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金融电子化的不断深入,银行会计核算和结算处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无纸化、网络化对银行会计凭证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但现行的银行会计凭证制度仍然保留着手工操作条件下的观念和规则,不仅严重影响了银行工作效率,也不利于银行操作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亟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进和整合。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存在缺陷;改进建议。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不断深入,银行会计核算和结算处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民币现代化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银行会计档案影像查询系统等陆续上线,无纸化、网络化对银行会计凭证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现行银行会计凭证的缺陷日益突出,亟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进和整合。
一、目前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存在的设计缺陷
(一)品种过多、分类过细、版本不一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制度仍保留着手工操作条件下的观念和规则,纸质会计凭证种类繁多,划分过细,同一种凭证有数种版本,各种版本设计格式不尽相同,规格大小不同,联次也不一样,不便于账务的处理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以某商业银行为例,该行拟推广“会计档案影像查询系统”,其中上线前的一个关键准备工作是建立凭证模板库,以便经过扫描的会计凭证图像能够通过计算机OCR识别建立起每张凭证的名称标识。为了建立凭证模板库,该行开始收集整理全行所有在用的会计凭证,包括通用凭证和特色凭证。但收集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全行共采集样本368种,其中仅特种转账凭证就有8种之多,分为借方、贷方、单联、多联压感、普通、个贷专用、新旧版本等,一个特种转账凭证要建立8个模板,以便计算机自动识别,同时还有转账借贷方凭证、业务收费凭证等与特种转账凭证格式不同,但又极其相似,导致计算机自动识别混乱出错,需要大量人工干预补建凭证名称标识。
(二)单式凭证下一笔业务对应多张凭证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仍实行单式凭证制度,一笔经济业务涉及的科目分别填制在几张凭证上,一张凭证只做一个科目记账依据的记账凭证。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银行会计账务多数采取交易驱动方式,记账员只须知道会计事项对应的业务交易代码,可直接在系统提示下输入相关要素,计算机就能自动完成全部账务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使用单式凭证,一笔业务对应多张凭证,将同一会计事项拆开处理已不合时宜。
二、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恰当、适用的会计凭证不仅可以提高银行工作效率,还有利于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
(一)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是银行业务电子化的要求。
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已进入全面应用阶段,不但是柜面、清算等账务性工作全面使用计算机技术,档案、监督等经营管理也已步入网络化、电子化,一系列的金融电子化的变革对银行会计凭证提出了迫切的改进要求。如柜面业务推广应用“人民币现代化支付系统”后,柜面跨行结算无需向对方行发送原始纸质凭证,而是通过网络将账务信息传输到对方银行,原先的转账支票等票据所附进账单只需作为附件留在持票人开户行,还有系统内通存通兑等技术的使用都使得许多原先设计的银行会计凭证不再适应现实操作,出现了多余单据、多余联次等问题。“会计档案影像查询系统”的推广也对会计凭证提出了精、省的要求,该系统是将纸质会计凭证扫描形成凭证影像文件后存贮在服务器中,如果存在大量冗余凭证会占用有限的存贮空间,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也会影响系统运行速度和人们查档的效率。
