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经典文化灿若星河。从《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优秀的文化经典,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辟,熏陶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古汉语博大精深,瑰丽灿烂,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千百年来,以其精湛的語言,深邃的意境而脍炙人口。作为语文教师,通过古汉语的教学,使学生接受古汉语的文学滋养和文化熏陶。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健康向上的道德精神和人生信念。下面从古汉语的发音、文字、词义三个方面来让学生欣赏古汉语的语言之美。
一、发音美
象形文字因为年代久远,这里暂且不论。声调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是其他国家语言中所没有的。现代汉语只有四种声调,但是古汉语的声调多达九种,读起来朗朗上口。
语言学家通过对古汉语遗留下来的一些蛛丝马迹的研究,逐步恢复了一部分古汉语的发音。这些被恢复的古汉语的发音,声调婉转曲折,有些类似于俄语,有些又跟越南语非常相似,听起来甚至是综合了汉语、俄语、越南语三种语言,听起来独具一格,让人如沐春风。拿《将进酒》一诗来讲,它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之手,是其有名的杰作。在李白的那个年代,要求诗词的音律和谐,讲究平仄。比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句,我们用现代汉语来朗读时,音律感却没有那么强,这主要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古汉语的发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音律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现代人感觉不到这首诗词的音律。
再比如,刘禹锡的一首诗《酬白乐天》的后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它的声调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句诗中,基本都是两个平声一转,或者是两个仄声再转折,读起来朗朗上口,音律和谐,且抑扬顿挫,节奏感非常的强,这都是现代汉语所达不到的境界。除此之外,这两句诗在对仗上处理得非常好,“沉舟——病树,侧畔——前头,千帆过——万木春”,词性和内容都是恰到好处,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处在婉转动听的声调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文字美
古汉语不仅拥有着动听的语言发音,更有着精美的文字。古汉语跟现代汉语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差别,那就是古汉语不存在标点符号。另外,古代汉语的排列是从右到左的。因此,古人为了追求文字之美,对于对仗对偶这两项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其中,骈俪文就是其最重要的体现。
以南北朝时期大文学家庾信的《哀江南赋》为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这是文章的第三段,在这一整段中,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其中,“日暮途远,人间何世”短短八个字,介绍了作者将要离世,担心世间情况。如果说用现代汉语来表述同样的意思,就是“我现在年纪大了,将不久于人世,但却不知道世间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读起来就比较繁琐,没有古汉语那般言简意赅。古汉语将音律和形式完美结合,让古汉语的语言产生了质的飞跃,将音律与句式完美统一于古汉语之中,造就了古汉语文字美的巅峰时期。
三、词义美
古汉语的词义之美跟现代汉语相比,主要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古今词义,二是词类活用,三是一词多义。这里都是古汉语词义之美的体现,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在古代汉语中,某个词都有其固定的意义。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在这句中,“妻子”有其固定的意思,即老婆和孩子,而现代汉语只单纯指妻子。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经常会看到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现象,进一步体现了古汉语的词义之美。比如,名词活用为动词,《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这里的军就是名词用作动词,驻军;形容词作动词,《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邻之厚,君之薄也”,这里的“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做动词用。另外,还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都是属于词类活用的范畴。
另外,在古汉语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之乎者也”一类的词,现代汉语一般将“之乎者也”作为古汉语的代称,由此可见,古代汉语中这些词占有很大的作用。不仅调节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除此之外,虚词的意义还很多,以“之”字为例,下面都是在古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用法。
(一)代词,一般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如《鸿门宴》中“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这里“之”指的是“璧玉”;而在《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这一句的“之”则是指示代词“这”。
(二)结构助词,又分为四种
1.相当于“的”
如《赤壁之战》中的“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
3.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狼》中“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
(三)动词,到……去
如《劝学》中的“吾欲之南海,何如?”
