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从坚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高度,把握时代特征,贴近学生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方法,不断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创新农业人才。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教学 创新人才 培养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卓有成效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的光荣使命。
一、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等学校是创造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地,也是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做好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教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多样,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也呈现出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偏差,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在新的形势发展中,以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切入点,认清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新的科技革命、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课题、新任务,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
二、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
1.鼓励质疑让学生探究学习。“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长进。学的过程实际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我们在教学中坚持讲清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加强对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和研究,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批驳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各种错误思潮的渗透和影响,帮助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努力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2.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改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主动去体验学习的价值,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潜力和聪明才智。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应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新进展、新成果,有针对性地明确解答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组织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选题、途径、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开设社会调查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朝“研究型教学模式”过渡,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研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接受,并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坚持宣讲与讨论相结合,质疑和调查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同时,重视学习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说明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将知识、信念、行动统一起来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归宿。
3.组织好课外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會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践活动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到突出地位,特别能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力地渗透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
我们应不断通过实践活动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到突出地位,特别能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力地渗透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如发挥第二课堂、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组织好课外实践教学,结合课堂教学指导进行社会调查。
我们应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认真组织军政训练。要把军政训练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使大学生在军政训练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作风,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3) 广泛开展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要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4)大力开展科技发明。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先进适用技术传播,为经济社会发展献技出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5)开展勤工助学。要为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创造条件,建立规范有效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鼓励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帮助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增进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
[2]万迪人.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论 [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9.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新型职业农民研究”(项目批准号 2015SJB596)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政治理论课教学 创新人才 培养
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广大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卓有成效地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的光荣使命。
一、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等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才的关键时期,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等学校是创造先进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基地,也是传播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的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掌握现代科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体现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积极做好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教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同时也应看到,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各种文化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复杂多样,大学生的思想活动也呈现出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的偏差,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
我们应该在新的形势发展中,以应对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为切入点,认清在经济全球一体化、新的科技革命、产业结构调整、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发展趋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课题、新任务,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适用性、实效性。
二、改革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方法
1.鼓励质疑让学生探究学习。“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有疑问有问题,才能有思考有长进。学的过程实际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疑问和解决问题。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我们在教学中坚持讲清楚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加强对社会思潮及其表现形式的分析和研究,旗帜鲜明、理直气壮地批驳违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违反改革开放政策、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各种错误思潮的渗透和影响,帮助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努力提高工作的实效性。
2.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改工作,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学实践表明,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主动去体验学习的价值,主动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潜力和聪明才智。
思想政治理论课一方面在教学内容上应努力体现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新进展、新成果,有针对性地明确解答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组织学生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社会调查的选题、途径、过程的管理和指导,开设社会调查讲座,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现象,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朝“研究型教学模式”过渡,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通过研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和接受,并形成对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坚持宣讲与讨论相结合,质疑和调查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同时,重视学习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进行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说明和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将知识、信念、行动统一起来找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归宿。
3.组织好课外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會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通过实践活动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到突出地位,特别能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力地渗透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
我们应不断通过实践活动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和思想政治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到突出地位,特别能在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有力地渗透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如发挥第二课堂、学生理论社团的作用。组织好课外实践教学,结合课堂教学指导进行社会调查。
我们应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开展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进一步加强以教学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巩固理论教学成果的重要环节,使大学生在参与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深刻体会蕴涵在各门课程中反映人类文明成果、弘扬民族精神、体现科学精神、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2)认真组织军政训练。要把军政训练作为必修课,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使大学生在军政训练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加强组织纪律观念,发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作风,为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3) 广泛开展生产劳动和社会服务。大力倡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引导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培养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要拓展社会服务的新领域、新载体、新形式,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参加生产劳动,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4)大力开展科技发明。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参与技术改造、工艺革新、先进适用技术传播,为经济社会发展献技出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弘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5)开展勤工助学。要为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创造条件,建立规范有效的勤工助学管理制度,鼓励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帮助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取得合理的经济收入,增进对社会和国情的了解。
参考文献:
[1]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
[2]万迪人.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论 [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5-9.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新型职业农民研究”(项目批准号 2015SJB59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