(二)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有利于事后稽核
会计档案电子化后,人们开始利用电子档案系统进行事后监督,开发了“会计档案影像查询和稽核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操作交易码”、“金额”、“凭证名称”等参数从电子档案中提取相应凭证用于稽核。系统要求会计凭证与交易流水必须匹配,系统识别的凭证名称必须正确,才能全面精确地提取到所需稽核的数据和凭证。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精减会计凭证种类,可以保证“会计档案影像查询和稽核系统”的高效精确运行,有利于事后稽核更有针对性地查找风险点;同时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让一笔交易体现在一张凭证或相连的少数几张凭证上,也有利于稽核对业务关联性和勾稽关系的审查,有效地追踪资金和账务的来龙去脉。
(三)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可以减少会计核算差错
多品种、多联次的会计凭证也使银行会计核算产生了许多差错,例如柜面普通的单位转账业务的票面金额审核,柜员既要审核转账支票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又要审核进账单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不仅如此,还要审核转账支票与进账单的金额是否相符,在现实操作中往往出现转账支票与进账单的金额不符,柜员按转账支票金额入账,将金额不符的进账单提交给收款行入账等核算差错,即使部分地区上线了“人民币现代化支付系统”,进账单不必提交他行,但是依然存在客户回单与我行记账金额不符等问题。另外,在目前的单式会计凭证制度下,银行柜员经常出现会计凭证使用错误的差错,如表外收入凭证误用为表外付出凭证,转账借方凭证误用为转账贷方凭证等,利息清单与收费凭证串用等,据某省级银行稽核中心2008年差错数据统计,误用凭证的差错占到总差错的5.5%,这些误用凭证普遍存在大小、格式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前台柜员忙中出错也就很难避免了。如果我们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制度,整合减少凭证种类和联次,增加凭证的通用性,一些会计核算差错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
(四)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可以提高效率,节约人力物力
正如前文所述,复杂多联次的会计凭证需要银行柜面进行多次的重复审核,前台柜员不仅要审核各种票面要素,还要审核各联次相关要素是否相符,后台柜员还要勾对各种凭证与报单之间的勾稽关系,会计凭证越多,审查时间越长,耗费的人力越多。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删减不必要的凭证种类和联次,可以减轻银行柜面工作量,提高柜面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对会计凭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进和整合,减少不必要的会计凭证,可以节约纸张费用,减少电子档案存贮空间,加之“会计档案影像查询和稽核系统”的高效运用,还可以提高系统稽核效率,减少人工稽核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
(五)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也是防伪防诈骗的需要
随着高科技手段在印章制作上的应用,诈骗分子伪造的印章已足可以假乱真,给银行防范资金诈骗带来了较大困难。此种情况下,凭证防伪可以作为防范诈骗风险的一种模式,对印鉴防伪进行有效补充。目前我国只有汇票、支票等结算票据采用了防伪技术,电汇凭证、汇票申请书等尚未采取有效防伪措施,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伪造对象,因此,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提高凭证防伪技术,也是目前急需进行的一项工作。
三、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的建议
(一)将单式凭证改为复式凭证
