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集中展示了唐宋文人用生命与真情谱写的杰作,其中的“诗从肺腑出”板块,萃集了四首唐诗,诗作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慷慨苍凉、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在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之后,我们对文本背后所蕴含的生命意识都开始深深思索。
《琵琶行》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与主旨的诗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围绕着这“沦落”二字,师生开始了深入解读。
一、品读人物“沦落”遭遇
同学们先找到的是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诗句,一个同学概括了一下琵琶女的遭遇:“年轻时艳盖群芳,艺压京城,受人追捧,年老后门前冷落,嫁给商人,独守空船。”另一个同学补充了接下来的四句,不仅是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更是在突出她生活豪奢。而“弟走从军阿姨死”这四句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琵琶女受冷落后的悲凉结局,她是一个被侮辱的形象。事实上,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低下,属“四民”之末,琵琶女嫁给他,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她遭弃被辱。
我把话题引到白居易身上:“一个诗名动天下的朝臣何以也有沦落感呢?”第一个同学说:“诗人本来在京城做官,现在被贬到江州,这就是遭遇沦落之苦。”后一个补充说:“浔阳地理位置偏僻,环境非常差,诗人又病着,孤独之中,感到异常凄凉。”其实,作者内心凄苦,以“悲切”之眼观物,外物自然皆着“悲切”之色彩,这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第三步,请学生小结两人的“沦落”遭遇的共同点。同学们回答:两人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偏僻的浔阳,两人都曾有过让人羡慕的奢华生活,而现在处境凄凉。我肯定了这两点,继续引导学生关注两个人物的过去,得出进一步的观点,即一个是名扬京城女艺人,一个是才气横溢大诗人,都才华出众,但后来皆为“弃儿”,他們不同寻常的才干,都不再受人重视。
二、探究人物“沦落”根源
那么,“是谁抛弃了他们?”有同学说:“抛弃琵琶女的是老鸨,还有武陵少年,抛弃白居易的是皇帝。”还有同学补充:“是当时冷漠的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导致了他们的悲剧。”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并补充了白居易遭贬谪的经历:因其合理主张被腐朽官吏视为越职论事,触怒了唐宪宗,反对者捏造罪名施以迫害,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刺史;又因其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西九江)。世人的重色轻才,丈夫的薄情寡义,让琵琶女每天都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朝廷的政治斗争,尘世的污风浊雨,使白居易饱尝仕途上无法排解的失意与隐痛。他们都是封建社会被摧残的人才。作者借琵琶女悲惨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的愤激不平和政治沦落之痛。课进行到这里,应该可以收到主旨上来了:诗人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这当然没错,教参上也这么归纳来着,但仅仅解读到此吗?
三、关注人物“沦落”背后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指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随着年龄、经历的增加,特别是经历过波折,人会逐步树立和增强生命意识,比如生存、安全、事业的成功、人生的尊严等,生命意识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它把生命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
序言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贬之前的白居易,“志在兼济”。多年的社会现实和个人闻见,使白居易抱有“兼济天下”的思想:“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新制布裘》)为了实现这种宏愿,他积极进谏,然而这一次,白居易急朝廷所急的耿耿忠心,换来的是贬出京城。我提问:“在没有遇到琵琶女之前,白居易‘恬然自安’吗?”当然不是,恬然自安只能是受到打击后麻木与隐忍。
那么“迁谪意”是这一晚才有的吗?当然也不是。小袁同学发表了见解: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后,肯定还希望再被召回,所以内心虽痛苦还是忍受,但因为遇到了琵琶女,联系到自身,重新认识自己同样作为“弃儿”的身份,所以这一晚他比以往更痛。我接着说:“生命的宝贵、脆弱、责任甚至生命的短暂,在琵琶曲中,白居易都悟到了,他以清醒者的姿态对过去的生命进行了反思,‘江州司马青衫湿’是诗人清醒面对生命、生活的一种态度。”事实上,白居易正是由于这次的江州之贬,逐渐改变了他的处世之道,由“兼济”转向了“独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吧!
琵琶女呢?她是蒙昧的,她无法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悲剧之因除了他人与社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她自恃年轻,只把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寄托在别人身上,这就是无法把握自己缺乏生命认知意识的悲剧。
文本,承载着对生命解读的丰富信息,语文新课标强调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我们在课堂上就应该努力使学生在阅读中求真向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关注学生对生命认知的程度,我也只想以《琵琶行》为例,让学生在参悟诗人生命的伟岸与高贵的同时,雕琢自己的精神家园。其实白居易书写的也是我们的人生,至少,我们不同程度地经历或即将经历。今天,社会飞速发展,我们将自己的生命安放于何处?我们有没有“沦落”感?我们会成为谁的“弃儿”?
