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目标的预设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s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联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经指出:“在列举数学教学目标时,我们把学生的发展(思维的、智力活动的)放在首位. ”“一定的发展只能是特别设计的有目的的教学的结果,所以我们把用‘数学思维’这个名称统一起来的思维活动结构的发展作为数学教学的特殊的首要目的.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目标定位于学生的认知目标、情意目标、生成性目标的达成.
  一、认知目标
  能从具体事例中,概括或举例说明对象的有关特征(或意义);能根据对象的特征,从具体情境中辨认出这一对象;能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能明确地阐述此对象与有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运用到新的情境中;能综合运用知识,灵活、合理地选择与运用有关的方法完成特定的数学任务.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知识技能目标)任何一种学习方式都要完成认知目标,这是最基本的,这里不再赘述.
  二、情意目标
  情意目标主要包括互相关联的四个方面:第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第二,自信心和意志力;第三,态度和习惯;第四,人与人的情感.
  片段1:古希腊哲人曾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 点燃学生求知的火把,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独具匠心,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适时开展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克的认识”一课,当学生用天平测量出各种较轻物品的重量时,教师创设了让学生用天平称出一袋牛奶的重量. 当学生把砝码逐一放入天平的左盘时,天平仍不平衡. 同学们个个抓耳挠腮:“砝码不够,我们应该怎么办?”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思维顿时活跃起来. 有的小组用刚称出的图钉当砝码,有的小组用刚称出的桃子当砝码,有的小组用硬币当砝码,有的用橡皮、黄豆……通过计算,各组同学很快测出了这袋牛奶的重量. 这个探究活动,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求意识和求知欲望.
  片段2:探究学习的课堂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允许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尽情地发挥. 这样的数学教学,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坚忍不拔、克服困难的勇气有所增加,学习数学的信心与个性品质得到锻炼与升华. 例如在上面所提到的“能被5,2,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课中,教师引领学生利用“抽取典型样本——观察——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科学的研究方法探究出能被5,2整除的数的特征. 而能被5,2整除的数的特征非常典型,就是看数的个位. 但是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与能被5,2整除的数的特征有着很大的差异. 学生在分组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而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更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
  片段3: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这一课时,上课伊始,教师设计了“找朋友”的活动,把学生带入生活情境(教师事先在讲台上放四张自制的小桌子,上面放长方体、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四个不同形状的学具). 教师要求每名学生把自己带来的球、文具盒等学具摆放在它们的“朋友”的身边. 接着,让学生感知这些“朋友”的特点,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学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评和互评. 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触摸活动,很快发现了各种图形的特点. 作为“朋友”的所有物品,它们的形状都是相同的. 而这一课也正如叶澜教授所说:“必须使教育目标不仅反映时代的要求,而且顾及生命的整体的各个层次和方面,使教育是对整个人的健全发展,而不是只关注某一方面的畸形教育.”
  三、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即形成性目标,它包括过程与方法,是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价值及其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的美感和学习数学的趣味,初步体验数学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猜测等的探索过程.
  片段4: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一课时,教师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请3名同学分别组织全班48名同学进行队列训练,不能重复. 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发现,每行站的人数和行数成反比例的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快速答出了老师指定队形每行的人数. 紧接着老师又带领学生来到操场南面的实验楼前,指着楼上的旧下水管说:“最近学校要更换新的下水管,你能帮助后勤主任算一算每根下水管应有多长吗?”“以小组为单位先研究方案,再确定实施的方式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的合作探究,很快根据杆高和影长成正比例的关系设计出了方案. 这样的数学探究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也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生活化的本质.
  片段5:在“圆的认识”这一课中,教师首先出示问题:“生活中很多物体的表面部可以设计成圆形,车轮就一定要设计成圆形,你知道为什么吗?”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操作、思考:观察手上的一些纸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椭圆形、圆形),拿出小棒,选出适合作车轮模型的纸片;用小棒当车轴,组装成一副合适的车轮模型,再将小棒安装在其他纸片上,组成一组车轮,试着滚一滚. 比较:你如果坐在这两种不同轮子的车子上,会有什么不同的感觉?根据以上试验,你知道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车轴应装在哪里?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可以准确地找到车轴安装的位置?学生在独立操作、观察、思考、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发现了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道理. 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学数学的趣味,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小学数学教材是根据数学知识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来编排的. 这些知识是小学生将来作为劳动者所必须掌握的. 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应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使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使学生在认识、理解、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感受数学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同时使得探索精神、合作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各种非智力因素得到培养,以形成健康的个性.
其他文献
“生态化问题驱动数学课堂教学”即是基于课堂教学的特殊生态特征,以生活化、情境化、生本化为基本要素,将高度抽象概括的数学知识以问题为驱动,依托学生熟悉的自然、生活经验以及固有的心理成长特点,借助师生双边有效活动,使知识呈现和新知建构、学生能力提升和个性张扬等以形象、生动、直观、和谐、简约的方式得以展现的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堂不仅是生动活泼的,也应是学生思维高度运转的、不断升华的课堂,缺失思维含量或
美国某心理学家曾经征得加州300户家庭的同意,对他们每周的用户电量进行记录. 研究人员查看各家的电表,对其每周耗电量进行测量,之后他们在每户门前挂个小牌,写上这户人家与其他住户平均用电量的比较. 在接下来的几周里,研究人员发现,知道自己用电量超过平均线的用户们,后来的电表走速降低了5.7%,这是合乎情理的,而那些原先用电低于平均数的家庭,他们的用电量反而增加了8.6%. 后来研究人员改变了实验方案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问能解惑,问能知新.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学习. 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探索精神萎缩,极大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呢?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要转变学生的学
【摘要】 在新课程下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教学,历来是教师的基本追求,也是我们开展对有效课堂教学研究的意义所在. 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从优化新课导入、加强合作探究、认识学生差异、安排有效练习和采用多元评价五方面探讨了新课程下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 数学课堂;新课程;有效教学;途径  一、优化新课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的一个开头,它的作用是为
【摘要】 计算机在教育领域的引入对传统教育教学产生巨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有利于学习情境的构建,有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把计算机技术结合在数学教学中以及在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关键词】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给传统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影响,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手段. 在数学课堂教学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 orexin A在鹌鹑间脑内的分布.结果显示,orexin A阳性神经元胞体主要分布在间脑中下丘脑区的室旁核、室周区、外侧核和后内侧核,其阳性纤维则投
简要综述了近年来蕈菌交配型因子偏分离的研究概况.四极性蕈菌交配型A、B因子是非连锁的,双核菌丝体经原生质体单核化后2种交配型和担孢子4种交配型的比例应分别为1:1和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