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在移动技术、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方面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从理论层面对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的若干原则。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建设;个性化服务;移动服务
1 从数字图书馆到移动图书馆
1.1移动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延伸
移动服务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延伸,是高校图书馆的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和方向。移动图书馆利用当前日臻成熟的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图书馆中的各类数字信息资源转换成无线移动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电子信息资源服务,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使用多种移动终端设备方便灵活地获取和利用图书馆中各类电子信息资源。移动服务是传统图书馆经由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所谓移动图书馆即是由各类移动阅读终端、无线瓦联网、数字图书馆系统这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建设移动图书馆的目标应该是服务的泛在化,即提供信息和获取信息之间的无障碍性。对图书馆而言,是它提供信息和相应服务的泛在化,这种信息和服务应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读者而言,他从图书馆获取信息和享受服务应该没有时间、地点、文化、语言的障碍,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中的任何信息资源并享受到相应的服务。
1.2移动图书馆是移动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
目前,高校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分有线和无线、固定和移动、传统和新型等方式,且有线向无线、固定向移动、传统向新型的方向转化已成发展趋势。这是因为:(1)手机和其它移动阅读设备的发展和广泛普及为移动图书馆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即新型的移动用户群已经基本形成。(2)当前WAP、3G、云计算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终端设备功能的Et臻完善,为移动图书馆提供了更为深厚的技术支撑。(3)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以及WAP、3G等技术的不断更新,上网费用也在不断下降,这一切都为移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日渐扩大的、追求享受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读者群体,高校图书馆走移动信息服务的道路已势在必行。
2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特点
2.1文献信息的移动性
移动图书馆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移动性,这是区别于其它图书馆服务的最显著标志。图书馆必须建设有自己的移动图书馆的门户站点,以用来作为图书馆信息发布和参考咨询的平台。其中包括三个方面:
(1)浏览
图书馆相关新闻动态,满足读者对图书馆基本信息如服务时间、借阅规则、到馆路线、展览与讲座信息、图书馆的图片和视频、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技术参数的查询。
(2)构建适应各类动终端设备的OPAC系统
由于以前的OPAC系统只提供联网计算机为终端的检索功能,没有提供适合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检索功能。因此需要对现有的OPAC系统进行改造,以实现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馆藏检索的功能。
(3)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的移动化
也就是把图书馆的各类数据库发布到移动图书馆的门户网站上去,以便让读者能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检索和查询文献信息,即时查看或下载,甚至可建立读者自己的书目库并能对库中的内容加标注或读书心得。一旦移动图书馆建成,联网计算机将不再是读者获取数字资源的唯一来源,通过手中的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读者同样可以实现对数字资源的浏览、下载、阅读和欣赏。
2.2服务时间的实时性和服务场所的任意性
移动图书馆中所有的信息资源都直接来源于传统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把无线网络技术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完美结合起来构筑成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读者在任何时问任何地点都可从移动终端上获得所需信息与服务。这种实现服务时间的实时性和服务场所的任意性,不仅是移动图书馆的特点,也是其与传统图书馆的另一重大区别。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所具有的强大交互和自服务功能,包括读者身份的注册、注销,书目及各种资源的检索,借书、还书,各类论文数据库、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身份识别、查询、借阅、下载,情报研究服务的下单、成果交付、付费等诸多功能,叮以无时间、无场所限制地向读者提供,而读者则通过手机、iPad等各种手持移动终端形同拥有一个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服務的、无时无处不在的掌上数字图书馆。
2.3读者需求的主动性
与传统图书馆不同,在移动图书馆里的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或服务,读者在这里享有绝对的主动权。移动图书馆使传统图书馆真正走上了完全自动化服务的坦途,使读者可以不再受图书馆服务时间和地点的制约,而只要有一台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机或i—pad等移动设备即可享受图书馆的一切服务,读者只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移动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进行选择定制,即可实现移动图书馆的主动服务。在这里,用户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体现出图书馆的服务从强调用户个性化的原则出发,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3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移动图书馆的几个特点,可以看出移动图书馆的实现是图书馆从技术管理、专业管理到行政管理的一次深刻革命。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是因为一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大多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数字化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要达到移动图书馆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另一方面,目前无线移动技术、移动数据格式的統一,无线多媒体数据传输等技术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3.1在借阅服务建设方面统一检索功能与全文阅读功能相结合
