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管理对糖调节受损患者代谢指标及SDS评分的影响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_breakco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抑郁评分及系统管理,了解糖调节受损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观察系统管理对糖调节受损患者代谢指标及抑郁评分的影响。方法:两组均为建档的糖调节受损患者,各200例。管理组由专职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管理,电话随访,全面了解和评价患者及其家庭有关情况;及时提供及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每2周开展一次专题讲座。对照组完善内科检查,发放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资料,患者有疑问时医务人员耐心解答,自己决定就诊时间及次数,护士通知其3个月进行相关检查。结果:400例糖尿病患者中有抑郁症者70例,患病率为17.5%;管理组SDS评分明显降低,代谢指标明显改善,血压及体重控制好;OGTT转为正常者高于对照组,转为糖尿病者低于对照组。结论:系统管理是简单有效干预和改善糖调节受损的方法,能降低其SDS评分,是使其转为正常糖耐量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糖调节受损SDS评分相关因素
  糖调节受损是正常人发展为糖尿病患者的稳行阶段,阻止和延缓其向2型糖尿病发展,是医务工作的重心。抑郁症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对疾病的无知及精神压力使糖调节受损患者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使代谢指标进一步紊乱,发生糖尿病的机率增加。2008年5月将在我院建档的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系统管理对糖调节受损患者代谢指标及抑郁评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均为我院建档的糖调节受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管理组200例,男126例,平均年龄5022±1203岁;女74例,平均年龄526±1075岁。对照组200例,男112例,平均年龄493±1316岁;女88例,平均年龄5139±1128岁。因不能坚持接受健康教育退出28例,对照组失访或不能按时复查36例,退出者不计入资料统计,最终系统管理组完成172例,对照组完成164例。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糖尿病家族史、合并症数目、血糖、血压、血脂、体重指数(BMI)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方法:①研究方法:入选的400例患者均采集职业、文化水平、收入状况、糖尿病家族史、合并症数目等,进行身高、体重、血压、OGTT、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肝肾功能、尿常规等项目的检查,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管理组,3个月及6个月时再次行上诉相关指标的检查及评定,全面记录两组资料,进行数据统计。②管理方法:管理组由专职医护人员进行系统管理,通知患者定期就诊,全面了解和评价患者及其家庭有关情况;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及时提供及调整饮食和运动治疗;在完善内科治疗同时,每2周开展一次专题教育讲座,由糖尿病专科医生进行。对照组完善内科检查,发放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资料,患者有疑问时医务人员耐心解答,自己决定就诊时间及次数,护士通知其3个月进行相关检查。
  抑郁自评方法: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在专科护士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抑郁评分,评定的时间范围是“现在或过去1周”,每次评定一般可在10分钟内完成。该量表含有20个项目,每项按照4级评分,得出的粗分×125为标准分,标准分>50為轻度抑郁,>60为中度抑郁,>68为重度抑郁[1-2]。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l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
  结果
  SDS评分:40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中患有抑郁症70例,患病率为175%,其中轻度52例(723%),中度15例(214%),重度3例(43%)。与SDS评分正常患者对比,抑郁症组中女性数量、文化水平、BMI、糖尿病家族史、血脂、血压、合并症等均高于非抑郁症组,年龄、收入状况低于非抑郁症(P<005),而职业对比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系统管理对糖调节受损患者代谢指标及SDS评分的影响:3个月时及6个月时所有患者均行OGTT、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BMI等相关代谢指标检测。3个月时管理组172例有48例(279%)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转为正常,3例(17%)进展为糖尿病;对照组164例有15例(91%)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转为正常,8例(48%)转为糖尿病。6个月时管理组有105例(610%)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转为正常,8例(46%)进展为糖尿病;对照组有35例(213%)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转为正常,14例(85%)转为糖尿病,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空腹血糖、P2BG、血脂、血压、BMI等相关代谢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改善,存在明显差异(P<005)。
  管理组中有轻度抑郁者30例,中度抑郁者8例,重度抑郁者2例,3个月时12例(300%)抑郁评分正常,24例(600%)评分为轻度抑郁,2例(50%)评分为中度抑郁,1例(25%)重度抑郁失访,1例(25%)仍为重度抑郁(服用抗抑郁药物治疗);6个月时有28例(700%)抑郁评分正常,8例(200%)评分为轻度抑郁,3例(75%)评分达中度抑郁。对照组中有轻度抑郁者22例,中度抑郁者7例,重度抑郁者1例,3个月时6例(200%)抑郁评分正常,20例(667%)评分为轻度抑郁,3例(100%)为中度抑郁,1例(33%)重度抑郁者3个月时失访;6个月时有12例(400%)抑郁评分正常,14例(467%)评分为轻度抑郁,3例(100%)评分中度抑郁。3个月及6个月时,所有患者均行SDS评分,管理组评分总体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
  讨论
  本研究筛查出糖调节受损合并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75%,说明糖调节受损患者的心理问题已十分严重。本研究发现抑郁症组中女性、文化水平、BMI、糖尿病家族史、血脂、血压、合并症数目等均高于非抑郁症组,年龄、收入状况低于非抑郁症,这与已有的研究一致[3]。本研究显示,经过6个月的系统管理,可增强糖调节受损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其紧张抑郁情绪,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管理组中抑郁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
  糖调节受损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危险性较高,年转化率约为2%~14%[4]。通过6个月的系统管理,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的转归进行了比较,管理组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转为正常者(610%)高于对照组(213%),转为糖尿病者(46%)低于对照组(85%),两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对临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发现,糖调节受损患者代谢指标明显改善,血压及体重控制好,病情得到很好控制。
  本研究显示,在此阶段给予系统管理,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可以使患者的抑郁评分下降,防止进一步发展成为糖尿病。本研究进行时间较短,在紧张而快的社会节奏下,要想建立有效、规律、长期的健康生活方式,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发挥好作用,做好糖调节受损患者的管理工作,加强心理疏导和沟通,从而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参考文献
  1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94-195.