单式凭证是为适应手工操作模式下柜员分工而设计的,应用电子化系统以后,单式凭证已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基础。采用复式凭证可实现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到的全部账户在同一份会计凭证上体现,一份会计凭证可以完整无缺地反映每一笔业务活动的来龙去脉,相关账户间的对应关系明确,便于查询与后台稽核。采用复式凭证,大致可将会计凭证分为通用类凭证与专用类凭证,会计凭证种类将大大减少,单式凭证结算方式下的凭证品种过多、分类过细、版本不一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采用复式凭证,档案管理中涉及的各项业务会计凭证可实现按业务流水顺序整理,更切合业务操作实际,达到简化业务流程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二)梳理相关业务,整合业务凭证
1、整合客户使用的会计凭证。现有银行会计凭证划分过细,客户办理相关业务要分别填写有关凭证,如客户首次到某一银行开户并申请网银业务时,要分别填写开户申请书、结算账户协议、网银等签约业务申请书等,在各份材料上均要填写客户个人信息。基于此,建议对客户使用的会计凭证,充分考虑其相关业务需要,将相关业务会计凭证合并成一份,提供可选择的业务内容,客户一次性办理的,只需在各业务名称前的方框内打“√”选择签约项目,只填写一次身份证、地址等基本信息,并在相应的认证打印签名处确认即可。
2、整合银行内部使用的会计凭证。在实施复式记账凭证的基础上,根据业务需要,将银行内部使用的会计凭证分为通用类和专用类两种。为方便银行柜员操作使用,应尽量推广通用类内部会计凭证,如将借方记账凭证、贷方记账凭证、表外收入凭证、表外付出凭证等大小、格式相似的凭证整合成内部记账通用凭证,由计算机在内部记账凭证上打印“(借方)”、“(贷方)”、“(表外收入)”、“(表外付出)”等标识来区别。同时,通用类凭证与专用类凭证应有着较明显的标识区别,专用类凭证之间的标识也应清晰明朗,从而避免柜员错用凭证,提高柜面操作效率。
(三)提高会计凭证的防伪技术
一直以来在防范诈骗资金案件上,大家比较关注印鉴防伪技术,不断在提高印鉴鉴别力上下功夫,采用数字印鉴代替图形印章、使用电脑验印系统等手段防范风险,但由于防范手段本身的局限性和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的局限性,效果往往不明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鉴于伪造企业印鉴诈骗资金多是利用未防伪会计凭证来进行,建议通过提高会计凭证印制防伪技术,以票据、凭证的惟一性确保支付行为的真实性,从而达到更好地防范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将会计凭证分为专用会计凭证和普通会计凭证。专用会计凭证由银行视为重要空白凭证保管,印制过程中采取较高的防伪技术,在客户领用时仍采取原来的一系列的签章、验印等防范措施,在使用时还有自动销号等措施,以确保使用人的确定性和惟一性。普通会计凭证采用条形码技术,对银行普通会计凭证设置条形码,一方面便于电脑识别与操作,如“会计档案影像查询系统”可通过识别凭证条形码来区分会计凭证,准确建立凭证名称标识;另一方面也适应凭证防伪的需要,在实际操作时,银行操作人员应对电脑未能正常识别的会计凭证引起警觉,及时进行更深入的比对、核查,排除用于诈骗的伪造、仿造凭证。
(四)会计凭证的设计应更趋人性化
在确定会计凭证变革方向后,在凭证的设计上应注重一些细节,充分体现会计凭证的人性化和实用性。如:供客户填写的凭证,格式是否直观、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易于客户理解,是否附有必要的说明,客户签名处是否合理;银行内部使用的凭证分类、联次是否便于柜员操作,便于电脑识别;凭证的大小及联次是否考虑到电子存档和保管问题等。
关键词: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存在缺陷;改进建议。
随着金融电子化的不断深入,银行会计核算和结算处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民币现代化支付系统、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银行会计档案影像查询系统等陆续上线,无纸化、网络化对银行会计凭证制度产生了深刻影响,现行银行会计凭证的缺陷日益突出,亟待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进和整合。
一、目前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存在的设计缺陷
(一)品种过多、分类过细、版本不一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制度仍保留着手工操作条件下的观念和规则,纸质会计凭证种类繁多,划分过细,同一种凭证有数种版本,各种版本设计格式不尽相同,规格大小不同,联次也不一样,不便于账务的处理和计算机软件的开发。以某商业银行为例,该行拟推广“会计档案影像查询系统”,其中上线前的一个关键准备工作是建立凭证模板库,以便经过扫描的会计凭证图像能够通过计算机OCR识别建立起每张凭证的名称标识。为了建立凭证模板库,该行开始收集整理全行所有在用的会计凭证,包括通用凭证和特色凭证。但收集结果让他们大吃一惊,全行共采集样本368种,其中仅特种转账凭证就有8种之多,分为借方、贷方、单联、多联压感、普通、个贷专用、新旧版本等,一个特种转账凭证要建立8个模板,以便计算机自动识别,同时还有转账借贷方凭证、业务收费凭证等与特种转账凭证格式不同,但又极其相似,导致计算机自动识别混乱出错,需要大量人工干预补建凭证名称标识。
