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语文课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hw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所特有的一种基础文化,它影响着文化、艺术、社会行为等等。我国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在共通的一个基础上诞生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由于民俗文化是融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因此其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本文就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民俗文化;小学语文教学;功用价值
  0 前言
  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丰富语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爱国情操的功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突出人文二字,即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涵养、素质、兴趣等等,进而为社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民俗文化来源于社会中,是社会的反应表现。学习民俗文化,就是要学习其社会构成和发展。因此,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主要內容,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培养与社会的认知。
  1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功用价值
  (1)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我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等等,都可以作为语文课程的教学资源”。因此,在小学语文课本中也融入了不少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文化源泉,同时也是发展文化的重要基础。因而我们说民俗文化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极大地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同时也是课文内容的重要构架。每一种民俗文化,其形成、演变和发展,都与鲜明的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探究民俗文化,既是在了解民族文化,也是在了解社会。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对小学教学而言,中国文化的直接教学,是拔苗助长的行为,但通过民俗文化这样一种渠道,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中华民族的诸多传统美德和民间企盼宿愿都不仅仅只是存在书本中,而是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中。学以致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民俗文化来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民俗文化的教学中,学生能切身感受到民俗文化的作用。
  (3)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文化是提高人文素质水平的核心。在民俗文化中,包含了传统的民族美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民俗文化,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民族的重要方式。中华民族有其特殊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深深地扎根在中国的土地上。每一个中国人都深深的受到它的影响,只有让学生充分的了解认识,才能充分地感受到中华民俗文化的美丽,进而中华文化的传承打下基础。
  2民俗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日常的词汇,来源于民俗文化。小学生通常通过字典以及课本来获取词汇知识,他们对很多词汇并没有确切的了解。小学生毕竟还是缺乏足够的生活阅历与知识量。只有真真切切地去感受,才能充分了解词汇的具体意义。民俗文化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词汇的来源。就像词汇“百合花”,百合花是一种花的名称,为何取名为百合花,则源于民俗文化,是社会大众对“百年好和”的美好祝愿。百合花该词汇中“和”字谐音“合”字中,当学生了解百合一词的代表的寓意后,便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该词汇的实用价值,从而懂得根据场合、情境来表情达意。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于词汇的实际理解,也有利于学生在往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汉字是象形字通过多年演变而成的,词汇则是由汉字组合而成的。同样的一个字,会出现在诸多词汇的组合上,其代表的具体含义也不同。对小学生而言,如果缺乏足够的理解,那么词汇的掌握是困难的。在小学词汇的教学中,要注重词汇的引申含义,结合实践来加强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民俗文化,是学生在生活中必然会接触到的,并亲身感受的一种文化,发挥好民俗文化的作用,能提升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完善教学质量。
  (2)在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被称为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之一,而相对当下的英语热,我国汉字的复杂程度和文化含义都远远比英语更胜一筹。究其根本,我们的祖先、古人是以象形字的形式进行造字,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特殊的含义。而词汇的组成,则同样来源于具备有特殊意义的汉字组合。虽然在长久的社会发展中,我国的汉字被逐渐的简化,但我国的汉字绝大部分至今仍保留着深厚的民俗文化特征。民俗文化对小学教育中识字上的读音、形体都有着很强的推动作用。
  譬如在民俗文化中,“倒”作为一种表现物体位置偏差的汉字,被谐音为“到”。春节里,福字通常都是刻意的倒贴,象征福“到”了。如果学生对民俗文化没有理解,就很难理解福字倒贴这一行为中的“倒”字。“线”字有一个异体字“缐”。再比如在我国的姓氏中,有一个形式为“缐”,从读音上来看“缐”字与“线”字同音,但民间不愿意该姓氏被简化,其原因是虽然读音都相同,但缐字中,有泉一字,泉水来流动、活跃、清澈的事物,因此在形式上,民间更中意原原本本的缐字。再如“哲”有一个异体字,为“喆”,在民俗文化中,人们不愿意以“哲”字尾形式,认为该字中有一个“折”字,折即折断、夭折的含义,不吉利。而“喆”字则是由两个吉利的“吉”字组成,喜气洋洋。因此民俗文化中,在姓氏上,通常都为“喆”而非“哲”。在识字的教学中,如果教师和学生缺乏对民俗文化的理解,那么师生几乎无法理解其汉字的的诸多寓意。
  文化本身就是一种抽象的东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诸多的“多元化”,而民俗文化便是这种多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3)在口语交际中的应用
  诗句、成语、歇后语是我国史上的一种文学形式,而这种文学形式有其特殊之处。诸多的文学诗句,已经被社会大众所熟知,这些诗句俨然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语言。成语、诗句、歇后语极大地丰富了语言文化,而这些语言又是来源于我们的民俗文化。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诗句、成语、歇后语。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词汇量,能够准确地交流。在人与人的交流上,当人们形容一个人受到的冤屈时,会将其比喻为窦娥冤、屈原、岳飞等等。就常理而言,这些都是历史的人物,只是一个人名而已。但在我国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这些不同的历史人物,不仅仅只是冤屈的代表,其背后的故事也不尽相同,窦娥冤在好心之人的苦难人生,屈原冤在固执的爱国情怀,岳飞冤在奸人所陷。不同的人物比喻,其效果也是不尽相同,适用在不同的语境背景下。而这正体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之一。   小学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扬者和继承者,他们想了解中华文化,首先就应当以民俗文化为渠道,来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积累。我国的语言其丰富可谓拘束无双,小学生在日后要能正确地使用汉语,就必须对汉语言有着足够的理解,而对小学生而言,通过民俗文化可能就是最好的理解方式。
  3启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内容正在被大量使用。例如语文出版社2005年版本五年级语文教材中以民间故事的《武松打虎》、《齐天大圣大战二郎神》等等神话传说故事,其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文化,以此为主题展开语文教学,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兴趣。