随着电子图书资源的增多和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图书将会超过传统纸媒图书资源,而中外文期刊数字化也将是不太遥远的事。因此在移动图书馆建设中,要统一检索功能和全文阅读功能建设并重。由于目前图书馆存在多种数字资源,而各种资源因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不一及相应的阅读浏览器不同,造成在手机等小屏幕上进行资源的搜索和显示有很大的困难。全文阅读功能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率得以提高。虽然目前国内外图书馆开通此项服务的较少,但随着移动技术不断发展及移动浏览器的不断更新,为实现全文阅读的软硬件不断完善,这些困难必将得到逐一克服,使全文阅读成为可能。 3.2在馆务管理建设方面后台管理功能和个性化服务功能相结合
移动图书信息服务是传统图书馆在数字化以后开发的一种全新的服务形式,这将为图书馆的馆务常规管理如读者注册、注销、访问权限等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此外,如何创造条件使读者在移动图书馆里实现个性化搜索功能、个人定制的信息资源的保存、图书馆情报服务操作等,都是在移动图书馆的后台管理功能建设中应予以考虑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问题。后台管理功能是指通过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后台管理模块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的功能。
3.3专用文献管理方面文献浏览功能与文献传递功能相结合
如何在移动数字图书馆实现这些文献的检索、浏览和传递功能是移动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些专用文献在统一检索界面的显示、全文浏览及其权限的设定和文献的传递等都是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在检索界面检索,在检索结果界面可点击链接进行身份验证后可进入全文浏览,在初步快速阅读后,如需要进一步精读或研究的文章,可以将文献下载到本地或自动发送到邮箱,以方便读者使用电脑或其它阅读工具进行仔细地阅读研究。
3.4在技术管理层面移动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
在移动图书馆的技术管理层面,真正成熟、满意并可以互相完美衔接的技术并不多。云计算技术,是基于网格技术理念并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互联网计算模型。使用云计算技术,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资源存储于云服务器中,使用者无需通过短信点播或WAP站点浏览等方式来获取,在移动终端设备上通过浏览器接人云存储器即可自行选择所需资源。这三种技术应用到移动图书馆上各有其优缺点,基于WAP技术的移动图书信息服务系统冗余数据少、扩展性强、移动终端多,但站点少、传输速率慢;基于3G技术的移动图书馆系统虽然具有传输速度快、媒体多样化等特点,但该技术还不够成熟且移动终端使用较少;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图书馆拥有统一的数字资源及“一站式”入口,不仅适用于多种终端设备的定制服务,还能提供复杂网络应用的多种拓展服务,不过该技术的发展目前还不够全面,尚难用于移动图书馆建设。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3G和云计算技术将是以后一段时间内用于移动图书馆的比较理想的技术,将二者相互结合建设各高校移动图书馆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徐军玲. 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特點及基本原则[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0:75-77.
[2]资芸,杨婷,薛秀珍. 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发展趋势[J]. 图书情报工作,2012,S1:39-41.
[3]王卫军. 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4,17:65-70.
[4]武龙龙,杨小菊.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3,18:57-61+51.
[5]过仕明,梁欣. 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01:90-96.
[6]魏群义,侯桂楠,霍然. 移动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综述[J]. 图书情报知识,2012,01:80-85.
[7]梁欣. 移動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的发展趋势[J]. 情报资料工作,2012,02:65-69.
[8]王倩. 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构建[J]. 创新科技,2016,06:94-96.
[9]姚向阳,许霞,徐敏,黄缨,贾建瑞,郭桑. 成都地区高校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03:8-12.
[10]芦婷婷. 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04:29-32.
[11]施国洪,夏前龙. 移动图书馆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02:78-91.
[12]魏群义,袁芳,贾欢,霍然,侯桂楠,杨新涯.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以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公共图书馆为对象[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03:50-63.
[13]宋恩梅,袁琳. 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05:34-48.
[14]姜海峰. 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解决方案[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06:12-15.
[15]郑德俊,轩双霞,沈军威. 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测评模型构建[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05:83-92.