  2张靖,王爱萍,颜斌兵.糖尿病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调查[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0):1240-1241.
  3陈成华,董砚虎,郭玉岩.糖调节受损、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患病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0,18(5):384-386.
  4钱玲.糖耐量低减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3):23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2例EP/EC方案化疗耐药小细胞肺癌患者,无化疗禁忌证。伊立替康(CPT-11)80mg/m2静滴,第1、8天;顺铂(DDP)25mg/m2静滴,第1~3天;21天重复。每次化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心电图,化疗间歇期每3天复查1次血常规。每2个周期进行1次影像学复查,并检测血中NSE,进行
期刊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防止农作物病虫害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农药种类虽然繁多,但引起人体中毒且解救较为困难仍然是有机磷。2002年2月~2012年2月收治AOPP患者702例,现就其死亡原因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将702例患者分为两组,前5年为A组,后5年为B组,均为口服中毒,有明确的口服有机磷病史。A组400例,男152例,女248例。年龄>60岁96例,14~60岁299例,40例。包括剧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经皮肾镜通道建立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肾镜手术(PCNL)患者740例,其中传统方法建立皮肾通道350例,个体化建立皮肾通道390例。传统方法建立通道是X线C臂机定位、引导,12肋尖处穿刺,建立F24单通道,个体化方式是选择利用超声、CT、C臂定位引导,在手术体位、穿刺部位、路径及引导方式、通道大小、数目、无管化各环节采取个体化选择,二者进行比较。结果:390例患者均一次
期刊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围生儿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发生或首次发现的不同程度的糖代谢异常。1979年WHO将GDM列为糖尿病的一种独立类型。近几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着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健康。对36例G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及时做出诊断,严密监护,正确管理,适时终止妊娠,减少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危害,降低远期并发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转移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的诊治方法。方法:报告1例转移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肿瘤位于右输尿管下段,伴有盆腔孤立性癌灶,患者1年前有食管鳞癌根治手术病史。本例行右输尿管下段占位切除、右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加盆腔肿块占位切除术。结果:术后恢复顺利,病理诊断为输尿管鳞状细胞癌。目前仍在随访中。结论:转移性输尿管鳞状细胞癌临床罕见,诊断主要依据原发灶病史及手术病理报告。转移灶局限的情况下仍可积极手术
期刊
2011年2月~2012年3月笔者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PICU进修半年,现将进修期间的一些见闻及对危重患儿心肺评估的一些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部级专科大医院优势  硬件優势:地方空间较大,设备多,辅助检查手段相对较多;相对监测技术多(床旁脑电图、肌电图、CVP监测等),有创技术也多[经鼻气管插管、纤支镜、深静脉穿刺、连续血液净化(CRRT)技术、ECMO技术],分科细化,多学科协作能力较强。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牙龈出血的应急治疗措施。方法:收治急性牙龈出血患者92例,采用碘酚棉捻塞入牙周袋内压迫止血。结果:92例急性牙龈出血患者应急治疗总有效率100%。其中65例0.5~1小时内达到完全止血,14例碘酚配合使用牙周塞治剂,13例碘酚、牙周塞治剂加全身用药48小时内达到完全止血。结论:碘酚用于急性牙龈出血的应急治疗,操作简便,止血效果快,总有效率高。  关键词急性牙龈出血碘酚有效率  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对腋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亚甲蓝作为前哨淋巴结示踪剂,对164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研究。手术中前哨淋巴结作快速冰冻病理,术后常规石蜡连续切片病理对照,并观察比较前哨淋巴结与非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结果:全部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行前哨淋巴结(SLN)和腋窝淋巴结(ALN)活检,全组164例,成功检出SLN 156例,8例未检出
期刊
摘要目的:总结9例手指氢氟酸烧伤患者的治疗体会。方法:烧伤患者立即用清水冲洗创面30分钟,在烧伤区及创周皮下注射及动脉缓慢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指甲受累者及时行拔甲术,以防止氢氟酸进一步渗透甲床,造成深部组织损害,对于Ⅱ°烧伤初步处理后用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ml,将1块干纱布浸湿加上磺胺嘧啶银锌霜20g与纱布混匀,外敷包扎创面。对于灰白型深度烧伤在进行初步处理后,用手术刀削除坏死组织使创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结果:55例获得随访,本组优40例、良10例、可5例,优良率90.9%,1例轻度髋内翻。结论:根据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类型,合理选择手术损伤小DHS内固定,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动力髋螺钉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  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为了能达到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