻挡了哈尼梯田申遗的进程;贫困,使红河哈尼梯田哪怕申遗成功,也会面临与菲律宾梯田一样的命运。
在长久的贫困面前,许多年轻的哈尼人对自己的梯田丧失了信心,他们离开了梯田,有些人就此不再回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不禁要问:梯田还会后继有人吗?梯田,作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与自然高度结合的文化系统,如果连人都没有了,还谈何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呢?
—个文化,对它的主人必须有价值,首先要能让它的主人过上好日子,否则主人要它干什么?
我当年也正是在改变哈尼人贫穷落后面貌这一最基本的思考下才提出申遗理念来的,因为申遗就是打造品牌,而品牌就是资源,就是资本,就能产生效益,就能吸引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物流,就能改善哈尼人的生存状况。如果不是这样,仅仅为了进入“世界遗产”,这样的申遗是没有价值的,起码对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哈尼人(及红河州各民族)来说是这样的。
四、绿色有机生态农业:梯田的未来
那么梯田是不是真的就无法留住年轻一代哈尼人,是不是真的就无法使他们过上富裕的生活了呢——不,笔者认为,恰恰是梯田本身,才足以使现在、未来到永远的哈尼人进入小康,根除贫困,过上现代化的物质富足、文化高尚、精神充实的新生活!
破解哈尼人贫困魔咒的办法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我坚定地认为,是必须立足于梯田,即必须深刻认识梯田文化的本质特点,在此基础上发扬传统,创造新文明。
梯田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是绿色文化、生态文化。因此,早在1999年我即提出保护与发展梯田文化的第一方案是以绿色有机生态农业为现代梯田生产的总方针,把申遗地的十几万亩、红河州的上百万亩乃至包括普洱等地的数百万亩梯田建设成中国甚至世界绿色有机生态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
众所周知,当今世界各地的农副产品,即人们每日食用的粮食、肉类、蛋类、蔬菜等等,主打的是非绿色、非生态的食品,这些产品因大剂量、高浓度化肥农药的施放,使其实质上变成公害产品,它们已经损害了人类的健康,其严重的程度,甚至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后代的繁衍,当前,全球ED(男性生殖器勃起障碍)问题突出,就是一例。此中环境生态污染固然是一大原因,但每日三餐吃进肚子里的非绿色非生态食品才是导致这一危害的直接杀手。因此,现代人迫切需要绿色有机生态食品,凡贴有“ORGANIC”(绿色有机生态品质)标签的食品,价格都是同类食品的若干倍。追求绿色有机生态农副产品是当代世界的主流,具有无限广阔的前景。
而哈尼梯田提供的正是这样的产品。
哈尼梯田过去纯用农家肥,现在仍以农家肥为主,2008年上半年(主要施肥时段),元阳县31.45万亩耕地(包括19万亩梯田)只施用化肥1.45万吨,每亩46公斤。梯田水稻杀虫过去纯用生物多样性原理,如一块田中同时栽种两三种稻谷,因生长期、成熟期不同,病虫害无法危及全部稻谷,也无法蔓延成灾。同时世代皆用梯田养鱼,鱼能吃掉害虫和虫卵,如稻螟虫、稻飞虱、叶蝉等等,再加上梯田中自然生长的黄鳝、泥鳅、螺蛳等等也有相同作用,所以过去完全不用农药,稻谷照样茁壮成长。现代仅用极少量农药,元阳县2008年上半年全部耕地只施放了农药79.5吨,每亩只合2两5钱。如此少的化肥、农药施用量,比之内地农田简直是微乎其微。而如果采纳笔者的建议,完全恢复传统,不用一两化肥、农药,100%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那么哈尼梯田的“ORGANIC”稻米、谷花鱼、蔬菜及相关的养猪、养鸡、养鸭、养牛、养羊等等生态养殖业产品,将不是目前的低廉价格,它必然攀升到若干倍,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目标,这样,哈尼人脱贫将不再成为问题。
生态稻米之外,科学化的梯田养殖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在中央电视台看到一则报导说,浙江某县变稻田为泥鳅养殖池,一亩产值是稻谷的40倍。如梯田亩产稻谷400公斤,每公斤售价2元,每亩可得800元,但养泥鳅获利40倍,就是32000元!梯田养泥鳅(还有黄鳝、螺蛳等等)是哈尼人的传统做法,只要有关部门加以 科学培训,政府辅以一定资金,哈尼人也会象浙江人一样富起来。梯田有如此巨大的利益和美好前景,哈尼人还会离开它到处流浪打工赚取低廉的工钱吗?