  (1)注重课堂与生活的贴近
  诚然,民俗文化在语文的教学中,其表现的形式各异、内容各异,但总体来说,民俗文化的应用,就是为了以一种通俗易懂的形式,来向学生传递知识、文化。小学教学的核心是寓教于乐,以趣味故事的形式展开小学语文教学,有利于学生汲取知识。教师应当将民俗文化的语文教学,以故事的讲述作为主线,然后围绕故事主线提出问题,进行延伸,以达到活跃课堂,培养学生兴趣的目的。
  (2)适当增加民俗文化的内容
  在当下的社会中,互联网、地球村适当、以及经济圈的发展使得各类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在西方民俗文化大量涌入我国的今天,当教堂婚礼、圣诞节、肯德基等并无实质内容的形式在我国大行其道的今天,民俗文化变得弥足珍贵,也岌岌可危。我国需要坚守,并发扬自身的文化,最脚踏实地的地方,就是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增加民俗文化的内容,使得学生在识字、读书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
  4 结语
  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地区、国家所特有的一种独特文化,是一切文化的基础。在信息时代化下,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它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本,更应当充分地运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以便于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情操。民俗文化是中国的核心,它不会被任何的武器所摧毁,它深深地融进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弘扬民俗文化既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天生赋予的权利和义务,也是让中国傲立于世界的基石。
  参考文献:
  [1]何小强.论中国传统人物刻画特点.[J].吉林大学2010应届毕业论文.
  [2]李晨辰.浅析农民工文化传承.[D].四川大学2012届毕业论文.2012-08.
  [3]李桂芳.中学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传承.语文教学研究[J].2004(4):33.
  [4]郑伟荣.民俗──历史文化深厚积淀[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8):118-119.
  [5]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學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05-01(11)
  [6]刘梦溪.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研究院[D].2010年第11期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体育教学应从方法上进行有效改革。以体育游戏为手段,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和学习乐趣。好动爱玩是小学生的本性,但却不爱上体育课。以小学生为主的小学体育教学一直困扰着许多教育同仁。游戏式的体育教学一定能改变孩子们对以往体育课的看法,下面就游戏式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发展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实践体会。  【关键词】游戏;小学体育;教学模式  一、游戏化体育教学的重要意义  1.身心调和论  这是柏拉图
期刊
【摘要】加強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可以取得更好教学效果,笔者从科学运用教材、合理组织教学、师生个性张扬、开放学习实践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以便使得高中语文教学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是否有效的检验标准是学生是否可以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是否可以独立自主地完成知识体系构架建设,使自身语言能力进一步提升。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使语文
期刊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
期刊
【摘要】中國素来被称为诗的国度,前人对诗歌多有描述:“诗言志,歌咏言”(《尚书·尧典》)“故哀乐之心感,而歌咏之声发。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汉书·艺文志》)《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诗歌作为我国文化的瑰宝,更需要去好好学,但是由于近现代诗歌边缘化日渐明显,学生不喜欢诗歌,在诗歌鉴赏方面更是摸不着门路,针对这些问题,探讨诗歌鉴赏的方法。 
期刊
【摘要】初中生物是一门具有较强实验性的学科,因此,这门学科对于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有较为严格的要求。通过生物实验操作,可以让同学们有效的运用到自己的所学的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老师一定要加强生物实验教学。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实验,实验教学  同学们在运用自己所学的生物知识进行生物实验操作时,既能够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又能够在实验的过程中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从而加深
期刊
“红叶”是古代诗文里常见的意象。在诗词名句网中输入“红叶”一词,竟然出现549条结果,其中宋代的有290条,唐代的有127条,明代的82条。那么为什么古代诗词里经常使用“红叶”这个意象呢?这个意象有怎样的内涵呢?  “红叶题诗”来自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了解这个故事有助于“红叶”意象的理解。  最初的故事是“桐叶题诗”,和那个说白居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的顾况有关。  中唐著名诗
期刊
【摘要】通过网络教育资源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了农村小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加强语文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首先,有效合理地利用现有师资,要充分发挥现有师资的长处,为这部分师资力量作用的发挥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可以加大对语文教师进行专业培训力度,提高语文教师素质,培训的内容应包括:第一,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教师熟练掌握语文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他的最大功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国家对教育质量越来越重视,因此,在初中教育中政治教学也是备受关注的学科之一。在教学中引入多媒体的教学的模式,给初中政治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此外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展开了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更好的完善教学作出建言献策。  【关键词】初中政治;多媒体技术;教学效果;运用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技术普及的较为广泛,多媒体
期刊
【摘要】在初中教育阶段,初中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教学学科,其教学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因为初中化学是初中阶段最后接触的学科,所以,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化学这门学科的实际教学情况,积极的分析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结合存在着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优化措施,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确保学生化学学习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化学学习上更大的进步.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课堂;教学现状;优化措施 
期刊
群文阅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笔者也在这条教学之路上不断尝试,让学生在同一作者不同文本、不同作者相同主题、不同文本同一内容复现的形式中进行群文阅读,旨在让学生在群文中学会阅读,在阅读中得到收获。  一、同一作者不同文本的群文阅读  群文阅读对学生是新的挑战,对教师更是专业素养的提升。如果一开始以为群文阅读的课堂上只有静默地阅读和翻看,那想法必定有失偏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