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沦落”背后的深度解读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n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专题集中展示了唐宋文人用生命与真情谱写的杰作,其中的“诗从肺腑出”板块,萃集了四首唐诗,诗作不约而同地指向了慷慨苍凉、感叹怅恨的人生情怀。在与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白居易的《琵琶行》之后,我们对文本背后所蕴含的生命意识都开始深深思索。
  《琵琶行》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与主旨的诗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围绕着这“沦落”二字,师生开始了深入解读。
  一、品读人物“沦落”遭遇
  同学们先找到的是琵琶女自叙身世的诗句,一个同学概括了一下琵琶女的遭遇:“年轻时艳盖群芳,艺压京城,受人追捧,年老后门前冷落,嫁给商人,独守空船。”另一个同学补充了接下来的四句,不仅是表现琵琶女技艺高超,更是在突出她生活豪奢。而“弟走从军阿姨死”这四句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琵琶女受冷落后的悲凉结局,她是一个被侮辱的形象。事实上,商人在当时社会地位低下,属“四民”之末,琵琶女嫁给他,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她遭弃被辱。
  我把话题引到白居易身上:“一个诗名动天下的朝臣何以也有沦落感呢?”第一个同学说:“诗人本来在京城做官,现在被贬到江州,这就是遭遇沦落之苦。”后一个补充说:“浔阳地理位置偏僻,环境非常差,诗人又病着,孤独之中,感到异常凄凉。”其实,作者内心凄苦,以“悲切”之眼观物,外物自然皆着“悲切”之色彩,这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第三步,请学生小结两人的“沦落”遭遇的共同点。同学们回答:两人都是从繁华的京城沦落到偏僻的浔阳,两人都曾有过让人羡慕的奢华生活,而现在处境凄凉。我肯定了这两点,继续引导学生关注两个人物的过去,得出进一步的观点,即一个是名扬京城女艺人,一个是才气横溢大诗人,都才华出众,但后来皆为“弃儿”,他們不同寻常的才干,都不再受人重视。
  二、探究人物“沦落”根源
  那么,“是谁抛弃了他们?”有同学说:“抛弃琵琶女的是老鸨,还有武陵少年,抛弃白居易的是皇帝。”还有同学补充:“是当时冷漠的社会、不合理的制度导致了他们的悲剧。”我及时肯定了他们的回答,并补充了白居易遭贬谪的经历:因其合理主张被腐朽官吏视为越职论事,触怒了唐宪宗,反对者捏造罪名施以迫害,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刺史;又因其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再贬江州司马(江西九江)。世人的重色轻才,丈夫的薄情寡义,让琵琶女每天都怀着满腹的“幽愁暗恨”;朝廷的政治斗争,尘世的污风浊雨,使白居易饱尝仕途上无法排解的失意与隐痛。他们都是封建社会被摧残的人才。作者借琵琶女悲惨的遭遇抒发了自己的愤激不平和政治沦落之痛。课进行到这里,应该可以收到主旨上来了:诗人通过描写琵琶女高超的技艺,正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琵琶女的同情;而诗人写琵琶女的悲凉身世又是为了表现自己政治上的失意,抒发郁积心中的左迁之愁、贬谪之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正是作者的写作动机。
  这当然没错,教参上也这么归纳来着,但仅仅解读到此吗?
  三、关注人物“沦落”背后的生命意识
  生命意识是指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随着年龄、经历的增加,特别是经历过波折,人会逐步树立和增强生命意识,比如生存、安全、事业的成功、人生的尊严等,生命意识也是一种人文精神,它把生命的价值看得高于一切。
  序言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被贬之前的白居易,“志在兼济”。多年的社会现实和个人闻见,使白居易抱有“兼济天下”的思想:“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新制布裘》)为了实现这种宏愿,他积极进谏,然而这一次,白居易急朝廷所急的耿耿忠心,换来的是贬出京城。我提问:“在没有遇到琵琶女之前,白居易‘恬然自安’吗?”当然不是,恬然自安只能是受到打击后麻木与隐忍。
  那么“迁谪意”是这一晚才有的吗?当然也不是。小袁同学发表了见解: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后,肯定还希望再被召回,所以内心虽痛苦还是忍受,但因为遇到了琵琶女,联系到自身,重新认识自己同样作为“弃儿”的身份,所以这一晚他比以往更痛。我接着说:“生命的宝贵、脆弱、责任甚至生命的短暂,在琵琶曲中,白居易都悟到了,他以清醒者的姿态对过去的生命进行了反思,‘江州司马青衫湿’是诗人清醒面对生命、生活的一种态度。”事实上,白居易正是由于这次的江州之贬,逐渐改变了他的处世之道,由“兼济”转向了“独善”,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生命意识的觉醒吧!
  琵琶女呢?她是蒙昧的,她无法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悲剧之因除了他人与社会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她自恃年轻,只把自己的才能和价值寄托在别人身上,这就是无法把握自己缺乏生命认知意识的悲剧。
  文本,承载着对生命解读的丰富信息,语文新课标强调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我们在课堂上就应该努力使学生在阅读中求真向善。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关注学生对生命认知的程度,我也只想以《琵琶行》为例,让学生在参悟诗人生命的伟岸与高贵的同时,雕琢自己的精神家园。其实白居易书写的也是我们的人生,至少,我们不同程度地经历或即将经历。今天,社会飞速发展,我们将自己的生命安放于何处?我们有没有“沦落”感?我们会成为谁的“弃儿”?
