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花开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零一六年四月,正是玉兰花开的时候,父亲查出了肺癌晚期。
  二零一七年四月,父亲去世三个月后的第一个清明节我又回到了老家,还没有到家门口,老远就看见满枝头盛开的玉兰花和闻到了随风飘来的阵阵清香。
  睹物思人,百感交集。
  这棵玉兰树是父亲二十年前亲手栽植的,从一棵手指粗的小树苗长到今天碗口粗的大树。
  我随手拿出手机拍了个照并附上一首经我稍微改动的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玉兰相映红;人面已随寒风去,玉兰依旧笑春风。”发在了朋友圈。
  这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我却把它改成了思念父亲的诗,好友们立刻纷纷留言致敬。
  年年今日花相似,岁岁重生曲不同。
  二零二零年四月,不觉父亲走了三年了,我却恍如昨日。按照风俗今年的清明节是给父亲立墓碑的日子,回到老家又见到了盛开的玉兰花。
  季节交替,时光流转。记得小时候祖母经常叨念,人就好似割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那时候小,不懂得祖母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我慢慢长大了,祖父母也相继去世了。
  每次回家与父亲聊天,父亲说到动情处也重复祖母说的话:人就好似割韭菜一样,一茬又一茬。听后只是笑了笑,算是回应了父亲。根本就没有想父亲也老了,更没有去想父亲慢慢的有一天也会离我们而去。
  如今,父亲也走了!
  回想前些年每次回家,一进村大爷爷、二奶奶、三大爷、四大娘,遇到每一个人老远就打招呼,他们见到我拉着我的手亲切地问长问短,此情此景恍如眼前。如今他们一个个相继离去,热闹的大街上已经没有了往日那亲切的熟悉的身影,冷冷清清的大街已成昨日。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新陈代谢,生老病死尽管是大自然的自然法则,但是眼看着曾经一个个熟悉的面孔陆陆续续离我们而去,不觉神情黯然,潸然泪下。
  那些年,父亲含辛茹苦既当爹又当娘,拉扯我们兄弟姊妹六个受尽了磨难,哪里还有闲情去栽花养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刚六十多岁的父亲因病去了医院,结果一查是心肌梗塞,在医院一住就是二个月。
  那个时候,我们兄妹都已经成人了。
  父亲出院后我们兄妹几个坚决不让父亲再干重体力活,也该让他享享清福了。我就给他买了六只白灵和画眉鸟让他天天有點事干,逗鸟开心。
  父亲确实也没有闲着,天天肩上挑着,手里还提着鸟笼到村外溜鸟散步。知道我们喜欢养花,空闲的时候就四处打捞名贵花草,培育嫁接,养大后分给我们让我们各自带回家养。这棵玉兰树就是那个时候他买的一棵小树苗栽在了家门口,经过他二十年的精心培育,如今已经是枝繁叶茂,花满枝头的大树。
  父亲最盼望、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当逢年过节或者星期六星期天我们兄弟姊妹回家看望他。
  这一天是我们家最热闹的日子。他一大早早早的把土炕烧的热乎乎的,把茶壶茶碗洗得干干净净,摆放得整整齐齐,把所有的暖瓶都灌满了用木柴烧的老家井水,把屋里屋外,院子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院子和屋里面的门全部大开,他人在门口好似迎接贵宾一样等着我们回来。
  这个时候我们品着茶,聊着天听着父亲讲他年轻的故事,讲现代的故事,讲村里的故事,讲家里的故事;我们也把外面的故事讲给他听。整个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以至于门外来人在院子里打招呼都听不见。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玉兰花开依旧,父亲却走了。
  父亲在时,不觉得“儿子”是一个称呼,父亲走了,才真正体会到“儿子”不仅是一个称呼,更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一个荣耀。才知道这辈子上天赐给我做“儿子”的福分已经再也没有了,已经做到了尽头!称呼你“儿子”的人已经远去,已经再也没有人称呼你为“儿子”!
  人们常说,一百岁也愿意有个父母,只有自己的父母才能把无私的爱全部给予了我们;我们在父母面前才能体会到那种温暖,那种体贴,那种无拘无束,那种恣意妄为。
  人往往失去了才知道拥有的珍贵。父亲在,“上有老”是一种幸福和快乐;父亲走了,现在“上有老”却成了我一生中最珍惜的记忆和怀念。
  父母在,人生即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现在想来,当时父亲查出肺癌晚期那会,幸亏我把手头所有的事情全部辞掉,立即回家天天和父亲同吃同住,和父亲一起睡在小土炕,和父亲在小土炕喝茶聊天,和父亲到村外的乡间小道散步。不同的是烧水热炕,泡茶洗碗不再是父亲的事情;我不会再让父亲去伺候我,我要伺候父亲,我要尽一个儿子的义务,更要尽一个儿子的孝心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
  七个月后虽经多方治疗也没有留住父亲,父亲最终走了,走的时候很安详,我们兄弟姊妹都在他身边。
  遗憾的是直到他走时也没有告诉他是得了什么病。
  现在,村里的爷爷辈已经都走了,叔叔辈剩下的也不多了,我们这一辈这几年也陆陆续续走了好几个,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人生就好似割韭菜”的真正含义。
