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25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职业教育的发展使中职学生的规模构成进一步的扩大。中职学生教学不能够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强化心理素质。及时的了解中职学生心理状态,对于调节中职学生身心健康,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中职学生;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0-02
  中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除了专业教学之外,还要开展相應的心理咨询活动。中职学生心理障碍对于自身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中职教师缺乏相应的研究认识,在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这样就不能够充分的发挥教学效果,无法解决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因此要注重研究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引导,构建中职学生健全的心理状态。这是未来中职教育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
  一、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考试失利、没有考上高中等原因是学生上中职的主要原因。学生在进入中职学校之后内在与外在的一些状况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追求的目标也发生了改变。由于中职学生年龄普遍较小,心智还没有特别的成熟,个人发展与周围环境会产生较大的冲突表现,这种情况将会直接的导致学生心理矛盾的产生。中职学生缺乏成熟的社会经验,思想较为单纯,面对外界事物的抵制能力较弱。如果没有进行必要的指导很容易造成中职学生走入歧途。因此,要帮助中职学生增强意志,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升对于外界事物的分辨能力。对于容易诱发心理问题的事情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确认,造成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因此要特别重视问题的多样性特点。
  1.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是导致中职学生发生心理问题的关键。个人因素是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由于中职学生没有对自身进行正确的人生定位,过高或者过低的对自己进行评价,这样就直接导致了中职学生自卑或者自傲性格的形成,产生的逆反心理不能够进行及时的自我调节,挫败感特别强。中职学生没有注重自我健康引导,使道德行为受到影响,形成不良性格特点。造成个人因素的直接原因是家庭原因。家庭生活气氛不和谐,这样对于孩子的成长影响较大,心理异常是家庭不良教育方式的体现。对孩子成长漠不关心过分溺爱或者孤立孩子,都是对孩子的心灵造成影响。这是学生出现心理异常的重要原因。
  2.教育因素
  教学过程中的不良因素也会影响到学生成长。教师教学习惯等都是对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粗暴、情绪不稳定等,会使中职学生产生畏惧的心理,师生关系较为疏远,教师不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需求,学生不理解教师的作为。这种逆反心理将会进一步的恶化彼此之间的关系。在挫伤中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不能够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
  3.社会因素
  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要求中职学生能够积极有效的融合到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但是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需要中职学生能够提升对于是非的辨别能力,中职学生一旦出现意志不坚定的情况将会指导的导致道德观念发生扭曲产生消极的影响。中职学生世界观受到影响将会进一步促进极端个人主义的心理形成。同时大众传媒在心理传播的过程中将一些有害的信息传输到中职学生当中,使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胁。这会进一步的助长中职学生厌学情况的产生。现阶段对于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影响最大的是就业问题,在一些就业单位中轻视中职学生,不能够提供合理的岗位。这将会持续的提升中职学生焦虑的情绪,心态更加的烦躁。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1.自卑
  自卑是中职学生主要的心理状态。造成这种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就是中职学生没有参与高中学习,没有通过高考这种传统的读书过程。这样就直接的导致了中职学生不自信,在同龄人当中自我认同感较差,对于未来的发展较为模糊,认为即便是努力了还是不能够成功。中职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很容易出现这种迷茫。同时自尊心又特别的敏感。对于周围的言论会特别的在意,不能够接受其他人对自身的批评。漫不经心的动作都会造成中职学生心理上的压力。这种自卑感觉与过分的自尊心相互结合到一起,直接的造成了中职学生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在行为上表现为慌慌张张。只能够通过采取过激的行为掩饰自身的心理问题。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表现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2.焦虑
  中职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主要表现为不努力听讲,没有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到一起。只有在即将毕业阶段才发现自身还有好多的知识没有学。这样就会形成焦虑的心理状态,内心的焦急程度严重的影响带了日常生活。在学习的郭晨高中不思进取,缺乏基础专业知识,动手操作能力不强,不能够适应工作的需求。
  3.盲从
  中职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不能够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生活工作上没有主见是大部分中职学生的实际状况。在班级迟到、旷课、不上早操,不上晚自习的学生当中,故意违纪的学生是极少数,其它学生都是盲从心理在作祟。这样的学生没有主见,意志薄弱,心理问题明显。同时,作为青春期的中职生,虽未进入社会,但又比其他青少年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往往以不同的视角看待人生、看待问题。但他们的年龄、心理、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以及社会阅历和社会实践都与社会发展有着一定的距离,表现出种种不适,由此形成了逆反的心理。中职学生的这种盲从性将会影响到今后的生活和工作,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严重的影响。因此,无论是中职院校还是学生自身都要特别的重视这一点。
  三、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解决措施
  针对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及心理问题表现进行确认,这样才能够根据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解决。促进中职学生心理健康发生。
  1.构建完善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对于中职学生的影响较大,中职学生在参与到校园文化生活中时能够感受到自身的优势,对于心理能够在不经意间形成。这是中职院校以及学生自身没有认识到的。因此,中职院校要不断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联合各部门对于校内的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开展与心理教育相适应的文艺活动,不断的开拓学生的眼界,对心理教育进行积极有效的宣传,这样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利用心理教育对中职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使中职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不良行为的危害,这样中职学生经能够自觉的克服不良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学方式
