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枯木的风景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aox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就像对一个人在一瞥之间留下印象,一个下意识中感知的特别引领你不由得再看一眼——我对那幅画是如此,对那幅画的作者也是。
  那时,几乎每一个周末,我都在大阪丽嘉皇家宾馆打工,经常出没的场所是一楼叫“Main Lounge”的大咖啡厅,那是这家宾馆的颜面。设计契合建筑家吉田五十八氏“和自然融合的传统美”的理想,更追寻了平安朝的精神和风物;淡绿色的地毯上,依照曲水之宴,流出一条小河,暗粉色的沙发椅是水边草上绽放的花朵;顶上的灯饰是一朵朵紫色祥云,几根有金莳绘的柱子支撑着这片天地。正面,隔着整墙巨大而透明的长玻璃,可见外头日本庭院的季节变换,看到萤火,或听到秋虫唧唧。
  这里,时常能见到名人政要:国会议员、当红歌星、相扑名将、野球教练、金融家,甚至黑社会组织头目,也挡不住阴阳师和众多相亲的男男女女。这样的客人组合和大阪的氛围十分贴切——大阪本是热闹的“人情”的城市呀。在刻意制造的穿越历史的平安风流下,上演的还是当下日常世界的人间喜剧。丽嘉皇家宾馆是大阪最传统的高档宾馆,位居市中心的中之岛。这里的餐饮堪称大阪最好,而大阪是有“日本的食堂”之美誉的。
  我不清楚是怎样的机缘巧合,使得那位画家的那幅画悬挂于此,因为宾馆财大气粗?因为画家的出生地离此地不远?还是因为画家谙熟大阪的市井生活?
  不管怎么说,我第二次到“Main Lounge”,才和他的画相遇。他的那一幅画挂在“Main Lounge”左侧角落里,在服务台后,一个相对并不引人注意的墙上,后来,我常常在它的前面站着。
  显然,那是一位“支那”女子,齐眉的刘海,齐耳的短发,单眼皮,粉色绸短褂的外头,罩了件无袖紫色花缎袍,袍子的领口和窄褃滚着黑边。她脚蹬一双黑皮鞋,右手持一把打开的折扇,摆在胸前,左手撑着一个古朴的木质花台,手偏大,身子略微倾斜于花台一侧。花台上摆着一瓶玫瑰花:很是柔嫩,多鹅黄和粉红。花的粉色正好和绸短褂的粉色一致。有着暗色背景的这幅画,花架子是深褐色,袍子是深藕色,色彩总体说来收敛、沉稳,但整幅画还是春意盎然,它有花色的地毯,带着鲜亮的粉红,和周秋兰粉色的脸也一致——虽说那张脸的左侧被刷上一道暗影。这是一幅沉着中透着光彩的画。
  周秋兰不是丑女,也不是能被大众叫好的美女,而是一个让我不得不多看两眼的人,一个我觉得,能从画上叫下来,有兴味与之攀谈一番的人:“周秋兰,你是谁,你怎会站在这里?”很难检索到更多关于“周秋兰立像”的资料,画中人周秋兰是个中国女子,大约就住在神户。昭和三年即1928年,画家小出楢重(1887—1930)萌生了描绘着中国服饰的女性的愿望,有人介绍了周秋兰。画家从出生地大阪迁居六甲山边的神户,一个让他觉得或能宁静心远的所在。在这里,他捕捉到神户这座“异人之城”,也就是外国人特别是西洋人出没的城市特有的元素,包括中国元素,如中华街的家具、饮食和女性。
  我很怀疑周秋兰长得和画中一模一样,更倾向于相信,真人的眉眼或许会漂亮些。在我看来,画家小出楢重正是一个为凸显精神特质,不惜牺牲物质的外在肤浅美的人。为此,他从不惧怕把人画得不那么俊美,但他总把笔下的人物画得耐人寻味。
  二
  而小出楢重的成名作是《N的家族》,N是“楢”字的日文罗马音头字母。描绘的是画家的三口之家。一家三口坐在桌前。戴圆顶尼帽的N,和服上披着外套,右肩稍微向后,嘴里衔着烟。白色卷烟的上端,烟几乎垂直地漂着。画家楢重和妻子重子间是他俩的独子泰弘,泰弘直盯着桌上黄色的柠檬和红色的苹果。重子似乎颇有怨气,视线下垂,仿佛在担忧明日的柴米钱,那时楢重靠友人周济,还把有限的钱款投掷在绘画的材料上。楢重微侧着脸,这使他的右脸颊看来更为狭长,左脸颊相对宽阔,但下巴的轮廓尖锐,证实他确实是个“骨人”——那是他对自己的称谓。他的视线既不在孩子,也不在桌子,睁着眼又对一切视而不见。妻子面朝着丈夫,没和眼面前的丈夫对视,专注的目光下垂,沉浸在眼皮下自己的思虑里。墙上露出一个圆形画框的下半截,看得见半截肖像里和N一模一样的厚嘴唇、削下巴及脖子的皱纹——他们是同一个人。