(二)单式凭证下一笔业务对应多张凭证
我国商业银行目前仍实行单式凭证制度,一笔经济业务涉及的科目分别填制在几张凭证上,一张凭证只做一个科目记账依据的记账凭证。在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银行会计账务多数采取交易驱动方式,记账员只须知道会计事项对应的业务交易代码,可直接在系统提示下输入相关要素,计算机就能自动完成全部账务处理,在这种情况下继续使用单式凭证,一笔业务对应多张凭证,将同一会计事项拆开处理已不合时宜。
二、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的必要性
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制度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恰当、适用的会计凭证不仅可以提高银行工作效率,还有利于操作风险的内部控制。
(一)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是银行业务电子化的要求。
我国银行电子化建设已进入全面应用阶段,不但是柜面、清算等账务性工作全面使用计算机技术,档案、监督等经营管理也已步入网络化、电子化,一系列的金融电子化的变革对银行会计凭证提出了迫切的改进要求。如柜面业务推广应用“人民币现代化支付系统”后,柜面跨行结算无需向对方行发送原始纸质凭证,而是通过网络将账务信息传输到对方银行,原先的转账支票等票据所附进账单只需作为附件留在持票人开户行,还有系统内通存通兑等技术的使用都使得许多原先设计的银行会计凭证不再适应现实操作,出现了多余单据、多余联次等问题。“会计档案影像查询系统”的推广也对会计凭证提出了精、省的要求,该系统是将纸质会计凭证扫描形成凭证影像文件后存贮在服务器中,如果存在大量冗余凭证会占用有限的存贮空间,不仅造成巨大的浪费,也会影响系统运行速度和人们查档的效率。
(二)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有利于事后稽核
会计档案电子化后,人们开始利用电子档案系统进行事后监督,开发了“会计档案影像查询和稽核系统”。该系统通过设置“操作交易码”、“金额”、“凭证名称”等参数从电子档案中提取相应凭证用于稽核。系统要求会计凭证与交易流水必须匹配,系统识别的凭证名称必须正确,才能全面精确地提取到所需稽核的数据和凭证。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精减会计凭证种类,可以保证“会计档案影像查询和稽核系统”的高效精确运行,有利于事后稽核更有针对性地查找风险点;同时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让一笔交易体现在一张凭证或相连的少数几张凭证上,也有利于稽核对业务关联性和勾稽关系的审查,有效地追踪资金和账务的来龙去脉。
(三)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可以减少会计核算差错
多品种、多联次的会计凭证也使银行会计核算产生了许多差错,例如柜面普通的单位转账业务的票面金额审核,柜员既要审核转账支票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又要审核进账单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不仅如此,还要审核转账支票与进账单的金额是否相符,在现实操作中往往出现转账支票与进账单的金额不符,柜员按转账支票金额入账,将金额不符的进账单提交给收款行入账等核算差错,即使部分地区上线了“人民币现代化支付系统”,进账单不必提交他行,但是依然存在客户回单与我行记账金额不符等问题。另外,在目前的单式会计凭证制度下,银行柜员经常出现会计凭证使用错误的差错,如表外收入凭证误用为表外付出凭证,转账借方凭证误用为转账贷方凭证等,利息清单与收费凭证串用等,据某省级银行稽核中心2008年差错数据统计,误用凭证的差错占到总差错的5.5%,这些误用凭证普遍存在大小、格式相同或相似的特征,前台柜员忙中出错也就很难避免了。如果我们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制度,整合减少凭证种类和联次,增加凭证的通用性,一些会计核算差错是可以避免和减少的。
(四)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可以提高效率,节约人力物力
