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新课改的亮点,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大课题。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和放射性,为学生自主探究创设了问题情境和学习空间,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既能提高语文素养,又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综合性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63-01
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老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把控不够准确,很多活动已经游离于语文学习之外,迷失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的宗旨,异化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那么,如何才能优化我们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更有效地展开活动呢?我认为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师生真实投入,避免空洞的“伪活动”
很多时候,教师只关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结果,而对课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不够。每次定了一个主题,师生表面上忙忙碌碌,上图书馆、阅览室找资料,上网搜资料,回来把资料粘贴了事。却不知有些活动是应该走出课堂和学校的。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漫游语文世界”活动,要求学生不只在校内,还应走出校外,到广阔的社会上观察和发现语言运用的情况。如搜集邻间新鲜事,收集春联、广告语,查找企业招聘、互联网上的错别字、病句等。但教师往往出于安全或其他方面的考虑,让学生在校内模拟。这就使整个活动失去了生命力,无异于闭门造车。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它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
2 师生真心投入,避免无效的“假繁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者不如乐之”都说明了兴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在开始时做得不够好,我们也应该多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提高学生的兴趣,光靠一些鼓励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在整个班级营造各种好的氛围,如把学生的个人心得体会、美文佳作、小组的手抄报等贴在宣传栏进行展示;定期评选活动之星;利用班会课指导学生排练课本剧,等等。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广阔的舞台,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活动的氛围,让大家喜欢并乐于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
3 教师切实指导,避免放任的“群魔舞”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疱,喧宾守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还要加强过程性引导和基本方法技巧指导(比如如何从报刊、书籍、电脑或其他媒体中获得有关资料并分析整理;如何做摘录卡片、读书笔记;如何查找资料,引用资料;如何确定选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如何开展调查访问;如何展示学习成果等。)“我爱我家”是七年级上册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时我就注意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帮助学生确立活动主题,到给学生讲解方法技巧,从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内容进展,到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活动展示和评价,到最后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4 保证全体参与,避免少数人的“精英秀”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可以发挥学生个体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5 重视活动评价,避免无为的“走过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其实只是评价到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情况,而对于学生的能力、情感和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少之又少。
我认为,应该参考新课程标准,本着以下原则制定评价指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评价主题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评价时注重个体的差异以及个体的进步;评价中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各种能力的情况。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诸方面,为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坚信,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一定会使它成为语文天地中的奇葩,并且越开越绚丽!
【关键词】综合性 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b)-0063-01
但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一些老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把控不够准确,很多活动已经游离于语文学习之外,迷失了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为学生“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服务的宗旨,异化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本质。那么,如何才能优化我们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更有效地展开活动呢?我认为在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师生真实投入,避免空洞的“伪活动”
很多时候,教师只关注综合性学习的活动结果,而对课前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重视不够。每次定了一个主题,师生表面上忙忙碌碌,上图书馆、阅览室找资料,上网搜资料,回来把资料粘贴了事。却不知有些活动是应该走出课堂和学校的。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漫游语文世界”活动,要求学生不只在校内,还应走出校外,到广阔的社会上观察和发现语言运用的情况。如搜集邻间新鲜事,收集春联、广告语,查找企业招聘、互联网上的错别字、病句等。但教师往往出于安全或其他方面的考虑,让学生在校内模拟。这就使整个活动失去了生命力,无异于闭门造车。因此,必须充分重视课前的准备工作,它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证。
2 师生真心投入,避免无效的“假繁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之者不如乐之”都说明了兴趣的重要作用。所以在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乐于参与到活动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在活动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学生在开始时做得不够好,我们也应该多多鼓励和表扬,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当然,提高学生的兴趣,光靠一些鼓励还远远不够,我们还应在整个班级营造各种好的氛围,如把学生的个人心得体会、美文佳作、小组的手抄报等贴在宣传栏进行展示;定期评选活动之星;利用班会课指导学生排练课本剧,等等。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广阔的舞台,帮助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语文活动的氛围,让大家喜欢并乐于参加语文综合性学习。
3 教师切实指导,避免放任的“群魔舞”
综合性学习要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教师切忌越俎代疱,喧宾守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放任不管,让学生自发“活动”。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还要加强过程性引导和基本方法技巧指导(比如如何从报刊、书籍、电脑或其他媒体中获得有关资料并分析整理;如何做摘录卡片、读书笔记;如何查找资料,引用资料;如何确定选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如何开展调查访问;如何展示学习成果等。)“我爱我家”是七年级上册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设计这个教学活动时我就注意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从帮助学生确立活动主题,到给学生讲解方法技巧,从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内容进展,到引导学生如何进行活动展示和评价,到最后培养学生爱家、爱父母的情感。
4 保证全体参与,避免少数人的“精英秀”
语文综合性学习要促使每一个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必须确保每一个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积极参加语文活动。决不能仅仅让一部分学生在“活动”,而让大部分学生袖手旁观。因此,应注意使活动具有较广泛的适应性,能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在组织活动时,应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活动内容构成和学生的情况,适当分工,适当轮换,从而既可以发挥学生个体的特长,又能促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学习和发展的机会。
5 重视活动评价,避免无为的“走过场”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样化的探究。这种探究,既有学生个体的独立钻研,也有学生群体的讨论切磋,所以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其实只是评价到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情况,而对于学生的能力、情感和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评价少之又少。
我认为,应该参考新课程标准,本着以下原则制定评价指标: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学习效果评价相结合;以肯定性、激励性评价为主;评价主题多元化及评价的全面性;评价时注重个体的差异以及个体的进步;评价中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各种能力的情况。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教学评价诸方面,为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我坚信,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一定会使它成为语文天地中的奇葩,并且越开越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