  帽子、和服、有窗帘的背景墙和桌子,多用暗色调。对和服的质地的表现十分突出。人物五官,比如重子抿着的厚唇,极好地展现了这女人的性格。和妻子、儿子集中于屋内的视线和神思相比,N先生的眼神和唇上升起的烟云使他颇具游离感。N先生和墙上画框中的人,重复又异同,脸的角度相反,一个朝右,一个朝左,似乎画家将自己挂在了墙上,作为一个固定不变的对家庭日常的参与。他借助于头像,可以将魂灵儿如烟云一样袅袅上升,自由活动。又或者,他愿意在墙上,审视和旁观自己的生活?小出楢重爱烟,他这么谈烟:“怎么说,香烟都实在是个好东西啊。和别人说话时,没根烟,多尴尬呀。要是没个淡紫色的烟幕,对方的面孔,看得实在过于清楚了。”
  桌上放着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画家荷尔拜因的画册,画册上摆了一只褐色杯子和一个黄色柠檬。画册点名了N的身份,也透露了他对绘画的理解。自打在东京美术学校求学时期,小出楢重就喜欢上荷尔拜因了:“在我看来,丢勒呢,个人的好恶太强,还是荷尔拜因便于学习,他不会沉溺在对象中,而总能客观地彻底描绘,这一点很好。”
  《N的家族》在大正八年即1919年的第六回“二科展”展出且获得了樗牛奖,小出楢重因此被日本油画界肯定和瞩目。其实,自东京美术学校毕业的大正三年到七年之间,他参加过三次“文展”,都落选了。本来这幅画也想往“文展”送,友人提议画风和“二科”更近。画家原本将信将疑,得到周围人的不断肯定后,不由自信起来,觉得不但要参加二科展,而且一定会拿个奖回来。所谓文展是文部省美术展,相对保守,当时已受到多方批评。正因为如此,鼓励自由的新画风的“二科”才应运而生。
  明治二十年(1887)10月13日,小出楢重生于大阪市南区长堀桥筋一丁目,是土生土长的大阪人。父亲楢治郎和小出长荣门的长女美津结婚,做了“天水香”膏药店的上门女婿,有了两个孩子,可惜,母子都病死了。美津的妹妹嫁给姐夫,生下楢重和弟弟吉延。“天水香”专卖治花柳病的膏药,靠近道顿堀川、千日前一带。道顿堀川是大阪市中心的一条小河。小出楢重记得,儿时,每到中秋月圆夜,母亲和女佣们会结伴去道顿堀川掬水洗目,据说,映射了明月的水能治眼病。当然,这不过是个习俗,聚集了太多人群的这条河边,人们洗锅刷盆,河水全然没有清洁到能洗目的地步。
其他文献
(一)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拥有长江流域第一古城——盘龙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兰传说》,还孕育了宋代理学巨匠程颢、程颐兄弟,又是辛亥革命与大革命风云人物云集的重镇,其人文底蕴十分丰厚,在海内外享有盛誉。  十余年来,笔者将创作的二十余部古今、中外名人传记作品赴台交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09年盛夏,笔者携首部文化专著《无陂不成镇》随武汉作家团赴台交流,引起台湾学术界与文艺界的关注。所以
最近在读刘再复先生《论中国文学》这本结集时,对其中《性格对照的三种方式及其在我国文学史的命运》一文中有关他对中国戏曲人物性格塑造的美学问题有不同意见。  刘先生在论述塑造文学形象丰富性、性格复杂性时,说到了中国戏曲的艺术形象反映在性格刻画上的单一性、极端性、脸谱化、浅俗化方面的问题。刘先生说:“我国戏曲中的脸谱化,其根源也是求其性格的极端鲜明”,而未做到“任何一个具有艺术魅力的典型性格,都是性格明
2018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七点七二亿,互联网普及率为百分之五十五点八;同期,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七点五三亿,其中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为百分之九十七点五,其中微信朋友圈用户使用率为百分之八十七点三,远高于其他社交媒体。又据凯度《2017年中国社交媒体影响报告》,微信在网民群体中的总体覆盖率已达百分之九十四点五。截至2017年6月底,微信