【关键词】:移动图书馆建设;个性化服务;移动服务
1 从数字图书馆到移动图书馆
1.1移动服务是图书馆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延伸
移动服务是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服务功能的进一步延伸,是高校图书馆的一个全新的发展领域和方向。移动图书馆利用当前日臻成熟的移动通信、无线网络以及多媒体技术,将图书馆中的各类数字信息资源转换成无线移动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电子信息资源服务,读者可以不受时间、地点和空间的限制,使用多种移动终端设备方便灵活地获取和利用图书馆中各类电子信息资源。移动服务是传统图书馆经由数字图书馆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所谓移动图书馆即是由各类移动阅读终端、无线瓦联网、数字图书馆系统这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建设移动图书馆的目标应该是服务的泛在化,即提供信息和获取信息之间的无障碍性。对图书馆而言,是它提供信息和相应服务的泛在化,这种信息和服务应该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对读者而言,他从图书馆获取信息和享受服务应该没有时间、地点、文化、语言的障碍,读者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图书馆中的任何信息资源并享受到相应的服务。
1.2移动图书馆是移动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
目前,高校图书馆向读者提供的服务分有线和无线、固定和移动、传统和新型等方式,且有线向无线、固定向移动、传统向新型的方向转化已成发展趋势。这是因为:(1)手机和其它移动阅读设备的发展和广泛普及为移动图书馆提供了坚实的硬件基础,即新型的移动用户群已经基本形成。(2)当前WAP、3G、云计算等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终端设备功能的Et臻完善,为移动图书馆提供了更为深厚的技术支撑。(3)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价格越来越便宜以及WAP、3G等技术的不断更新,上网费用也在不断下降,这一切都为移动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日渐扩大的、追求享受需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读者群体,高校图书馆走移动信息服务的道路已势在必行。
2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特点
2.1文献信息的移动性
移动图书馆建设的最大特点是它的移动性,这是区别于其它图书馆服务的最显著标志。图书馆必须建设有自己的移动图书馆的门户站点,以用来作为图书馆信息发布和参考咨询的平台。其中包括三个方面:
(1)浏览
图书馆相关新闻动态,满足读者对图书馆基本信息如服务时间、借阅规则、到馆路线、展览与讲座信息、图书馆的图片和视频、各种移动终端设备技术参数的查询。
(2)构建适应各类动终端设备的OPAC系统
由于以前的OPAC系统只提供联网计算机为终端的检索功能,没有提供适合于移动终端设备的检索功能。因此需要对现有的OPAC系统进行改造,以实现在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馆藏检索的功能。
(3)图书馆馆藏数字资源的移动化
也就是把图书馆的各类数据库发布到移动图书馆的门户网站上去,以便让读者能在移动终端设备上进行检索和查询文献信息,即时查看或下载,甚至可建立读者自己的书目库并能对库中的内容加标注或读书心得。一旦移动图书馆建成,联网计算机将不再是读者获取数字资源的唯一来源,通过手中的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设备,读者同样可以实现对数字资源的浏览、下载、阅读和欣赏。
2.2服务时间的实时性和服务场所的任意性
移动图书馆中所有的信息资源都直接来源于传统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资源。把无线网络技术与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完美结合起来构筑成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使读者在任何时问任何地点都可从移动终端上获得所需信息与服务。这种实现服务时间的实时性和服务场所的任意性,不仅是移动图书馆的特点,也是其与传统图书馆的另一重大区别。移动图书馆服务平台所具有的强大交互和自服务功能,包括读者身份的注册、注销,书目及各种资源的检索,借书、还书,各类论文数据库、电子图书和电子期刊的身份识别、查询、借阅、下载,情报研究服务的下单、成果交付、付费等诸多功能,叮以无时间、无场所限制地向读者提供,而读者则通过手机、iPad等各种手持移动终端形同拥有一个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服務的、无时无处不在的掌上数字图书馆。
2.3读者需求的主动性
与传统图书馆不同,在移动图书馆里的读者不再被动地接受信息或服务,读者在这里享有绝对的主动权。移动图书馆使传统图书馆真正走上了完全自动化服务的坦途,使读者可以不再受图书馆服务时间和地点的制约,而只要有一台自己随身携带的手机或i—pad等移动设备即可享受图书馆的一切服务,读者只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对移动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进行选择定制,即可实现移动图书馆的主动服务。在这里,用户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随意性,体现出图书馆的服务从强调用户个性化的原则出发,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
3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的基本原则
根据上述移动图书馆的几个特点,可以看出移动图书馆的实现是图书馆从技术管理、专业管理到行政管理的一次深刻革命。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是因为一方面虽然经过多年的数字图书馆建设,大多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数字化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但要达到移动图书馆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另一方面,目前无线移动技术、移动数据格式的統一,无线多媒体数据传输等技术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3.1在借阅服务建设方面统一检索功能与全文阅读功能相结合