正如前文所述,复杂多联次的会计凭证需要银行柜面进行多次的重复审核,前台柜员不仅要审核各种票面要素,还要审核各联次相关要素是否相符,后台柜员还要勾对各种凭证与报单之间的勾稽关系,会计凭证越多,审查时间越长,耗费的人力越多。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删减不必要的凭证种类和联次,可以减轻银行柜面工作量,提高柜面工作效率,为客户提供更多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对会计凭证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改进和整合,减少不必要的会计凭证,可以节约纸张费用,减少电子档案存贮空间,加之“会计档案影像查询和稽核系统”的高效运用,还可以提高系统稽核效率,减少人工稽核在人力物力上的投入。
(五)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也是防伪防诈骗的需要
随着高科技手段在印章制作上的应用,诈骗分子伪造的印章已足可以假乱真,给银行防范资金诈骗带来了较大困难。此种情况下,凭证防伪可以作为防范诈骗风险的一种模式,对印鉴防伪进行有效补充。目前我国只有汇票、支票等结算票据采用了防伪技术,电汇凭证、汇票申请书等尚未采取有效防伪措施,容易成为不法分子的伪造对象,因此,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提高凭证防伪技术,也是目前急需进行的一项工作。
三、改进商业银行会计凭证的建议
(一)将单式凭证改为复式凭证
单式凭证是为适应手工操作模式下柜员分工而设计的,应用电子化系统以后,单式凭证已失去了原有的存在基础。采用复式凭证可实现一笔经济业务所涉及到的全部账户在同一份会计凭证上体现,一份会计凭证可以完整无缺地反映每一笔业务活动的来龙去脉,相关账户间的对应关系明确,便于查询与后台稽核。采用复式凭证,大致可将会计凭证分为通用类凭证与专用类凭证,会计凭证种类将大大减少,单式凭证结算方式下的凭证品种过多、分类过细、版本不一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采用复式凭证,档案管理中涉及的各项业务会计凭证可实现按业务流水顺序整理,更切合业务操作实际,达到简化业务流程和节约成本的目的。
(二)梳理相关业务,整合业务凭证
1、整合客户使用的会计凭证。现有银行会计凭证划分过细,客户办理相关业务要分别填写有关凭证,如客户首次到某一银行开户并申请网银业务时,要分别填写开户申请书、结算账户协议、网银等签约业务申请书等,在各份材料上均要填写客户个人信息。基于此,建议对客户使用的会计凭证,充分考虑其相关业务需要,将相关业务会计凭证合并成一份,提供可选择的业务内容,客户一次性办理的,只需在各业务名称前的方框内打“√”选择签约项目,只填写一次身份证、地址等基本信息,并在相应的认证打印签名处确认即可。
2、整合银行内部使用的会计凭证。在实施复式记账凭证的基础上,根据业务需要,将银行内部使用的会计凭证分为通用类和专用类两种。为方便银行柜员操作使用,应尽量推广通用类内部会计凭证,如将借方记账凭证、贷方记账凭证、表外收入凭证、表外付出凭证等大小、格式相似的凭证整合成内部记账通用凭证,由计算机在内部记账凭证上打印“(借方)”、“(贷方)”、“(表外收入)”、“(表外付出)”等标识来区别。同时,通用类凭证与专用类凭证应有着较明显的标识区别,专用类凭证之间的标识也应清晰明朗,从而避免柜员错用凭证,提高柜面操作效率。
(三)提高会计凭证的防伪技术
一直以来在防范诈骗资金案件上,大家比较关注印鉴防伪技术,不断在提高印鉴鉴别力上下功夫,采用数字印鉴代替图形印章、使用电脑验印系统等手段防范风险,但由于防范手段本身的局限性和社会环境、政策环境的局限性,效果往往不明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鉴于伪造企业印鉴诈骗资金多是利用未防伪会计凭证来进行,建议通过提高会计凭证印制防伪技术,以票据、凭证的惟一性确保支付行为的真实性,从而达到更好地防范效果。在实际操作中,将会计凭证分为专用会计凭证和普通会计凭证。专用会计凭证由银行视为重要空白凭证保管,印制过程中采取较高的防伪技术,在客户领用时仍采取原来的一系列的签章、验印等防范措施,在使用时还有自动销号等措施,以确保使用人的确定性和惟一性。普通会计凭证采用条形码技术,对银行普通会计凭证设置条形码,一方面便于电脑识别与操作,如“会计档案影像查询系统”可通过识别凭证条形码来区分会计凭证,准确建立凭证名称标识;另一方面也适应凭证防伪的需要,在实际操作时,银行操作人员应对电脑未能正常识别的会计凭证引起警觉,及时进行更深入的比对、核查,排除用于诈骗的伪造、仿造凭证。
(四)会计凭证的设计应更趋人性化
在确定会计凭证变革方向后,在凭证的设计上应注重一些细节,充分体现会计凭证的人性化和实用性。如:供客户填写的凭证,格式是否直观、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易于客户理解,是否附有必要的说明,客户签名处是否合理;银行内部使用的凭证分类、联次是否便于柜员操作,便于电脑识别;凭证的大小及联次是否考虑到电子存档和保管问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