德国教育家第斯特惠说:“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如果这一节课,能唤醒我年轻的学生们对生命意识的虔诚敬畏,能激励我们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意义,善莫大焉!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王学东著.有思想地教阅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3]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陈蕾(1977.08—),女,汉族,籍贯:江苏省江阴,学历:大学本科,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琵琶行》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与主旨的诗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围绕着这“沦落”二字,师生开始了深入解读。
一、品读人物“沦落”遭遇
同学们先找到的是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诗句,一个同学概括了一下琵琶女的遭遇:“年轻时艳盖群芳,艺压京城,受人追捧,年老后门前冷落,嫁给商人,独守空船。”另一个同学补充了接下来的四句,不仅是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更是在突出她生活豪奢。而“弟走从军阿姨死”这四句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琵琶女受冷落后的悲凉结局,她是一个被侮辱的形象。事实上,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低下,属“四民”之末,琵琶女嫁给他,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她遭弃被辱。
我把话题引到白居易身上:“一个诗名动天下的朝臣何以也有沦落感呢?”第一个同学说:“诗人本来在京城做官,现在被贬到江州,这就是遭遇沦落之苦。”后一个补充说:“浔阳地理位置偏僻,环境非常差,诗人又病着,孤独之中,感到异常凄凉。”其实,作者内心凄苦,以“悲切”之眼观物,外物自然皆着“悲切”之色彩,这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第三步,请学生小结两人的“沦落”遭遇的共同点。同学们回答:两人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偏僻的浔阳,两人都曾有过让人羡慕的奢华生活,而现在处境凄凉。我肯定了这两点,继续引导学生关注两个人物的过去,得出进一步的观点,即一个是名扬京城女艺人,一个是才气横溢大诗人,都才华出众,但后来皆为“弃儿”,他們不同寻常的才干,都不再受人重视。
二、探究人物“沦落”根源
那么,“是谁抛弃了他们?”有同学说:“抛弃琵琶女的是老鸨,还有武陵少年,抛弃白居易的是皇帝。”还有同学补充:“是当时冷漠的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导致了他们的悲剧。”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并补充了白居易遭贬谪的经历:因其合理主张被腐朽官吏视为越职论事,触怒了唐宪宗,反对者捏造罪名施以迫害,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刺史;又因其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西九江)。世人的重色轻才,丈夫的薄情寡义,让琵琶女每天都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朝廷的政治斗争,尘世的污风浊雨,使白居易饱尝仕途上无法排解的失意与隐痛。他们都是封建社会被摧残的人才。作者借琵琶女悲惨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的愤激不平和政治沦落之痛。课进行到这里,应该可以收到主旨上来了:诗人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这当然没错,教参上也这么归纳来着,但仅仅解读到此吗?
三、关注人物“沦落”背后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指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随着年龄、经历的增加,特别是经历过波折,人会逐步树立和增强生命意识,比如生存、安全、事业的成功、人生的尊严等,生命意识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它把生命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
序言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贬之前的白居易,“志在兼济”。多年的社会现实和个人闻见,使白居易抱有“兼济天下”的思想:“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新制布裘》)为了实现这种宏愿,他积极进谏,然而这一次,白居易急朝廷所急的耿耿忠心,换来的是贬出京城。我提问:“在没有遇到琵琶女之前,白居易‘恬然自安’吗?”当然不是,恬然自安只能是受到打击后麻木与隐忍。
那么“迁谪意”是这一晚才有的吗?当然也不是。小袁同学发表了见解: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后,肯定还希望再被召回,所以内心虽痛苦还是忍受,但因为遇到了琵琶女,联系到自身,重新认识自己同样作为“弃儿”的身份,所以这一晚他比以往更痛。我接着说:“生命的宝贵、脆弱、责任甚至生命的短暂,在琵琶曲中,白居易都悟到了,他以清醒者的姿态对过去的生命进行了反思,‘江州司马青衫湿’是诗人清醒面对生命、生活的一种态度。”事实上,白居易正是由于这次的江州之贬,逐渐改变了他的处世之道,由“兼济”转向了“独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吧!
琵琶女呢?她是蒙昧的,她无法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悲剧之因除了他人与社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她自恃年轻,只把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寄托在别人身上,这就是无法把握自己缺乏生命认知意识的悲剧。
文本,承载着对生命解读的丰富信息,语文新课标强调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我们在课堂上就应该努力使学生在阅读中求真向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关注学生对生命认知的程度,我也只想以《琵琶行》为例,让学生在参悟诗人生命的伟岸与高贵的同时,雕琢自己的精神家园。其实白居易书写的也是我们的人生,至少,我们不同程度地经历或即将经历。今天,社会飞速发展,我们将自己的生命安放于何处?我们有没有“沦落”感?我们会成为谁的“弃儿”?
德国教育家第斯特惠说:“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如果这一节课,能唤醒我年轻的学生们对生命意识的虔诚敬畏,能激励我们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意义,善莫大焉!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王学东著.有思想地教阅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3]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陈蕾(1977.08—),女,汉族,籍贯:江苏省江阴,学历:大学本科,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