随着电子图书资源的增多和发展,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图书将会超过传统纸媒图书资源,而中外文期刊数字化也将是不太遥远的事。因此在移动图书馆建设中,要统一检索功能和全文阅读功能建设并重。由于目前图书馆存在多种数字资源,而各种资源因系统不同、数据格式不一及相应的阅读浏览器不同,造成在手机等小屏幕上进行资源的搜索和显示有很大的困难。全文阅读功能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使图书馆资源使用效率得以提高。虽然目前国内外图书馆开通此项服务的较少,但随着移动技术不断发展及移动浏览器的不断更新,为实现全文阅读的软硬件不断完善,这些困难必将得到逐一克服,使全文阅读成为可能。 3.2在馆务管理建设方面后台管理功能和个性化服务功能相结合
移动图书信息服务是传统图书馆在数字化以后开发的一种全新的服务形式,这将为图书馆的馆务常规管理如读者注册、注销、访问权限等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此外,如何创造条件使读者在移动图书馆里实现个性化搜索功能、个人定制的信息资源的保存、图书馆情报服务操作等,都是在移动图书馆的后台管理功能建设中应予以考虑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问题。后台管理功能是指通过移动数字图书馆的后台管理模块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的功能。
3.3专用文献管理方面文献浏览功能与文献传递功能相结合
如何在移动数字图书馆实现这些文献的检索、浏览和传递功能是移动图书馆建设的重要方面。这些专用文献在统一检索界面的显示、全文浏览及其权限的设定和文献的传递等都是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在检索界面检索,在检索结果界面可点击链接进行身份验证后可进入全文浏览,在初步快速阅读后,如需要进一步精读或研究的文章,可以将文献下载到本地或自动发送到邮箱,以方便读者使用电脑或其它阅读工具进行仔细地阅读研究。
3.4在技术管理层面移动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
在移动图书馆的技术管理层面,真正成熟、满意并可以互相完美衔接的技术并不多。云计算技术,是基于网格技术理念并在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互联网计算模型。使用云计算技术,将移动图书馆信息服务资源存储于云服务器中,使用者无需通过短信点播或WAP站点浏览等方式来获取,在移动终端设备上通过浏览器接人云存储器即可自行选择所需资源。这三种技术应用到移动图书馆上各有其优缺点,基于WAP技术的移动图书信息服务系统冗余数据少、扩展性强、移动终端多,但站点少、传输速率慢;基于3G技术的移动图书馆系统虽然具有传输速度快、媒体多样化等特点,但该技术还不够成熟且移动终端使用较少;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图书馆拥有统一的数字资源及“一站式”入口,不仅适用于多种终端设备的定制服务,还能提供复杂网络应用的多种拓展服务,不过该技术的发展目前还不够全面,尚难用于移动图书馆建设。就目前的发展趋势看,3G和云计算技术将是以后一段时间内用于移动图书馆的比较理想的技术,将二者相互结合建设各高校移动图书馆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徐军玲. 高校移动图书馆建设的特點及基本原则[J].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0:75-77.
[2]资芸,杨婷,薛秀珍. 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及发展趋势[J]. 图书情报工作,2012,S1:39-41.
[3]王卫军. 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创新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4,17:65-70.
[4]武龙龙,杨小菊.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高校移动图书馆服务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13,18:57-61+51.
[5]过仕明,梁欣. 国内移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发展现状与趋势调研[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01:90-96.
[6]魏群义,侯桂楠,霍然. 移动图书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综述[J]. 图书情报知识,2012,01:80-85.
[7]梁欣. 移動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的发展趋势[J]. 情报资料工作,2012,02:65-69.
[8]王倩. 高校移动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体系构建[J]. 创新科技,2016,06:94-96.
[9]姚向阳,许霞,徐敏,黄缨,贾建瑞,郭桑. 成都地区高校开展移动图书馆服务的调查与分析[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03:8-12.
[10]芦婷婷. 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J]. 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04:29-32.
[11]施国洪,夏前龙. 移动图书馆研究回顾与展望[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02:78-91.
[12]魏群义,袁芳,贾欢,霍然,侯桂楠,杨新涯. 我国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调查——以国家图书馆和省级公共图书馆为对象[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03:50-63.
[13]宋恩梅,袁琳. 移动的书海:国内移动图书馆现状及发展趋势[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05:34-48.
[14]姜海峰. 移动图书馆的兴起和解决方案[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06:12-15.
[15]郑德俊,轩双霞,沈军威. 用户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测评模型构建[J].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05:8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