  中职院校注重专业化教学,提倡实践能力水平的提升。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这对于中职学生的发展影响较大,很容易导致中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因此,中職院校要开设正规心理健康课程,有计划的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增强中职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必要的干预。中职院校可以开设心理辅导室,接受学生信件或者面对面的沟通咨询。中职学生经过交流能够调整自身的心态,将心中的压力释放出来。这是中职学生心理需求的重点。在学习的过程中中职学生心理素质不断的完善,心理缺失等将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这也是学生应该经历的必要阶段,需要正常心去面对。
  3.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
  教师是直接参与学生日常管理的重点。因此,教师应该掌握全面的心理教学知识,这样能够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及时的分辨学生的不良心理状态。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问题特殊性,进行积极引导,使中职学生能够在束缚中解脱出来。教师要立足强化自身的修养,不断的丰富自身的学识,这样才能够正确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状态,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4.结合专业,强化技能
  提高素质中职教育就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因此,我们做法是结合专业,以理论知识为基本,着重开展技能培训,规范测试标准,强化能力训练。并定期将本校毕业的或社会上有一定知名度的各行各业的技能标兵请进来,介绍他们的成功经验,以此来鼓励和感染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让学生真正掌握工作技能,全方位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过程中增加自信,减少焦虑。
  四、结束语
  造成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出现的原因有很多,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要不断的对中职学生心理问题进行研究,明确其中产生的主要原因。构建完善的教学方式,增强心理教育的实践性,充分的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指导中职学生进行人生规划,促进中职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解决中职学生心理问题需要学生与教师进行紧密的配合,中职院校要充分的调动能够利用的资源进行整合,共同协作,相互影响。
  参考文献:
  [1]郭丽华.浅谈中职生的不良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知识经济,2010,3,1
  [2]苏蔚林.浅谈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2,9,23
  [3]纪学青.浅谈中职生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5,2,15
  [4]苏蔚林.浅谈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2,7,5
  [5]魏建国.浅谈中职教师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J].高等职业教育(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3,12,20
其他文献
油橄榄富含多种功能活性成分,主要介绍了油橄榄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特点、提取分离、分析鉴定和生物活性,以期为油橄榄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2014年4月国土资源部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技术体系进行了调整,发布了新版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新版评价规程规范了评价工作用表,由于这些表格之间存在复杂而严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太过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也重视教学中导和学的过程,却往往忽视了课堂的结尾。在每堂课的结尾都千篇一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在课堂的这个环节上探讨一番。  【关键词】数学 结尾 艺术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31-02  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数学教师注重教学情境的设置,重视课堂中的
【摘 要】 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在数学教学方法学习中提高数学的学习技能,并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本文主要阐述数学教学思想的渗透,开展渗透数学思想的意义以及相关数学思想的引入,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全方位思维能力,另外素质教学的引入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对数学延伸知识的理解。  【关键词】 小学数学;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6
采用离子色谱分析和原子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测出黑龙江省5个样点6~10月土壤和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中的C1-、NO;、SO+、K+、Na+、Mg2+、ca“含量,初步分析黑龙江省芦苇一土壤系统中
【摘要】英语作为小学教育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还要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适应性教学方法。英语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素质教育是实现英语实用性教育的前提,要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必须彻底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立和发展“自主参与型”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自主参与型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保证英语的实用性教育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小学英语
【摘要】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改进,我国的教育事业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小学时期的教育问题。中国发展具有历史悠久、物产丰富等特点,并且对于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历史文字的发展,还可以锻炼学生写字的能力。在我国教育制度中也指出,汉字书写能力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为学生以后的语文教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了为了能够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有利于学生在学校获得今后走向社会所需要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学会办事的能力。对《通信光缆工程》课程进行了改革,按照通信光缆工程建设程序对课程内容进行了序化的同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技能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了学生综合能力
【摘要】信息技术技能是现代中学教师必备的专业实践技能,也是中学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具有理论性、发展性与实践性的综合技能。中学物理教师应在物理教学理论指导下,把信息技术的各种现代教学媒体工具,整合应用到中学物理学科教学中去,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成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 物理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