所谓身份,一般意义上是指出身和社会地位,如《宋书·王僧达传》:“固宜退省身份,识恩之厚,不知报答,当在何期。”身份一般有两类:指派身份和自塑身份,前者是个人无法选择的,如出身、成分、性别;后者是主体自我选择并自己塑造的,如职业身份。在传统社会,所有人的身份基本上是批派的,个人无法改变和抗拒,如农民的儿子永远都是农民。身份虽然是一种符号,但它是分享社会权益和获得社会资源的惟一依据。从理论上讲,身份一
朱光潜出生于安徽桐城,自幼乐于读诗谈诗,却不肯多做诗,曾对方东美说:“每日必读诗,惟不敢轻尝试。”安徽教育出版社推出的《朱光潜全集》载朱氏所做之诗,不过《夏丏翁羊毛婚倡和诗》七律一首。对于旧诗的魅力,他承认“是在读过一些西诗之后”,“从西诗的研究中明白诗的艺术性和艺术技巧,学会诗人看人生世界和运用语文的方法”,由此从以往读过的旧诗中发现许多新的意味(《研究诗歌的方法》)。“五四”以后,朱氏多为旧诗
一  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于1858年出生在瑞典西部韦姆兰省(v?覿rmland)莫尔巴卡庄园,在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四。父亲埃瑞克·古斯塔夫·拉格洛夫(Erik Gustaf Lagerlof)中尉在1852年继承了庄园,母亲露伊斯(Louise)来自富商家庭。起初家里日子颇宽裕,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当地经济每况愈下,拉格洛夫家也难幸免。  喜欢听奶奶讲故事的拉格洛夫,她早期的包括英、法文在内
苏北乡间与“下饭”相关的高频率关键词是“见饭”,也可以写作“见份”、“见吃”。何为见饭?用少量的粮食做出看上去更多的饭,人人都有份,能够经得起吃,是为见饭、见份而见吃。我的家乡乡民一般不肯种糯米,为何?不见饭而已。一碗糯米也就做一大碗的米饭;若是杂交稻,一碗则可做出近两碗的饭来。在乎见饭否,当然是因为穷,粮食糊不了口,也糊弄不了胃。熬粥则最为见份,一碗米而能熬一大锅粥,吃大锅饭而能公平均匀。  大
当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上学时接受的教育主要是在课堂里完成的时候,探讨课堂教学的文章日渐增多起来,这是一种很值得欣慰的现象,至少说明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当代教育的“中心工作”了。最近读到《探寻课堂“黑箱”的关键属性》(刊《中华读书报》2014年1月22日,以下简称《探寻》)一文,及其推荐的《教学的稳与变》(以下简称《稳与变》)一书,都认为课堂教学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可谓触到了当代教育的根本问题。《探寻
近日拜读了陈心想先生的著作《明尼苏达札记》(以下简称《札记》),颇有感悟,特写就这篇小文与大家分享。  陈先生对于我,是一位亦师亦友的兄长。我俩虽素未谋面,但几次通讯后已感未见如故、气味相投。陈先生的这本集子是他在美国“逍遥游学”数年的思考结晶,其中很多文章已发表在《读书》、《书屋》、《二十一世纪》、《茶座》等,广受好评。如今读罢此书,掩卷深思,心头不禁涌起一股豪情,我辈当“以思考为业”!  陈的
胡兰成这位混迹海内外的作家,是公认的大才子。他的一生颠沛流离、争议不断。但不论在什么时期,他都没有停止思考与写作。本书中,他对中西方宗教信仰、中国礼乐文化等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提出了“礼可改但是不可废”的观点。  《今生今世》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风流倜傥、真性情的胡兰成。然而,在《中国的礼乐风景》中,他的个人情感已经隐藏在理性之后,对中西文化与美学思想的梳理自成一格。他首先是一个作家,其次是一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