  德国教育家第斯特惠说:“教育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唤醒、激励与鼓舞。”如果这一节课,能唤醒我年轻的学生们对生命意识的虔诚敬畏,能激励我们一起思考生命的价值意义,善莫大焉!
  参考文献:
  [1]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
  [2]王学东著.有思想地教阅读.江苏教育出版社.
  [3]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
  作者简介:
  陈蕾(1977.08—),女,汉族,籍贯:江苏省江阴,学历:大学本科,单位: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职称:中教一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被广为人知,二者常常被混为一谈,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胶州秧歌;海阳秧歌;差异  一、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的发展起源  (一)胶州秧歌的发展起源  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胶州市文化志》一文中曾记载东小屯“马、赵二姓,弃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从乞讨卖唱,后改为边舞边
期刊
摘 要:如果我们从别人的实际痛苦中得到快乐,这样解释,那么我们从绘画中获得快感也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只是绘画模仿现实,并且除通常由真的灾难引起的同情之外,还能产生来自艺术模仿效果的快感。悲剧远远不及我们的同类遭受的实际苦难。然而人对人的同情是模仿人性的各种艺术所引起的快感的原因,艺术的情形尤其如此,因为在绘画中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的外形,而且是人的内心活动。  关键词:艺术心理学;悲剧;快感;共鸣
期刊
摘 要:《珍珠港》是一部典型的战争影片,一上映就备受争议,它从艺术的角度还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宏大战争场面,为我们近距离地展现出战争之残酷,本文主要从《珍珠港》创作和立意两大方面进行解读,便于更好地理解这部影片,理解战争。  关键词:《珍珠港》;立意;人物设置  一、基调  《珍珠港》是迈克尔·贝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主题与基调是分不开的,谈到基调,便要深入研究一下电影的立意了。战争电影的立意无非是
期刊
摘 要:安德鲁·怀斯是美国著名的美国著名的怀乡写实义绘画大师,本文从安德鲁·怀斯的绘画取材方面来谈,收集描述关于怀斯的绘画创作资料并进行整理的相关文献综述。以此为基础,探讨怀斯在美国艺术史上的地位及他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怀斯;现实主义;乡土情怀  乡愁一词让我们想到了语文课本中余光中借诗词来书写乡愁,塔可夫斯基用电影中的影像来表现乡愁,以及许多歌唱家用旋律来咏叹乡愁。而如今我们面
期刊
摘 要:生态语言学是语言学和生态学交叉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突破了传统的语言学模式,将语言看作是生态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通过对语言的生态因素进行研究,指出从语言内部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出发,来研究分析语言。了解语言与环境的关系,时刻提醒着人们注意当今社会语言环境的生态平衡。绿色语法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生态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绿色语法中的“绿色”被赋予了环保和生态的意思。在生态
期刊
摘 要:中國本土宗教的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很早就随着中华民族对外交流走向世界。特别是对汉文化圈中的周边诸国影响深远。其中,在日本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也没有特定的道教实体。但在中日交流史中道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留下了深深地足迹。本文在中日交流视域下,解析东汉至明清时期的道教思想在日本的传播过程及特征。  关键词:中日交流;道教思想;日本;传播  中国本土宗教的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期刊
摘 要:从理论上对“创伤”做出系统研究的最早可以追溯至法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皮埃尔·让内和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以他们为代表的早期研究者对创伤的探究均从心理分析学角度展开。20世纪80年代以来,创伤理论对越战老兵“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从此创伤研究进入了跨学科研究的新阶段。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众多学者与研究者,如朱迪斯·赫尔曼、肖珊娜·费尔曼、多丽丝·劳伯、罗斯·莱斯等等,
期刊
摘 要: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文学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更是缺一不可,甚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是一种客观的存在,它贯穿着整个翻译过程,主要体现在译者对原文的充分理解、译者对相应翻译策略的选择和译者再现原文时发挥的创造性等方面。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创造性  一、译者的主体性  什么是译者的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主
期刊
摘 要:“蓝色时期”是毕加索一生中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之所以说它重要,是因为在这个时期,毕加索进行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次自我反思,经过这次心灵的撼动,她确立和明晰了自己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位艺术家的立场和身份,为他随后的立体主义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和心理基础。“蓝色时期”是毕加索的自省初期,对生命和人生感到忧郁和痛苦;“粉红色时期”是自省的后期,确立了人生的定位和意义。  关键词:毕加索;
期刊
在立体几何的一堂习题课中,我选择了一道关于求多面体体积的练习题,在当时选择这道题时我经过了认真计算觉得学生应该没有问题,而且相对于其它的习题这道题并不是最难的,所以备课时也没有太在意,觉得胸有成竹,学生应该会按照我的思路走,然而在课堂上却出现了问题。下面是我当时选的那道题: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底面Δ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斜边,侧棱AA1=2,点D为AB的中点,点E在线段
期刊