1999年和2000年,笔者曾在有关申遗的文章中系统地提出过绿色有机生态梯田农作的理念和方法,如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改良传统种植方式,与国际市场接轨,实行集约化生产等等。为了建设绿色有机生态梯田农业,1996年笔者访问台湾时,专程赴台湾生态农业区苗栗、花莲、梨山等地考察,结合哈尼梯田冲肥传统,向元阳县领导建议在原有积肥塘基础上,引进台湾360。POPAN生物浓缩有机肥,即对哈尼山寨的农家肥进行科学处理使其纯化,这样既能优化土壤结构而又有更高肥效。同时针对历史上人背马驮的高强度运输方式,提出改良梯田道路,使用轻型运输工具乃至空中索道等等方法。
总之,梯田的绿色有机生态农业、集约化生产方式,是符合国际潮流,又能改变哈尼人贫困面貌的必由之路。
五、打造旅游精品,促进申遗进程
破解哈尼人贫困魔咒的方法之二,是开展梯田文化旅游。在这一点上,红河州、元阳县的领导与笔者的想法是一致的。
关于在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地是否应该开展旅游业,以及应该怎样开展旅游业,旅游与梯田保护应该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一直存在不同意见。
笔者历来赞成在红河哈尼梯田申遗地开展旅游业。
综观世界600处世界遗产,没有一处不在进行着或大或小或热火朝天或较为冷静的旅游业,这是世界遗产地的常规现象。世界遗产地旅游业的理念是:世界遗产是世界人民的,世界人民有权利去欣赏和体验这一遗产,这涉及到人民的权力问题;第二,世界遗产是遗产地人民创造的,当地人民有权力从旅游等相关产业中获得自己的利益,如梯田是哈尼人开的,哈尼人有权获得梯田旅游的利益,这又涉及到遗产创造者的权力问题,对哈尼人而言,它还涉及到他们奔小康、追求现代文明的权力问题;第三,遗产(如梯田)要保护,但没有资金怎么办?在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世界遗产一般由国家出资保护,但在第三世界国家,通常的做法是通过开展旅游业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市场运作筹集资金,加以保护。 事实上,从1972年产生第一批世界遗产以来,“世界遗产旅游”就开始了,三十五年后的今天,伴随着数量庞大的世界遗产的诞生,这一旅游已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产业,甚至产生了“世界遗产旅游学”。实践证明,一个一文不名的边鄙之地,一经成为“世界遗产”,它的旅游业马上就会兴旺发达起来,成千上万的人们就会不远万里,不辞劳苦,蜂涌而至,必欲一睹为快,由此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十分巨大的。2000年,国家旅游局全面推出的“中国世界遗产世纪游”,就获得成功,吸引了数千万海内外游客,获得良好的文化效应和经济效益。我省地处边陲的小城丽江,当年就接待海内外游客25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3.44亿元。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丽江地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正如前去考察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负责人理查德博士所言,“丽江的经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归功于当地自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以来的旅游业”,丽江的发展证明,旅游业可以给世界遗产地的人民带来不可比拟的经济发展机遇,而丽江古城遗产的保护,也得力于旅游业的收入和游客的保护费。
可见,旅游业对于世界遗产地和申报世界遗产地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合理的。
红河哈尼梯田随着申遗工程的启动和进展,早已形成一个自发存在的旅游市场,目前,“到云南,游元阳,看梯田”,已经是云南不径而走的旅游宣传口号。据元阳县政府提供的资料,2007年到元阳的游客已达42万人次,2008年1~5月份,游客已达259448人次,同比增长35.81%,旅游总收入达14926.53万元,同比增长13.88%,哈尼梯田的旅游效益逐渐展现出越来越广阔的前景。
在大力开展旅游业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旅游业对梯田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无序的、以破坏梯田景观和哈尼文化资源为代价的竭泽而渔式旅游是我们坚决反对的,对正在申遗中的红河哈尼梯田,尤其如此。
旅游业对世界遗产地的破坏已经人人耳熟能详。同样是丽江,在旅游带来当地经济大发展的同时,也带来商业化冲淡了古城文明,纳西人搬迁出城出现“古城空城计”的危机。因此在开展旅游业的时候,应该格外强调对梯田和哈尼文化的保护,并以此为设计旅游线路和设施的前提。这就是“世界遗产旅游怎么管理”的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次开会,研讨世界遗产保护与旅游业二者关系的问题,笔者参加过2001年10月在丽江召开的该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管理第五届年会,会上,来自二十二个国家的400多位代表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提出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模式,这经验和模式都可供参考。
目前,红河哈尼梯田申遗核心区出现了一些破坏了哈尼梯田真实性、完整性,危及到申遗成功的问题,除前面提到的在“老虎嘴”架钢桥、安大理石栏杆外,许多牌楼、建筑与哈尼传统文化完全不符,尤其是大量民居住房已由传统的蘑菇房改为水泥房。这种种问题的发生,是由对保护与发展二者关系认识的不正确和处理的缺乏智慧与技巧造成的。
为了促进申遗,笔者参加了最近由云南省社科联组织的专家考察组,并提出八点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其中第八点是笔者近几年多次调查形成,并于2007年正式向元阳县政府和州梯田管理局提出的建议,这就是缩小申遗核心区(不做为旅游的重点,进行严格游客数量的限制)范围,并调整其结构。
目前核心区有93.8平方公里,分勐品、坝达、多依树、牛角寨四大片区,这样范围太大,保护成本太高,而且前三片区连在一起形成一大板块。范围大、板块结构,导致保护成本太高,保护效果不佳,甚至会造成因保护不力,达不到申遗要求,而使申遗失败。建议以上四片区分点进入核心申遗范围,各点也不连片。如各片区只选传统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几个村子,这样总共有一、二十个村子,每个村子均严格按照哈尼族古规古理的要求设寨神林、建蘑菇房、安分水木刻、村民一律穿民族服装,梯田农耕生产、生活、宗教礼仪等等各方面,一依古制(除蘑菇房内部可改造得宽敞明亮具备现代化生活条件外)。核心区不开展旅游业,更不作为旅游重点。核心区外围设缓冲区,可进行适度旅游,缓冲区外再设幅射区,着重发展旅游业;形成核心区、缓冲区、幅射区的三层申遗结构。核心区严格保护,缓冲区适度开发,幅射区着重开发,以此解决点与面、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对核心区因严格保护造成的经济损失,由政府和利益相关者(如重点旅游区)予以补偿(关于此条,笔者另有详细意见呈报红河州政府,此不赘)。
红河哈尼梯田是一个公认的、具有巨大价值的世界级的文化遗产,笔者相信,它的进入世界遗产行列是可以期待的。只要我们端正理念,运用智慧,加强努力,申遗成功的日子将很快到来。
(此文写于2007年,原文有2万多字,这里只节选部分。2008年元阳县梯田旅游节期间,《云南日报》曾专版刊载过部分内容)。
[责任编辑:燕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