  是啊,我们也不年轻了!怎么有可能还盼望着老人们继续陪伴、呵护我们!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也不知道父亲去了天堂,见到了庝他爱他的祖父母,见到了先他而去的母亲是怎样的心情和场景!他们是否在诉说相思之苦?是否在倾诉离别之痛?他们在那里过的还好吗?他们可曾知道他们的儿女天天思念他们?那里现在也是玉兰花开的季节吗?!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是位于江汉平原上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更被誉称“芙蓉之国”。  她头枕长江波涛,胸襟洪湖“明珠”,腰缠四湖“玉带”,脚蹬东荆汉水,县境内河湖港汊成网,藕池柳塘棋布,历来就号称“百湖之县”。一到夏天,不仅那八百里洪湖漫漫“接天莲叶无穷碧”,还有那城乡大小湖塘更呈一片“映日荷花别样红”景象。置身如此“秀越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的菡萏王国,总似觉于静谧中,荷吹长箫,莲起诗行,常常豪赏那
期刊
走进乌镇,那古香古色的街衢、民宅,就像穿越时空,回到远古年间。  房屋,白色的墙、衬托着黛色的屋瓦、黛色的砖、黛色的木门、黛色的窗棂,真是应了乌镇的一个“乌”字。  长假刚休完又是个雨天,游客稀少,古镇显得静悄悄。  漫步在石板路上,路过一条静谧、清幽的深巷,忽地想起戴望舒的“雨巷”;脑海里浮现出,一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又对未来执着期望的姑娘……  进入西栅景区,才真正领略到
期刊
芦花滩上有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这是《水浒传》里吴用为赚取卢俊义而题的一首诗,一部《水浒传》讲述了一个个悲壮而深刻的英雄故事。里面题诗不少,唯有这一首让我彻悟铭记。我在领略了梁山伯忠和义的英雄情怀后,为他们的结局扼腕叹息的同时,不得不慨叹无论怎样的抗争,他们的命运都是历史注定的。因此,不得不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感到悲伤、悲壮和悲愤。  一部《水浒传》,充满了官
期刊
我的老师刘顺久先生  中学阶段,是一个人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说起中学老师,我的眼前浮现出许多老师的形象:有德高望众的黄老师,有幽默风趣、谈笑风生的刘老师,有温文尔雅的唐老师,还有严而有爱的熊老师……他们都曾经为我答疑解惑,为我的学业添砖加瓦,为我的成长指点迷津,令我敬重和思念。其中一位老师,对我的人生影响十分深远,那就是我初中时的班主任———刘顺久老师。  刘老师大学毕业时,我们正好小学毕业
期刊
暮春的一个傍晚,我独自骑着自行车来到了里运河西堤。在淮安城区生活了将近30年,我还是第一次踏上这条古老的运河大堤。  将车锁好停放在一家商店门口,我便拎着茶杯开始了这一次充满期待的春日之旅。  阳光暖暖地照着,春风和煦地吹着,路边不时见到参天的水杉、黄得诱人的油菜花,一辆辆私家车不再欢腾、安静地停在路边休息。顺着水泥路往前走了约二十分钟左右,突然看到横跨运河的堂子巷控制工程(桥名里运河节制闸),一
期刊
龙应台说过:“看一个人的教养,就看他怎么对待弱者。”芙蓉能不能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并延伸龙先生的话:如果一个人欺弱、欺贫、欺下,那也必定是一个媚强、媚富、媚上,且奴颜、奴性势利十足的人?!!而现实生活中又有谁会安心?谁会喜欢?谁会接纳身边有一些这个模样子的人存在呢?  一个内心强大有力量,素质修为德行高洁,品性高远的人,从来不会、不需要以贬低别人从而达到抬高自己什么,从来不会、不需要脚踩着别人的双肩向
期刊
孩子,根据你的要求,爸爸今天继续给你讲动物的故事。昨天已经和你预约了今天讲狗。正如你一样,孩子对于动物有一种天性的喜爱,尤其对于像狗这样温顺而忠心的动物更是如此,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不例外,特别喜欢狗,印象中第一条狗名叫“小青”,是从你远在川东的姑奶奶家抱来的,从此以后儿时的我就有了一个狗伴,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所以他最怕的是孤独,小的时候你爷爷、奶奶常年为生活而奔波,经常不在家,那时候爸爸就一个
期刊
乡村仪式歌谣主要是在举行某种活动仪式时所唱的歌谣。如建盖新房、婚庆、丧事、传统节日等。以歌唱的形式来表示祝愿、庆贺、祈福、赞美、吉祥如意、大吉大利,或表示惋惜哀悼。  盖新房。《点梁歌》:“小小红公鸡,身穿一身红毛衣。不是我要你,是魯班师傅要你做点梁鸡。左点青龙龙抬头,辈辈儿孙要封侯;右点青龙龙摆尾,辈辈儿孙有出息;中点龙腰龙翻身,龙头龙尾一齐起。”此歌谣由建房的掌墨的木匠师傅来念,木匠师傅右手拿
期刊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我每每诵读伟人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其慷慨悲烈、雄沉壮阔的意境引人入胜,升腾起一种重振旗鼓、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其实,初识贵州娄山关,还是源于40多年前上初中时语文老师的品读。  据《遵义志》记载:娄山关亦称太平关,又被称为黔北第一关,位于遵义、桐梓两县交界处,是川黔交通要
期刊
“娘,小满麦子怎么还不满银?”小梅仰着稚气还未脱的小脸问娘。  妹妹小梅五六岁年龄,她不懂什么是“小满”?小满了麦子怎么还没满仁?她只是在一旁听大人们在讨论,突然插话问到。在麦地里忙着套种玉米的人都笑了。  “麦熟不过三晌”,小满过后转眼就到了芒种。焦黄的麦穗头儿停止了她的摆动,娇滴滴地低下了头。喜欢撒欢的风儿也被这热辣辣的太阳晒得跑不动了,傻傻地僵在了那儿。  鲁北的平原上,一往无际金黄黄的麦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