从上文可知,这个“之”字在古汉语中同时兼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体现了古汉语词义的博大精深。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每一篇古汉语文章,都要让学生从这三个方面来欣赏古汉语的语言之美。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汉语的美发扬光大,保护我国文化,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财富一直得以传承下去。
一、发音美
象形文字因为年代久远,这里暂且不论。声调是汉语的一大特点,是其他国家语言中所没有的。现代汉语只有四种声调,但是古汉语的声调多达九种,读起来朗朗上口。
语言学家通过对古汉语遗留下来的一些蛛丝马迹的研究,逐步恢复了一部分古汉语的发音。这些被恢复的古汉语的发音,声调婉转曲折,有些类似于俄语,有些又跟越南语非常相似,听起来甚至是综合了汉语、俄语、越南语三种语言,听起来独具一格,让人如沐春风。拿《将进酒》一诗来讲,它出自唐代诗人李白之手,是其有名的杰作。在李白的那个年代,要求诗词的音律和谐,讲究平仄。比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一句,我们用现代汉语来朗读时,音律感却没有那么强,这主要是因为时代的发展,古汉语的发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音律也就随之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现代人感觉不到这首诗词的音律。
再比如,刘禹锡的一首诗《酬白乐天》的后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它的声调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这两句诗中,基本都是两个平声一转,或者是两个仄声再转折,读起来朗朗上口,音律和谐,且抑扬顿挫,节奏感非常的强,这都是现代汉语所达不到的境界。除此之外,这两句诗在对仗上处理得非常好,“沉舟——病树,侧畔——前头,千帆过——万木春”,词性和内容都是恰到好处,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让人们处在婉转动听的声调之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文字美
古汉语不仅拥有着动听的语言发音,更有着精美的文字。古汉语跟现代汉语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差别,那就是古汉语不存在标点符号。另外,古代汉语的排列是从右到左的。因此,古人为了追求文字之美,对于对仗对偶这两项的要求都非常严格。其中,骈俪文就是其最重要的体现。
以南北朝时期大文学家庾信的《哀江南赋》为例。“日暮途远,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荆璧睨柱,受连城而见欺;载书横阶,捧珠盘而不定。钟仪君子,入就南冠之囚;季孙行人,留守西河之馆。申包胥之顿地,碎之以首;蔡威公之泪尽,加之以血。钓台移柳,非玉关之可望;华亭鹤唳,岂河桥之可闻?”这是文章的第三段,在这一整段中,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四字句和六字句为主。其中,“日暮途远,人间何世”短短八个字,介绍了作者将要离世,担心世间情况。如果说用现代汉语来表述同样的意思,就是“我现在年纪大了,将不久于人世,但却不知道世间又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呢?”读起来就比较繁琐,没有古汉语那般言简意赅。古汉语将音律和形式完美结合,让古汉语的语言产生了质的飞跃,将音律与句式完美统一于古汉语之中,造就了古汉语文字美的巅峰时期。
三、词义美
古汉语的词义之美跟现代汉语相比,主要有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古今词义,二是词类活用,三是一词多义。这里都是古汉语词义之美的体现,下面分别加以分析。
在古代汉语中,某个词都有其固定的意义。比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在这句中,“妻子”有其固定的意思,即老婆和孩子,而现代汉语只单纯指妻子。
词类活用,在古汉语中,经常会看到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现象,进一步体现了古汉语的词义之美。比如,名词活用为动词,《烛之武退秦师》中“晋军函陵”,这里的军就是名词用作动词,驻军;形容词作动词,《烛之武退秦师》中的“邻之厚,君之薄也”,这里的“厚、薄”皆为形容词,在这解释为“变雄厚、变薄弱”,做动词用。另外,还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都是属于词类活用的范畴。
另外,在古汉语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之乎者也”一类的词,现代汉语一般将“之乎者也”作为古汉语的代称,由此可见,古代汉语中这些词占有很大的作用。不仅调节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除此之外,虚词的意义还很多,以“之”字为例,下面都是在古汉语中常见的几种用法。
(一)代词,一般分为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
如《鸿门宴》中“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这里“之”指的是“璧玉”;而在《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这一句的“之”则是指示代词“这”。
(二)结构助词,又分为四种
1.相当于“的”
如《赤壁之战》中的“若能以吴、蜀之众与中国抗衡”。
2.宾语前置的标志
如《陋室铭》中的“何陋之有?”
3.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如《狼》中“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4.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劝学》中的“蚓无爪牙之利”。
(三)动词,到……去
如《劝学》中的“吾欲之南海,何如?”
从上文可知,这个“之”字在古汉语中同时兼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体现了古汉语词义的博大精深。
在语文教学中针对每一篇古汉语文章,都要让学生从这三个方面来欣赏古汉语的语言之美。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汉语的美发扬光大,保护我国文化,让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财富一直得以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